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外賣垃圾日覆蓋2.6個大明湖!山財最愛叫外賣

2020-12-11 大眾網

  餐飲外賣生意火到哪裡,垃圾就扔到哪裡。數據顯示,我省2015年網上餐飲外賣訂單規模約有8677萬之巨。若以這些包裝垃圾的鋪開面積進行粗略地平均計算,這一巨量的數字意味著,我省一天因網上外賣產生的垃圾面積,就能覆蓋2.6個大明湖。

  不少飯店都推出了送外賣服務。齊魯壹點 記者 戴偉 攝

  高校食堂也送外賣

  5月10日上午11時許,濟南市歷山路優品匯地下一樓的美食街上,由於還沒到下班時間,過來吃飯的顧客並沒有多少。

  各家飯店門前,有不少人不斷進出,行色匆匆——他們就是外賣快送員。此時,距離午飯還有一個小時,正是他們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時候。

  送外賣小哥一邊趕路一邊電話確認地址。 齊魯壹點 記者 戴偉 攝

  10日下午,濟南山大路一小夥匆忙吃著外賣盒飯。 齊魯壹點 記者 戴偉 攝

  「我記得外賣是從2014年開始火的,最初送外賣的店家並不多,現在這邊基本上每家飯店都可以送。我才幹幾個月,每天送二三十單,別人一天送五六十單。」

  一名網絡外賣的送餐員說,「點外賣的主要是一些上班族,學生也不少。平時我們去的寫字樓比較多,二三十裡路一樣送,高新區那邊我都送過。」

  駐濟諸多高校的校內食堂窗口,目前也入駐網絡外賣平臺,開展外賣業務。齊魯晚報記者走訪獲悉,儘管食堂距離學生宿舍往往只有幾百米,但這並不妨礙網上外賣的生意興隆。

  濟南市區一高校食堂脆皮雞店內一位做兼職的學生說,他們店平均每天有100多單外賣。周圍生意更火的店,每天能有200多單。「天氣不好的時候叫外賣的更多。網上叫外賣不但能送貨上門,還比來店裡買便宜,所以特別受歡迎。」該學生說。

  由於年輕人比較會使用外賣APP,當前叫外賣的主要集中在年輕白領和學生群體。

  據某知名網上訂餐平臺日前發布的「濟南2015年吃貨大數據」,白領人群的外賣訂單量最高,成為外賣最主要的用戶群體,包括一日三餐、下午餐和夜宵等,山大路、歷山北路、聯四路、玉函路、舜泰廣場是訂單依次排在前五的商圈;高校訂單量也非常可觀,其中綜合排名最高的是山東財經大學。

  垃圾箱裝不下,餿味不小

  外賣經濟火爆的同時,由此產生的外賣垃圾也在急速上漲。

  由於打包的外賣多採用一次性包裝用品,大量餐盒、塑膠袋垃圾堆積在寫字樓、校園的垃圾箱內。

  在濟南市山大路上的一家數碼廣場裡,記者看到,這裡的垃圾箱基本上都被外賣餐盒佔滿了。

  「這一大桶垃圾,基本上全是餐盒,都是點的外賣吃完扔的。這裡都是一些在公司上班的白領或者賣東西的店家,他們一般不大出門去吃,都是叫外賣。」商場的保潔人員說,這些劇增的餐盒垃圾讓她很頭疼。

  「一般都是些塑料餐盒,在垃圾袋裡裝著。有時候這個箱子根本裝不下,就直接扔到外面。如果他們把袋子繫緊了還好,但有些直接就敞著,盒子裡面還有一些剩菜剩飯啥的,最怕的就是那些剩湯,有時候一不小心就弄一身。」保潔員說,現在夏天就要到了,很擔心這些餐盒垃圾會變餿,散發出異味影響環境。

  每天下午4點鐘,整樓的垃圾都要集中起來,由垃圾車統一拉走。到3點半的時候,垃圾箱陸續被清潔工拉到空地上,一會兒工夫空地上便擠滿一排排的垃圾箱,有50多個。齊魯晚報記者隨機翻開幾個垃圾箱,上半部分堆積的基本都是裝在塑膠袋裡的外賣餐盒垃圾。

