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之志算什麼?宰相把「杕杜」讀成「杖杜」,結果淪為千古笑談

2020-12-15 品茶說史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有這種感覺,當你是個小人物時,你說錯話犯些小錯,基本上也沒有人會在意。如果你是個影響力的大人物,你的言行舉止出現問題,頓時就會引起很大的討論。近日,某大學校長演講時竟把初中生都會的「鴻鵠(hú )之志」讀成「鴻浩之志」就引起全民熱論。這種情況,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歷史上,就有一位宰相,因為讀錯寫錯字,結果遭到大家嘲笑,以至於留下了兩個成為千古笑談的成語。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李林甫。

說到李林甫,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畢竟李林甫的千古奸相名頭響得很。李林甫是屬於李唐宗師,不過他跟皇室宗族關係有點遠,他的祖上屬於李淵堂弟一脈,所以到了李林甫的時候,世代繼承的爵位沒有了。沒有了爵位,李林甫考科舉又不行,所幸他會鑽營,只有靠走各種關係謀取官位了。李林甫因為懂得音律,得到了他舅舅姜皎的寵愛。這個舅舅跟宰相源乾曜是姻親,於是他靠著自己的鑽營結識宰相兒子源潔。源潔向父親推薦李林甫任司門郎中,結果遭到源乾曜的嘲笑:郎官應有才幹聲望,哥奴(李林甫小名)也能當郎官?人情難卻,最後讓他當了太子諭德。

李林甫也不甘於做小官,於是繼續鑽營。開元十四年(726年),李林甫得到宇文融的引薦,被授為御史中丞。之後步步高升,過了十年後,做到了大唐宰相。此時的唐玄宗也從英明走向了昏聵。做了宰相的李林甫,有一次要去管理吏部選拔官員的事情。那個時候,朝廷會派出吏部的人觀察候補官員,最後給出候選官員評語。類似於以前讀小學時,每個學期末都會根據學生表現給出評語。當看到候選官員嚴迥的評語中有「杕杜」二字時,他傻眼了,因為他不認識這兩個字,也搞不懂兩字的意思。杕(dì )杜是《詩經》裡面的篇名,本意是指孤零零的赤棠樹,用在評語中就是指嚴迥這個人沒有什麼援助,沒有歸屬任何派系。搞不懂意思,於是他就去問旁邊的吏部侍郎韋陟:韋侍郎,這個「杖杜」是什麼意思?臥槽,堂堂宰相這個字不認識,古代當官都是要讀《詩經》《論語》這些,所以韋陟低頭沒說話,很久才說出句:宰相大人看錯了,這個是「杕(dì )杜」,嚴迥孤立無援的意思。李林甫懵了,趕忙說到:評語中寫得太不明白了,是我看錯了。於是有了「杖杜宰相」一詞,用來形容沒有才學文化的人。

這一次李林甫可謂出了醜,緊接著更大的出醜在等著他。那個時候他表兄弟太常少卿姜度生了兒子,作為宰相的表哥肯定要表示慶賀,於是他到表弟家裡去了。那天賓客滿堂,大家高高興興。李林甫手書賀語:聞有弄獐之慶。結果一寫,出了大問題,因為古人慶祝生兒子是寫弄璋。璋代表玉器,表示美好的品德的意思。弄璋之慶出自《詩經》,幾乎每個人都會。大家看了李林甫手書,掩口都掩不住就哄堂大笑起來。李林甫面子丟光了,於是又一個成語「弄獐宰相」出來了,同樣也是比喻人沒有才學文化的。小孩都知道的知識,硬是堂堂大宰相會搞錯,李林甫在這點上也會文人們所笑,後來蘇軾還寫詩諷刺。

李林甫本來就沒有多少才學,他推薦出來做官的人也一樣。李林甫曾經引薦了一個叫蕭炅的人任戶部侍郎。有一次,在祭弔典禮上,蕭炅拿著一本《禮記》讀起來。結果把夏、冬祭祀節日名的「伏、臘」讀成「伏、獵」。一個叫嚴挺之的大臣指出這點才學之人,不配做這個位置的官,告訴張九齡就把蕭炅貶了。結果引起李林甫記恨,後來他兩人被排擠出朝。成語「伏獵侍郎」也出來了,意思跟前面兩個一樣。

不學無術的人上了朝,整個國家馬上就倒黴了。在李林甫當宰相這十九年,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大唐有李林甫,國之不幸!

