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垃圾幾何級增長的行業求解

2020-12-20 艾瑞網

導語:外賣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垃圾。最近,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外賣三家外賣平臺就因外賣餐盒引發的環保問題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外賣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垃圾。最近,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外賣三家外賣平臺就因外賣餐盒引發的環保問題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儘管三家外賣平臺均對此回應稱將通過多種方式緩解外賣垃圾問題,但有分析認為,在處理外賣垃圾問題上,外賣平臺能起的作用有限。只有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企業、一次性餐具的生產商等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各方協力,才有望改善目前外賣餐盒帶來的環保難題。

垃圾驟增

最近外賣垃圾造成的環保問題已經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5月我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3047萬噸,累計增長3.8%。而塑料製品的增長與外賣等新興行業的興起、發展密不可分。

據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外賣平臺公布的訂單數據顯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左右。按照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膠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相當於59個足球場,大約15天即可覆蓋一個西湖。而除了包裝所用的塑膠袋外,目前餐飲外賣常用的塑料餐盒帶來的環保問題更為引人注目,因為每單外賣通常不只使用一個外賣餐盒。根據一家公益環保組織採集的100個訂單樣本測算,平均每單要消耗3.27個塑料餐盒或杯子。 按照上述數據估算,外賣平臺一天消耗的塑料製品要超過6000萬個。

自外賣平臺快速形成規模開始,便經常能聽到外賣行業發展引發的垃圾驟增的聲音,外賣平臺也因此引來了不少質疑。此前,就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過居民樓樓道內外賣垃圾堆積成山無人處理的情況。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外賣垃圾驟增,不僅是因為外賣平臺規模的快速增長,垃圾處理不夠完善也是重要原因。為此,有不少觀點將外賣垃圾泛濫的禍端直指帶動外賣行業發展的外賣平臺,其中佔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餓了麼、美團外賣以及百度外賣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對此,三家外賣平臺也先後針對外賣垃圾引發的外賣環保問題做出回應。 8月31日,美團外賣宣布啟動「青山計劃」,設「首席環保官」。隨後餓了麼也通過官方微信等渠道聲明關注並且正在嘗試改善目前因外賣包裝盒、包裝袋帶來的外賣垃圾成災問題,並將啟動「藍色星球」計劃,利用平臺數據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行業中因過度包裝等問題引發的外賣垃圾成災問題。百度外賣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百度外賣也已經發起了「EP(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行動」,希望集結平臺上的力量,儘可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多方擔責

外賣平臺在外賣行業中扮演著平臺、流通的角色。那麼商戶在其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儘管目前部分外賣平臺有向商戶提供環保餐盒、餐袋的服務,但是商戶的使用率卻並不高。目前多數餐飲商戶仍然在使用自己採購的餐盒和餐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有二:節約成本以及品牌輸出。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商戶負責人介紹,在外賣商戶跑馬圈地的階段,還有很多商戶選擇用平臺提供的餐盒和餐袋,當時外賣行業正處於市場培育階段,整個市場都還沒有完全規範,商家對於外賣業務未來的發展狀況也不能確定,所以也沒有在外賣產品的包裝上多加重視。但是,隨著市場培育完成,外賣商戶的訂單量增長加快,很多餐廳尤其是快餐廳的外賣訂單量開始超過堂食,成為商家的主要營收來源,此時商戶開始意識到需要大力發展外賣業務,為了能夠提升服務,增強用戶黏性,商戶便開始在外賣包裝上下功夫,比如在餐盒、餐袋、餐具袋上印上自己的LOGO,比如從之前只送一雙筷子,到現在常見的餐具袋,除了提供一次性筷子,還有勺子、紙巾、牙籤等。通常為了節省成本,商戶都會批量定製這些產品。