  「不用看了,都是這個(餐盒),這兩年一直這樣。」一位工作人員說道。到了下午4點鐘,三輛專門運載垃圾的環衛車開了過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餐盒垃圾被倒進車裡,空地上開始瀰漫著剩菜剩飯的味道。

  學生發帖說,餐盒累哭了保潔員

  記者走訪駐濟多所高校發現,目前校園內學生訂外賣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此產生的外賣盒垃圾讓校園清潔工人的工作量驟增。

  劇增的外賣垃圾正在成為保潔人員的「噩夢」。日前,濟南某高校一學生在網絡空間裡發了一個帖子:「有同學在自習室看到一名清潔阿姨在教學樓裡邊清掃邊哭,問到原因時,清潔阿姨說昨晚工作到很晚,明明都打掃得很乾淨,可是今天領導檢查看到教室仍然有很多垃圾,因此自己要被扣工資。」

  「可能是清潔工阿姨下班後仍然有不少同學在教室裡吃外賣和零食,垃圾沒有及時丟到垃圾箱,又把教室弄髒了。」該同學呼籲,「不管大家是在教室還是宿舍叫外賣,飯後隨手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內。清潔阿姨每天要扛很多包垃圾,很辛苦。我們的舉手之勞就能為清潔阿姨減少一點負擔。」這一帖子,被師生們大量轉發,引起了在校大學生的諸多共鳴。

  「以前這種餐盒很少見,學生們大都用那種不鏽鋼的餐杯盛飯,塑料的垃圾也基本就是飲料瓶子之類的。近兩年,校園中已經很少看到拿著不鏽鋼餐杯打飯的學生了,訂外賣的越來越多。」濟南西部某高校一位物業保潔人員忍不住唉聲嘆氣,「有送到教室的,也有送到宿舍的。剩飯、菜湯、飯盒、塑膠袋,需要打掃的垃圾也多了。」

  網上外賣訂單,全省一年8677萬

  一般來說,一份外賣至少包括一個塑膠袋、一份一次性餐盒、一雙一次性筷子以及一定數量的餐巾紙。

  齊魯晚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多數店家的打包塑膠袋和餐盒都是批發商來店裡推銷時直接買的,也有店主稱從批發市場進的貨。

  「基本上經常有人上門來推銷餐盒,價錢跟批發市場上差不太多。我們家用的餐盒都是質量好的,平均下來一個得5毛錢,有些便宜的三四毛錢就能買到。塑膠袋、一次性筷子也都一起買,這個幾分錢一個,不值錢。」濟南文化東路上一家提供外賣的快餐店店主說,他們一般收取一元錢的打包費,去除成本後仍然可以賺錢。

  對於外賣用品生產商、經銷商、餐飲店家以及訂餐者等各方來說,生產和使用這些餐盒、塑膠袋、一次性筷子等,無疑是「多贏」的,為各方都提供了生意或便利。然而,如果考慮到由此產生的巨大環境壓力,大約沒有人會感到輕鬆。

  根據百度外賣的山東外賣大數據,2015年百度外賣在山東共接到了1500萬訂單。同時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提供的相關數據推算,2015年全年,百度外賣約佔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份額的17.2867%。百度外賣在山東的市場佔比目前沒有準確數據,如同樣按17.2867%(實際佔比或許更高)來推算,則2015年山東外賣僅網上訂單就達8677萬;如果再加上進店購買或電話訂購等其他途徑購買外賣的數量,則山東一年的外賣總數還要增加不少。

  僅考慮8677萬的網上訂單,這意味著全省每天產生多少餐盒垃圾?

  按照每單外賣包括一個塑膠袋和兩個餐盒,測算發現,平均每個塑膠袋總面積約為0.24平方米,平均每個餐盒總面積為0.2平方米,也就是說每單外賣產生0.64平方米的塑料垃圾。據此粗略估算,山東全年8677萬單的外賣就產生5553.28萬平方米的塑料垃圾,而這些垃圾能夠覆蓋約957個大明湖(大明湖的面積約為5.8萬平方米),日均覆蓋2.6個大明湖。

  從嶄新的包裝到餐後垃圾,一份外賣包裝,在給各環節帶來便捷和生意的同時,也給保潔人員和環境增加了負擔。

  外賣火到哪裡,垃圾就扔到哪裡,外賣垃圾已然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但似乎並沒有人真正考慮過環境的承載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鄭帥 實習生 孫萌陽 楊慶宇)

