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迄今為止很少有一部電視劇有這種高度

2020-12-11 了了讀書

《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歷史電視劇。因為其內容晦澀難懂,收視率慘澹。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上,它是一部難以超越精品電視劇,10多萬人在豆瓣打分,評分高達9.7分。因為看過它的人都被它厚重、氣勢磅礴的歷史感打敗了。

當年這部劇被湖南衛視買斷5年的播放權,5年期滿,這部劇傳到韓國,沒想到大火,接著被國內某平臺買斷,如今看還要會員,不少人為了看這部劇還專門開通會員,彈幕裡面很多真知灼見,水平遠高於那些宮鬥劇。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和海瑞的故事,其中還牽涉到一個奸臣——嚴嵩。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布,權傾朝野。臣子海瑞不畏強權,敢於向腐朽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練始終把控著大明王朝的權政。至高無上的掌權者、忠臣良將與亂臣賊子——同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展開了腥風血雨的鬥爭……

這部劇為什麼可以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呢?原因無非有如下幾點:形象生動的人物塑造,凝練的臺詞,爐火純青的演員演技和可以引人思考,滿足人們歷史探索欲的劇情。

一、牢牢握住政權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在劇中說到:「35年,和朕鬧的人比這多多了,朕一個人對付兩三百人,有的人還是大學士,把他們全殺下去了。」

這一句話正好透露出他的獨裁心理。他是靠著自己的本事與獨裁能力,一步步登上權力的巔峰,不管手底下的忠臣奸臣怎樣作弄,就是牢牢握住自己的政權不放。因此,嘉靖皇帝向世人昭示了他可以凌駕於法理之上的個人權威。

如何評價劇中的嘉靖皇帝呢?他雖算不上「懷天心,施德養」的賢君,卻也達到了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君主,或英明,或昏庸,或狡詐。但是卻鮮有他這樣的君主——極度聰明卻又極度自私。他沒有像其他明君一樣為國家建樹或者百姓幸福謀福利,也不想其他昏君荒淫奢靡,不問政事。他將自己所有的才智都放到為自己謀福利上,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著自己的御國之術。

在嘉靖的眼裡,沒有忠臣也沒有奸臣,利於自己統治的就是賢臣。他最喜歡的就是大臣之間互相牽制,最恨的是大臣繞過自己搞私密活動。只要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裡,嘉靖對很多事情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傷大雅……

他在劇中最後對自己不開竅的兒子說:

所謂忠臣,奸臣,只是長江、黃河之分。長江水清,能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水濁,也能灌溉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能肆虐各省,長江也可以,最重要的是,黃河泛濫了能治理,長江泛濫了也要治理。

二、雖然是虛構的歷史,也讓人為之震撼

由於這部劇貼上的歷史標籤,很多人在觀劇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這部劇一定要切合歷史,不然就不是一部好的歷史劇。雖然《大明王朝1566》裡面有虛構的歷史成分,但它卻這個地方設計的及其巧妙與精細。好人在編劇手下還是好人,比如海瑞的剛正不阿,不畏強權;胡宗憲的抗倭英雄事跡;高官黃錦的憨厚老實。壞人依舊是小人形象,也沒有失去偏頗。

劇中任何一個角色都可以在網上查到原來史實資料,劇中角色形象與歷史上並無多少差別,也沒有出現顛倒黑白的情況。這是這部劇既沒有歷史的乾澀枯燥感,也沒有失去史實的震撼感,看完讓觀眾心中不由得產生一種舒適感。

這部劇用以虛寫實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官場鬥爭的殘酷複雜,揭露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和高深莫測的治國之術。即使文中需要加入一些虛構人物,也沒有天馬行空,或者說掙脫歷史框架。迄今為止很少有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三、演員陣容的強大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也是極其強大的。不像現在流量小鮮肉的口水劇,老戲骨的演技真是值得稱讚的。

飾演嘉靖皇帝的是演員陳寶國,他之前演繹過的漢武帝的霸氣形象深入人心。而他在這部劇中飾演的嘉靖皇帝也讓人深刻感受到什麼是君主的喜怒無常。

飾演太監的楊金水是由王勁松飾演的。他也曾經出演過《琅琊榜》的言侯爺而為此一炮而紅。也出演過《破冰計劃》中心狠手辣的大毒梟。可以說,他是一位挑戰任何角色的老戲骨。

如果說要給這部劇找兩個主角,那就是嘉靖皇帝和海瑞。君臣兩人在電視劇最後一集才真正見面。在一次訪談中,兩人看著銀幕中的交鋒,黃志忠激動的落淚,悄悄地問一旁的陳寶國:「還行吧?」後者回答道:「挺好的。」

