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四)——導航法則,誰都可以掌舵,唯有領導者才能設定航線

2020-10-20 劉孟浩

領導者就是看得比別人多、看得比別人遠、在別人看到之前看到的人。組織越大,領導者就越需要把前路看清楚。這是因為規模越大,在中途改變就會更困難,況且,如果在導航中出現問題,會使更多的人受到影響。
一流的導航者心理都很清楚,其他人依賴於他們以及他們設定航線的能力。優秀的領導者在帶領人們起程前,為了使徵程儘可能取得成功,總會先仔細考慮一遍整個過程。
過去的經驗是導航者的財富,如果願意,過去你所經歷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可以成為信息和智慧的寶庫。成功讓你明白你自己擅長做什麼,使你充滿自信。而失敗可以說明你計劃錯誤、性格缺陷、判斷失誤或者辦事手段不高明。總之,無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可以成為你的墊腳石,關鍵是,你要懂得反思,特別是對失敗的反思。
反思能夠:
<1> 給你提供真正的啟示
<2> 讓你的思想感情具有完整性
<3> 讓你在作決策時更加自信
<4> 讓你看清全局
<5> 讓你獲得寶貴經驗,並使之成為難得的經歷
除了反思過往的經驗,導航者還需要考慮當下的外部條件情況:資金、資源、人力、時機、人員士氣、發展勢頭、文化等。總之,導航者需要有格局,有大局觀。
導航者還會廣泛收集信息,聽眾領導團隊中其他人的意見,會與自己組織中的成員交談,了解基層的情況,還會與組織之外的其他領導進行交流,獲得一些啟迪。他們思考問題的時候會依賴整個團隊,而不僅僅是特立獨行。關於這點,我個人有個心得,就是聽取民意,並不意味著要完全走向民主,靠投票之類的方式來確定團隊的決策。人多口雜,團隊的經驗、性格、眼光是參差不齊的,投票很可能會將航線導向了錯誤的方向,這對於導航者來說是嚴重的失職。導航者既不是裁判,也不是監工,更不是主持人,導航者是教練是領隊是指南針,所以做決策並對決策負責是導航的權力和不可迴避的義務!
然而,實際的經驗告訴我,「聽取眾人的意見」只是用來給導航者提供信息用而已,並不是意味著要民主投票進行決策。導航這件事,只能由一個經驗豐富的導航者獨立完成!哪怕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挑戰 —— 來自對結果不確定性的勇敢問題,來自團隊成員的信任和服眾問題,來自團隊的理解透徹和執行力問題等等,這都是導航者必須承擔的挑戰。
導航者必須要有積極的態度,你必須堅信自己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你能夠指引人們勇往直前,同時,你又必須面對現實中最嚴酷的事實。在樂觀主義與現實主義、直覺與計劃、偏偏與事實之間找到平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要成為優秀的導航者就必須做到這一點。
聽起來似乎很矛盾,但這種矛盾確實存在也確實需要平衡,所謂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過去這一點,我做得也不夠好,因為我確實缺乏從0到1小成本成功的經驗,在面對一個未知領域的挑戰時,我非常坦白地和團隊進行了溝通,也說明了自己解決挑戰的思路和理論依據,但我內心確實並沒有那麼堅定的信念,我沒能成為團隊成員堅定信念的源泉和依靠。在這些過往經驗裡,我能明顯地感覺到,絕大多數人在面對未知的挑戰時都是不安的,他們需要從領導者那裡得到信心。就算所有人都沒有信心,領導者必須要有信心,而且必須將團隊的信心給鼓勵起來!
領導者一方面要給團隊加油打氣,另一方面,也要依據經驗和大局觀制定非常務實地執行計劃,不能讓團隊的信心空空地建立在自我催眠上。
如果一個領導者不能帶領人們衝過急流險灘,那麼他可能會讓船沉入海底。雷軍的名句: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麥克維爾寫了一個行動綱領來確保自己的領導力不會在執行過程中走樣:
<1> 預先制訂行動計劃
<2> 列出目標
<3> 設定優先次序
<4> 告知關鍵人物
<5> 預留時間徵得同意
<6> 開始行動
<7> 預測將會出現的問題
<8> 始終明白成功的方向
<9> 每日對計劃進行回顧
其中「告知關鍵人物」「預留時間徵得同意」這兩步非常重要。領導者有時會忘了這一步,直接對團隊進行宣布,這樣其實非常不好。一個成功的方案遇到的最大阻礙就是:對改革的恐懼、無知,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想像力的缺乏。領導者需要盡一切所能防止這些因素來阻擋團隊的道路。領導者需要先找出關鍵人物,一一單獨進行溝通,或者幾人小團隊進行溝通,描述計劃的藍圖、重點和原因,並即席回答他們的問題。如果感覺到其中某個人對計劃心存疑慮,需要再次約他單獨見面。然後留出一些時間,讓他們去影響其他人並且幫助其他人接受那即將到來的變化。
這個過程確實會花掉一些額外的時間,而且通過行政力量,作為領導者的你也確實可以繞過這一步強推變化。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11年我在盛大創新院帶領一個小隊開發h5聯機遊戲大廳項目時,我的團隊成員中有兩位年齡比我大,級別跟我同級的同事,在項目的發展方向上,我們三個人的想法各不相同,我作為團隊的leader,在選擇項目方向上得不到他們兩人的支持,需要他們兩人的想法也不相同,但在反對我的計劃上卻是立場相同的。我嘗試過跟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特意看了樂嘉的性格色彩學,想哄著他們跟我一起幹,但效果非常不好。無論我態度再好,理由再充分,他們就是不配合。我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就是忽略了找他們一對一單聊的威力。在項目的後期,我在新浪老領導的點撥下,想到了找他們兩位單聊的辦法,果然單聊時,很多臺面下的話浮上檯面,溝通前所未有地柔和、深入和有效率。這次讓我深刻地意識到了單聊的重要性和威力。