相關焦點

  • 外賣垃圾幾何級增長的行業求解
    外賣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垃圾。最近,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外賣三家外賣平臺就因外賣餐盒引發的環保問題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三家外賣平臺均對此回應稱將通過多種方式緩解外賣垃圾問題,但有分析認為,在處理外賣垃圾問題上,外賣平臺能起的作用有限。
  • 淘汰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外賣垃圾!
    塑料製品的增長與外賣等新興行業的興起、發展密不可分,如今如火如荼的外賣經濟已經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外賣行業火熱,外賣垃圾卻無處安放在西安市南郊大學城附近經營一家日料小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店的客源大多都是學生,很多訂餐都來自外賣平臺或微信。
  • 美團外賣小哥痛罵,有本事別叫外賣,顧客吐槽叫外賣是迫不得已
    很多時候,美團外賣成為了外賣員和顧客矛盾的導火線。美團外賣小哥痛罵,有本事別叫外賣,很多顧客吐槽叫外賣是迫不得已。朱小姐稱,有時候叫外賣是不得已,比如中午,就休息一個小時,總不能坐兩個小時地鐵回家自己做飯,至於下去吃的話可以這樣跟您解釋,我下樓五分鐘,上樓五分鐘,商戶上菜十分鐘,我上班花三到五分鐘點下餐,下班趕緊吃完趕緊可以睡一覺,因為早上我六點就得起床洗漱,坐兩個小時地鐵到公司八點半上班,晚上加班到九點,又坐倆小時地鐵回家,到家都得十一點,洗洗澡收拾收拾就得睡覺,躺床上不可能馬上睡覺
  • 印度人不叫外賣 - 外賣 - IT之家
    「在印度叫外賣的人很少,可能只有大城市的一些白領會叫外賣」,李茶將這其中的原因歸結於貧富差距,「其實白領也很少叫外賣,我們只有中午一起開會或者有外國人加入的時候才會叫點兒 Pizza 或者炸雞。」曾供職於今日頭條的徐敏證實了這一說法,她在頭條任職期間曾長期出差古爾岡。
  • 濟南人的飲食習慣:點外賣最愛香辣雞腿堡
    數據控|濟南節後外賣訂單高速反彈香辣雞腿堡成最受歡迎單品 原標題:齊魯網數據控|濟南人點外賣最愛香辣雞腿堡 受春節假期影響,2016年2月1日至2月7日(除夕),濟南外賣訂單量逐日遞減,其中2月6日至2月7日訂單量降幅最高。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 外賣垃圾問題受關注
    前不久,環保組織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為由,將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訴至法院。如何破解外賣垃圾環保困局,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在2000萬單左右,產生的垃圾大多被填埋或焚燒周末不想做飯又想改善夥食,北京市民劉科以前經常點外賣。「一開始還不覺得,後來發現包裝等真是太浪費了。
  • 一份外賣耗費4個塑料盒 生鮮外賣火爆誰來為包裝垃圾買單
    疫情期間,更多家庭主婦「買汰燒」迭代「上網」,而許多年輕人早就習慣了吃飯點外賣。省統計局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江蘇消費品市場數據」顯示: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長51.8%。針對由此帶來的包裝垃圾增多這一問題,如何在便捷和環保之間找到平衡點?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外賣垃圾環保問題受關注!
    前不久,環保組織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為由,將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訴至法院。如何破解外賣垃圾環保困局,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三大外賣平臺日訂單量在2000萬單左右,產生的垃圾大多被填埋或焚燒周末不想做飯又想改善夥食,北京市民劉科以前經常點外賣。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8月24日,建外SOHO東區辦公樓,工作人員在樓層間運垃圾。據介紹,他們只把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收集,廚餘外賣垃圾並沒有特別分揀。  8月24日中午,建外SOHO東區辦公樓,一名外賣小哥在樓層內送餐。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垃圾分類小常識 | 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訂外賣吃,吃完後大家會將外賣盒隨便扔掉。而在過去,這樣做是沒問題的,但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漸實施,外賣包裝盒需要扔到專屬的垃圾桶中,那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呢?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外賣包裝盒的材質主要是塑料、紙,而乾淨塑料和紙是可回收物,所以很多人以為塑料外賣盒也是可以被回收的,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外賣盒在裝食物時已經受到汙染,失去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因此屬於其他垃圾。
