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到了,雖然疫情的原因延長了放假時間,但假期還是如期到來。你是否發現生活可能又要被打亂了。你即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對於一些家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小型的災難,你除了工作,還要時刻擔心你的孩子從鞦韆上摔下來,或收拾亂七八糟的房間,或者阻止哥哥毆打弟弟等等,你可能感覺到身心疲憊,控制不住脾氣……
心理學家說:「當你和孩子在一起時,自我照顧是至關重要的」 這不僅是為了保持耐心,而且也是為了體驗每一天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和喜悅,但是這一點常常被家長忽視。
孩子們喜歡家裡快樂的環境,這會使他們變得更快樂和更易合作。相比之下,當我們對孩子們施壓太過時,這會讓他們感到壓力。所以,他們往往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因此他們會得出結論:父母不愛我或者不夠愛我……這樣會使孩子們焦急需要的,或與父母對抗。
不管我們的孩子做什麼,我們的心情和反映決定了家的和諧程度。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心懷怨恨、精疲力竭或精疲力竭,如果你的思緒常常包含著對孩子的負面想法,或者如果你經常對孩子大喊大叫,你會發現孩子們好像越來越難管,孩子們越來越不聽話。對孩子們的成長來說,他們長期在這種環境裡成長,最終也可能成為了一個憤恨的、消極的、不耐煩的父母。
對於父母來說,我們要正確的區分自己與孩子的關係。養育孩子就是養育孩子,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注意到他們需要什麼,並努力確保他們得到它。但是,如果我們也注意到我們需要什麼,並試圖把這些需要給到我們自己,我們才能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父母的樣子。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學會如何親力親為,管理好我們自己的情緒,讓我們回到一種感覺良好的狀態,如果這很難辦到,那麼也至少讓我們感覺到平靜,這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責任之一。
有人會說,照顧孩子已經很艱難了,如果還能照顧好自己?下面是心理學家對養育孩子的父母的五條建議,它可以幫助我們儘可能地照顧好我們自己,就像我們對待我們的孩子一樣。
簡單的方法就是「深呼吸,這樣可以讓你的身體快速平靜下來,當身心平靜後,壓力才能慢慢釋放」。研究表明,當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胸口,想像你呼吸的節奏,這個過程對神經系統有較強的鎮定作用。注意到你的呼吸,可以幫助你更多地關注到自己,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一種重要的「關注」形式。每一次你進入這種有意識的關注自己狀態,你都在解除你的潛意識焦慮的模式,(上面這種方法對於大部人來說都是有效的,如果短期看不到效果,不要急,堅持嘗試它)。
問問自己「我現在需要什麼來保持平衡情緒?「 然後儘量把它給到你自己,不管你的孩子在不在都現場。比如:用五分鐘時間坐在窗前聽鳥兒的聲音?喝一杯水? 跳五分鐘舞?好吧,如果你現在做不到,以後再和自己約會吧,例如:孩子們睡覺後痛痛快快泡個熱水澡、和你的伴侶相互按摩,好好地睡一覺)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被傷害,像一個無助的孩子;這是你的生活,不管如何,你都要負責。例如,睡前感覺到自己快發瘋了?那麼制定一個好的計劃,這個計劃無論是讓你的伴侶分擔更多的責任,還是其它事項,先提前開始,發布一份帶有照片的時間表(你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做的);或者在你給孩子讀書的時候享受一杯茶。
你知道做自己孩子的父母是你的工作嗎?如果你已經到了可以自己生孩子的年齡,你的父母就可以擺脫束縛了。但是現在你變成父母,這是你的責任了。因此,像愛你的人一樣對自己說話;學會在困難時期讓自己成長;承認你在正確的方向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告訴自己,你不需要那麼完美。你應該得到所有的溫柔。只有給予你自己更多的愛,才能打開你的心,並且改變你對孩子的養育方式。記住:沒有什麼比用愛和同情更能治癒你自己了。
每一刻都想沉浸在美麗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希望時時刻刻感受到幸福。別急了,盡情享受你孩子的笑聲、他頭髮的香味,她在掌握新事物時的喜悅。養育孩子正如聞玫瑰花可能會被扎到一樣,它可能會刺傷到你,也能讓你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