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超100萬元!賀州一農村小夥靠種植它「逆襲」成致富帶頭人!

2021-02-15 賀州生活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目前看,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自治區、賀州市的具體措施要求,紮實有力推進各項精準幫扶舉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舉:「我現在通過養雞致富。現在的扶貧政策就是好。感謝黨,感謝政府。」

男,鐘山縣紅花鎮麥嶺村2016年脫貧戶,家中8口人。當年因孩子上學,缺少勞動力致貧,2016年與溫氏集團合作,參與委託養殖業,每年養雞超2萬羽,成為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而今孩子們大學畢業就業,收入不斷增加,家庭年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生活正越過越好!

盤水觀:「我們槽碓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許多瑤族同胞生活比以前好了幾十倍。」

男,瑤族,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老黨員,家中6口人。家中設有榨油坊一個,每年為村民生榨茶油提供便利,2020年積極參與推進全村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邁進的工作中,與村委合作利用榨油坊為外來遊客提供體驗平臺。

毛俊富:「政府修好了產業路,扶貧產業越做越紅火。」

男,富川瑤族自治縣福利鎮倒退巖村致富帶頭人。2015年與村人合夥成立了智群果蔬專業合作社,種植桃子和臍橙;2017年增加種植新品種鷹嘴桃,目前已發展到100多畝。合作社年收入超100萬元,吸納全村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何秀民:「共產黨的政策就是好,特別感謝黨和政府,幫我度過難關。」

男,鐘山縣燕塘鎮燕塘村2019年脫貧戶,一家5口人。何秀民肢體殘疾,兒子患病無法務工,孫輩就讀初中和高中,生活比較困難。在最困難的時候,在扶貧政策扶持下,何秀民申請了低保,享受了種養獎補、學生教育補助等扶貧政策,生活有了保障,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大異:「我家在孩子讀書、危房改造、產業發展上都得到了扶貧政策的關照,特別感謝黨和政府。」

男,昭平縣鳳凰鄉獨石村人,2016年脫貧戶。2015年以來,兩個女兒同時上大學,得到了雨露計劃、危房改造、產業獎補等扶貧政策扶持。現在種植了15畝砂糖橘,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男,中共黨員,賀州市平桂區羊頭鎮中紅村致富能手。2019年7月,他開始從事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服務工作,為村民進行貸款諮詢,消費者權益保護,徵信宣傳等服務。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與農村電商發展,開展同城快購業務,提升了村民購物便捷性。他熱心參與村級發展事業,積極宣傳各項惠民政策,推動本村扶貧項目建設和土地流轉工作。

男,鐘山縣公安鎮廖屋村2016年脫貧戶,家有6口人。當年家庭各方面都很一般,尤其是住房條件簡陋。在扶貧政策的扶持下,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貢柑增加收入,建起了3層樓房,現在轉型做工程建設,開了小商店,家庭收入顯著提高。

張煥成:「打工不用出遠門,解決了我們農民的就業問題。現在的脫貧攻堅工作就是好。」

男,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長灣村塘坪組人。2018年之前在家務農,當年年底至今在離家不遠的八步順來農業有限公司務工。

市扶貧宣傳專責小組從2020年7月至12月,持續深入全市鄉鎮村屯,開展基層群眾「我為脫貧攻堅點讚」主題攝影創作和錄像採訪活動,將基層脫貧新貌和真情話、真心話記錄刊播,全面展示賀州幹部群眾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並在我市新媒體開設「我為脫貧攻堅點讚」專欄,本期為專欄第5期

▍內容來源:內容來源:攝影:油草堂|視頻:李耘、張書維|文稿:張書維、潘文斌、羅海英

▍綜合編輯:賀州生活圈整理編輯(版權歸原作者)

▍爆料/商務合作 QQ:229138305(微信同號)