《大明王朝1566》有著優秀的演員+合理的劇情+完美的細節,讓它在眾多歷史劇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精品電視劇。

《大明王朝1566》的編劇是劉和平,2005年劇組成立,幾乎所有的演員都很配合,從讀劇本、揣摩角色、背臺詞都不需要看劇本,演員都瞭然於心,在這種氣氛下,在現場背臺詞是非常丟人的一件事,看完這部劇你會發現老戲骨和流量小生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大明王朝1566》的小說更加精彩,比電視劇更加深刻而逼真,讀過小說的人就懂得我說的意思。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天有這樣說:「本書作者對歷史的詮釋已達到歷史學界研究的前沿。」

如果您對《大明王朝1566》的原著感興趣,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只得一生深讀,受益無窮。

相關焦點

  • 王慶祥解說《大明王朝1566》
    而在眾多實力演員中,飾演胡宗憲的王慶祥無疑讓人關注,因為他在此前還曾在另一部明史電視劇《大明王朝驚變錄》中飾演于謙,說到這兩部明史大戲,王慶祥表示,雖然都是自己出演的,但是《大明王朝1566》不論是從製作水準、思想性和厚重感上,都遠遠超越了《大明王朝驚變錄》。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1999年1月,電視劇《雍正王朝》生逢其時,在劉歡慷慨激昂的歌聲裡,登上千家萬戶的電視螢屏,從此,為國產歷史正劇豎起一座高峰。《雍正王朝》:二十年來最耐看的清宮劇,演出了人間萬苦。「我本來對雍正皇帝就有偏愛這種成分,而劉和平(《雍正王朝》編劇)比我走得還遠,他把偏愛變成了溺愛。
  • 《大明王朝1566》究竟有多好
    《大明王朝1566》是由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主演的電視劇,講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朝的重要事情,有嚴嵩、有海瑞等,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躍然紙上,一件又一件的歷史事件基本還原,把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勾心鬥角刻畫地非常到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劇,甚至可能是大陸最好的歷史大劇。他的亮點很多,我主要說一下三個方面。
  • 為什麼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日慕鄉關一直認為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才是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神作,當然,《大明王朝1566》也是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中國歷史中「明史」是一段特殊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距離現代社會比較近,還因為他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中原文化為核心的社會制度集大成的一朝,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研究價值。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大明王朝1566》本來是為中央電視臺量身打造的電視劇,不過被當時眼光頗為「毒辣」的湖南衛視獨家買斷5年的國內版權,成為該臺2007年開年大戲。而這部電視劇,也成為以泡沫劇而出名的湖南衛視中為數不多的閃光點。
  •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優酷《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崛起》獲贊 2017-02-24   自《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1566》兩部歷史正劇在優酷上線以來,引起了廣泛關注。
  • 大明王朝1566:兩副眼鏡隱藏的歷史真相
    《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大明王朝1566裡面戴眼鏡出鏡的角色少之又少在大明王朝155第12集裡面,「眼鏡」出現了一次。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一1435年),開始有了「單照「鏡(近似現在的放大鏡)鑑於當時加工技術,只有老花鏡,並限於宮庭內流傳,皇帝常常作為御品賜給年老大臣,以矯正視力老花的缺陷。明嘉靖(1522~1566)郎瑛《士修類稿》云:「聞貴人有眼鏡,老年觀書,小字畢見,城世寶也。」看見此時,眼鏡已進入了人類的生活之中。但是價格不菲,只有貴人才能使用。
  • 大明王朝1566——如何深入看懂(核心人物解析)
    1566#《大明王朝1566》其實是一部非常少見的好作品。《大明王朝1566》本身故事並不複雜,就是一個統治階級在某個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但是因為多數人處於山腳下,要想深入理解理解山頂的風景,理論上說也不是不行,只是要求比較高,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比較難比較抽象了。因此,有不少人和我討論《大明王朝1566》時,表示沒完全看懂。
  • 《大明王朝1566》劇中到底誰最聰明?不是嘉靖,是大家想不到的他
    只討論《大明王朝1566》電視劇,最聰明的人莫過於呂芳。《大明王朝1566》一直被奉為近10多年來的經典神劇,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電視劇,裡面都是一群聰明絕頂的人在互鬥心機,如果要評論誰最聰明,沉墨認為莫過於呂芳。
