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連張東升都不知道的「心形線」背後的真相,笛卡爾的另一面

2020-12-13 奔二老青年1

「我們只能從科學裡尋找依據,如果是從其他地方找依據的話,那麼我們就有理由去懷疑一切,特別是物質性的東西。」——笛卡爾

「你相信童話嗎?」、「你可以選擇相信」——張東升、朱朝陽

最近因為《隱秘的角落》熱播,讓很多人開始關注劇中數學老師張東升給學生們講的那個關於心形線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故事,你覺得它是真是假?

其實中國很多人就算沒有聽說過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總要看過一則廣告,這裡不是打廣告,某歲山礦泉水就拍攝了一個很唯美,但很多人都看不太懂的廣告,其實廣告背後就有著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而這個就是關於笛卡爾和公主的。

廣告參考了1650年發生在斯德哥爾摩街頭發生的一件事情:52歲的笛卡爾邂逅了18歲的瑞典公主克裡斯汀,那時笛卡爾落魄無比,窮困潦倒又不願意請求別人的施捨,每天就拿著一支筆研究自己的數學題,直到一天克裡斯汀的馬車路過,看到笛卡爾在研究數學,公主下車詢問,最後笛卡爾發現公主很有數學天賦,兩人的交集就開始了。

關於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也就是張東升說的浪漫版和殘酷版。

你願意相信哪一個,是你的選擇,不過現實可由不得你選擇。

科學界把這個故事稱之為「人造傳說」,也就是笛卡爾與他的心形曲線。

因為故事中的人物在歷史中都找得到,就是故事情節基本全部杜撰。

而故事中只有一件事情是正確的,那就是一生未娶的笛卡爾確實是因為這位「公主」而喪命。

笛卡爾

在現實中,笛卡爾出身不凡,家族產業還是有的,父親是布列塔尼的議員,算是半個貴族,就算笛卡爾一輩子不工作,也不至於上街頭流浪去,所以落魄數學家與公主街頭偶遇的故事從一開始就不會發生。笛卡爾因為早產的關係,從小體弱多病,所以他的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多睡一會兒,時間久了就養成了賴床的習慣,所以也有人稱他為「在床上思考的哲學家」。

「我鄙視你們這些11點之前起床的人,也鄙視你們這些3點31出門的人。」

這是一句調侃哲學家的話,前半句說的就是笛卡爾。

也正是這個「賴床」的習慣,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後來,笛卡爾認為呆在家裡總是不痛快,就開始向著世界進發,說白了就是環遊世界,同時觀察世界並潛心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這不就是有錢人才想到的日子嗎???

笛卡爾一生的足跡,遍布了整個歐洲大陸,之後就要說他與「公主」的故事了,在大家熟知的經典故事裡,記載的是1950年,52歲的笛卡爾與18歲的公主相遇,但現實中,人家已經24歲了。

根據《牛津通識讀本——笛卡爾》和維基百科的記載,1649年,笛卡爾接受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的邀請,從荷蘭來到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擔任宮廷教師為女王講述哲學課。

克裡斯蒂娜女王(Drottning Kristina)生於1626年,6歲的克裡斯蒂娜便繼承了王位,而笛卡爾和克裡斯蒂娜之間的故事其實是另一個悲劇前面說到,笛卡爾有賴床的毛病,而女王有早起的習慣,還要求笛卡爾在早上五點給她上哲學課,可憐的老頭就只能在寒冷的清晨打亂自己的生物鐘去給女王上課,要知道那可是冰天雪地的北歐啊,由於笛卡爾無法適應瑞典的冬天,很快就病倒了,與1650年2月11日死於肺炎。

這女王與笛卡爾之間沒有什麼故事,但笛卡爾的生命中卻是存在過一位公主,叫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與笛卡爾一樣聰明,精通六國語言,對數學、天文學和物理學感興趣,因為同樣的興趣,公主就對笛卡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陷入對笛卡爾的崇拜中不能自拔,有點像現在小姑娘追星一樣,瘋狂的給笛卡爾寫信,而笛卡爾得到有才華的妙齡公主賞識,也覺得是件極其愜意之事,十分樂意與其探討,不過就算兩人情誼真切,但並沒有關於愛情方面的傳聞,更像是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

