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花卉種植成為致富新路!在新時代,讓花香陪伴我們一冬!

2020-12-23 怪咖影院

農村花卉種植成為致富新路!在新時代,讓花香陪伴我們一冬!

在正式開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不知道提到農村致富之路,大家會想到什麼呢?很多人或許會說肯定是開發農家樂了,因為開發農家樂不僅僅能夠收到很好的收益,而且還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我們的環境。還有一些人會說,農村致富還是要種植經濟作物,因為只有種植經濟作物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的保護我們的環境,才能夠為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那麼今天我就想為大家介紹這樣的一條新的致富之路:那就是農村的花卉種植。相信說到這兒大家還是比較陌生的吧,那麼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著我的腳步一起去看個究竟吧!其實所謂的花卉種植就是利用農村的大棚資源進行溫度調節種植花卉,以此提高土地和大棚的利用率。當然了,我相信大家也能夠發現,這樣種植花卉不僅能夠帶來很高的經濟收益,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一舉兩得!

還有一些人可能會質疑:這樣高頻率地利用土地不會對土地造成不好的影響嗎?其實這是不會的,因為花卉的種植所需要的養分是非常少的,根本沒有辦法跟普通的經濟作物相比較。因此在這個冬天,如果農民朋友們有條件種植一些花卉的話,不僅能夠提高經濟收益,而且還能夠讓土地變得更有肥力,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

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的種植花卉,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能夠多多的支持農村的花卉種植,讓花香陪伴我們一整個冬天。

