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跑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上馬已經過去好幾天,但上馬的相關話題仍然保持著持續的熱度,除了上馬高溫引發為數不少的跑者暈倒以外,一位資深精英跑者,準媽媽在懷孕八個月的情況下,以5小時17分鐘成績跑完上馬,同樣成為這幾天的熱門話題。
先來看看這位準媽媽是如何評價自己這次上馬以及回應外界對她的質疑,每句話都有理有據,說得完全沒毛病!
批評我的人一半人都沒懷過孕,他們不知道……
我做這個事情是基於我對自己身體很了解……
我有自己的訓練方法,有訓練量的累積,所以就是循序漸進……
步行、騎行都是安全的運動,很多孕婦為了順產也會去步行……
別人走,我是快走加慢跑,其實沒有區別,而且這個量都是在我承受範圍以內,所以還好……
一、上馬是她懷孕以來完成的第三場馬拉松,是不是嚇掉你的下巴
這位準媽媽名叫黎莉莉,復旦大學高材生,高知女性,根據相關報導,先是做了10年女公關,後患上輕度抑鬱症,學習心理學之後,決定通過運動抗擊抑鬱。
2010年開始跑步,2011年完成人生第一個全馬,至今已經完成62個全馬,個人PB為328,也曾經完成大鐵(公開水域遊泳3.8公裡,騎行180公裡,跑步42.195公裡),以第一作者在專業領域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2016年開始轉向電影編劇……這樣的開掛人生相信已經讓所有人驚呼不可思議。
今年5月19日,黃山歙縣馬拉松,她在懷孕8周的情況下,跑進了前20名。
9月1日,她在紐西蘭參加了第61個全馬,上馬是她懷孕以來的第三場馬拉松。
懷孕期間跑馬也就算了,居然在懷孕早期、中期、後期先後參加了三場馬拉松,在普通人眼裡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和不顧個人以及肚子裡寶寶的安危。
事實上,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科學評估的。
根據新民晚報的採訪,懷孕前黎莉莉就是一名精英跑者,每個月保持300公裡以上的訓練量,且堅持系統訓練已經8年,身體十分健康。
懷孕後,黎莉莉也曾按照傳統,停止了一切訓練。但停下來的身體卻出現各種不適應,「感覺哪兒都疼,哪兒都不舒服」,其實用專業術語就是「停訓症候群」。
在查閱國內外各種跑步資料和諮詢了專業醫生後,黎莉莉決定恢復鍛鍊習慣。5公裡、8公裡、10公裡……在託腹帶、壓縮腿套等工具輔助下,黎莉莉一路跑過了大半個孕期,身體一切正常,寶寶發育一切正常。
事實上,美國婦產科學會從未禁止懷孕女性跑步,孕婦參加適合自己體力、身體、健康水平的活動對於保持個人和胎兒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黎莉莉用自己的故事生動詮釋證明了這一點。
二、熱愛跑步的陳意涵同樣在懷孕期間堅持跑步
影視明星陳意涵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明星特別熱愛運動那一類,他尤其熱愛跑步,熱衷參加馬拉松比賽。
2018年8月15日,陳意涵發文承認已懷有身孕,而她與男友許富翔則於三天後的七夕情人節登記結婚。
已經有5個多月身孕的她,放不下對跑步的熱情,還曬出在公園跑步的照片,樂呵呵炫耀身上穿的紅色外套:「我覺得這件兼雨衣兼披風的外套,讓我在公園裡很拉風,所以跑個555來開心一下。」
照片中,她五個多月的孕肚已經明顯凸出,卻還是一邊跑步、一邊咧嘴笑得超開心。
從陳意涵曬的照片來看,她的確跑了5.55公裡,並且速度也不算特別慢,配速達到6分44,看起來,陳意涵跑得很輕鬆。
但接下來顯而易見的事情就發生了,雖然跑速沒有非常快,粉絲們對她挺著大肚跑步的行為,捏了把冷汗,紛紛留言「這樣跑真的沒有問題嗎」、「好擔心啊,一定要慢慢的哦」、「保護好寶寶呀」。
事實上,不只是粉絲,陳意涵好動的個性也讓好友都超緊張,張鈞甯先前還特地上網發問「孕婦可以做哪些運動」?修杰楷知道陳意涵喜歡跑步,也叮嚀她千萬別亂跑、別忘記自己懷孕。
三、孕期運動太危險是大眾的傳統認知,其實早已過時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在傳統上對孕婦的鍛鍊都是持否定態度。
——
在多數人眼裡,孕婦運動是比較危險的,常見理由有這些:
懷孕初期,受精卵著床不穩定,運動可能導致流產;
懷孕中後期,運動可能導致胎兒早產;
懷孕期間運動,可能對於胎兒正常發育產生不好的影響,啥不好呢,說不清楚;
孕婦行動不便,運動存在較大發生跌倒和意外的風險;
因此,減少運動,甚至減少活動,為了胎兒獲得足夠營養而完全不受節制的飲食,成為孕婦和家庭普遍接受的觀點。
在這樣的錯誤觀點誤導下,導致孕婦體重增長過快,體重過大,同時很容易產生「巨大兒」,這就造成兩個嚴重問題:
一是巨大體重兒在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增加孕婦和胎兒的生產意外及併發症;
另一點就是因為孕期和胎兒出生時體重過重,很容易造成孕婦和胎兒接下來引發一系列代謝問題,後患無窮。
四、孕期不能運動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運動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很多好處
以往的觀念認為,孕期的鍛鍊可能會增加懷孕及分娩時的風險,這種觀點早已經被證明是沒有依據的。
一項包含了2059名產婦的系統性綜述顯示,定期進行中等強度鍛鍊的產婦,其整個孕期生產過程中並沒有明顯的不良事件發生,而且胎兒也沒有出現體重異常等不良現象。