所以回歸笛卡爾的一生,結局確實是一個悲劇。

但不管是哪一個故事,哪一個版本,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r=a(1-sinθ)」心形線。

同樣的,現在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心形曲線」就是由笛卡爾發明的。

首次提出「心形曲線」的是位義大利數學家,那時是1741年,笛卡爾逝世已經近一個世紀,因為寫出心形曲線使用的並不是直角坐標系,而是極坐標系,這個坐標繫到了後來的牛頓時代才開始被科學界熟知。

極坐標系:將平面內任何一個點與原點連線,這個線段的長度叫做極徑r;極徑與水平向右的方向還有一個夾角θ,稱之為極角。只要給定一個點,總能找到一個極徑r和極角θ,反之亦然,所以就可以用(r,θ)來表示坐標平面上的一個點了。這種方式顯然與笛卡爾的直角坐標系不同,極坐標方程並不表示某一個點橫縱坐標x與y的關係,而是表示極徑r和極角θ之間的關係。

其實這些都是數學家應該思考的事情,除此之外,笛卡爾作為在現代思想文化背景中對知識的根據(或證據)最早予以特別關注的哲學家,他相信「精確和確定性」是科學知識至高的和必需的品性,從而把「建構在毋庸置疑的第一原則基礎上的可信賴的和系統化的知識」作為他畢生為之努力的目標。

雖然現在圍繞在他身邊的故事有真有假,但他對世界作出的貢獻都是真材實料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最經典的哲學命題,除了在哲學和數學上有自己的造詣之外,他對科學領域的貢獻也不淺,所學橫跨光學、力學、天文學、生理學等多界。

笛卡爾的四條思考規則,可以共勉:

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到的東西,我絕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把我所審查的每一個難題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為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為解決。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到最複雜的對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儘量全面地考察,儘量普遍地複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笛卡爾這套探討問題的方法益處,它可以幫助一個人博聞通古今,思考的更加精密。

笛卡爾哲學從懷疑論開始,到最後客觀世界卻有了可靠性,世界上很多偉大的論點都是從懷疑開始,比如中國「我究竟是做夢還是真實?」誕生了「莊周夢蝶」而笛卡爾從懷疑開始又往前走了一步,「那我怎麼知道,我現在的現實不是一個被製造出來的夢呢?」

還有:「如果包括數學這類看起來絕對可靠的知識也都是上帝的精心欺騙呢?」

就算是提出了這麼多的懷疑,笛卡爾開始堅決的表示:「即便上帝在欺騙我,但只要我想到我在被騙,那我就一定存在!」 簡而言之,我在思考的行為,是永遠存在的。並且只要我想到這點,就能意識到它的存在。

