倉廩已實,禮儀如何知?

2021-02-19 洞想

 

引言

管仲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順民心。」

中華民族素稱「禮儀之邦」,時至今日,我們亦常常以此標榜自己。管仲之言提到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而在此之前,應該還有一句:民生厚而德正。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德行才能夠正直;倉庫的糧食充裕了,人們才能夠學會禮節;溫飽問題解決了,才能夠知道何為榮何為辱。三個分句,講了同一個主題,所謂衣食無憂,宜修德行。今日的國人,已無後顧之憂,行為舉止卻總遭國際詬病。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見到種種不合禮儀之舉,前些日子甚至發生了諸如中國遊客在日本旅行時「順走」酒店馬桶蓋這樣貽笑大方的事件。為什麼我們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丟失了禮儀的門面?我們又應如何重揚禮儀的旗幟,重拾「禮儀之邦」的榮譽?禮儀的培養,逐漸成為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正文

現如今,人們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並不因為真的只有「倉廩實」,人們才能「知禮儀」,而是在我們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能力與條件時,提高禮儀修養便成了必需。生活條件與禮儀修養的諸多層關係中,「只有」、「才」的必要條件關係應是最低等的。事實上,真正的禮儀的構架,應是無基礎的,換言之,禮儀的構架是「成人」的基礎。孔子有言:「不學禮,無以為立」,荀子亦云:「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古時有清流,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仍有禮儀意識;現今衣食無憂的人們卻每每做出無禮舉動,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傳統禮儀文化的遺失。種種「倉廩實而禮節不識」的現象讓中華「禮儀」之名陷入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在社會秩序趨於穩定、民生狀況良好的當下,禮儀培養成為必須。現今,破除近代中華禮儀的固封、重提禮儀要求規範的意義,我們對禮儀的要求,來源於物質保障後的精神需求。

形成傳統禮儀文化遺失現狀的原因多樣。一度,「傳統規章」被視為對民主、自由的限制,被視為是對精神發展的枷鎖和束縛。社會發展中,這種傳統的風格便被我們或有心或無意地拋在了身後。現如今,當我們重提禮儀的培養、教育,需分析其遺失的具體原因。

·歷史遺留問題

首先,戰後經濟社會的發展吸引大眾的眼球,無形中使人們忽視了禮儀的培養。

戰爭時期,對普通民眾而言,最重要的便是身家性命,亂世之中,大多數人無閒言「禮」。而後經過戰亂洗禮的國家,社會陷入混亂,發展的需求便更迫切。傳統禮儀在經歷過長達幾十年、橫跨數輩的災難性空窗斷層後,失了完整的體系,沒了以往的規範要求,也逐漸被人們所遺忘。而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均GDP的快速增長、現代型社會的建成,以蓬勃之姿蒙住了人們的雙眼,以為發展勢頭正好便已是前途光明,卻忽略了「禮」是成人之本、立國之基。如此,便造成了「身體」向前而「精神」滯後的現象。

教育原因

其次,禮儀是一種應自小養成的習慣,青少年的禮儀教育便顯得尤為重要。而當今的教育現狀無法提供有效的禮儀培養。

現代教育體系雖已經歷過幾次發展性改革,但終究跳不出以「分數」作為最終評判標準的圈子。「重點」二字套上了更好的教育資源、更佳的教育環境,便加劇了學生之間的競爭。疲於「題海戰術」的學生便無精力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禮儀細節。在這種大環境下,「素質教育」多數時候便成為了一種形式,或許能夠有所作用,但收效甚微。

城市學生之間的競爭尚如此激烈,何況農村的青少年。農村教育資源本就匱乏,對於這一批年輕人而言,缺少先天機遇,競爭負擔更重、壓力更大,禮儀教育就成了空談。這又是一種需要培養的後天習慣,無師自通者畢竟少之又少,於是造成了規範禮儀「後繼無人」的現狀。

實用主義思想

最後,禮儀的繁複與極端實用主義思想不相符合,也可能造成大眾對禮儀做出「無用」的錯誤評判。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句話仿佛在任何時代都是適用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通過努力就可以獲得一切,但同樣,免不了利己主義思想的泛濫。禮儀在現實社會中無疑是有實際效用的,但當效用不抵付出時,無疑會被這些人拋棄。