和合谷董事長趙申也曾針對外賣產品使用環保餐盒的問題表示,外賣環保問題不解決的確會影響到外賣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外賣平臺和商家也的確需要探討如何讓外賣市場更加健康、有序、綠色地發展,平臺和商戶都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但他同時表示,對於中餐而言,在使用目前用澱粉等製成的環保餐盒時存在不便,一方面是由於中餐用油較多,湯汁也多,如果使用一些環保餐盒,很容易出現漏湯、漏油的情況,不僅影響產品的品相,還會影響到用戶的體驗。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環保餐盒相比目前商家常用的塑料餐盒成本更高,餐飲商戶目前在外賣業務上本就「不掙錢」,如果用成本更高的餐盒,外賣包裝費還得提價,這樣會影響到外賣的訂單量,進而影響到商戶的外賣收益,「而商戶都是逐利的」。

北京商報記者此前也曾在點外賣的時候多次嘗試在備註信息中填寫「不需要餐具」,但在取餐時卻發現送來的餐品還是帶有餐具,無一例外。同時,一些經常點外賣的消費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如果未來商戶提供「環保餐盒」的選項,也要參考環保餐盒和普通餐盒的價格差異,如果使用環保餐盒的價格太高,那應該也不會考慮選擇環保餐盒。

協同破題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外賣市場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環保問題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此前國家食藥監總局以及多部門都已經開始關注外賣垃圾引發的環保問題,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的解決並不容易,且平臺方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須協同外賣商戶、外賣平臺、餐盒生產方以及消費者等多個相關方共同發力,才能讓問題得到緩解。

有業內人士認為,治理外賣垃圾問題首先須從政策方面予以約束,讓消費者意識到外賣環保的重要性;其次,平臺方和外賣商戶須對消費者進行相應的引導,比如提供「環保餐盒」選項,鼓勵消費者選擇環保餐盒以及儘可能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平臺方也可以對使用環保餐盒的餐飲商戶制定一些獎勵機制,另外平臺方也可以為環保餐盒生產方與商戶搭建平臺,積極促成雙方的合作;餐飲商戶則可以對外賣產品儘可能地優化,儘可能選擇上線可以節省包裝的產品;餐盒生產企業一方面須承擔部分垃圾處理的責任,另外還須研發成本更低、更適合餐飲商戶的環保餐盒。

正如朱丹蓬所說,外賣行業發展漸入正軌,市場還有待完善,平臺方在擔負起社會責任的同時也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共同解決由於外賣行業發展帶來的問題,「不能等到我們嘗到了苦果才開始解決」。


