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火車,小樓!日本空箱職人將廢紙盒玩兒出了新花樣

2020-12-22 鬍子玩物

對於普通人來說,打開商品後,往往會將包裝盒直接扔進垃圾桶裡。但在一個日本小哥手中,這些盒子都變廢為寶,成為各種各樣精緻的工藝品。

出生於1997年的河口晴季,年紀輕輕就被譽為「空箱職人」。最近,大神又出了新作——泡麵武士,引得一片叫好。

武士不但是由泡麵盒做的,而且沒有後期上色勾勒,衣服顏色都來自盒子本來的花紋。

之前,小哥還用巧克力盒做過武士。

小哥還把芝華士的酒盒子捏成了遊戲《黑暗之魂》裡的騎士,酒鬼看了都想收藏。

寒氣逼人的金屬光澤,凹凸有致的盔甲紋路,你相信是紙盒做的嗎?

機器人、太空人,鬍子大叔等人物,小哥也是手到擒來。

河口晴季本來就是一位手工達人,做出過很多紙質作品。

這些作品大多做工精緻,能擺出各種造型。

在一次吃零食的時候,河口晴季忽然靈機一動,用包裝盒隨手捏了幾下,沒想到捏出來的小人還不錯,從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包裝盒顏色複雜,用它做模型,除了要手巧坐得住,更要有創意和想法,河口晴季充分展現了什麼才叫腦洞。

用奧利奧盒子做的飛機,駕駛艙位剛好是黑色餅乾。

紙巾盒做成的海豹,圖案上的眼睛,剛好對稱分布在海豹臉的兩邊。

用七個餅乾盒做成的巨獸,威武霸氣。

河口晴季不僅用包裝盒做人物和動物,在他手下,平平無奇的包裝盒會變成鋼琴、火車,甚至是一間小樓。

憑藉作品,河口晴季在推特上收穫了近30萬粉絲,還開了個人展。從死宅大學生到空箱職人,他的經歷可以說非常勵志。

我們覺得毫無用處的包裝盒,在河口晴季手中改頭換面,身價大漲,成為了人人喜愛的工藝品。生動地體現了那句——世界上本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寶藏。