我是你真誠的摯友:劉孟浩,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收穫或啟發!

相關焦點

  • 《領導力21法則》:擁有提升領導力的秘訣
    讀書心得11 | 《領導力21法則》作者:John C.Maxwell微信讀書截圖《領導力21法則》是提升領導力的工具書。作者以21條清晰的法則,徹底講透了提升領導力的方方面面,將抽象的領導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現。作者認為,不論你現在的領導力處於什麼水平,只要掌握的領導力法則越多,你就會成為成功的領導者。所以領導力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它是一種可以學習掌握,並能逐步提升的思維模式。書中21個領導力法則按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予以闡述。
  • 領導力法則:如何具備領導力的八大能力?
    企業的興衰成敗都與企業的管理團隊息息相關,而管理團隊的領導力是這個管理層能力的核心所在。有人說領導力看不見、摸不著,不知如何擁有,不知如何提升。享譽美國的領導力和人際關係大師約翰·C·麥克斯維爾寫作的《領導力21法則》,則是告訴我們,領導力是有法可循的。掌握了領導力,你就擁有他人樂於追隨的人格魅力,從普通人變成領導者。
  • 領袖思維:領導力21法則,做自己和他人的領袖
    《領導力21法則》是領導力大師馬克斯維爾博士幾十年研究的成果,用21條清晰的法則,講透了提升領導力的各個方面,領導力是一種可以學習掌握,並且不斷提升的思維模式,我們可以稱之為領袖思維。領導力並不局限於擔任重要職務的人,更是一種影響力,不只是領導他人,還包括領導自己,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領導力,做自己或他人的領袖。
  • 21條領導力法則!你準備好當老大了嗎?
    如果領導能力強,鍋蓋就高,反之,團體的發展潛力便會受到限制; 個人和團體的成效與領導力的強弱成正比; 不管在哪一個行業,都可以看到一些聰明、有才幹而又成功的人,僅僅因為缺乏領導能力,使得他們的成就大大受限
  • 成功的領導者都遵循這21條法則
    工作十多年,近幾年都有帶3-5人的小團隊,可總感覺哪裡有所不足,不喜歡交際的我,總習慣沉寂於事務的工作中去。所以開始看些領導力的書箱,比如這本約翰麥克斯維爾著作的《領導力21法則》,他將成功的領導者應該遵循的原則進行了歸納總結,總結成為21條可供執行的法則,也是提升領導力的攻略。每個法則一個章節,用一些成功的故事去詮釋該項法則的重要性,相對比較通俗易懂,但卻未必容易掌握。
  • 領導力21法則之核心圈法則:領導者潛力,由最接近他的人決定
    1活動行APP上報名了名為「全球創新人才匯」的線下活動,報名費40元,送一本書《領導力21法則》,我網上一查,書原價45,報名!活動過程中最大的體會就是英語不好,很難成為全球化人才,並非絕對不能,只是很難!相當於你的眼睛壞掉了一隻,看任何事物都不能形成立體感,只有直線平面的視角,看問題就會不完整不深刻。言歸正傳,說書!
  • 創始人如何構建領導力「創業36計」
    開放能使你擁有無限可能的能量、信息和物質,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我們面向未來,每個個體的能力都不夠的時候,就需要通過開放來獲取新的能量。如何做到開放呢?我們可以做四個方面的訓練:首先是擴大共同性。這需要領導者打破過去的平衡和固有的邊界,並放棄原有的核心競爭力。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六)——根基法則,信任是領導力的根基所在
    信任是領導力的根基,是凝聚整個組織的黏合劑。先有信任,再有支持。領導者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失信於人卻還保持對他人的影響力。領導者如何能夠獲得信任呢?是通過一貫的工作能力、親和力和優良品格贏得的。品格是信任的根基,而信任是領導力的根基。性格軟弱的人不值得信任。如果一位領導者具有堅強品格,人們就會信任他,相信他有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尊重對於保持長久的領導力是至關重要的。領導者如何贏得尊重呢?
  • 五項法則,成就領袖(巔峰)層次的領導力
    成為領袖級人物不一躇而就,在經歷過職位、認同、生產力、立人四個層級,每一層級都有著自己的作用法則。國際著名領導力和人際關係大師約翰·麥克斯韋爾在《領導力的5個層次》一書中對巔峰層面的領導定義了五項法則。當你在進入第五層次的各個方面時,請意識到下面這些領導力法則開始發揮作用。
  • 領導力21法則:如何培養領袖氣質(序言)
    領導力21法則:如何培養領袖氣質(序)作為歐巴馬、賈伯斯、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共同推崇的領導力大師,在過去20年間,約翰麥克斯維爾博士為全球超過126國家的政要和數千萬企業家講授領導力,他被譽為「領導力大師中的大師」。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十)——親和力法則,領導者深知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
