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贈和餵鳥 海珠溼地以這種方式回饋社會與自然

2021-01-15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李煥坤報導:八月,是屬於龍眼的。海珠溼地石硤龍眼,薄脆的果皮、爽甜的果肉,吃一口就能讓人不由豎起大拇指。今年海珠溼地轉贈龍眼的行動又開始了,從6月起,海珠溼地把龍眼等嶺南佳果送到養老院、日間託老中心、徵地村社、貧困戶、入園市民,贈多少摘多少,剩餘回歸大自然。海珠溼地萬畝果園的水果就用這種別樣的方式回饋社會與大自然。

一下午送去1600斤龍眼

8日下午,烈日灼人,氣溫高達36度。當聽到汽車駛近廣東頤年養老院的聲音,空調大廳內的爺爺奶奶們坐不住了。他們紛紛站起來,走到門邊。在他們面前緩緩停下一輛白色小卡車,車廂打開,裡頭是一袋袋龍眼,他們知道,是海珠溼地又來送龍眼了。

「今天真是太開心了,不止有生日派對,還有這麼甜的龍眼吃!」謝奶奶邊剝龍眼邊說。8號是謝奶奶的84歲生日,她特意戴上一條翡翠珠鏈,穿上漂亮的衣服,慶祝生日。謝奶奶在頤年養老院住了兩年多,她告訴記者,以前自己住在海珠區大塘附近,時不時就會去海珠溼地玩。「現在去得少了,雖然看不到那裡的風景,還好現在能嘗到那裡的水果,真是太開心了。」除了龍眼,謝奶奶還吃過海珠溼地送來的荔枝、黃皮、楊桃,「每一種我都愛吃。」謝奶奶笑著說。

廣東頤年養老院院長鄺文海向記者介紹,養老院入住300位老人,大部分失能失智。「海珠溼地是廣州市地標性景點,但我們院的老人家無論是年齡還是身體情況,都挺難去遊覽。雖然不能去,但每次老人家們吃溼地送來的水果都會很開心,不在於水果的品質,而是他們知道有人在掛念他們。」鄺文海說。

當日,除了廣東頤年養老院,海珠溼地工作人員還把龍眼送到了廣州市海珠區社會福利院,50多名老人家坐在活動大廳一起分享水果,不方便走動的老人也會由護工把龍眼送到房間。據悉,這次龍眼送出1600斤,是上午6點海珠溼地果農們新鮮採摘下來的。「因為龍眼放久了品質就會下降,我們都是確定好送龍眼的時間,當天早上就採摘、裝車。」海珠溼地負責人告訴記者。

盈利從不是這個萬畝果園的目的

不止養老院,海珠溼地的佳果還有很多去處。從今年6月開始,海珠溼地已經陸陸續續向養老院、日間託老中心、徵地村社、貧困戶、入園市民贈送不少水果。據統計,海珠溼地已送出黃皮、龍眼、荔枝約4.4萬斤。

6月鮮甜荔枝,7月雞心黃皮,8月石硤龍眼,9月紅果楊桃,還有胭脂紅番石榴等嶺南佳果,海珠溼地擁有豐富的果樹種質資源和古老的嶺南基塘農業文化。據介紹,海珠溼地作為全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最大的國家溼地公園,現存果林約1萬畝,產量可觀,但銷售一直不是這個萬畝果園的目的。「海珠溼地對果樹是以保育為目的,並不是生產。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把品質較佳的水果回饋社會,贈送給有需要的人,有一段時間進行過惠民銷售,但那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我們還將殘次果林野化,劃定鳥類棲息地和保護區,保留一定數量的水果不予採摘,留給鳥類食用,提升了溼地生物多樣性,經過幾年努力,溼地鳥類種類大大提升,已達到169種。」海珠溼地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是龍眼、荔枝等水果的豐收大年,果農賣的也不貴,基於各種原因,今年海珠溼地就以這種別樣的方式,把豐收的水果回贈社會與大自然。」

5年來,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具有全國引領示範意義的」國家溼地公園,再到「打造全國最好、全球標杆性城央溼地」,海珠溼地展現了海珠區、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成果。未來海珠區將以海珠溼地為核心,構建形態多元、功能複合的中央生態區,整體提升廣州綠心效應。