「Je pense, donc je suis」——我思知我在

「我在」這是一個比任何一切事物都要更加穩固的存在。自此笛卡爾的哲學體系有了堅固的根基,這就是一個哲學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只要稍微審視一下這個世界所謂的真理,你會發現,它往往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理所當然。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隱藏在《隱秘的角落》裡的錯誤心形線
    18歲的瑞典公主克裡斯 蒂娜因為喜歡數學而愛上了52歲的笛卡爾。國王堅決反對他們交往,因此下令流放了笛卡爾。笛卡爾最後死在了獄中,死前最後寫給公主的情書中出現了數學極坐標方程:r=a(1-sinθ)。聰明的公主解出了這個方程所代表的心形圖案,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線」,知道笛卡爾一直深愛著自己。
  • ...角落》笛卡爾情節隱含哪些細節 大結局張東升說的那句話什麼意思
    笛卡爾和公主之間相差34歲不說,兩人之間還有階級差距,國王大怒,趕走了笛卡爾,軟禁了公主。回到法國的笛卡爾堅持給公主寫信,但信件全都被國王攔截。沒多久笛卡爾感染了黑死病,臨死前他寄出了自己最後一封情書。國王以為這封情書上藏了啥了不得的東西,召集全國的數學家解題,但是所有人都答不上來。無奈之下,國王只好將這封信交給公主,公主通過答題得到了一個告白的心形。
  • 《隱秘的角落》:你想知道的真相在這裡
    究竟是相信真相,還是童話,是你們每個人的選擇。背叛作為一個常見的漢語詞彙,意思是背離叛變,是對自己原來信仰的一種離開,是背棄的道德的約束,叛離了大眾的利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的一種不實現、不兌現的表現。在最近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裡,開頭的部分,朱朝陽和張東升都多次提到了笛卡爾的故事,這不僅與他倆都是數學天才的專業相關
  • 《隱秘的角落》敗筆:笛卡爾的心形曲線,真的與瑞典公主有關嗎?
    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強行拆散了他們。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就是美麗的心形線。」這個片段播出的時候,彈幕裡紛紛吐槽圖畫得不嚴謹。01笛卡爾——好慘一男的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想來大家都不陌生。
  • 隱秘的角落:心形函數笛卡爾的情書?童話都是騙人的?
    張東升老師,給同學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相傳笛卡爾曾流落瑞典的街頭,在此他邂逅了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克裡斯蒂娜公主對數學很著迷,很欣賞這個大數學家,不久便相愛了。但是此事被國王知道後,強行拆散了他們。張東升講這個故事時,還引入了另一個笛卡爾被背叛的版本,如果單純從加強學生的學習記憶角度看,他已經很成功了。但講這個版本時,他意味深長地看向了朱朝陽。如果接著張東升的想法寫下去,通篇文章會顯得隱忍壓抑。不妨從他的話展開,「相信童話還是真相」,在他眼中童話是幸福,真相是背叛。
  • 《隱秘的角落》童話笛卡爾暗喻什麼?最終選擇相信童話還是真相?
    因為不管張東升是不是得到了第二張空卡,朱朝陽的第三卡都隨時可以對他產生威脅力。4.笛卡爾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愛還是背叛的童話故事,是貫穿全劇的真相隱喻。張東升和朱朝陽都是笛卡爾,也是同樣的一種人,聰明,隱忍,謹慎,介意自己是否擁有與失去,痛恨別人對自己的剝奪,他們都是首先容易被人撲倒和欺負的弱者,但是因為智商高,他們都得到找準時機立刻反擊,就像嚴良教朱朝陽打人的時候,最終是朱朝陽「獲勝」逃跑。張東升其實知道這一點,他甚至希望朱朝陽未來成為另一個自己來「毀滅」和報復這個「害」了自己一生的孩子。
  • Cardioid——心形線的故事
    傳聞,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Christina)。笛卡爾發現克裡斯蒂娜公主聰明伶俐,便做起了公主的數學老師,於是兩人完全沉浸在了數學的世界中。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認為笛卡爾配不上自己的女兒,不但強行拆散他們,還沒收了之後笛卡爾寫給公主的所有信件。
  • 《隱秘的角落》多次提到數學家笛卡爾有什麼寓意?
    笛卡爾最後死在了獄中,死前最後寫給克裡斯提娜公主的情書中就出現了數學坐標方程式:r=a(1-sinθ) 。而這個方程式解出來就是心形圖案,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線」,公主也一生未嫁。但是這個故事還有一個殘酷的版本就是笛卡爾其實是死於背叛,公主也根本不在乎他。
  • 昱見|《隱秘的角落》中的笛卡爾童話,究竟想告訴你什麼
    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就是美麗的心形線。在網劇中,這個故事由天才殺人犯、少年宮代課數學老師張東升講出,被男主朱朝陽聽到,暗示了兩人智鬥之外的性格相通之處。這個童話光明與黑暗的兩個結局,則暗示了該網劇同樣存在一明一暗的兩個結尾。