相關焦點

  • 洗地文:考證鴻鵠之志中「鵠」確實可以讀成hao!
    義務洗地聽說國子監少師太保把鴻鵠之志讀成了鴻hao之志,民不恥之。少師太保學問好著呢,怎麼會讀錯字呢。所以我們藉此機會科普一下,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上面是鵠字的演變歷史。從說文解字到康熙字典。我們看看康熙字典中這個字究竟讀什麼?康熙字典:《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讀hè)《說文》鴻鵠也。《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讀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比如,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就怎麼也想不起出自何處。 幸好有「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百度,讓我們知道了它出自《史記》,中學語文課本裡曾經學過。 《史記· 卷三十六· 陳涉世家》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 論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之志」及我家「鴻鵠」的來歷
    「鴻鵠之志」來源於《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此時,陳勝長嘆一聲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意思是,你小小的燕雀怎麼能懂得天鵝的遠大志向呢? 如果把「鴻鵠之志」組在一起讀,多數人會讀正確。因為大家把「苟富貴勿相忘」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絮叨了多少遍了。但是,如果不留意,或者沒有做學問的追求,大家恐怕不會留意「鵠」的讀音和意思。北大校長林建華把「鵠」讀成「浩」,單個字讀錯,也許情有可原。
  • 「既生瑜何生亮」實乃千古笑談,周瑜和諸葛亮實為神交好友!
    諸葛亮這些全是當時傑出人物對周瑜的評價,無一不是誇讚周瑜文韜武略、胸懷寬廣,這樣一個家世顯赫、英俊異常、年輕有為、身居高位、家庭美滿、幾乎完美的人,就算他想嫉妒,別人又有什麼能讓他嫉妒呢尤其諸葛亮沒有任何可以讓他嫉妒的地方,赤壁之戰前夕,和周瑜相見時的諸葛亮,跟隨劉備屢戰屢敗、東奔西跑,既無地盤發展事業,又無高官展示雄才,怎麼會讓周瑜嫉妒呢,顯然是笑談。
  • 千古絕句、霸氣、勵志、正能量、有深度的詩詞
    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閒聊,我們探討詩詞的時候,無意中談到關於霸氣、勵志詩詞的話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千古絕句更是信手拈來、多不勝數,今天閒來無事,便收集、整理了一小部分霸氣、又有深度的詩句,以供大家學習交流,亦當是勉勵自己。
  • 讀錯字一個字算什麼,跟人家北大校長相比,這算個逑呀
    讀錯字一個字算什麼,跟人家北大校長相比,這算個逑呀某市公安局在處置一起突發狀況過程中(持刀劫持人質事件),表現英勇,快速解救人質,並順利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市長專程到局裡來慰問。圖片來自網絡妻子說,「是負隅頑抗,那個字讀YU,而你讀成了OU了。」局長更是驚訝,「我在單位以前一直都是這樣讀的,從來都沒有人說過呀。」妻子笑道,「那是因為你在單位是領導,人家沒有揭穿你唄。」局長明顯很生氣,「那照你這樣說,他們都知道市長不高興的原因嘍,那我問他們,他們怎麼都說不知道的呢。」
  • 精靈寶可夢劍盾杖尾鱗甲龍特性技能介紹 杖尾鱗甲龍有什麼技能
    精靈寶可夢劍盾杖尾鱗甲龍有什麼樣的技能呢?玩家應該如何培養杖尾鱗甲龍呢?杖尾鱗甲龍的優勢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宋太祖稱他「十句話有六句廢話」,飯量驚人,卻成為流傳千古的宰相
    開啟了張齊賢流傳千古的宰相之路。張齊賢文武雙全卻被後人稱為"飯桶宰相",《歸田錄》記載「體質豐大,飲食過人」。小時候家裡窮吃不飽飯,人家村裡施粥,蹭了一頓後感覺不飽,又把一張牛皮煮開,頃刻吃完,讓人驚訝。這麼大的肚量,難怪會被後人稱為「飯桶宰相」。
  • 宰相到底是多大的官,都什麼人被稱為宰相呢?
    說起宰相,有人說相當於現在的總理,也有說相當也我們國家的副主席,可是我翻遍二十四史,也壓根兒就找不到這麼個官職。為什麼對於這個官職沒有記載呢?因為宰相壓根就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崗位,而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泛指一些權傾朝野的大官。而在大唐王朝,可以被稱為宰相的,只有兩種人。
  • 千古雄文,每個人看了都會深思,命運到底是什麼玄妙的東西
    命數究竟是什麼?看了這篇文章,或許你有自己的思考!遠在北宋時期,呂蒙正就寫下了這篇《命運賦》。他通過自身的經歷,從寒儒一個,住破窯,受人嗤笑,到封侯拜相,名利雙收,富貴集於一身。結合自己見解,留下了這篇千古雄文。呂蒙正何許人也,是北宋的狀元。潮劇《彩樓記》便是關於他的戲文,據說此人天生富貴命,有享不盡的榮華。他出身貧寒,刻苦讀書,住於破窯之中,三餐難繼。
  • 宰相兒子填詞,隨手抄了句詩,一字未改,卻成了千古絕句
    其父晏殊官拜宰相,他的生活環境自然也非常優渥,從小錦衣玉食,並且作為晏殊最小的兒子,更是備受寵愛,眾星捧月。 給予了他富貴的家庭,上天還嫌恩寵不夠,又賦予晏幾道卓然之才。7歲的時候,晏幾道便能做文章,14歲時中了進士,春風得意。宰相之子、進士之身,況且他還處於國富民安的北宋仁宗時期,可謂是「天下第一富貴閒人」。