    與追隨者的關係和感情越牢固,他們就越可能會去幫助領導者。在人群中建立親和力的秘訣就是把他們當作不同的個體來看待。如何建立親和力呢?有些領導者對親和力法則不以為然,他們總是想:「我是老闆,我有職權。你們是我的僱員,你們來接近我吧。」,但是遵守親和力法則的成功領導者總會採取主動。他們會與別人一起走出第一步,然後繼續努力協調關係。這並非易事,但是對於一個組織的成功來說非常重要。領導者必須這麼做,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
  • 領導力21法則:優良品格的4個好處,提升你的領導魅力
    領導者應對人生危機的方式,就能體現出品格中的方方面面。危機不一定能夠塑造品格,但可以體現品格。逆境就像是十字路口,人們面對它時必須要作出選擇:是堅守品格還是妥協讓步。每當人們選擇堅守品格,那麼即使他的選擇給他帶來了負面影響,他都會變得更加堅強。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十五)——制勝法則,領導者為他的團隊找出一條制勝之路
    所有成功的領導都具有一個特質,就是他們不能接受失敗。為了取得成功,他們費盡心思地策劃,然後動員每一份人力物力實現它。渴望獲勝的領導者都有不服輸的決心。他們完全不能接受失敗。偉大的領導者在壓力下最能發揮潛力,而使他們的內在特質得以展現。
  • 《領導力21法則》法則12「授權法則「和法則13「鏡像法則」
    有安全感的領導者才能夠奉獻一切。馬克 吐溫曾這樣說過,當你不計功勞的時候,就能成就大事。可以進一步說,唯有當你願意把功勞歸給別人時,才會成就真正偉大的事業。 為何有些領導人會違反授權法則?不妨思考以下幾個原因: 1.
  • 領導力法則:時機法則
    機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數量龐大的,而是數量微乎其微的。少得可憐的機會,卻決定了你的一生命運,你都不珍惜,誰會替你珍惜?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在《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詞中的佳句:人生若如初相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領導力21法則:如何培養領袖氣質(第十一章 傾聽)
    讓我們來尋求突破吧,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讓節目更加有趣呢?」她起初對於一位員工提出的點子有很多疑問。但是她依然選擇去傾聽,試一試這個點子。這是一個關於成立圖書俱樂部的想法。你可能知道,這個想法後來實現了,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閱讀學到知識,得到成長,很多人在離開校園之後還是第一次讀書。奧普拉對這感到十分開心,她的人生目標就是讓別人的生活更有價值。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21法則》讀書筆記(十一)——核心圈法則,一個領導者的潛力由他最接近的人決定
    領導者並不能依靠一個人的努力就取得成功。領導者的潛力是否能發揮,取決於核心成員的素質。也就是說,真正起作用的是領導者的核心圈。要實踐「核心圈法則」,你必須有意識地構建自己的關係網。你必須考慮到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務,並且讓追隨你的人也獲得成功。只有在你發揮出作為領導者的潛力後,你的追隨者才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潛力。
  • 可持續領導力:領導者知行合一的七大準則
    界定使命是企業家的任務,而激勵與組織人力資源是領導力的範疇,二者的結合就是管理。 ——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是否也經常遇到下面這些問題:團隊績效徘徊不前,原因何在?投入產出嚴重失衡,但問題到底在哪裡? 業務人員沒有全力進入工作狀態,原因何在? 組織氛圍缺乏應有的激情及緊張狀態?
  • 真正的領導力,是贏來的
    無論是智商還是受教育程度,都不能跟領導力畫等號。 4.引領潮流的人就是領導者 另一個誤解認為: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誰就是領導者。 可是,第一名未必就是領導者。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3種領導力法則,希望人人都能發現、發揚自己的領導力。 1.蓋子法則
  • 領導力提升《領導力沉思錄》讀書筆記讀書摘錄讀書心得(二)
    四、柯林斯:「從平庸到卓越」的領導力1、第五級領導者:集個人的謙卑和職業的執著於一身,打造持久的偉大* 3、刺蝟理念* 4、紀律文化* 5、技術加速器五、喬治:真誠領導1、領導力始於真誠,也終於真誠2、真誠領導者的五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