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幾乎是80%以上孩子的通病,時常看一些媽媽吐槽:我太難了!這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啊!
棋棋的媽媽就是個例子,說自家熊孩子:「玩的時候什麼事也沒有,一讓寫作業,一會喝水,一會尿尿,你又不能不讓他去,你看吧,20分鐘的寫完的作業,能寫上一個小時,每次陪他寫作業,我都要做深呼吸。」
為什麼磨蹭,不快點寫作業呢?就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的孩子,7歲的兒子回答我說:「媽媽,我放學回家想先玩,因為在學校一天太悶了,除了上體育課,其它課間老師只讓我們在樓道裡玩。」
放學回家先玩還是先寫作業?這個問題可能決定寫作業的效率
放學回家先寫作業,還是寫玩?對於是這個問題,我仔細權衡過:先玩,擔心孩子不能養成以作業先為的習慣。先寫作業,孩子一般情況下比較抵抗,硬逼著去寫作業,也是一邊寫一邊玩,結果就造成家長所說的磨蹭。
怎麼辦好呢?經過幾次的實驗,我認為1-3年級低齡的孩子,還是先玩後寫作業合適。首先低年級的孩子作業量不是很多,最多40分鐘,先玩後寫作業,不會影響睡眠時間。另外,先玩後學,孩子的心情會很好,樂於寫作業,並且能認真寫,甚至於40分鐘的作業,孩子半小時就完成了,這也是從另外角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對於這點,我在自家孩子身上看到鮮明的改變。以前也是小磨蹭一個,偶爾幾次放學後,先在公園跑上半小時,身體上的力量釋放差不多後,回家寫作業竟然超級認真,不論是正確率,還是完成的效率都比以前提升一倍。
為此我翻閱大量育兒書籍,發現原來專家早就有研究:運動後學習能大幅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打籃球,跑步這些大運動,可以讓孩子的腦部的白質和灰質增加,而這兩種物質又會影響孩子的腦部活動,思維,記憶等;同時,有運動的孩子,他的自控能力會比沒有運動的孩子的自控能力高50%。
啥招都不管用的「熊孩子」怎麼辦?
林林媽媽說:「我們家熊孩子啥招都不管用,讓他玩2小時再寫作業,也是一樣磨蹭,一會吃點,一會喝點,一會玩會,氣急了,只有一頓吼才管用,再氣急了,我就用雞毛撣子伺候,沒有啥好辦法。」
且慢,請同類的寶爸寶媽們手下留情,暴力只能解決一時問題,終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並且靠打罵逼出來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會讓家長們比現在頭疼一萬倍。
對此,專家給出了一些很實用的小技巧,總結起來即「3無1記」原則,不少家長用完後,都表示還真有效!
「3無1記」原則治療「小磨蹭」無一例外有效
對於頑固性「小磨蹭」有什麼好辦法呢?請家長收下「3無1記原則」--
第一,書房無玩具
請清理掉書房裡的一切玩具,可以放在陽臺,也可以放在客廳角落,總之在孩子書房寫作業時,眼睛不要隨處可見玩具,不要考驗小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我家軒軒就是個例子,有次我親眼看到寫半截作業,一轉身看到魔幻陀螺就在身邊,於是放下作業就開始玩上了。費半天力氣,拉回到書桌前,心思恐怕一時半會也難以專注。所以,書房無玩具是第一無。
第二,書桌上無雜物
因為小孩子更易分心,所以任何和學習無關的雜物不要擺在書桌上。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旁邊不僅放上水果,零食,還放在一堆的書本。有些書本一兩個月也不會翻開一次,卻一直擺在書桌上。
雜物是怎麼讓孩子分心的呢?想像一下,比如橡皮找不到了,書桌乾淨的孩子立即拿來用作修改,而雜物太多卻可能找橡皮就找2分鐘,找的過程翻這找那,別說是小孩子,連大人都可能忘記剛才的事。
所以書桌上無雜物,是學霸們共同的特徵。
第三,無玩具類學具
你一定聽過「橡皮擦」效應吧。多位一線老師都說過:想讓知道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看看孩子的橡皮就行了。
怎麼講呢?橡皮完好無損,邊角無摳磨的痕跡,說明孩子一定上課認真聽講了。
如果橡皮上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像人臉上長的「麻子」,那是孩子用鉛筆扎的,說明上課經常玩橡皮了。
另外,橡皮已經支離破碎可能只剩半塊,還有的橡皮上各種塗鴉,說明孩子可能整節課都在自己玩。
總之,橡皮越是破碎不堪,說明孩子課堂上神遊的時間越長,因為不可能是課下做的。
在課堂上如此,在家裡更是如此。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買時髦的文具,比如帶著各種機關的鉛筆盒,帶有「吸塵器」功能的轉筆刀,滾輪式的橡皮卷,帶著印章的水彩筆等等。
這些智能的學習工具,雖然能為孩子在學習中節省時間,但專注力也是這樣一點點奪走了,終是弊大於利。
所以一句話:可以玩的學習用具,一律不要,簡單實用就好。
最後1記:家長鬚牢記——作業後別再加「量」
曾經有一小女孩寫作業特別磨蹭,每天都要9-10點才能完成,為此女孩媽媽又發愁又無奈,有幾次母女兩大吵,一度親子關係緊張。都是女孩是爸爸的小情人,有天,女孩的爸爸偷偷問:「閨女,你為啥寫作業這麼慢啊,我覺得以你的能力提前1個小時就可以寫完了啊。」
「老爸你不知道,寫完了作業,我媽還會有其它作業讓我作,與其這樣,不如慢點寫好。晚了我媽就饒過我了。」女孩子得意地說。
原來如此!有多少孩子的磨蹭是父母逼出來的!
優秀的家長一定牢記,按約定孩子完成作業後,切不要擅自給孩子再加「量」。試想成人,如果完成一項,必有另一項,相信很多人也會偷「洋工」。
如果想培養孩子高效率地完成作業,家長一定這麼做:
首先,判斷作業量用時,比如20鍾孩子就能完成的作業,告訴孩子:
如果你20分鐘就能完成,你就玩15分鐘;
如果你25分鐘完成,你就玩10分鐘;
如果你30分鐘完成,你就玩5分鐘;
總之,每進行一項作業,都給孩子留出玩的時間,越早完成,玩的時間越多,反之就沒有時間玩,如何選擇,孩子自然明了。
另外,提高孩子完成作業效率方面,注意事項「無易後難順序」。
如果孩子有多項作業,建議家長指導孩子作業時,讓孩子先完成容易的,再完成最難的。
因為簡單容易的作業,能很好地切入到孩子寫作業狀態,讓孩子沒那麼畏懼。並且快速完成一部分作業後,孩子會有一種輕鬆感,即使最後遇到難以解答的題,也更有耐心去攻克。
10個孩子9人有磨蹭的習慣,每個孩子磨蹭的原因各有不同,家長們少一些指責和吼罵,多一些方法和策略,慢慢把習慣培養出來就好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寫作業靠催嗎?
關於孩子成長的知識和經驗,我會每天更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