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星巴克店員用華人姓氏叫取餐 亞裔感覺遭到歧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美星巴克店員用華人姓氏叫取餐 亞裔感覺遭到歧視

2018-12-04 11:39:39來源:中國僑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2018年12月04日 11:39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 

  中國僑網12月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舊金山蘇拉諾縣瓦卡維爾(Vacaville)一名亞裔男子帶女兒前往星巴克咖啡店消費,因店員以華人姓氏稱呼他,讓他感覺受歧視。

  法斯德荷(Johncarl Festejo)是空軍退伍軍人,他上周送12歲女兒米蘭(Milan)上學途中,到Elmira Road上一家星巴克消費,點了一杯熱可可、一杯巧克力卡布奇諾(frappuccino)和一塊香蕉核桃糕。

  點餐時,店員詢問法斯德荷的姓名,他說他叫約翰,而且其手機程序上也清楚顯示了他的全名。然而,店員卻給了他另一個名字。

  法斯德荷說:「幾分鐘後,我聽到店員喊『這裡有姓張(Chang)的嗎?你的熱可可好了!』我心想,這大概是別人點的。」

  店員後來又喊了兩次,接著又喊:「張某,您的香蕉核桃糕好了。」法斯德荷以為又是別人點同樣的東西。

  等到店員喊巧克力法布奇諾時,法斯德荷終於明白店員叫的是他,於是走到櫃檯詢問原由。

  法斯德荷向店員說:「這位女士,這是我點的餐嗎?但我不姓張。」店員問他是否其手機程序上的姓名是張,他確定應用程式上顯示的是其本名無誤後,並向店員說:「你們這是在開玩笑嗎?不會吧!」

  法斯德荷表示,該名女店員轉身詢問負責點餐的店員時曾竊笑。為了不讓女兒遲到,他決定先離開。

  法斯德荷的女兒米蘭也不明白,為何店員會把約翰聽成張。她說:「我覺得這麼做很刻薄,以前從來沒有人如此對待過我。」

  於是法斯德荷決定向星巴克公司投訴。結果星巴克向他致歉,星巴克一名地區經理後來也致電向他道歉。

  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Asian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Public Affairs)也發出聲明,認為這件事讓人感到不安,並強烈譴責任何形式的種族偏見和刻板印象。