  • 心形線數學公式
    說到心形線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勒內·笛卡爾。可以說笛卡爾是心形線的創始人,在笛卡爾遊歷歐洲各國時,認識了瑞典一個小公國的公主克裡斯汀,並成為了公主的數學老師,漸漸地彼此產生了愛慕之心,但是在國王的阻撓下笛卡爾被流放回法國,體弱多病無法抵擋日夜的思念,在給公主寄出十三封信後便與世長辭,第十三封信僅有一個公式,那便是心形線的起源。
  • 暗合笛卡爾,擊潰張東升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背叛
    如果小說《壞小孩》圍繞的故事是《鬼磨坊》,那麼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圍繞的故事就是數學家笛卡爾的故事。結婚沒有多久,徐靜卻出軌了,鬧著要和張東升離婚。因為有婚前財產協議,離婚後張東升可能要淨身出局。但是在劇中,徐靜說可以把一套房子留給張東升,不可能完全讓張東升淨身。完全求財對於張東升是不成立的,在電視劇中徐靜和情人在自己小區附近約會,並且用出差的名義和情人去旅遊,這是真正讓張東升感覺到了愛情的背叛。
  • 數學表白函數—心形線
    心形線歷史:心臟線的歷史Christine是十七世紀時瑞典的一位公主,她美麗善良,而且很聰明,尤其很喜歡數學。有一天她換上了便服去王宮外面,路上看到很多乞丐,其中有一個很特別,他不主動請求過路人施捨,而是安靜地蹲在地上專心研究數學問題。那個人並不知道站在他眼前的小姐就是公主,只是很驚訝於這位年輕小姐言談之間顯露出來的數學才華,便很高興地和Christine交談起來。
  • 《隱秘的角落》中多次提到的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在歷史上是怎樣的
    童話版本:1650年52歲的笛卡爾邂逅了28歲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笛卡爾落魄無比。有一天公主的馬車路過發現笛卡爾在研究數學,公主下車詢問,他發現公主很有天賦,幾天後他收到通知,國王讓他做公主的數學老師,其後幾年中相差34歲的兩個人相愛了,國王發現並處死了笛卡爾。
  • 2020考研數學:笛卡爾心形函數在考研中的用法 我思故我在
    >當她知道笛卡爾的身份以後小公主想:這不是天上掉下個笛哥……數學老師嘛笛卡爾做了小公主的數學老師將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傾囊相授給小公主在當時,直角坐標系只有師生兩人懂後來,倆人日久生情真相如下1649年10月笛卡爾應邀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知識點,要考的)為19歲的瑞典女王克麗絲汀講授數學與哲學這位別出心裁的女王非要在凌晨5:00聽課(真的不困嗎?)
  • 《隱秘的角落》裡笛卡爾的愛情故事,是真的嗎?
    原創 matrix67 果殼在這個距離各種情人節都很遙遠的日子裡,伴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數學家笛卡爾和他的心形線傳說又一次重回大眾視野。圖丨《隱秘的角落》劇中的張東升老師,給同學們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相傳笛卡爾曾流落到瑞典,邂逅美麗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後,強行拆散了他們。後來,笛卡爾染病死去,在臨死前給公主寄去了最後一封信,信中只有一行字:r=a(1-sinθ)。
  • 百歲山廣告背後的故事:笛卡爾邂逅18歲瑞典公主,成就了心形方程
    來自數學家笛卡爾的浪漫:17世紀無家可歸的數學家笛卡爾邂逅了18歲的瑞典公主克裡斯汀。克裡斯汀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笛卡爾的數學天賦深深地吸引了她,於是懇請自己的父親將笛卡爾召進宮中並成功地成為了自己的數學老師。
  • 張東升為什麼不考個事業編?︱原創
    只不過這孩子不知道,字跡能夠鑑定出大致的書寫時間,雖然做不到精確,但足夠了。豆瓣、微博、貼吧的列文虎克們紛紛上線,對照原著和結局逐幀拉片,挖掘到了不少劇中隱藏的彩蛋和暗示,並得出推論:這個結局,很可能是朱朝陽一手編造的童話日記。
  • 笛卡爾:一個人怎樣才能做到大徹大悟
    這些都為後來牛頓等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魏韶華|繪《隱秘的角落》裡的「笛卡爾」最近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劇中人物張東升和朱朝陽都有超長的數學思維,劇中多次提及笛卡爾」及其心形線。美麗的心形線 這就是一種過度的猶豫不決了,它之所以可能,就是由於人們有一種想要好好做事的過於巨大的渴望,以及他們在理智上的不足,即他們的理智並沒有對事情做出清楚、明白的判斷,而只是充滿了太多混亂的東西。正是因為這樣,其相關的補救方法就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即對所有顯現出來的事物都要形成確定、堅決的判斷,要習慣於相信,人們做自己認為是最好的事情時,就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儘管人們的判斷也許可能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