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級小學生1周早餐分享,做法簡單每天不重樣,孩子愛吃媽媽放心
孩子2年級了,從小到大個子一直是同齡的小夥伴裡最高的,身體也一直很棒,不需要媽媽額外地操心。說是遺傳有點勉強,爸爸絕對算得上是男同胞裡面的小個子,不都說女兒是隨父親的嗎?倒是從小胃口就不錯,飲食比較規律,特別是早餐,長這麼大了,幾乎沒有吃過外面買的早點,更沒有落下過一頓早餐。每次看著孩子胃口好,身體好,做媽媽的真的能少操很多心。所以,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看著比較麻煩,事實上,也許能為您迴避掉更多的麻煩也說不定?
這裡分享一下孩子一周的早餐,做法簡單每天都不重樣。很多食材是可以頭天提前準備的,而有些操作過程是可以同步進行的,所以,都花不了太多的時間。
周一:90多歲太婆做的麥餅+酸奶+葡萄
這一周託了中秋節的福,回了趟娘家,帶回了很多好吃的,都可以當作現成的早點。所以,周一的早點基本沒有刻意另外去準備,都是現成的。不過早起已經習慣的喬媽也並沒有因此而多睡了懶覺,倒是愜意地享受了一段瑜伽。
麥餅是孩子90多歲的太婆做的,裡面是梅乾菜和肉餡,乾菜真的是香,不管放到哪裡都是亮點,孩子從小就愛,還有她自己發明的稱謂「眉毛菜」,是香掉眉毛的意思嗎?我也不明白。聽說孩子要去,太婆早早做好了餅子在等,沒吃完的,我全部打了包回來,一個都沒捨得留下,滿滿的心意,滿滿的幸福感。
餅子帶回家,用保鮮袋包好,先放冰箱冷藏,第二天早上放回鍋裡再熱熱就好。自家做的餡料很足,孩子一個能管飽,也就沒有再準備其他的食物了,不想浪費了太婆的心意。配上點酸奶和水果,足矣。那幾日秋老虎比較猛,酸奶還是冷藏的,不過就算是夏天炎熱的時候,也記得要提前把酸奶拿出來回個溫,早上給孩子吃太涼的不好。
周二:雙色湯圓+鵪鶉蛋+牛奶+蘋果
中秋時做的湯圓還有少許,另外還有一些熟芝麻粉和椰蓉剩餘,不想把食材浪費了,就徵詢了下孩子,是否還想吃湯圓。孩子高興極了,湯圓一直是她的最愛,節日的飯桌上好吃的太多,最後上湯圓的時候已經吃不太下了,雖然她一再表示還能吃,但是做媽媽的怕她吃撐,還是沒敢給她吃多。看來,還是沒吃夠呀。
先把水燒開,水沸後下入湯圓,轉中小火慢煮,一直到湯圓變大,一個個都從水底浮上來就是好了。把煮好的湯圓撈出來,分別滾上芝麻粉和椰蓉粉,裝盤即可。再把鵪鶉蛋放入煮湯圓的水裡,繼續煮2分鐘,燜2分鐘就好了。期間可以熱一杯牛奶,切一個蘋果,這些事情是可以和煮鵪鶉蛋同時完成的。所以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周三:麵疙瘩+荷包蛋+水煮毛芋+石榴
麵疙瘩也是很快手的一種早餐選擇,它的做法也有很多,有調成麵糊的,有攪成絮狀的,有用勺子舀的,有用保鮮袋擠的,也有一股腦就可以下的。我習慣了調成麵糊的方式,再用小勺往鍋裡舀,可以按自己的喜歡調整大小,相對費時一些,人少的時候可選擇。
先調麵疙瘩的麵糊,加適量水調至幹稀適度的糊狀,放置一邊。再來準備配菜,把絲瓜切丁,胡蘿蔔刨絲,臘腸切丁備用。接下來煎荷包蛋,煎完荷包蛋的油可以作為底油,接下去可以用來煮麵疙瘩,也讓麵糊有足夠殤的時間。
鍋內留底油,不夠的再加點,先下入臘腸煸出油脂和香味,再下入胡蘿蔔和絲瓜翻炒,加入適量的清水或者高湯,不用等水沸,直接用勺往裡面舀麵疙瘩,等疙瘩都下水了,水差不多也沸,轉小火煮至疙瘩熟透,加入鹽調味,拌勻,有需要的再加點糖或雞精提個鮮。事實上絲瓜和胡蘿蔔都是提鮮的好食材,我通常不再另外加雞精了。