相關焦點

  • 特別的垃圾回收:日本 「空箱職人」 將零食包裝變成立體藝術
    深色的雀巢咖啡空箱變成了復古蒸汽火車 金色的榛果巧克力空箱變成了勇猛的黃金騎士 最近他剛剛辦了自己的第二次空箱作品展覽,出了自己的第一本空箱教學書,人氣正旺。
  • 在子彈頭列車和霓虹景觀的土地上,日本武士將看到不同的視角
    但我在日本,子彈列車之地,以及無盡的霓虹燈。我已經準備好面對人群,語言和高價格帶來的挑戰。但訪客要做什麼?請從聲音中得到一些東西,」在一張看起來很生氣的熊和一些日本漢字字符的照片下推薦了第一個跟蹤標誌,這大概解釋了譯者的意思。我本來要麼做很多噪音,要麼沒有噪音。我的生存可能取決於它,在日本熊的領土的高度。
  • 走上電影銀幕的日本武士
    後來,日本政治領導人和軍國主義者把本來只屬於武士階層的武士道精神,強行灌輸給全體日本人,將武士道精神推向了極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據說幾乎每個日本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讀過早在1716年出版的武士手冊《葉隱》,以及大道寺友山的被稱為武士聖書的《落穗集》、《武道初心集》、《巖淵夜話》等。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為了打擊貴族豪強,鞏固統治,源賴朝將心腹家人(也稱武士)派往全國各地擔任守護、地頭,行使警察、徵稅和土地管理權,將權力逐漸滲透到基層,徹底掌握了地方權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巖倉具視等人主張效法西方,使日本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而西鄉隆盛、副島種臣、江騰新平等人主張日本走老路,提出了對朝鮮作戰,恢復諸侯和驅逐外國人的口號。後者的目的是維護武士階層的利益——只有對外徵戰,才能凸顯武士的價值,恢復諸侯,就是恢復上層武士的地位,驅逐外國人,也是為了維護舊體制。
  • 運營商詳解中歐班列火爆緣由 如何解決回程「空箱」問題?
    來源:第一財經運營商詳解中歐班列火爆緣由,「空箱」難題怎麼破?  「銷售人員每天醒來後接到的第一個電話,一定是尋求調艙位。」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3~4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住後,這種態勢就已顯露。進入四季度後,該現象愈發火爆。」
  • 京都職人記|大視野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遷到京都(當時叫平安京),模仿唐代長安而建造,到1868年東京奠都,京都一直是日本首都,是日本人的精神家鄉和文化象徵。19世紀80年代後,京都開始近代化之旅,在日本首創小學,派遣織布工匠到西歐學習,用先進技術武裝錦緞、印花、瓷器等傳統產業,開鑿水路,拓寬道路,鋪設電氣鐵路。
  • 周末電影放送:《最後的武士》武士精神為何是日本民族崛起的象徵?
    「對,她就真的以為西方人像機器人一樣,所以當別人給她送了小火車模型後她玩玩就仍一邊了。她對西方人的態度是以為你們來是要賞封的,我給賞封一下,然後就走開。後來被西方人打敗了,這個皇帝又是怎麼做得呢?她派人到西方買輪船,買機器,買各種各樣的東西,但就是不好好學習,所以買回來很多東西後我們的士兵享受著很好的工資,過得很威風,卻不會打仗,不知道怎么正確使用和愛惜兵器。
  • 日本北陸最大的城市金澤,了解日本武士最好的城市之一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亞洲較為出名的旅遊國家有許多吸引人的景點,無論是去欣賞日本的櫻花,還是感受小樽的冬天,亦或是在日本進行化妝品等的購物等等,都是遊客們出發前去此的理由。當然,在日本的北部有這麼一座詩情畫意的城市也吸引著人們的目光,這裡就是金澤。金澤在日本被當作當地的阿爾卑斯山,同時,這個城市也是日本的第四大城市,僅次於幾個日本的熱門城市。
  • 日本人喜歡武士和櫻花,武士代表忠誠,櫻花代表什麼?
    日本人崇尚武士,並不是因為近代宣傳的武士道,更不是因為軍國主義對武士道的利用,而是因為武士階層在日本歷史上曾長期處於統治地位,早已形成了一種武士文化。櫻花受到與武士同等的待遇,緣於她具有許多武士身上的特質,主要表現在忠誠、整體性和對死的凜然態度上。
  • 青島港空箱調撥全程僅用十五分鐘
    □記者 肖芳 白曉 通訊員 謝寧 報導本報青島訊 11月2日,赫伯羅特「阿拉伯巴爾贊」輪抵達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船上裝載著從上海口岸調來的1000個空箱
  • 國家丨傳說中的日本武士居然是士兵?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新上任的「天皇」開始求助於每個地區有錢的家族,「天皇」賞賜給這些家族領主以「大將軍」的稱號,換來的是這些家族裡的經歷過嚴格訓練的士兵。這些士兵戰鬥力強,幫「天皇」打了很多勝仗。漸漸的,這些家族成為了「天皇」最主要的軍隊來源。
  • 櫻與菊,日本古代的「皇室」與「武士」為何長期並存?
    「公家」與「武家」的關係一直是日本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作為中國文化背景的旁觀者,對日本古代這麼一套體制首先一般是困惑的,因為在東亞地區,正規的政治制度是中國的秦制——即大一統的封建王權,中國、朝鮮和越南都是如此,從來不會出現所謂的「武士階層」。那麼,日本究竟是什麼情況,演化出這種「公家」和「武家」並存的獨特局面呢?
  • 日本武士出刀求快,在戰場上卻很乏力,被戚家軍打得屁滾尿流
    14世紀初葉,日本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相互攻伐,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為了活命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搶劫燒殺的海盜鬥爭。在中國歷史上他們被稱為倭寇。此時建國130多年的大明王朝虎賁已經有所懈怠,長期沉溺在和平生活中的明朝沿海官兵,面對突然殺來的日本武士完全不知所措。借著開局的勝利,日本倭寇在我國東部沿海盛行一時,然而沒過多久,一位明朝大將帶著他創立的新戰法前來應戰。
  • 空箱在倉庫停留時間超45天,搶破頭也搶不到的空箱都去哪兒了?
    過去幾個月,由於可用空箱嚴重短缺,全球供應鏈受到了衝擊,令出口商非常頭疼。然而,新的研究表明,貨櫃供應鏈中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空貨櫃平均在倉庫中停留45天,而在中國,每個閒置貨櫃的平均時間超過兩個月。
  • 蒙古襲來時的列島之壁:鎌倉時代的日本武士
    在西日本,所謂的「二毛作」已經開始盛行,即雙重種植法:春天到夏天種植稻米,而夏天到秋天種植麥子,同一片田地一年可以利用兩次,這使得糧食產量得到提高,也使得稻米作物和麥製品進入武士們的菜單裡。 隨著厚木鍋蓋形制的煮飯鍋在鎌倉時代流行開來,飯食製作方法除了傳統的「蒸」以外,「煮、蒸、燒」結合的飯食烹飪方法增添了新的花樣。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日常刀之語中的武士世界|日本·文化
    刀,曾是日本歷史中特權階層武士的象徵,從而衍生出各種與佩刀相關的慣用語,再加上制刀業、售刀業的發達,也讓這些與刀相關的話語得到更廣泛的使用和流傳。讓我們跟隨一位臨危受命的勇猛武士甲太郎,去看看這些日常使用的刀之語,原本描繪了怎樣的場景。故事從武士甲太郎到刀鋪取刀開始。武士甲太郎因臨危受命,將隨身的佩刀送到了位於山野間的制刀鋪中打磨。這時,他正準備取回自己的刀。走進刀鋪,他看見制刀工匠的師徒二人,正揮舞著鍛打錘,叮叮噹噹地捶打著鐵氈上的鐵器。
  • 逆戰新資料片「櫻花武士」曝光 穿越到戰國去!
    本次品鑑會向廣大玩家和媒體展示了《逆戰》新版本《櫻花武士》的詳細內容以及諸多令人期待的全新玩法。現場來賓在體驗穿越殭屍射擊的同時,也領略到了東瀛歌舞的獨特魅力,還了解到了明年《逆戰》運營理念規劃和主題賽事,晚上更蒞臨high翻天的張杰「為愛逆戰」演唱會現場!感受《為愛逆戰》的更多氛圍。更多精彩內容,讓我們先睹為快!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身材瘦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在昔日的歷史上,說起和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日本絕對要佔據一席之地,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日本結合自己本土的神道教,加上近現代西方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而同樣也有一個職業,和日本文化如影隨形,這就是武士。
  • 日本武士罕見老照片:身材瘦小,面目兇狠,刨腹過程令人震驚!
    【面目兇狠的日本武士】武士在日本又叫侍者,是貼身的隨從,武士必須要遵循忠於職守,不畏艱難,忠誠,勇猛的精神,日本武士象徵性的武器就是佩刀!【練習刀法的武士】這張日本穿著盔甲,頭帶帽子,手裡拿著佩刀,正在練習刀法,不過從穿著看,跟我們古代的戰服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