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車廣播變化看時代變遷

2020-12-25 列車家園

列車廣播作為面向廣大乘車旅客的特殊媒體,一直以來在輸送旅客的過程中都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列車廣播的設備和功能以及人員配備隨著車型的變化而悄然改變,列車廣播的變化從側面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讓我從親身經歷講起。

我剛參加工作時的列車廣播室場景

一、紅色的新型空調客車

我是1996年進入列車段參加工作,當時作為實習生在徐州至北京的紅旗列車上工作,車型是披著「紅色外衣」的25G新型空調客車。列車廣播員這個列車上的特殊工種對我來說,充滿了神秘感,參加工作之前乘坐火車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從事列車客運服務工作之後,才有機會了解列車廣播員的具體情況。我們班組的廣播員是一位姓甄的女孩,她是經過層層選拔才走上這個崗位,列車廣播員的選拔條件除了普通話標準、聲音好聽,還要思想覺悟好,知識豐富,有一定的編寫能力。她的工作間是列車上的播音室,工作內容是口播和放磁帶。廣播內容包括歡迎詞、禁菸宣傳、列車停站時刻預報和確報、沿線名勝風景介紹、轉播新聞、終到歡送詞、歌曲和娛樂節目和臨時性廣播(廣播尋醫、尋物啟事、招領啟事等)。那時候,列車速度比不上現在的動車組列車,旅客乘車時間較長,列車廣播除傳達乘車相關信息外,還具有傳播知識和休閒娛樂的功能,列車廣播豐富了旅客的旅行生活。每趟乘務,廣播員需要把編制好的廣播趟計劃讓列車長籤字。

紅色25G新型空調客車

二、綠色的新型空調客車

2000年之後,我值乘的是「綠色外衣」的25G新型空調客車。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飛猛進,手機、隨身聽等電子產品的逐步普及,乘坐火車的時候,旅客獲取信息和休閒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大家對廣播的需求也漸漸降低了。儘管如此,列車廣播在傳遞乘車信息、播放安全注意事項和處理突發情況方面,仍然發揮著應有的作用。此時,列車廣播設備逐漸由錄音機變成了CD機,內容較多,時間較長的廣播節目實行錄播制,由客運段專業部門提前在線下錄製完成,上車後廣播員再按時播放。廣播的內容更加實用和貼近旅客,廣播詞行文語氣也更加委婉、貼心。那時,我值乘列車的廣播員是一位姓張的大姐,她工作起來認真負責,每趟乘務始發前深入每節車廂試聽廣播的好壞和音量,播音時態度嚴肅,播放錄製內容時認真監聽。當我們在列車上折返待勤和突擊衛生的時候,車內沒有旅客,她有時播放一些好聽的流行歌曲,以緩解我們的工作疲勞。

綠色的25G新型空調客車

三、各種動車組車型

現在,我在動車組列車上工作,值乘車型是CRH2A車。高鐵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路網越建越密,動車組越開越多,與之伴隨的,是網際網路的興盛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乘坐動車的旅客大都操作電腦或使用手機,動車組上除了乘車提示外,更多的是「無幹擾」的旅途播報服務。動車上也不再專設列車廣播員崗位,由乘務員負責播放提前錄製的語音。我作為動車組乘務員,也是兼職廣播員,負責點播和口播,需要我點播的內容包括:歡迎詞、安全提示、關門前提示、疫情常態化廣播詞、小桌板使用公告、兒童乘車安全提示、雨雪天溫馨提示、超員安全提醒等。另外,除了廣播尋醫、晚點道歉、座椅轉向和同站臺放客等內容要口播外,車載的到站預告是自動播放的。有一次,我值乘D5683次列車,2號車廂有一名旅客突發急病,列車長通知我廣播尋醫,我立即使用乘務室內的話筒,口頭廣播尋醫,不到三分鐘,有好幾位熱心的醫務工作者旅客趕到2號車廂幫助救治。由此可見,列車廣播在處理突發事件方面的功能和優勢還是不可替代的。