  • 這八首《臨江仙》流傳千古,你都知道嗎?
    後一舉登科及第,官至宰相。「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自信與豁達也隨之流傳。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謫居黃州時,住在長江邊的臨皋亭。這首詞寫作者雪堂夜飲,醉歸臨皋,家童熟睡,無人開門,倚杖觀江引發的聯想。語言暢達,格調超逸。
  • 笑談做人做事與規則
    笑談做人做事與規則 厚道地做人 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則佳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一次向道林禪師請教什麼是俄法大意。樣師只回答了8個字:「諸思莫作,眾善奉行。另一方面,雖然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往往抵擋不住或名或利或權或威的誘惑逼迫,或認為「小惡無損」,而棄善就惡,前功盡棄,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不勝枚舉。要躬行做人之道,首要的是必須有自己明確而堅定的是非原則、正邪標準,以此來區分生活中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
  • 成語典故之鴻鵠之志:悲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為人擁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擁者笑而應曰「若為擁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鵠之志比如人有遠大志向。他的工友就笑著說「已經是個農民了,還能有什麼富貴。」陳勝嘆道「燕子怎麼知道大雁的志向呢?」陳勝大澤鄉起義,開始了滅秦之旅。雲集響應,雖然最後被各諸侯國暗中把兵分走,但是打響了滅秦的第一槍。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不想讓孩子在23歲就擁有看得見的未來
    在初中課本裡,我就學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鵠是天鵝,寓意著孩子將來能鵬程萬裡,展翅高飛。 當時,我就想,如果再有一子,就可以叫胡小鴻了。10年後,因為命運和機緣的安排,我家又添一子,乾脆就起名叫胡小鴻。鴻的本意就是大雁,後來引申出「書信」。 《史記·陳涉世家》中寫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燕子、麻雀怎麼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 【多角度讀書】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答:一篇文章,說了三個金句,還流傳千古。在《史記》中,《陳涉世家》記述了農民陳勝吳廣首舉義旗,推翻秦朝強暴統治的歷史。陳勝,字涉,雖是一個農民,卻有著不同反響的人生,在《陳涉世家》中,他說過的三句話,振聾發聵,流傳千年,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性格。小編今天就來說說這三句話。
  • 宰相出上聯:「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官員巧對7字,竟成千古名作
    故事的主人公是晏殊,大家應該對晏殊也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早期詞壇的領軍人物,同時也是宋詞發展的開路人之一,人稱"宰相詩人"。晏殊在文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據說寫了1萬多首詞,可惜流傳下來的也就100多首,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詞應該是《浣溪沙》,其中兩句揭示了人生的真諦,值得一讀再讀。
  • 「青詞宰相」指的是誰?「青詞」又是什麼意思?
    答案:A解析:青詞宰相指的是嚴嵩,他因青詞深得世宗的賞識。「青詞宰相」諷刺那些升官階梯並非正路的人。不靠幹實事和政績,就靠弄一些七七八八的沒用事情討皇帝開心。青詞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作品,但也是出現過龔自珍的「九洲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樣佳作的,終究算不上主流。
  • 趙光胤有四子,為何傳位弟弟趙光義,因為杜太后的一句話
    那麼,促使趙匡胤傳位弟弟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趙氏兄弟的母親杜太后說了一句話。杜太后出身於大戶人家,因見趙匡胤的父親驍勇異常,將其招贅。杜太后15歲出嫁,婚後治家嚴謹,辦事果斷。有幾件事就可以證明她是個相當有見識的老太太。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從這句話中,你究竟讀出了什麼?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關於這個故事,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就已有所耳聞,不過當時也只是將之當做了一則普通的寓言故事來聽,很少有人仔細體會過其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