相關焦點

  • 星巴克店員喊華人姓氏 亞裔感覺遭歧視
    北灣亞裔男子法斯德荷(右)表示在星巴克咖啡店被人歧視。 (電視新聞截圖)點餐時,店員詢問法斯德荷的姓名,他說他叫「約翰」,而且其手機程式上也清楚顯示了他的全名。然而,店員卻給了他另一個名字。法斯德荷說:「幾分鐘後,我聽到店員喊:『這裡有姓張(Chang)的嗎?你的熱可可好了!』我心想,這大概是別人點的。」
  • 哈佛耶魯相繼淪陷——美國名校歧視亞裔愈演愈烈?
    2017年,司法部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展開的就是類似調查!而耶魯大學是繼哈佛大學之後,第二所常春藤盟校因被指在招生時歧視亞裔,遭聯邦政府調查。美國16所頂級名校聯合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交意見書,要求法庭在哈佛大學被指涉嫌歧視美籍亞裔申請人的訴訟中,判哈佛大學勝訴。司法部就SFFA指控哈佛歧視亞裔一事發表聲明,支持亞裔學。哈佛大學回應,對司法部介入案件「深感失望」,政府在重複「誤導性的空洞辯詞」。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現在,這則消息已經引起了美華人的瘋狂轉發,亞裔學生也是備受鼓舞。由於在2015年美國教育部否決了這項對哈佛的投訴,所以這次司法部啟動調查以平亞裔長期以來的不滿,足以可稱之為歷史事件,這一次在美亞裔長年鬥爭的結果令人期待。
  • 美國亞裔戲劇劇名帶歧視字眼「清蟲」「中國佬」,編劇還是華人
    據Nextshark網站12月15日報導,即將上映的美國亞裔戲劇《Ching Chong Chinaman》在社交媒體上被指存在種族歧視。
  • 疫情之下備受歧視的美國華人:被咆哮「滾出去」 抱團站出來反抗
    遭到Tracy質問後,那個店員仍然在大喊——一遍一遍重複著是Tracy和華人把病毒帶來美國。 「滾出這個店。」那個店員最後喊道,另外兩個站在門口的店員一起讓Tracy離開他們的店鋪。 除了店員,一些店內的顧客也開始加入他們,大聲喊叫著指責Tracy將病毒帶來美國,以及請她「滾出」商店。
  • ,是在變相歧視亞裔?
    回去之後,她就在ins上分享了這段採訪經歷,並稱自己遭到了「種族歧視」,這位主持人需要反思。網友:「為什麼這就是種族歧視了?我會用中文跟我的華人朋友說你好,我經常覺得這是出於一種尊重,還有也是對他們文化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新冠病毒讓美國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到威脅。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裡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 美國疫情歧視未平!中餐館不堪其擾 民眾致力改善對亞裔敵意刻版印象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掀全球恐慌,在美國,關於亞裔飲食的謠言一度甚囂塵上,導致華人受到各種歧視,民眾對亞洲食物甚至開始反感。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雜誌「捍衛中國食譜」(Chinese Protest Recipes)創辦人克拉倫斯關(音譯)說:「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一直都在;但這次的疫情更顯示,對華人歧視的改善真的非常少。」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美國,歧視華裔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梁冠軍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國部分地區發生了借疫情針對華裔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尤其在華人集中的加州和紐約地區較多。除言語騷擾外,還有推搡、肢體攻擊、禁入場所甚至打砸等極端事件。「一些美國政客將『中國病毒』掛在嘴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負面作用。」
  • 墨爾本亞裔巴士司機遭歧視……疫情間
    01墨爾本巴士司機被白人女子歧視!! 當場反罵報警.....昨天,根據澳洲九號臺新聞的報導,一位墨爾本的亞裔巴士司機遭到了種族歧視,在巴士上,一名女乘客叫這名司機「新冠病毒」,並指責司機,稱病毒由該名巴士司機從中國帶入澳洲。9號臺新聞也公布了相關的視頻。
  • 亞裔被罵帶病毒滾回中國 面對歧視韓裔女作家:此刻我是華人
    作為一種長時間存在的現象,歧視針對的是什麼?歧視對我們意味著什麼?01作為海外華人,我們心裡都清楚,長久以來,有一小部分人對亞裔抱有敵對態度,疫情把對亞裔的這種歧視放大了。這也就導致了,世界各地「China Virus」事件不斷發生。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新冠病毒讓美國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到威脅。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裡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coolie」這個詞就是來源於漢語詞組「苦力」,發音也相同,因為當時大部分華人在美國幹著又髒又累的勞動。當時針對華人的歧視事件數不勝數。最令人震驚的一件事之一是洛杉磯唐人街大屠殺,發生在1871年的洛杉磯唐人街「黑鬼巷」(Nigger Alley),你沒看錯,當時的唐人街叫「黑鬼巷」,有172個華人住在這裡。
  • 澳洲再現種族歧視!莫裡森力挺華人是抗疫榜樣,「對歧視非常失望
    她控訴:「我把澳洲當家,卻受到如此對待……」針對澳洲層出不窮的種族歧視澳洲總理莫裡森發聲力挺華人!莫裡森稱讚亞裔在澳洲抗疫中起帶頭作用嚴厲譴責種族歧視!除了總理,這些人也在發聲!無辜被罵的亞裔女生Sophie表示「我看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噁心種族歧視視頻,從來沒想過我會成為其中一員」。後來一名路人大哥介入幫助,新州警方接到報案後已經將這名罵人女子逮捕。就在幾天前,一名自稱為「澳洲女王」的女子在雪梨某購物中心商店中辱罵Telstra店員,讓他「滾回中國」。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但是唯一寫入法律的種族歧視條款卻是針對華人的排華法案,1882年5月6日,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限制外來移民的「排華法案」《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規定,華人十年內不準進入美國;其他旅居在美國的華人,一律驅逐回國;不允許華人成為美國公民。該法案一直持續了大約60年。
  • 駐荷蘭使館譴責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網站2月9日刊發《駐荷蘭使館發言人: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一文,指出高度讚賞和支持荷蘭政府反對種族歧視的立場,強調種族歧視在荷蘭不得人心,並對荷蘭社會上出現的個別借疫情針對華人甚至亞裔的歧視現象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 華人,別被人用英語罵了還不知道 語言歧視
    最為著名的例子,莫過於英語中的「Negro」或者「Nigger」(直譯的話就是「黑鬼」),在美國,黑人自己說這兩個詞沒關係,會被認為是自嘲,但它如果從其他人的嘴裡蹦出來,那麻煩可就大了,公開道歉、辭職謝罪都是常事。而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敏感詞同樣存在,並且可謂花樣繁多。下面我們為大家科普幾個英語裡對華人的主要歧視詞語,出國的時候防身用。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
  •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4月4日,美聯社刊發《亞裔美國人用社交媒體發起反擊》一文。
  • 研究: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正在社交媒體蔓延
    (圖片來自中新社)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研究人員擔心,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和東亞人的仇恨和不信任正在導致真實世界發生越來越多的歧視行為,比如口頭攻擊、暴力行為和抵制亞裔經營的企業。儘管已經有專家警告,類似的言論可能會危及美國數百萬亞裔。舊金山州立大學亞裔研究部主任羅素·鄭(Russell Jeung,音譯)說:「當這種情況變得普遍時,會消除華人和亞裔的人性。就好像將他們等同於口罩、疾病,因此就很容易把他們當成替罪羊並且攻擊他們。」長得像華人、特別是那些戴著口罩的人,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就像「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戴著頭巾的穆斯林所遇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