同時,以為禮儀只是形式,徒添麻煩的亦是大有人在。這樣的思想下,禮儀便會被遺忘在人們前行的腳步後。

道德禮儀是社會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身體與精神,應該走在同一條線上。加強禮儀的培訓教育,加速現代禮儀的規範化成為了現在禮儀宣揚工作的重點。推進禮儀培訓,需要我們得出具體政策。

從小培養加強教育力度

如上文所言,禮儀培養應從小做起。禮儀的教育和養成,需要長時間的培訓,或是耳濡目染習得,或是口傳身授教導。這是一種一旦養成便會受益終身的習慣。意識到禮儀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後,就應將其列入教育系統之中。

當前禮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缺乏完整有效的體系,二是缺乏社會的普遍認同和重視,三是缺乏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所以,應針對以上三點,制定出一套完整且切實可行的教育體系。將禮儀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形成禮儀規範

古時,我們曾有例如《弟子規》的整套禮儀規範化教材,而如今,缺失了對過去教育體系的信任,我們缺失了規範化的禮儀教育素材。流通於市面的禮儀「教科書」種類繁多,良莠不齊。當務之急,便是出臺一套規範化的禮儀素材,進行推廣成為現代的標準禮儀教科書。規範化的整套禮儀利於對禮儀的推廣。

開展禮儀培訓

禮儀教育應從小做起,禮儀培訓卻應面對大眾。人人皆需提升禮儀意識、規範個人行為舉止。面對全社會開展有組織、有章程的禮儀培訓,是解決禮儀觀念缺失的有效方法之一。

加強對禮儀的現實要求

一直以來,社會都有將道德修養、誠信系統納入個人「誠信銀行」的設想。禮儀修養同樣應該歸入這樣的體系中。無禮之舉計入個人信息系統,而日常的工作生活,都對個人信息管理內容有所要求。如此一來,禮儀的規範,對於每一個人都有強制性的具體要求,規範化管理。

結語

如今,倉廩已實,禮儀尚未知。禮儀規範化的社會需求在國人已無衣食之憂的當下更加迫切。我們對禮儀更規範化的社會也有諸多期待。解決以往歷史遺留問題、教育原因、實用主義思想對禮儀推廣的桎梏;做到對禮儀的從小培養、規範化、全民化培訓、加強現實社會對禮儀規範的要求。通過多元化的應對措施加速禮儀的推廣,對當今社會具重要意義。

