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翻|Summary】如何實現高水準的項目式教學?

2021-01-07 芥末堆看教育

圖片來源:Pinterest 選自: Lucas Education Research;作者:Annmarie Baines;Angela Haydel Debarger; 譯者:姚望;編輯:介一隹

導語

在未來,很多工作可能被替代。舊有的分科教學漸失羽翼。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孩子綜合解決問題的跨學科能力或將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而項目式教學作為探究式教學的一種,廣受老師們的青睞,但是在探尋高質量方面依舊在路上。

盧卡斯教育研究(Lucas Education Research ,以下簡稱LER)十分關注PBL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希望通過研究發現高水準PBL的共性特徵,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為實現這一目標,LER不僅僅滿足於收集整理既有的研究數據,通過廣泛調動社群力量,共通開展其有效性研究。

通過調查發現,PBL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教學模式,發展與推廣的最大障礙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於教材,另一方面來源於老師。70%的受訪教師把「難以找到與課程內容相適應的、設計良好的項目」列為教學中的重要挑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老師們來說無法僅僅靠自己去改善現狀的。這一現狀更加趨勢研究者去深入探索高質量PBL課程。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高質量PBL的評價標準。LER在進行一系列的文獻調查下,總結了高質量PBL的四個特徵。

項目是真實的、有意義的

項目與核心的學科內容及實踐深度融合

提倡有意義的、富於支持性的互動

實施過程中遵循證據、吸收最佳實踐

高質量項目式學習的特徵

1. 社會現實性與個體發展性

高水準的PBL由一系列精心設計編排的學習經驗構成,既服務於教學主旨,又不失真實性和現實意義。在高水準的PBL中,「一門課的全部教學都是通過項目實現的。項目立意務求真實,所謂真實,是指能幫助學生從學科學習和社群生活兩個層面與現實世界建立聯繫,同時對學生個人而言也是有意義的。

2.與學科內容的深度交融

PBL研究文獻中指出,項目設計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著眼於核心學習目標,促進知識的建構(Condliffe等,2016; Thomas,2000),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核心問題或挑戰尋找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高水準的PBL需要將多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起來,讓學生以跨學科的方式學習和運用知識。

3.支持性互動的實施

高水準的PBL離不開社會互動,社會互動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同時,能夠促進學生持續的學習與發展,二者屬於動態互動的親密關係。通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和課堂文化,尊重學生和社群的專業專長。通過學習環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機會與空間,鼓勵他們發揮優勢、大膽表達、果敢行動、審慎決策。

4. 運用過程性評價改進教學

只有當我們定期收集關於學生學習的證據、並以之反觀教學時,高水準的PBL才有可能實現。通過形成性評價,學生可以參照教師、同伴和社群的反饋建議來創作和修改作品,這樣的循證實踐對教師的輔導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老師需要在學生嘗試表達自己的理解時,巧妙地提供反饋,並運用過程性評估來改進教學。

如何實施?

1.學生、老師與PBL的動態發展與成長

高水準的PBL是一個動態過程,學生和教師在項目中持續不斷地成長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PBL的實施與師生技能發展,我們不僅需要課程素材,還需要工具和資源。如果能將資源整合進主旨明確、具有持續性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保證高水準PBL的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性。

2. 專業發展與學習共同體的構建

對教師而言,專業發展的需求並非一次性的培訓所能滿足,最好能貫穿於學年之中,源源不斷地提供支持,「隨時隨地」為教師排憂解難。對學生而言,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他們較少有機會發展領導力、表達能力和舉一反三運用知識的能力。要發展上述能力,教師需要精心的設計與指導,循序漸進地把責任讓渡給學生。Sprocket的創建,不僅是一個支持PBL的虛擬社區誕生,還是一個強大的可視化教學設計工具,它可以方便教師規劃教學目標,梳理教學環節,因地制宜對教學素材進行調整。

3.提升項目式學習模式的品質

社會情感學習和評估評價與PBL有效融合,需要在教師層面進行一些複雜的協調工作,去改善項目式學習課程的模式。鑑於此,LER希望通過研究找出在PBL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核心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運用學科知識,掌控學習過程,參照目標對學習進度進行自我評估。關於高水準的PBL是如何整合社會情感學習、考評和核心教學方法的,在LER發布的其他立場文件中有進一步闡述。

4.實現研究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LER旨在進一步推動發展由社區主導的、自底向上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即教師)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這樣的合作夥伴關係貫穿於高水準PBL的研究、設計和支持當中。將學者與教師兩者間建立協調一致的合作關係,從而同時實現建立事實基礎和擴展最佳實踐的雙重目標。

舉例來說,在設計Sprocket的過程中,LER團隊招募了12個教師焦點小組,深入聽取了他們對於每個功能點的反饋意見。在研究員與老師的意見碰撞與交流之下,使得sprocket不僅僅是研究員的研究成果,更是服務於教師和教師智慧經驗的生動體現。

>>聲明

本翻譯僅作了解之用,並非用於學術研究或商業決策。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力求將關鍵理念與思想更廣泛地傳播至中文區域,故部分表達可能與原文有所差異。如需使用,請查證原文。