周四:爺爺的苦麻餛飩+秋葵+鵪鶉蛋+豆奶
今天又是個可以偷懶的日子,所有的工作基本交給廚具完成即可。苦麻餛飩是中秋時爺爺拿來的,似乎不論什麼節日,孩子的爺爺一律都是包餛飩來慶祝,不知道是地方習俗還是個人喜好。因為一時吃不完,就放冰箱冷凍了。
頭天晚上泡了些豆子打了壺豆漿,待豆漿晾至溫熱,再加兩勺奶粉混合一下,就是孩子愛喝的豆奶了,沒有任何添加,還是溫熱的豆奶,怎麼都比買的好。而菜餛飩,秋葵和鵪鶉蛋都可以交給一個蒸鍋搞定。把蒸好的秋葵和鵪鶉蛋,稍稍淋點味極鮮,就超級鮮美了。
周五:外婆的板慄肉粽+牛奶蒸蛋+無花果
板慄肉粽是孩子的外婆包的,也是中秋時帶回的,放於冰箱冷凍。託福,這周真的是要把我給慣懶了。有太婆的餅,外婆的粽子,爺爺的餛飩,哈哈~其實還有吃不完的月餅,實在是排不上號了。
板慄肉粽一直是我娘倆的最愛,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裹在粽子裡肥而不膩,肥油好似都化在了糯米裡,讓糯米的味道更軟糯香滑,而新鮮上市的板慄絕對是這個季節不可錯過的。
取一枚雞蛋打散,加入適量的牛奶和糖攪拌均勻,過篩,蓋上保鮮膜上鍋蒸十五分鐘。粽子之前是冷凍在冰箱裡的,一併放入蒸鍋加熱即可。
周六:慄子粥+絲瓜炒毛豆+鹹鴨蛋+紅柚
周六通常允許孩子比平日裡晚起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而我則可以更加悠閒地準備早餐。這兩日天氣降溫了,來碗熱乎乎的粥很合適,加上時令的板慄和桂花,滿滿的秋天的味道。
先處理慄子,用刀挨個給慄子殼上開個口,也可以用廚房剪在頂部剪個十字。加水沒過板慄,加一勺鹽燒開,蓋上蓋燜一分鐘,趁熱給慄子剝殼,這時候,慄子的外殼和外衣都會一股腦地剝乾淨。若是平日裡,這一步可以頭天晚上提前做好。取適量的米和水,水米的比例大約在4:1左右,把去皮的慄子每個掰成三四塊,一同放入飯煲,開啟一個煮粥模式即可。
熬粥的同時可以準備配菜。絲瓜去皮切塊,昨兒個買了些毛豆,非常的鮮嫩,也抓上一把,一起炒,再切了點女兒非常喜歡的火腿腸。鍋燒熱,倒入適量的油,先下入香腸和相對不易熟的毛豆翻炒,再下入絲瓜炒至變軟,下入適量的鹽調味,翻炒均勻,最後下少許糖或雞精提個鮮即可。再來個冒著紅油的鹹鴨蛋,就是喝粥的完美模式了。
周日:生煎餃子+鹽水毛豆+黑豆黑芝麻濃漿+橘子
今日的早餐,有大部分的工作是在頭一天完成的。頭天要準備好餃子皮,和好餃子餡冷藏在冰箱備用。鹽水毛豆也是頭天晚飯時煮的,放了一夜,非常入味。黑豆提前泡發。
孩子愛吃生煎的餃子,特地頭天準備好了材料,第二天早上隨包隨煎,好吃又快捷。生煎的餃子肉汁特別豐富,還有滿滿的焦香誘惑,也是我的所愛。新鮮的毛豆又上市了,水煮是最便捷又營養的方式,頭天晚上煮好,第二天吃正好入味。黑豆黑芝麻濃漿用的是黑豆,熟黑芝麻和少許的麥片,芝麻要經過炒制打出來的漿才更香濃喲~
好了,以上就是我家孩子一周的早餐了。是不是很簡單呢?你也可以試試。
喜歡美食,因為食物是有溫度的,可以暖胃更能暖心。太婆的餅子,爺爺的餛飩,外婆的粽子,還有媽媽日復一日的愛,小傢伙,你幸福嗎?
您又是怎麼愛上美食的呢?期待分享您的美食生活。也期待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您的肯定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