相信,禮儀教育的規範化和禮儀意識的推廣、重塑,都能在不久的將來有所實現。最終,能夠成功建成一個禮儀規範、文明守禮的現代社會。

相關焦點

  • 【國學清賞】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漢字詞語
  • 倉廩實而知禮節
    於是我的想法發生了巨大改變,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覺得還是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空空的錢袋子無法站得筆直,倉廩實而知禮節。再後來,也算是接觸到一些有錢人和富二代,發現他們和我猜想的一點兒也不一樣,那時才恍然大悟:其實大部分富人和大部分窮人一樣乏味無聊。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讓我差點兒忘了錢不能買到什麼。
  • 【漲知識】「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此乃古人之訓,萬世皆然!
    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 管子提出要注意糧食貯備。糧食足了,人們就知道遵守禮節了;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光榮與恥辱。
  • 杜益頻 ‖ 說「倉廩實則知禮節」(外一篇)
    說「倉廩實則知禮節」文/杜益頻春秋時期大政治家齊國宰輔管仲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司馬遷引用時改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從強調意義上講「倉廩實,衣食足」和「知禮節,知榮辱」的關係的,目的在于堅定人們對發展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的重視。
  • 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
    到處借卻借不到請親戚吃飯的錢,使朱子平陷入了疑惑。他說自己一天到晚,甚至睡夢中都在喊「人生在世,究竟是為什麼的?」古人說「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這話任何時候都適用。不挨餓的人,才有餘力思考人生。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
  • 南懷瑾老師: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司馬遷引《周書》的話,並舉出齊國姜太公和管仲的例子,說明經濟財富對政治功業的重要以後,又引用「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兩句名言,討論財富和德業的關係,提出「禮生於有而廢於無」的主張。因為禮節、仁義這些德性,是以安定的生活與財富為基礎的。一個君子富有了,就更樂於行善積德;而普通的人有了財富,也就安守本分,不會作奸犯科。
  • 禮儀培訓師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
    禮儀培訓師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要了解這一個問題,首先要明了的禮儀培訓師是個怎樣的職業,它的工作內容和它的工作使命又是什麼。禮儀培訓師如何提高自身競爭力禮儀培訓師是對於向社會大眾或企業員工教授禮儀文化知識和儀態儀表的教育工作者的統稱。
  • 南懷瑾先生:如何正確理解「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提  示點擊上方 南師如是說即可關注管子的政治道理:「倉廩實則知禮節
  • 如何理解「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中國有句名言,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奉為不變的定理,這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述名句出自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成為第一霸主的管仲之口。後來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的引文中改動了一個字:「則」改成了「而」,其內容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釋義為:糧倉充實就知道禮節;衣食飽暖就懂得榮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製度,六親就緊緊附;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晏列傳》|一篇古文
    少時常與鮑叔牙遊,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 【寫材料用典】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一、倉廩實而知禮節
  • 倉廩實則知禮節:《管子》為何稱得上治世寶典
    這說明,井田制度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有鑑於此,管仲毅然終止傳承了數百年的井田制度,採用把土地租給農民、封建領主只收取地租的經營方式。馮友蘭認為,這是用封建式生產代替奴隸制生產,顯然是社會的進步。春秋以降,周王室已沒有能力掌控天下,不僅諸侯國私下相互攻伐,一些有實力的國家還公開挑釁周天子。
  • 你知道的社交禮儀都有哪些?拱手禮是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
    什麼是社交禮儀?文明是人類情感的高級體現,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古人口中的禮節正如現代人口中的文明,糧倉充實、衣食飽暖人們才能自發、自覺、普遍的注重禮節。一般而言,現代文明通常指的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具體的表現如社交禮儀、文明用語等等。疫情以來,由於新冠病毒的感染性使得日常的社交禮儀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如握手、擁抱、近距離交談等等行為被倡議禁止,為了你我他的安全,我們應當不握手、不擁抱,相隔不少於1米距離。
  • 名人名言英語:一切都已明明白白,就是不知如何生活。薩特
    Sartre一切都已明明白白,就是不知如何生活。萬事皆可指引,惟生活不能。Mark Twain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異曲同工。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
  • 禮儀培訓師證書如何考取,如何成為禮儀培訓講師?
    禮儀培訓師證書如何考取,如何成為禮儀培訓講師?對於很多剛從事禮儀培訓的人來說,市場上很多機構都也有很多的證書,讓人眼花繚亂的,真不知道該怎麼選。下面就幫大家一一分析,讓大家不再為選擇證書而糾結。禮儀培訓證書通過率與培訓機構實力有一定關係,修齊禮儀學院,由東方禮儀學創始人、禮儀培訓項目策劃實戰名師王新老師創辦並擔任院長,專注於禮儀培訓師城市人才庫建立和文明城市禮儀項目落地,是禮儀培訓師培訓和權威認證考證機構。
  • 吉林梅河口市教育局校園文明禮儀工程紀實: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梅城...
    教育局在全面部署創建工作的基礎上,有側重地選擇文明禮儀工作基礎較好的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學,給予重點指導,全面打造。經過精心籌劃,於2015年5月在市第四實驗小學召開了「知禮•明德•守紀——文明禮儀教育階段性成果匯報會」。
  • 快樂入學 謙和知禮:新區實小教育集團舉行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導一年級新生們崇尚文明、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做品德高尚文明有禮的人,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和感恩教育,發揮儀式教育在學生思想道德養成中的獨特作用,8月30日上午,美麗的新區實小校園,迎來了2020級的一年級新同學和家長們,學校隆重開展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