編輯:Giabun

相關焦點

  • 這麼智能的海珠溼地公園,絕對是第一次見!
    走在鬱鬱蔥蔥的海珠溼地公園欣賞著嶺南的田園風光感受這大自然的多樣生態你是否有想過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花有一天將從人工管護變為智能化管理是的,海珠溼地放大招了!海珠溼地「上雲」啦!1月10日,海珠溼地管理辦公室與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在海珠區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智慧溼地」項目建設內容覆蓋整個海珠溼地1100公頃,涉及智能導賞、智能安防、科研監測、生態修復、文旅文創、科普宣教等各個方面,將成為全國首個全面智慧化、特色化和國際化的國家溼地公園。該項目計劃於明年6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 學員招募| 廣州海珠溼地自然學校種子導師培養計劃
    自然學校是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開放式校外教育平臺,通過整合自然教育資源,打通教育全流程產業鏈,實現自然教育進校園、進企業和進社區策略,逐步形成自然教育的海珠模式,成為廣東省自然教育示範點。2015-2017年期間,海珠溼地自然學校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培育期的基本目標,實現溼地資源的調查與梳理,吸引機構進駐自然學校和培養專業隊伍。
  • ...手段開展生態保護建設,海珠溼地成為首個「上雲」國家溼地公園
    1月10日,海珠溼地管理辦公室與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在廣州市海珠區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智慧溼地」項目正式啟動,建設內容覆蓋整個海珠溼地1100公頃,涉及智能導賞、智能安防、科研監測、生態修復、文旅文創、科普宣教等各個方面,將成為全國首個全面智慧化、特色化和國際化的國家溼地公園。該項目計劃於明年6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 為城市披上「綠色鎧甲」,海珠溼地發布《溼地宣言》
    該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等單位共同承辦。會上,400餘名來自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和代表,圍繞海珠以及灣區溼地保護深入探討,共同發表《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攜手探索人與自然溼地的和諧發展之路。
  • 廣州海珠首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落戶海珠溼地公園
    10月16日,「美好生活 勞動智造」海珠溼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海珠溼地舉行。儀式結束後,海珠區龍潭小學的90多名師生在導師的帶領下,參加「有趣的觀鳥活動」和「溼地昆蟲旅館」兩個勞動教育體驗課程。
  • 遠離繁華,尋一片淨土——海珠溼地公園
    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這麼一片淨土——廣州海珠溼地公園。同樣是在廣州,海珠溼地公園被很多人誤以為是南沙溼地公園,小編提醒大家,這兩個是很不一樣的。 海珠溼地公園是全國最大的城央溼地,小編來之前也不相信,它的面積居然是紐約中央公園的三倍。不敢相信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在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揭牌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12月20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生態工程研究院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在海珠溼地舉行揭牌儀式。
  • 廣州海珠溼地發現國家Ⅱ級保護植物美冠蘭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11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海珠溼地植被生態修復科考大賽決賽暨閉幕式在中山大學南校園懷士堂舉行。記者獲悉,經評委組認定,此次大賽發現了兩種以往未被在海珠溼地記錄到的新物種——鞭簷犁頭尖和美冠蘭。
  • 金羊君帶你探秘廣州海珠溼地公園三期:四季有花 處處有景
    記者探秘廣州海珠溼地公園三期:四季有花 處處有景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7月16日,海珠區海珠溼地三期建成開園16日,廣州市海珠溼地三期建成開園,溼地三期如何建成?怎麼遊覽?金羊君帶你走進園區一一為你揭曉。
  • ...廣東|國家溼地公園|南亞熱帶植物園|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溼地|...
    這些最美旅遊目的地包括廣東省生態修復十大樣板工程、最美溼地和自然教育基地等旅遊目的地名單。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廣東省首批20個自然教育基地。2019年6月25日,廣東省林業局公布了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名單,包括海珠國家溼地公園、華南植物園和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等20個自然保護地榜上有名。日前,廣東省林業局推薦的最美旅遊目的地出爐,20個自然教育基地再次榜上有名。
  • 2021廣州海珠溼地音樂節(時間+地點+精彩看點)