▼點 閱讀原文 看更多精彩丨隨手點個在看 吧!▼

相關焦點

  • ...今朝已是致富帶頭人 賀州這個農民用「有機」兩個字敲開致富大門
    2016年,黃業裕流轉了80畝土地種植茶葉。創業之路並非一路坦途,剛開始黃業裕就遭遇了資金難題。他先後向親戚朋友借了100多萬元,但是投入就像「無底洞」,2017年的時候,他連肥料都買不起。由於黃業裕一直堅持做有機茶,這就意味著不能施化肥,只能施有機肥,其中尤以羊糞最佳。眼看著「嗷嗷待哺」的茶樹,黃業裕夫妻倆不得已只能到養羊的養殖場去運羊糞。
  • 北京市豐臺區受援地區致富帶頭人培訓班:提升致富帶頭人領富能力
    根據學習進度,結合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收穫進行交流座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創業致富帶頭人產業規模、帶貧方式、帶貧效益、帶貧人數等「致富創業,如何帶領農民增收致富」主題。第一次座談會由各區縣組織進行,帶隊領導主持。
  • 點讚農村青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候選人事跡展播
    此次活動,通過推舉、評選等方式,擬評選表彰石嘴山市「最美鄉村青年幹部」「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鄉村好青年」「鄉村最美青年教師」各10名。評選流程:  1.組織推薦或個人自薦;2.評審組初篩;3.線上展播及網絡評選;4.專家組評審。
  • 喜報:我市青年李承亮榮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李承亮,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大黑村支書,兼任安順市大豐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一名返鄉畢業大學生,從國際化大都市到貧窮落後山村,從都市白領到農村帶頭人,從青春熱血的自由青年到責任重大的基層幹部,他毅然帶領全村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圍繞「村社合一」和「候鳥經濟」發展模式,成立了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1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體驗式鄉村旅遊和農業產業。將曾經的省級二類貧困村打造成省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範村,省級文明村寨、省級同步小康創建示範村、國家旅遊扶貧試點村。
  • 平順有個梁餘妮,農村致富帶頭人!
    她是一位年輕漂亮的80後,卻放棄了城裡安穩的工作,投身農村、紮根土地,不僅先後創辦了仁康科貿有限公司、農業電子商務公司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還熱心幫助周邊村民增收致富,成了一位人人稱讚的農村致富帶頭人
  • 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劉金源
    「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是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在農業領域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授予農村青年的最高獎項
  • 我省第三期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網上培訓班落幕
    為助力脫貧攻堅,結合陝西省農業發展實際,近日,由團省委舉辦的「菁彩青農」2020年陝西省第三期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網上培訓班在寶雞市扶風縣圓滿結束。本次培訓抓住青年特點,創新傳播手段,直播模式緊跟潮流、與時俱進。
  • 農村媽媽學習種植它,發展採摘園,畝產收益超萬元,年收二十多萬
    農村媽媽學習種植它,發展採摘園,畝產收益超萬元,年收二十多萬一直在農村居住的徐春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為自己需要照顧孩子,所以不能出去打工。但是她通過自己學習到的一些種植技術,從前兩年開始,徐春玲開始在家種植草莓。
  • 農村小夥開小龍蝦店致富史,現在小龍蝦餐飲行業還有發展空間嗎?
    農村小夥開小龍蝦店致富史,現在小龍蝦餐飲行業還有發展空間嗎?原創|檸檬聊三農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著明顯提高,也由以前食物單純的解決溫飽,轉變成了現在追求更美味,更高品質的美食。而江蘇洪澤區的一個農村小夥劉小龍,在南京街頭偶然發現了小龍蝦商機,於是很果斷的借了一部分錢,直接在南京街頭開了小龍蝦店,就是這樣的一個外地農村小夥,在南京沒有依靠,憑著產品的品質和口感,然後一年內迅速開了三家分店,生意火爆的時候一天就能進帳15萬元,可謂是發家致富。對於現在異常火爆的市場,很多人可能都在想,現在入駐小龍蝦餐飲行業開店還有沒有發展空間嗎?
  • 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不知道現在小夥伴們在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致富經」的節目。節目中往往會出現某一位農戶,種植或者養殖某種東西後,一年就能賺到好幾百萬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非常的誘惑力的吧。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總以為是真的呢?
