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11:41:00來源:央廣網
「以前我們都是起早摸黑觀察花卉生長情況,現在利用光照培育和恆溫種植,電力供應充足可靠,力氣花少了,同時花的品相大幅提升。」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向東村村民梁見明笑著說道。向東村是江門著名的「花卉村」,全村共500多戶人家,其中超過450戶從事花卉種植及銷售,總面積超過1000畝,每年都吸引大批買家慕名前來,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早在2017年,為了解決向東村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助力新農村經濟發展,南方電網廣東江門江海供電局與向東村村委開展了支部聯建,以此為載體,共同解決業務難題。三年過去了,如今的向東村建起了嶄新的配電房和變壓器,變壓器容量和線路長度和80年代相比雙雙翻了幾十倍,村民用上了「放心電」。「現在來買花的人越來越多,村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梁見明說道。
把支部聯建放在村現場
「2017年,我們通過系統進行負荷分析時就發現,向東村變壓器負載率連年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無法很好地滿足村民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江門江海供電局工程建設部黨支部委員容榮彪說道,「一開始,我們內部基建、規劃、營銷等專業開展了支部聯建,將如何更好地滿足向東村未來發展用電需要作為黨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隨著交流的次數越來越多,向東村村委也加入了聯建。「聯建初期,我們幾乎每月一次主題黨日活動,並且把支部聯建放在村子現場。我們和村委多次走訪村民,詳細查勘了解向東村的生產生活情況、未來用電需求,共同商討電網升級改造方案。」容榮彪說道。
通過現場走訪,江門江海供電局的設計方案也十分接地氣。「因為新的箱變工程是在向東村河邊,必須要考慮到美觀,同時儘量不影響周邊村民的生活。」江門江海供電局配網專責夏華進說道,「為了和周邊環境相配套,我們對變壓器設計了圍蔽工程,將外觀打造成涼亭樣式,為村民提供了一個休閒地選擇。」
三年共建共創成效顯著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容榮彪感嘆道。在向東村電網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江門江海供電局精準施策,從臺區建設,到低壓線路升級改造,到送法上門……在不同時段、針對不同的問題,該局明確了各黨支部不同的任務,把事情做細做實。
回想起聯建第一年,容榮彪對大家馬不停蹄地落實臺區改造建設方案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當時我們支部圍繞這個任務成立了『書記項目』,通過歷史數據測算,經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在向東村新建1臺500千伏安臺架變壓器,以及1臺630千伏安箱式變壓器。」
2018年臺區改造完成後,用電容量的問題解決了。但江門江海供電局在多次日常走訪和檢查中發現,該村巷子內仍存在街線殘舊、私拉電線的情況。為保障村民的用電安全,該局制定了低壓線路改造升級方案,並聯合村委幹部向村民進行說明。「當時有些改造是需要在牆上新加街碼的,要得到村民的支持非常重要。有了村委幹部的共同努力,事情也順利多了。」夏華進說道。據悉,2019年完成的低壓線路升級改造工程中,共拆除線路4.3千米,新建線路7.6千米,供電可靠性大大提升。
隨著種植業、旅遊業的發展,向東村經濟增長駛入了「快車道」,2019年僅花卉的銷售額就達到了近800萬元,成為名符其實的「花卉村」。與此同時,江門江海供電局又發現村民法律法規意識亟需提升。於是開展了「送法上門」,以聯建為橋梁,幫助向東村找準當前業務和管理工作中面臨的法律難題,為基層鄉村解決實際困難。
黨員先鋒為鄉村生產再加一道防線
江門地處珠三角沿海,每年颱風、寒潮等惡劣天氣較多,直接影響向東村的花卉生產。多年來,每當特殊天氣來臨前,江門江海供電局的「心燈」黨員志願服務隊都及時對向東村線路開展特巡特維和安全用電檢查。「有什麼用電問題,打電話給客戶經理,很快就有人來處理了。」向東村委書記餘銀喜說道。
特別是疫情期間,該局黨員志願服務隊通過系統精準監測用電負荷,以「線上」方式了解向東村用電情況,並就用電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建議,保障疫情期間服務「不掉線」。
「以前天氣冷暖對桃花影響可大了,哪一年要是碰上暖冬,桃花早早就全開了,趕不上春節,那一年真是血本無歸呀!」村民李英說著都有點心有餘悸。現如今,村民們全面應用恆溫和光照培育技術,供電可靠充足,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一年的辛勞打水漂了。
「村裡的電網從80年代的一臺小臺架發展到今天的配電房和戶外箱式變壓器,為我們花卉種植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村民2019年的人均收入比2017年增長超10%。」餘銀喜說道。(通訊員溫雯、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