  • 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訂外賣吃,吃完後大家會將外賣盒隨便扔掉。而在過去,這樣做是沒問題的,但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漸實施,外面包裝盒需要扔到專屬的垃圾桶中,那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呢?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外賣包裝盒的材質主要是塑料、紙,而乾淨塑料和紙是可回收物,所以很多人以為塑料外賣盒也是可以被回收的,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外賣盒在裝食物時已經受到汙染,失去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因此屬於其他垃圾。
  • 媒體調查大學生叫外賣:有人除了拿外賣能一天在床上
    在高校放寒假之前,記者走訪了省城3所大學,一天之內,6個女生宿舍,3個男生宿舍,共有52名同學,有9名同學點了外賣。  1 在學校男生比女生叫外賣頻率高  「今天有點偏辣啊。」推開一個大二女生宿舍的門,一股子飯味。6人間宿舍,有4個人都在吃著外賣。
  • 上海垃圾分類「滿月」!點外賣羊肉串變羊肉呂 奶茶只要10顆珍珠
    點外賣羊肉串變羊肉呂 奶茶只要10顆珍珠  Evelyn Zhang • 2019-07-31 17:20:00 來源:前瞻網
  • 還在吃外賣?醫療垃圾做成外賣盒,腐肉醃製後做成套餐
    點外賣,已經成為你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方式。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規模已達到3.58億人,2019年預計達到4億人。現在,每天大約有5700萬份外賣,被我們吃下肚子。現在的90後,10個人裡有7個每天要靠外賣生活。
  • 上海垃圾分類倒逼外賣瘦身
    餓了麼公關部工作人員:「自7月1日至7月30日,上海無需(餐具)訂單環比(6月同期)增長,達到了了471%。在上海各個行政區中,無需餐具訂單量最高的浦東新區,無需餐具的訂單佔整體訂單比達22%。這一個月來,無需餐具(訂單)增速最快的是寶山區,增幅達579%。」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快速盛裝、密封、打包,跟隨外賣「騎士」穿越城市街道,幾十分鐘後,美食即可抵達消費者手中。相關機構數據顯示,中國外賣用戶已超過3億人。圍繞外賣展開的這條產業讓許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規模龐大的就業、更加豐厚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催生了超出想像的外賣垃圾——餐盒、餐具、紙巾、塑料膜、外包裝袋……這些究竟有多少?我們跟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一起算了算帳。
  • 2019中國外賣權威數據 廣東人最愛點外賣 肯德基的外賣最暢銷
    前幾天,最新的《中國外賣產品調查報告》出爐,該報告由中國飯店協會外賣專業委員會聯合美團研究院共同發布。此次發布的是2019上半年的數據。在這項報告中,針對外賣行業的發展現狀、美團外賣食品分類、美團外賣消費場景、外賣用戶年齡畫像等很多內容作了分析報告。
  • 外賣櫃市場容量有多大?外賣櫃覆蓋了哪些地方?
    2020年給外賣智能櫃帶來了新的契機,外賣平臺,餐飲等都在觀望,抓住機會引進。據我們(西六樓-外賣櫃製造商)了解,涉及品牌有美團,餓了麼,盒馬鮮生,喜茶,海底撈,等以及各地大大小小的運營商。更有前段時間報導的(中央財經報導)上海早餐小店早餐櫃日入近萬的新聞。還有全國各地高校也在積極加入。不管是在學校,寫字樓,醫院,奶茶店,早餐店,食堂,餐廳,無人餐廳都能夠看到外賣櫃的身影。市場大嗎,大,至少絕對不算小。
  • 外賣垃圾「圍城」潛伏生態隱患 寫字樓成重災區
    8月24日,建外SOHO東區辦公樓,工作人員在樓層間運垃圾。據介紹,他們只把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收集,廚餘外賣垃圾並沒有特別分揀。  8月24日中午,建外SOHO東區辦公樓,一名外賣小哥在樓層內送餐。
  • 外賣菜單添新寵 鮮切水果也能叫外賣了
    中國江蘇網5月2日訊 「五一」小長假,很多宅男宅女靠著外賣度過了悠閒的假日時光。與此同時,外賣的種類也開始越來越多。除了各種正餐、小吃,如今,很多人還會外賣買水果,不少外賣店趁勢推出鮮切水果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