  • 唯一包攬《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明王朝》三大歷史劇的演員
    在中國影視劇中,有三部歷史劇,堪稱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之作,他們分別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從故事架構,到制度,典章,官場,市井,服裝,聲音等等細節,無一不精,遂成經典。能在三部劇中擔綱任意一個露臉的角色,都是影視演員的榮幸。
  • 架空地理:官場神劇《大明王朝1566》的致命硬傷
    《大明王朝1566》雖然沒播過幾次,但是以其良好的口碑,和豆瓣高達9.6的分值,成為許多人眼裡的歷史題材神劇。《大明王朝1566》也因此被人稱作是中國歷史正劇的最高峰之一。去年初湖南衛視授權期滿,該劇在優酷獨家重播,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那麼,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本劇是不是非常完美的呢?在此,筆者拋磚引玉,起碼從區劃地名角度來看,本劇存在著大量的硬傷。
  • 拍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張黎也開始拍玄幻了
    在豆瓣網上,他執導的《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長年佔據國產電視劇排行榜前兩位,《人間正道是滄桑》等劇也有著很好的口碑,這讓張黎的名字幾乎成了品質劇的代名詞。但兩年前,他決定嘗試玄幻題材,擔任《武動乾坤》的導演,開始與IP和流量變得親暱。
  • 在《大明王朝1566》中,你認為誰最聰明?
    若論誰最聰明,還真是不好說,在整個《大明王朝1566》中,天底下最聰明的人都聚在一起了,但這其中,卻有三個相對更為聰明的人。哪三位?因此,他才說出了「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這句話,這種一針見血的眼光,不僅聰明,並且毒辣。
  • 堪稱文學巨著的《大明王朝1566》,角色的每個毛孔都是戲!
    縱觀國產電視劇歷史,在眾多的劇作裡,你永遠無法忽視其中那顆閃耀著璀璨光芒的巨星,無論是劇情設計、臺詞呈現、人物刻畫還是鏡頭表現都無可挑剔,這就是穩坐國產劇榜首的《大明王朝1566》。發展至今,影視作品的生產體系變得越來越成熟,在這樣一個更具活力的市場裡,各種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新劇產出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 《大明王朝1566》從何茂才看為官之道,四個字「和光同塵」
    《大明王朝1566》,想必大家對鄭泌昌和何茂才這對官場活寶印象深刻吧。劇中鄭泌昌相當於省長、何茂才相當於分管政法的常委,是毀堤淹田的執行者。不少人感嘆,幹大事惜身,見小利忘義,一根筋的何茂才,性子這麼急,做事也不認真,為何會坐上這個位置?
  • 電視《大明王朝1566》劇給了我們答案
    其實,還有很多真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好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給了我們一個正面的例子。他就是嘉靖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呂方說呂方這個大太監很好,似乎不完全準確,說這個人很和善,也不全面,他為人處世的特點總結如下。
  • 大明王朝1566中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職場生存遠離一種人
    這是分析大明王朝1566背後歷史系列第六十四篇大明王朝1566最大的作用是對生活有借鑑意義,雖然沒生活在廟堂博弈的古代,但現代職場中,我們依舊無法避免爾虞我詐,人心複雜,只要有人就有江湖,職場生存中,找好團隊非常重要,而團隊合作中,隊友至關重要
  • 《大明王朝1566》楊金水為什麼非得裝瘋,不能想辦法殺了海瑞嗎?
    一個省的一二把手想出這種險招去殺一個知縣,用鄭大人的話說就是「這件事要不是辦不成,那咱們倆就自己坐到囚車上去吧。」可最後還是沒殺成,直接原因是高翰文帶著譚倫給的總督府的兵和將令及時趕到了,兩位臬司衙門的千戶立馬就倒戈。海瑞經此一役徹底在淳安站住了腳,而鄭何兩位大人也就走在了去囚車的路上。
  • 盤點評分最高的電視劇,網友:每一部都值得回味,都是歷史的沉澱
    作為歷史正劇來說,《大明王朝1566》不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有名,但是《大明王朝1566》不但絲毫不遜於後者,甚至稱得上最優秀的歷史劇,把權謀與赤誠詮釋的淋漓盡致,豆瓣評分也高達9.4分。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國內地開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紀錄。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大宅門》由郭寶昌出任編劇和導演,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蔣雯麗等主演。2001年榮獲了中央電視臺的收視冠軍。這部劇是不少人記憶深處的經典國產劇,也被稱為「現代版的《紅樓夢》」。
  • 那些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沒有《琅琊榜》,《西遊記》排最後
    《破冰行動》結局以後,廣大網友們普遍都「劇荒」了,縱觀最近的電視劇,要麼演員演技不在線,要麼劇情老套,狗血,邏輯不在線,觀感太差。能夠引起觀眾稱讚的電視劇,寥寥無幾,豆瓣評分也很少有及格的。流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良心的製作團隊和演員精湛的演技,才是一部劇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