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本來是為中央電視臺量身打造的電視劇,不過被當時眼光頗為「毒辣」的湖南衛視獨家買斷5年的國內版權,成為該臺2007年開年大戲。而這部電視劇,也成為以泡沫劇而出名的湖南衛視中為數不多的閃光點。後來,17年此部電視劇被優酷買下了獨播權,很多充值優酷會員的人大都是衝著這部電視劇去的,這部電視劇更是成為優酷的壓軸電視劇之一,優酷評價長期保持在9.7分。
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古裝劇的興起,打著歷史劇的古裝劇也是越來越多了。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電視裡的古裝劇越來越多,而且基本上都傾向於後宮宮鬥劇,華麗的服裝,浮誇的布景,不考究的史料,儼然以現代人的理解和眼光去演繹歷史。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拍攝呢?答案就是簡單易懂。
相比晦澀難懂的純歷史劇,宮鬥劇中的各色女人勾心鬥角的劇情遠比前朝老男人們為權利明爭暗鬥的劇情要來的直接,來的刺激。沒有多少文化的人都能看得懂,而純歷史劇要真正的看懂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不僅要有過硬的歷史知識,把電視劇中某一王朝的朝廷的制度,官職的大小層級關係,內政外交,稅收體制等等了解得一清二楚,還要細心的觀看,如果錯過某一關鍵點,就很容易看不懂後續的劇情發展。
換句話說,宮鬥泡沫劇就相當於小學數學,過程簡單,答案直接;而純歷史劇就相當於大學高數,不僅要知道這道題的詳細過程,還要知道為什麼是這個答案,要學會舉一反三,才能真正的學好高數。
《大明王朝1566》出自於著名編劇劉和平之手。
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沒關係,只要你看過歷史劇《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的話,都會為其精彩感到嘆服,而這兩部經典都出自他的手中。
劉和平真的不愧是著名編劇,電視劇中的人物關係的拿捏,主線輔線多線交替發展,歷史背景與戲劇元素結合都拿捏的恰當好處。
而全劇中,又有四個人最受觀眾矚目,如果沒有他們四個人的精彩演技和深入人心的性格特徵,大明王朝即使劇情再華麗,服飾更加精美,也登不國產歷史劇的神壇。
這四個人分別是誰呢?他們分別是海瑞,嘉靖,嚴嵩,楊金水。
「真實的」海瑞
大明王朝中誰最難演?非海瑞海剛峰莫屬。
海瑞是全劇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因此必須要找老戲骨來演。本來劇組原定海瑞演員是著名的老戲骨陳寶國。不過陳寶國看了劇本以後,當即表示要飾演內心活動豐富,對自己更具有挑戰性的嘉靖皇帝。因此劇組只能找到當時年近40,圈內沒有什麼名氣的演員黃志忠。
當黃志忠得知自己演海瑞的時候,當即表現出自己的敬業:為了讓自己的形象更貼近海瑞,他用12天時間迅速減掉了19斤肉,把自己瘦成海瑞——一個乾瘦老頭的樣子(我要是有這份毅力,早就減肥成功了~)
但是,演海瑞的難度卻並非減肥這麼簡單,海瑞一角演飾的難度在於精神。
只要認真觀看《大明王朝 1566》的觀眾,就會發現,海瑞這個角色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看似剛正不阿的海瑞是一個有計謀,甚至有點腹黑的角色。
經過劉和平藝術加工的海瑞,不僅有著清醒的一面,還非常懂得使用「計謀」和法律保護自己。無論面臨著什麼棘手案件,什麼高官顯貴壓制,海瑞都在堅持自己一以貫之的原則,也是劉和平為這一藝術形象賦予的最具恆久性的品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黃志忠在飾演海瑞的時候,既要演出海瑞身上的剛正不阿,又要演出海瑞身上的煙火氣息。既要把他演的像個 " 人 ",但又要在他身上體現一種超越「凡間」的氣質,一種讓觀眾深深信服海瑞確實可以作為精神榜樣的氣質。
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候該笑,這些都是黃志忠要拿捏好角色分寸所要體悟的。
而為了表現出海瑞身上那種超越常人的剛硬氣質,黃志忠就必須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以便於自己儘快進入狀態。
憑藉著大明王朝那入木三分的海瑞,黃志忠娛樂圈道路上可謂是是一路綠燈,飾演了許多經典角色,有《鶴唳華亭》皇帝,《新亮劍》李雲龍等等膾炙人口的角色。
「聰慧」嘉靖