【和翻醬的互動時間】之對summary的看法:

A:不錯,看看summary再決定是否看全文,起到了篩選信息的作用,讓我更好的管理時間;

B:我比較忙,喜歡快餐式的summary閱讀,其實還可以再精簡一些;

C:手機閱讀傷眼睛,字少點挺好,但是不得不說,全文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D:沒必要,我就愛讀全文,樂意花時間;)

請暢所欲言吧!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相關焦點

  • 芥末翻Summary|如何實現高水準的項目式教學?
    舊有的分科教學漸失羽翼。通過探究式學習培養孩子綜合解決問題的跨學科能力或將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而項目式教學作為探究式教學的一種,廣受老師們的青睞,但是在探尋高質量方面依舊在路上。盧卡斯教育研究(Lucas Education Research ,以下簡稱LER)十分關注PBL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希望通過研究發現高水準PBL的共性特徵,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
  • 【芥末翻 | Summary】我們對項目式學習有多少了解?
    【芥末翻 | Summary】我們對項目式學習有多少了解?一、學術(來自芥末翻)1.項目式學習與問題式學習  基於項目的學習(PBL)於1958年首先在醫學院推出時,旨在試圖解決真實情景中的非良構問題(Barrows,2002; Walker&Leary,2009)。關於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有人使用PBL,有人用PjBL。
  • 【芥末翻】從四個教學案例來看,如何設計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體驗?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從四個教學案例來看,如何設計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體驗?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VIEW】「生財有道」的MOOC:在線教學如何實現可持續盈利
    【芥末翻·VIEW】「生財有道」的MOOC:在線教學如何實現可持續盈利 作者:爾瑞 發布時間:
  • 【芥末翻Summary】基於設計思維的學習VS腳本式探究,誰勝誰敗拿出...
    【芥末翻Summary】基於設計思維的學習VS腳本式探究,誰勝誰敗拿出曬曬 作者:爾瑞 發布時間:
  • 【芥末翻Summary】如何評估科學教育?你可以嘗試形成性評價
    【芥末翻Summary】如何評估科學教育? 【芥末翻Summary】如何評估科學教育?
  • 芥末翻Summary|有關蒙氏教學法有效性的研究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圖片來源:必應從蒙臺梭利教育法誕生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 從四個教學案例來看,如何設計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體驗?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基於設計思維的教學設計與腳本探究式學習有何異同?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當我們使用問題式和項目制教學時,學生發生了哪些變化?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AIEd 如何幫助我們應對教育領域尚未解決的難題
    【芥末翻】AIEd 如何幫助我們應對教育領域尚未解決的難題 作者:芥末翻 發布時間:
  • 【芥末翻Summary】要想學習成績好,天真好奇少不了
    【芥末翻Summary】要想學習成績好,天真好奇少不了 作者:芥末翻 發布時間:
  • 【芥末翻】年初獻禮——回顧與展望
    芥末翻亦是如此,索性讓我們一起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回顧篇:在2017裡,芥末翻陪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時間,那讓我們就沿著時光的腳印,順著這些關鍵詞找尋我們共同的回憶吧。我們將從教育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育熱點這四個方面進行回顧,如果遇到感興趣的點,可以點擊關鍵詞直接連結到相關文章喲!
  • 【芥末翻】教育的草根式創新
    在《讓學校重生》以及《為孩子重塑教育》兩本書中,兩位作者分別列舉了教育體系內的各類「草根式」創新,包括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貧困學校,同樣通過低成本,創新的教學方式實現了教育改革。本期芥末翻整理了兩本譯著中提到的教育創新項目,供大家參考。
  • 【芥末翻】AI可以如何幫助標準化的MOOC實現個性化?
    (*譯者註:「知識表示」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術語,關係到人類應如何儲存和處理知識,以讓程序能夠處理這些知識,並最終達到人類的水準。)引言MOOC(即慕課,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以下簡稱MOOC)是一項挑戰傳統教育模式的顛覆性技術,它使成千上萬的學生能夠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學習大學課程。
  • 【芥末翻Summary】壓力下的學習和記憶:對課堂的啟示
    【芥末翻Summary】壓力下的學習和記憶:對課堂的啟示 作者:介一隹 發布時間: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芥末翻】是芥末堆全新推出的一檔學術欄目,由芥末堆海外翻譯社群的小夥伴們助力完成。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
  • 【芥末翻】項目分析:商科管理教育如何從傳統學習轉向PBL
    【芥末翻】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一些商學院和從業者已通過將基於問題的學習(PBL)作為學習和教學基礎,來響應這一項目設計的挑戰(Hallinger & Bridges, 2007, p. 7)。
  • 研究 | 從四個教學案例看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體驗如何設計?
    盧卡斯教育研究(Lucas Education Research ,以下簡稱LER)關注PBL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希望通過研究發現高水準PBL的共性特徵,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為實現這一目標,LER不滿足於收集整理既有的研究數據,而是更進一步,依託由研究人員、學校及學區領導者、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社群,廣泛調動社群的力量,共同開展關於PBL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