    2021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  活動時間:1月15日-1月17日  活動地點: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  為擦亮廣州·海珠國際溼地音樂節文化品牌,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建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今年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又搞搞新意思,亮點搶眼。
  • 廣州海珠溼地公園很發現美景 走進嶺南最美的溼地公園
    海珠溼地公園開園一段時間才去實地參觀,一次跟朋友,一次獨行,那時候進園要先通過微信預約,如此限制加上每天三小時的開放時間,常有不知情遊客吃閉門羹。海珠溼地包括海珠湖、萬畝果園和河湧39條,總用地面積869公頃,水域面積達377公頃,是珠三角河湧溼地、城市內湖溼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混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是廣州市城區重要的生態隔離帶,也是廣州南部的大氧吧。
  • 夜間「航模」音樂會、邀您來唱歌…海珠溼地音樂節來啦!(送門票)
    夜間「航模」音樂會、邀您來唱歌…海珠溼地音樂節來啦!為擦亮廣州·海珠國際溼地音樂節文化品牌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推動建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今年廣州·海珠溼地國際音樂節
  • 廣州:海珠打造萬畝果園溼地 景觀媲美秦淮河
    十裡黃埔湧將成為一條「景觀廊道」中國園林網5月17日消息:海珠區將以「全世界最美麗的溼地公園之一」,打造萬畝果園溼地。並加快黃埔湧水鄉風情街和琶洲水博園的建設,將十裡黃埔湧打造成媲美秦淮河的景觀廊道。萬畝果園打造最美溼地「把萬畝果園打造成全世界最美麗的溼地公園之一。」海珠區委書記姚奕生說,目前距離萬畝果園一期示範區開放只有短短4個月,他要求全區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倒排工期,保質保量推進,做出嶺南特色,打造出品牌,確保10月1日向市民開放。同時,加強萬畝果園及周邊龍潭、臺湧地區的汙水治理。
  • 海珠溼地多了個實驗室
    這裡就是城市中軸線上最大的國家溼地公園——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為進一步改善海珠溼地的水環境質量提升溼地水生態系統功能近日廣東工業大學與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共同建立的「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研究實驗室」在海珠溼地舉行揭牌儀式實驗室將對溼地水環境與水生態進行深入探索研究致力於完善城市溼地的生態系統長期監測體系揭示城市溼地演變規律提升溼地水生態系統功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發展讓這一塊
  • 生態灣區 「智」在溼地
    會上,400餘名來自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和代表,圍繞海珠以及灣區溼地保護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達成共識,共同發表《生態灣區,無界溼地——海珠·溼地宣言》,攜手探索人與自然溼地的和諧發展之路。建設世界級灣區,離不開高質量生態環境的支撐。
  • 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將代表中國角逐「杜拜獎」
    廣州海珠溼地公園將代表中國角逐「杜拜獎」。圖為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的海珠溼地公園與城市地標廣州塔遙相呼應(2月24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南方網訊 近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准,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簡稱「海珠溼地」)將代表中國角逐2019年度第12屆杜拜國際可持續發展最佳範例獎。海珠溼地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獎項簡稱「杜拜獎」,由聯合國人居署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市政府於1995年設立,是評估人居環境最權威的國際獎項。
  • 海珠溼地公園:廣州城市綠心
    海珠溼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東南部,廣州城市新中軸南端,東起珠江後航道,西至廣州大道南,北起黃埔湧,南至珠江後航道,主要包括萬畝果園、海珠湖及相關河湧39條,總佔地面積869公頃,水域面積達377公頃,是珠三角河湧溼地、城市內湖溼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混的複合溼地生態系統,是廣州城區重要的生態隔離帶,被譽為廣州「南腎」,與「北肺」白雲山一起構成廣州主城區的兩大生態屏障。
  • 遊玩攻略之廣州海珠溼地公園——春秋最佳的休憩場所
    每個省會總有一個城市帶有一個溼地公園,溼地公園一聽名字就讓人倍感氧氣充沛,小溪潺潺,草坪連綿,大樹蔽蔭,各色的花啊草啊魚啊映在水中,還不乏亭臺樓閣,圓石小橋,是散步野餐最好的地方,廣州溼地公園都具備了這些個特點,是很好的散步野餐的地方。廣州海珠溼地公園總用地面積869公頃,水域面積達377公頃。
  • 走進溼地 探秘自然
    日前,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學校正式開課,旨在以自然為師,利用溼地資源開展自然教育,培養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樹立熱愛自然、據介紹,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第二批自然學校試點。活動中,10個親子家庭在溼地導師的帶領下,走進七星河溼地,來到蘆葦塘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