380B型動車組乘務員口播場景

我親身經歷了幾種車型的列車廣播變化,深切體會到這些變化也是鐵路成長和時代變遷的見證,隨著時間推移,列車廣播也會因時而變,但是鐵路客運職工服務旅客的初心不變。

CRH2A車型的廣播點播面板

相關焦點

  • 這真的是列車廣播!
    這真的是列車廣播!沒想到在車上能聽到朝鮮語的廣播,鐵路的服務真是太到位了!」03白族語列車廣播少數民族語言列車廣播是如何錄製的?▼ 戳視頻一睹為快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至今依然使用廣泛。
  • 與時代發展如影隨形 "流行語"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流行語」折射出的中國社會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00六年中國報紙、廣播、電視十大流行語今天上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氣候變化與社會變遷
    氣候本身在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從全球角度還是我國的情況,都能證明這一點。比如,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升高了0.4-0.8℃;到目前為止,我國已連續出現了十幾個全國大範圍的暖冬,近50年來的年平均降水量也在逐漸減少等等。然而,氣候變化是指大氣要素平均狀況較長時間的系統性演變,一次強暴雨或雷電的發生顯然不足以說明問題。
  • 在日本 列車上的乘務員廣播說什麼?
    相關連結:鐵道篇01期 | 你能聽懂日本的鐵道廣播嗎?第02期在上次入門篇的內容中,我們介紹了日本鐵道車內的錄音廣播。在今天的進階篇中,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乘務員廣播內容。乘務員廣播在日語裡叫做「車掌アナウンス」。列車的「車掌アナウンス」的主要目地是補充錄音廣播覆蓋不到的信息。
  • 【實戰英語】動車組列車中英文廣播(一)
    我相信大家在乘坐高鐵或者動車組時,都會聽到各種類型的雙語列車廣播,細心的人也許會發現各個鐵路局的列車廣播也是不一樣的,今天和各位分享的便是動車組列車上的中英文廣播,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n behalf of all crew members of EMU,I would like to say hello to you, hope you have a nice trip.The next station is, Hefei Nan station.2.各位乘客,歡迎乘坐CRH動車組,本次列車開往:XXX,列車前方到站:XXX。
  • 王福春:用鏡頭記錄鐵路與中國人的變遷
    我很榮幸能夠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以紀實攝影真實記錄下歷史的變遷。」王福春笑著說,自己是幸運兒。△1998年,行駛在中國北方的火車上,乘客伸出頭看窗外的風景。火車上的人也發生著變化,從色彩單調、樣式單一的解放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時髦燙髮、喇叭褲到如今講究品質又追求個性的著裝,乘客的精神面貌也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包小包,肩扛手提,擁擠不堪、滿面倦容,到悠閒愜意、享受旅途,電腦辦公、視頻娛樂、列車超市、網絡訂餐、電子客票……王福春的攝影器材,也從最初的海鷗相機,到尼康、佳能相機,又到松下、索尼的數碼口袋相機。
  • 京滬高鐵多趟列車晚點:列車廣播稱晚點因「前方無行車信號」
    京滬高鐵多趟列車晚點:列車廣播稱晚點因「前方無行車信號」 澎湃新聞 2018-06-27 20:01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二日電 題:中國流行詞語反映時代變遷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二○○四年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今天下午在北京發布。主持這項評選活動的北京語言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張普說,「語言的變化折射出社會的變化,流行語的變遷也總是與時代的發展如影隨形。」
  • 用鏡頭記錄時代變遷 綿陽幫扶幹部堅持3年為彝族村民拍全家福
    時光匆匆,照片可以定格美好,見證時代的變遷。彭濤是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派駐涼山州美姑縣合姑洛鄉沙洛村的幫扶幹部。2020年彝族年前夕,彭濤照例帶著相機走村串戶,為彝族村民拍攝全家福,這也是他拍攝全家福的第3個年頭。
  • 開往敦煌的列車:文化廣播·方言卡片·拉麵黃面
    開往敦煌的列車:文化廣播·方言卡片·拉麵黃面 10月29日,利用公休假期乘坐K9667次列車去敦煌旅遊的靳先生感慨道。隨車記者在採訪時看到,雖十一黃金周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星期,但這趟車從蘭州始發後,客流依然呈滿員狀態。  蘭州鐵路局蘭州—敦煌—西安K9667/8次、K952/1次列車借力敦煌的世界名片,運用敦煌文化的特色和規律以及客流特點,全力培育和推行以「四小品牌」、「愛心服務」為特色的敦煌品牌列車。
