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知道,學編程能有效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數學思維等理科思維能力,所以學編程可以讓孩子的理科成績更好,邏輯思維更加嚴謹。
但是如果今天小編說,編程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你會不會覺得非常驚訝?
編程與寫作,雖然分屬於理科和文科表面上看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代碼其實也是一種語言,編程的過程也是個創作的過程,兩者其實相似的地方有很多。
------- 創作過程相近 -------
編程總給人一種很冰冷嚴謹,一切都很死板僵硬沒有任何情感的感覺,程式設計師們更是被說成情商低、木訥、呆板。
寫作則讓人覺得是很感性,擅長寫作的人給人以情感豐富、內心敏感的感覺。寫出的文字就像是在向世界訴說他的情感,或狂熱,或娓娓道來。
作家給人一種才華橫溢,內心極度豐富敏感,對世界充滿著關懷的形象。
但從本質上來說,編程與寫作同屬於創作活動,只是採用的工具及表達方式不同,它們的創作過程有著相似相通之處。
----- 代碼結構類似寫作大綱 -----
通常老師在教導孩子開始寫作前,都需要理清一個思路——對文章的立意和整體框架的構思。
以寫一篇故事為例,動筆前孩子就要想好這是一篇抒情還是紀實還是魔幻,我要塑造怎樣的主角和配角,我要怎樣設置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情節?
而在編程的時候,孩子也會有同樣的思考——整體的框架是怎樣的,每個部分的細節應該怎麼做,都需要有充分的構思。
編程同樣是充滿想像力的,有無限的想像力才能有無限的動力,所以才會出現改變我們生活的各種科技產物。
--- 代碼重構相當於優化文案 ---
大綱框架上進行內容填充與對代碼框架結構的填充也是十分相似的操作,這也是寫作和編程的第一階段工作,完成之後就拿到了初稿。
接下來孩子就要對寫作作品或編程作品進行檢測、優化。
完成寫作初稿後,孩子需要檢查錯別字、語句語法等問題;根據大綱再進行語句精煉簡化文章,使之更加清晰易讀;需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使文章更生動,讓文章更容易打動讀者。
對於編程的初稿,則需要投入到與bug無休止的鬥爭當中。一個細節的不嚴謹都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一修改又激起千般報錯,也是時常發生的事情。這個過程被稱之為代碼重構。
可以看出,文章的優化與代碼的重構工作類似,都是對已完成作品的修復和完善。
要寫出一篇文章,要求孩子們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思考,羅列出文章框架,再用文字組織成段落,最後結合成為一篇文章。
編程鍛鍊的邏輯思維,能在無形中幫助孩子培養寫作所需的語言組織技能,能讓他們有計劃地梳理寫作框架,細分文章的主題,選擇文章需要的論點,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書寫他們的觀點。大學畢業要求的論文運用到最多的也就是這種形式了。所以學習編程對於孩子學習寫作而言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另外孩子大多數自制力都比較薄弱,幫助孩子合理的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也是能夠很大程度上讓孩子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家長們可以使用類似「小小計劃APP」這類時間管理類型的軟體來幫助孩子進行計劃制定和實施。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少兒編程、時間管理等方面的資訊,歡迎關注「小小計劃APP」。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