嘉靖一角由國家一級演員陳寶國飾演,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為正確的選擇。因為多次演過皇帝的陳寶國身上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這也是導演同意他演嘉靖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明王朝中,海瑞難演,但嘉靖卻是演的最像的一個。尤其是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觀眾朋友,都會認為陳寶國是不是嘉靖皇帝附體了,否則演的不會這麼成功。換句話說,陳寶國確定了嘉靖皇帝的演繹高度,後面的影視劇中嘉靖皇帝恐怕只有模仿,斷無超越的份。
一個天資聰穎,絕頂的權謀術大師;一個玩弄權謀,把控經濟政治大權,愧對大明百姓的皇帝;一個孤獨,落寞的悲情之人。被陳寶國演繹的入木三分,誰能想到,這樣的性格鮮明角色,居然是演員演出來的。
嘉靖的狡詐,自私,偽善,好面子,都被演示的惟妙惟肖,毫無演繹痕跡。
陳寶國對嘉靖皇帝的評價是這是一個有意思,具有挑戰性的角色。而嘉靖這個角色,更是讓世人重新認識到了什麼是真正的「體驗派」表演藝術家。
憑藉精湛的演技被譽為「千人千面」的演員代表之一的陳寶國。把一個病入膏肓,內心世界極為豐富的皇帝內外想法表現的淋漓盡致,往後飾演的嘉靖皇帝,都離不開陳寶國這個模板。
「耄耋」嚴嵩
知道大明王朝中的嚴嵩是倪大紅演的,但卻沒想到,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居然把八十多歲的老頭演的這麼像,毫無破綻而言。反正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認出嚴嵩是倪大紅,還以為他是哪個老藝術家演的。
要飾演和自己年齡相差巨大的角色,這絕對不是粘粘鬍子,弄幾個老人斑就完事的問題。這要求演員的演技不用力,不誇張,點到為止的詮釋角色,讓觀眾細細觀看才能看出的一個看似人畜無害實際老奸巨猾的角色。
為了演好嚴嵩,倪大紅老師在表演結束後回到休息的地方,就琢磨著進入一個耄耋老人的生活狀態,以此去貼近角色。
正是這份敬業,才真的把嚴嵩這個耄耋角色演活了。
只要看過此劇的觀眾,都對倪大紅的嚴嵩有一個評價,那就是" 形神具備 "。
而基於倪大紅在這部戲出色的表演,博得導演張黎一個極高的評價:" 有你在,我放心!"
因此,千萬別說倪大紅老師角色面癱,看完他演的嚴嵩再來評價吧!
「癲狂」楊金水
《大明王朝》中老戲骨如雲,然而在一群大腕兒當中,王勁松依然憑藉著他過硬的演技在《大明王朝》演技最好的演員中有著一席之地。
雖然全劇中楊金水的戲份並不算很多,但楊金水的人設非常複雜。除了要上通下達,還得左右逢源,面對的群體和人物太多,每面對一種人物和事件都要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這還不算,楊金水要隨著劇情發展,人物先穩後瘋,形成強大的反差。
在楊金水為數不多的鏡頭中,王勁松用著他那堪比教科書的演技
前有賣絲綢,與李玄的對手戲,後有玉熙宮鬼神上身,冰桶挑戰,挨針下河。在這樣的重口味演技面前,彈幕中的任何評論都是蒼白無力的。
而為了演好這為數不多的鏡頭,王勁松在「楊金水受刑」戲份中吃盡了苦頭,不僅在大冬天連續被12桶冷水澆身,還在「楊金水裝瘋」後被扎針試驗真假的戲中真的被針狠狠地扎過。如此敬業精神,令人真心難忘。
而王勁松的努力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楊金水一角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讚揚,甚至獲得了「史上最有氣質太監」、「楊金水才是男一號」的美譽。
對於楊金水一角,王勁松對此有一個評價「這些年過去,他總算找到了更好的解讀,也才在心裡總算放下了這場戲」。不知道王勁松後續的角色中,有哪個能超越楊金水?是林耀東,還是言闕呢?
中國歷史劇,未來之路究竟如何?
2007年一月,大明王朝在湖南衛視上映,但只得到了0.5%的收視率,這對於資本來說是失敗的存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獲得這麼一點報酬,非常不值得。還不如把資金投入到宮鬥劇中,低投入,高回報。何樂不為呢?
因此,大明王朝後,中國的純歷史劇越來越少,宮鬥劇,穿越劇充滿著我們的螢屏。
說實話,大明王朝美中不足的地方還是很多,就比如其中明朝漢服一塌糊塗,服飾道具十分糟糕,水平還不如上世紀80年代的《雙雄會》。
但是,它代表著中國歷史劇最後的良心,因為此劇過後,真正的歷史權謀劇在中國大陸上基本上銷聲匿跡了,連《琅琊榜》這種看一遍就能通讀劇情的架空歷史劇都能稱之為歷史權謀劇。和《大明王朝》相比,《琅琊榜》只能是個弟弟。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觀眾朋友審美能力的提高,出現了向《大明劫》,《繡春刀》這些良心明朝影視劇,我希望拍明朝影視劇的導演多多向他們學習,拍出真正具有大明骨氣的影視劇。
別讓《大明王朝1566》成為中國歷史劇最後的絕唱,否則,這將是娛樂圈悲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