  •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從大灶臺到小廚房 看餐車變化感受舌尖上的列車時速 原標題:   今年是他在列車餐車裡工作的第27個年頭了。從當年燒煤生火、「做啥吃啥」的大灶臺到如今乾淨明亮、「點單出菜」的小廚房,易勇見證餐車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餐車廚房的環境可不比現在,我們炒菜都要先準備好煤塊再生火燒爐。」提起剛到餐車工作的情形,易勇仍然印象深刻。當年,餐車廚房的所有「裝備」——一個茶爐、兩個燒菜爐做起飯來能讓廚房內的溫度飆升到70攝氏度,「又熱又嗆」。
  • 2021年1月20日起,往來包頭列車有新變化!
    臨近過年需要出行的朋友們注意啦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春運客流高峰鐵路部門計劃從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施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內蒙古鐵路部門統籌安排運輸能力新增開往鄭州、濟南的直通動車組列車並加密管內短途列車密度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坐著高鐵看中國》
    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裡,高鐵安陽東站選取了生活中的常用詞,展示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10月1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坐著高鐵看中國》大型系列報導京廣高鐵沿線河南首站直播活動,來到甲骨文的發源地——安陽,記者李晶晶通過鏡頭,與電視機前觀眾朋友和出行旅客一起「打卡」安陽,領略中國文字演變之美。
  • 運行70載的「群眾號」列車折射中國鐵路變遷
    曲嘵曦 攝1949年開行之初,「群眾號」由一列破舊的客車整修成裝備完整的嶄新列車,並第一次安裝了播音室,擔當吉林至瀋陽248/247次列車。1950年12月1日,吉林列車段在248/247基礎上開行吉林至北京102/101次「群眾號」直達旅客列車,也是全國第一個進北京的慢車。如今的「群眾號」已從當年的硬座慢車變成了全臥鋪特快列車。
  • 青島進京列車65年變遷 綠紅藍白見證鐵路發展
    ,免費提供手機使用;採取去向登記、列車廣播等形式,每趟車尋找一名乘車的從事醫務工作的旅客進行登記,為乘車旅客的突發急病提供必要的幫助。  /紅皮車/  單層雙層都有空調  自從20世紀90年代之後,鐵路部門不斷加大對綠皮車的淘汰和改造力度,紅皮車的時代開始了。至21世紀初,紅皮車躍然成為我國鐵路客運列車標準塗裝,綠皮車僅在鐵路支線、短途車、慢車、春運臨客列車等旅客運輸中發揮作用。
  • 山西平陸76歲老人感受春節變化 見證時代變遷
    76年間,楊貞管感受到春節的不斷變化,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談起這種變化,老人也感慨萬千。 小時候的春節,就盼著能吃到肉「小時候,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有一天該吃飯了,但食材還沒有著落,我和父親到地裡挖了一些野菜拿回家用水煮了,沒油、沒那麼多調料,也就加點鹽,就著紅薯面饃饃,就是一頓飯。」
  • 列車大廚說變化:鋁製飯盒、四格盒飯、網際網路訂餐
    鋁製飯盒、四格盒飯、網際網路訂餐——列車大廚說變化劉成友 王玉建58歲的董澤剛在客運列車的三尺灶臺上工作了38年。窗外的風景、工作中的辛苦與快樂,他記憶猶新。但更讓他難忘而感慨的,是藉助餐車的窗口所看到的生活的發展和變遷。
  • 從列車旅行食物看生活變化:昔日方便麵 如今功夫茶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編輯:陳麗婕 昔日方便麵 如今功夫茶——從列車旅行食物看生活變化
  • 漢中火車站,列車時刻變化!
    10.11調圖 自2020年10月11日起 全國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快來了解一下 調整運行圖之後 漢中火車站哪些車次有變化
  • 第一財經廣播全新打造的特色公益品牌活動「愛印上海 I in Shanghai」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第一財經廣播聯合長寧區程家橋街道,帶領15位孩子一起走進了上海銀行博物館,共同領略上海在建設「五個中心」過程中的變遷和發展,學習金融理財知識。第一財經廣播希望結合自身財經特色,通過一系列兼具趣味性、實用性和啟發性的系列活動,讓更多的孩子看財經、學習財經、了解財經。於是「愛印上海I in Shanghai」公益活動應運而生。2020年,上海正大力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等「五個中心」建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日益向社會的每個角落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