  • 大新著力培育致富帶頭人
    在大新縣,不少像凌民仙這樣的創業致富帶頭人,致力把產業項目、「扶貧車間」延伸到農村,帶動群眾找準發展產業,讓農村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助力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前,該縣54個貧困村共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164人,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2-3名創業致富帶頭人,涵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電商、鄉村旅遊等多個產業。
  • 通許縣厲莊鄉致富帶頭人戶三麗:致富後反哺桑梓
    近日,通許縣厲莊鄉致富帶頭人戶三麗告訴記者。戶三麗生於農村,對農村,農民和農業,有著深入的了解。對父老鄉親們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過去的20年裡,戶三麗曾做過多種行業,涉及養殖、種植等多項農業技術。多年來各種經驗的積累、多次的成功與失敗,歷練了她堅忍不拔的性格和永不言敗的精神,並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信,自立和自強。
  • 選準領頭雁 培育致富寶———吉安縣探索實施「一領辦三參與」產業...
    靠著種田、務工和分紅,張志先2018年成功脫貧,年收入超過5萬元。他感激地說:「多虧了村幹部帶著大夥種百香果,我們才能過上好日子。」森塘村98戶貧困戶全部以產業幫扶金入股合作社,每股每年分紅不少於10%,基地務工每天100元收入。百香果基地成了全村的「聚寶盆」。
  • 大伯靠挖藥成村裡萬元戶,一小夥挖出「紅薯根」,大伯:300一斤
    大伯靠挖藥成村裡萬元戶,一小夥挖出「紅薯根」,大伯:300一斤很多人認為農村很多東西都不值錢,其實也是不對的。在鄉村裡,很多資源都很豐富,而且這些東西是很有用和值錢的。但有的人卻不識寶貝,看見了也不願意去拿回家,就是這份不在意導致跟致富之路越來越遠。但在村裡牛大伯眼裡,終於發現了有些東西的可貴。
  • 人均年收入8萬元!天津市薊州區一窮山村靠開農家院致富
    這個村子只有46戶人家,但家家戶戶都靠開農家院致富,現在村裡人均年收入達到8萬元!1996年,李鎖併購了20多家企業成立了集團,企業利潤最高時達到100萬元,他也成為北方企業中赫赫有名的「瓶蓋大王」。毛家峪的老書記找到他,希望有經濟頭腦、會管理、在村裡有威信的李鎖能站出來帶領村子共同致富。經過反覆思量,熱愛家鄉的李鎖最終答應了老書記。2000年,李鎖擔任了毛家峪的黨支部書記。他在大會上承諾:用三年時間讓大家都富起來,不能致富,自動辭職。
  • 蛻變,貧困戶成為致富帶頭人
    貧困戶樂和平在家庭農場餵養良種土雞49歲的樂和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4口人,妻子覃秀萍沒有什麼特長,一個普通農婦,只能做點臨工;兒子2017因患血友病需要長年住院治療,還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術,肢體殘疾,失去勞動能力,光當年住院費用就高達二十幾萬元
  • 荊州日報:灘橋鎮代港村代菊兒: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代菊兒是灘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不甘心一輩子在貧困線掙扎的她,拒絕等靠要,在脫貧路上依靠勤勞的雙手和敢想敢幹的鬥志,成為了村中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實現了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轉身」。當時,家中老人長期生病,一雙兒女要上學,而自家僅有6畝農田種植當季農作物,收入微薄,日子過得很辛苦。2014年,鎮村兩級針對代菊兒家實際情況,將其納入灘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上有老弱要照顧,下有兒女要上學,壓得這個家庭喘不過氣來,但代菊兒不怨天尤人,而是直面困難,與丈夫陳哲峰相互扶持。
  • 民間絕活催生一批特色產業群 無錫數百能工巧匠成致富帶頭人
    記者近日從無錫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了解到,一大批來自民間的能工巧匠,如今已成為無錫市廣大農村地區不可小覷的致富領頭人
  • 李喜軍:敢吃「螃蟹」的致富帶頭人
    李喜軍:敢吃「螃蟹」的致富帶頭人 2020-09-27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壯麗70年·奮鬥70年】塔什薩依村:致富帶頭人引領脫貧路
    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是若羌縣的牧民集中安置點,作為深度貧困村,如何培養致富「領頭羊」,帶領大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2018年以來,塔什薩依村黨支部通過開展致富帶頭人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農區畜牧業、庭院經濟等拓寬致富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