即使是懷孕之前不怎麼運動的孕婦,在孕期也應該參加適
當運動,這對孕婦和胎兒都是有益的。
——
懷孕期間,保持運動好處多多,至少包括以下諸多方面:
保持正常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防止因懷孕而過度退化,這才是預防跌倒和意外的最好辦法。
其實不是因為運動更容易讓孕婦跌倒,而是孕婦缺乏運動,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嚴重退化,才更容易失去平衡;
孕婦保持運動可以預防體重過度增加,這樣產後才更容易快速恢復到懷孕前的體重、腰圍、力量和柔韌性,防止分娩後身材走樣;
減少懷孕時期的背部疼痛。
孕婦由於重心改變和動作姿態發生變化,很容易在懷孕中後期發生明顯的上背部和腰部疼痛,而經常運動的懷孕女性則較少受到這類問題困擾;
經常運動的女性,肌肉,特別是盆底肌肉力量更好,這會明顯有助於分娩,生產時間更短,疼痛更少,產科併發症也更少;
運動可以顯著改善孕婦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減少圍產期(懷孕前和分娩後)間的壓力、焦慮和沮喪,預防產前、產後抑鬱症;
有些懷孕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發展成為妊娠性糖尿病,甚至導致終身糖尿病,運動則可以阻止糖尿病的發生,減少在孕期發展為糖尿病的可能性;
當然,孕婦運動不等於盲目運動。以下是孕期運動的絕對禁忌症,也即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停止一切運動。
包括:
伴有明顯血液動力學改變的心臟病;
限制性肺疾病;
宮頸鬆弛或者宮頸環扎術後;
有早產風險的多胎妊娠;
妊娠26周後胎盤前置;
中晚期孕期持續出血;
早產;
羊膜破裂;
先兆子癇或者妊娠期高血壓;
重度貧血;
五、孕婦應該參加怎樣的運動
按照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2015年發布的孕婦運動指南,其基本觀點是:鼓勵所有的孕婦在孕期進行鍛鍊(即使其平時不參與鍛鍊),並且最好每天能夠進行鍛鍊。
如不能達到,也應該每周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大部分臨床研究顯示,從第一次產檢(第9~12周)持續到預產期前(大約38~39周)都可進行鍛鍊。
從運動強度而言,首推中等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用主觀感覺很容易衡量,那就是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但基本可以自如說話,步行、健走、遊泳都是中等強度運動的典型代表。
美國婦產科學會運動指南
六、從黎莉莉到陳意涵,懷孕後跑步值得提倡嗎?
從前述內容,我們可以總結,孕婦100%需要運動,中等強運動更加適合孕婦。
而跑步總體而言是一項中大強度的運動,那麼這位女士懷孕期間跑步是否應該被大多數孕婦效仿呢?
按照美國婦產科學會的建議:
如果你在懷孕之前,本身就是一名跑者,或者說熱愛運動,那麼懷孕之後你堅持跑步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你需要經過婦產科醫生的專業評估,跑量少一點,速度慢一些;
對於懷孕之前沒有鍛鍊習慣的人群,則不建議一上來就跑步,不是說一定有多大風險,而是這樣的運動並不適合你,你的運動體驗會很差,跑得很難受,從安全角度而言,你應該從走路,健走開始;
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孕婦不僅跑步,甚至參加馬拉松,這種情況有,但並不常見,屬於個案,個案對大眾就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從一般運動安全角度而言,還是不太建議普通孕婦參加馬拉松這樣的長時間大強度運動,當然,我們尊重一些有良好跑步基礎的孕婦在經過醫學評估情況下,所做出的個人選擇;
七、總結
從黎莉莉、陳意涵懷孕後堅持跑步,到姚晨懷孕後堅持到健身房健身,我們看到從明星到普通人的正確運動認知與實踐對於大眾的教育作用,他們給大眾上了一堂很好的科學運動普及課。
孕期鍛鍊給予孕婦一種更健康,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幾乎所有各國運動指南都建議每個人在一生任何階段都進行鍛鍊,孕期也不例外。
黎莉莉之所以能夠在懷孕後連跑三個馬拉松,這跟她之間堅持系統跑步,身體健康顯然有著密切的聯繫,她也認真思考過這件事情並且諮詢過醫生,她的行為也並非莽撞。
她的故事所引發的關注,其本質還是由於傳統觀點認為孕婦就是應該被充分呵護,也是應該充分休息的,大眾對於孕婦運動本身就存在認知不足,更不要說跑步這樣比較激烈的運動,更遑論跑馬了。
事實上,除禁忌症和不能運動的情況以外,參加適合自己的運動或者經過醫學評估參加醫生推薦的運動,本身就是孕婦健康生活方式的組成。
運動對於孕婦很重要,運動能給孕婦帶帶多方面的益處,孕婦不能運動的觀點是錯誤和過時的。
黎莉莉的故事,小編對其還是想表達一份尊重、敬意和讚許,但這並不意味著小編認為可以效仿,因為畢竟此事還是一個個案,個案可能就意味著並不具備普適意義。
大眾更應該通過此事,關注科學運動和適量運動這個話題,任何人參與運動都要遵循聽取專業意見、尊重科學、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人而異這些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