相關焦點

  • 「滇中糧倉」宜良——種植花卉 農民走上致富路
    中國園林網5月19日消息:15日,宜良縣匡遠鎮永新村村民朱良吃罷早飯後,與五、六位「同事」一起來到老昆石公路旁的花卉種植基地,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忙碌。據悉,永新村現在有1500多農民靠這一行增收致富。去年5月的花街節上,宜良縣委書記郭子貞曾提出,5年內把宜良打造成「雲南花城」。如今,走進宜良,細心人會發現,公路兩側的土地都變成了花園苗圃,農民變成了花工。
  • 雲南彌勒虹溪:「一花一葉」點靚群眾增收致富路
    圖一為當地農戶在花卉園基地「上班」 當地幹部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虹溪鎮以調整產業結構和脫貧攻堅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花卉產業,點亮群眾增收致富路一個縮影
  • 農村花卉種植的前景和對策
    當下隨著經濟的發展繁榮,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日提高,人們不斷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成為每個人的嚮往。當下不僅人們物質生活富裕美滿,而且還要追求高尚的文化精神生活。美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元素。
  • 靜海區小集村:發展花卉產業讓村莊走上致富路
    市城管委駐靜海區陳官屯鎮小集村幫扶組發揮自身優勢,在該村大力發展花卉產業,不僅扮美了這個村莊,而且讓村民們有了致富的「搖錢樹」。「我們村過去的產業主要是種植糧食,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容村貌髒亂差,垃圾遍地,旱廁蚊蠅滋生,村民衛生意識也較差。村裡的道路大多是土路,村民們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最讓我們頭疼的在村裡繞了半圈兒的臭水溝,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治理。」
  • 菊美花香致富忙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眼下,渭源縣峽城鄉的上百畝金絲皇菊陸續採摘完畢,進入收購階段。曾經漫山遍野金黃色的菊花,化成一筐筐美麗芬芳的收穫,帶給農民的不僅僅是一份切實的收入,更有著對這項新產業的致富信心。
  • 賀州一農村小夥靠種植它「逆襲」成致富帶頭人!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自治區、賀州市的具體措施要求,紮實有力推進各項精準幫扶舉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懿興生態種植「扶貧花」,開滿排頭鄉團結村的農業致富路
    去年,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等國家四部委及省市縣各級領導一行親臨華懿基地指導工作,走訪了基地工人、村內農戶,詳細地了解了基地的產業結構、經營規劃、工人收入等情況,充分肯定了基地的產業規劃、生態效果和扶貧進展。
  • 到了義大利刷新了我的認知,此花全年綻放,種植簡單,花香能驅蚊
    ——吳新振到了義大利刷新了我的認知,此花全年綻放,種植簡單,花香能驅蚊在院子裡種花養草,打造出一個鳥語花香的家園,是我們很多人的夢想。豔麗芳香的花卉有許多,我們也都會選擇一些,花市常見的漂亮花卉種植,漂亮的花兒必定很嬌氣,大部分花兒只能在春夏展現它的美貌,更是有的許多花卉,躲不過冬季的寒霜。冬季結束,來年的春天再也見不到它萌出鮮嫩的芽兒了。如果有一款植物,擁有著四季常青的枝葉,全年飄香的花朵,我想沒有人能夠抵擋住它的誘惑。
  • 室內種植的首選花卉,不僅淨化空氣效果好,花香怡人,還能驅蚊蟲
    室內種植的首選花卉,不僅淨化空氣效果好,花香宜人,還能驅蚊蟲生活在燈紅酒綠大都市的我們,特別嚮往田園般的生活,多希望有個鳥語花香的家園,可現實把我們大多數人的夢想扼殺在搖籃,鋼鐵般的城市,似乎把我養花的愛好變成了一種奢望
  • 2019年農村種植哪些花卉最賺錢?這4種花卉可能比較賺錢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局口號可不是白喊的,現在為了響應國家這個口號,很多回鄉創業農民逐漸增多,農村發展離不開種植和養殖,而種植行業中人們為了追求利益,都會選擇一些經濟性的作物,這些奶奶花卉和苗木市場比較好,因為城市綠化和國人在家喜歡種植花卉的程度越來越高,就說這種植花卉吧,農村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想要農業致富?我們該如何把握當下時機,實現農業致富路
    但是如果只靠著激情去做,那麼結果大家可想而知,肯定是以悲劇收尾,在決定的同時我們要想好怎麼做,怎麼才能獲得最大利潤!所以總的來說農業是一份需要堅持的行業,需要制訂一份長期的發展規劃,而不是腦子一熱說幹就幹的!那麼現在跟著我來看看一看這些致富慄子。可以讓你少走彎路!
  • 致富經!普通農民張明柱 賺錢不走尋常路
    致富經!2003年前,村裡未修通柏油路,家家戶戶住的是土坯房,靠種玉米、餵豬維持生活,生活十分清苦,張明柱便攜妻帶子到雲南打工,在昆明、曲靖一帶打拼。期間,他去民辦學校當過保安,去酒店裡當過傳菜員,去工地做過泥水工,去園藝場培育過花卉,去礦場背過礦……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只為改善家人的生活環境。
  • 陳明軍:把冬蓀種植打造成致富產業
    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後,穿巖村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探索出了一條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發展路子,而且衍生出一個個致富的傳奇故事。   這當中,就有棄商從業、種上漫山遍野的冬蓀帶領群眾致富的陳明軍。   見到陳明軍的時候,他正在帶領合作社的社員們採收冬蓀。陳明軍說,要趁著好天氣,及時採收冬蓀。在他的面前,破土而出的冬蓀簇擁在一起,一叢叢,一堆堆,長勢喜人。
  • 白銀會寧:冬小麥種植促增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寧縣党家峴鄉依託區域優勢,圍繞產業興旺下功夫,按照「穩定面積、改善品質」的要求,努力將冬小麥打造成為特色產業,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助力群眾實現小康夢。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如何「沙裡淘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脫貧致富奔小康,一直以來都讓他心裡沉甸甸的。魏志平雖然出身農民,卻天資聰穎,上學時便一直是班裡的尖子生。也許是鄉音眷戀,也許是鄉愁縈繞,在外打拼多年後,有了穩定生活的他還是惦記著村裡的父老鄉親。2010年,通過競選,魏志平當選為東大村的黨支部書記。農民出身的他,上任後一直致力於發展農村經濟,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
  •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8月26日,記者走進鹹安區桂花鎮白沙村的西瓜種植基地,S209省道旁,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分立田間,綿延不斷,瓜田裡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在瓜農劉四滿的悉心呵護下,大棚裡的瓜秧已鋪滿田地,結出的一茬茬小西瓜渾圓翠綠,十分喜人。 「以往每天傍晚,來我這兒收購麒麟西瓜的車輛絡繹不絕,完全不愁銷路。」
  • 馬宏:帶動鄉親種花走致富路 圓自己的花卉夢
    可是,令大家羨慕的她卻毅然放棄城裡優越的生活工作條件,回到家鄉種起了花卉。     馬宏的家鄉是新疆霍城縣清水河鎮牧場村。2001年秋天,年僅17歲的馬宏,與眾多到城裡打工的農村姑娘一樣,懷著對生活的憧憬和夢想,離開了養育她成長的家鄉,來到繁華城市珠海,開始了她的創業生涯。
  • 80後年輕小夥「土裡刨金」 種植板藍根尋到致富路
    7月29日,筆者來到位於神木縣大保當鎮高海畔村的板藍根種植基地,還未見板藍根,就遠遠地聞到了一陣陣板藍根花沁人心脾的花香,而這片板藍根基地的主人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80後年輕小夥——段君奇,一株株嫩綠的板藍根在他的管護下茁壯成長。
  • 山東青州黃樓花農:花兒鋪就幸福路
    正在給花卉施肥的丁守鳳笑容滿面:「去年,我賣花掙了8萬多元,眼下花卉行情更加看好……」丁守鳳今年45歲,1997年開始養花,15年來,憑著勤奮好學的精神和不辭辛苦的堅強毅力,靠養花賣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為遠近小有名氣的「花娘子」。有自己的小汽車、貨車,還有一個大杜鵑花棚。1997年,丁守鳳夫婦在蘆李街一帶租了農民的小麥地,建起了大棚。
  • 灃西新城陳玉煌種植多肉植物闖出致富路
    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玉煌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大王街道辦客省莊村租了1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來種植綠植。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經營多肉植物,還帶動當地村民致富。 2009年,陳玉煌在客省莊村建了4座大棚種植多肉植物。2011年,他引進2600多個多肉品種進行育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