相關焦點

  • DNF100次神話之路測試:史詩爆率翻倍,神話爆率幾何級增長?
    星辰出品,必屬精品,關注星辰電競說,了解更多電競資訊DNF:100次神話之路測試:史詩爆率翻倍,神話爆率幾何級增長DNF100級版本開啟了4個多月,一部分歐皇玩家,在深淵中獲取了神話裝備【3】一共測試了100次深淵,共出現了10次星空的智慧副本;其中90次普通深淵,掉落了10件史詩裝備,而10次特殊深淵,則掉落了2件史詩和1件垃圾神話!
  • 淘汰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外賣垃圾!
    《中國塑料製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至5月我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3047萬噸,累計增長3.8%。塑料製品的增長與外賣等新興行業的興起、發展密不可分,如今如火如荼的外賣經濟已經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 外刊精讀 | 外賣塑料垃圾淹沒中國
    如果說紅火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將給中國留下什麼樣長久的「紀念品」,十有八九不是由玻璃和鋼筋搭建的一幢幢寫字樓,也不是科技精英們的高檔寓所,而是塑料垃圾。文章一上來就把外賣垃圾產生的大背景交代清楚了。大背景是什麼?Internet boom。當我們討論一個話題的時候,一般需要先將話題引出來。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看數量:全國外賣用戶增長到3.58億,每份外賣中有多個一次性餐盒、餐具生活在北京的「90後」高陽是外賣的忠實用戶,幾乎每天都會點單。這天上午不到10時,高陽又打開手機APP,花24元點了一份肉夾饃和一碗餛飩。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迅速發展,不斷增長的外賣垃圾潛伏的生態隱患引發擔憂。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 "限塑令"實施10年名存實亡 外賣餐盒成塑料垃圾新源頭
    8月24日,北京建外SOHO東區B座地下二層的垃圾臨時中轉站,大量的外賣餐盒垃圾充斥其中外賣飛速發展致塑料製品消耗增加;專家建議制定餐盒準入標準,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自2007年12月31日「限塑令」實施以來已近10年。10年後「限塑」效果如何?塑膠袋使用情況是否減少?
  • 一份外賣耗費4個塑料盒 生鮮外賣火爆誰來為包裝垃圾買單
    疫情期間,更多家庭主婦「買汰燒」迭代「上網」,而許多年輕人早就習慣了吃飯點外賣。省統計局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江蘇消費品市場數據」顯示: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長51.8%。針對由此帶來的包裝垃圾增多這一問題,如何在便捷和環保之間找到平衡點?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 外賣垃圾問題受關注
    從2011年起,我國在線外賣餐飲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艾媒諮詢發布的《2017中國在線外賣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56億人,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 2017年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3.01億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
  • 減少外賣垃圾 66.9%受訪者建議推廣可降解的環保餐盒
    --------------------------------------------  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網際網路外賣平臺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家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合計約在2000萬單左右。伴隨著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外賣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顯。
  • 外賣垃圾「圍城」潛伏生態隱患 寫字樓成重災區
    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迅速發展,不斷增長的外賣垃圾潛伏的生態隱患引發擔憂。外賣平臺、商家能否從源頭控制餐盒材質及數量?巨量的外賣垃圾又該如何處理?  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餐盒材質主要為PP5(聚丙烯),這類材料雖然有無毒害、耐高溫等優點,但其不可降解的特點卻引出了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目前外賣垃圾中的塑料製品回收量極低,多數外賣垃圾都通過焚燒處理。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外賣垃圾環保問題受關注!
    從2011年起,我國在線外賣餐飲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艾媒諮詢發布的《2017中國在線外賣餐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56億人,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 2017年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預計將達到3.01億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
  • 垃圾!在我們環保人士眼裡,那篇《外賣毀掉下一代》就是垃圾!
    老鐵們也許已經發現,這兩天,一篇名為《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的文章刷屏了。作為一名長期潛伏在環保行業的資深段子手,我不得不說:那篇文章,就是垃圾。為什麼一篇網文能引發如此多的熱議?公開數據表明,全國一天的外賣垃圾數量是350噸,一年大約12萬噸。(看起來數量很大是不是?)還有一個公開數據:中國每年塑料製品的產量高達7560萬噸。
  • 垃圾分類小常識 | 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訂外賣吃,吃完後大家會將外賣盒隨便扔掉。而在過去,這樣做是沒問題的,但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漸實施,外賣包裝盒需要扔到專屬的垃圾桶中,那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呢?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外賣包裝盒的材質主要是塑料、紙,而乾淨塑料和紙是可回收物,所以很多人以為塑料外賣盒也是可以被回收的,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外賣盒在裝食物時已經受到汙染,失去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因此屬於其他垃圾。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看數量:  全國外賣用戶增長到3.58億,每份外賣中有多個一次性餐盒、餐具  生活在北京的「90後」高陽是外賣的忠實用戶,幾乎每天都會點單。這天上午不到10時,高陽又打開手機APP,花24元點了一份肉夾饃和一碗餛飩。因為上午10時以前還屬這家店的早餐時段,價格更便宜,高陽特地提早下單。
  • 外賣、快遞包裝成垃圾新隱患 你都怎麼處理
    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塑料餐盒、膠帶、包裝袋的消耗量迅速上升,也成為城市垃圾新隱患。那麼臨沂市快遞、外賣等行業塑料製品使用量和需求量情況如何?近日,臨報融媒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著市民消費方式的改變,在部分地方,新興行業產生的塑料垃圾甚至已經超過超市、農貿市場等傳統商品零售場所。
  • 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訂外賣吃,吃完後大家會將外賣盒隨便扔掉。而在過去,這樣做是沒問題的,但隨著垃圾分類的逐漸實施,外面包裝盒需要扔到專屬的垃圾桶中,那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呢?外賣包裝盒屬於什麼垃圾分類外賣包裝盒的材質主要是塑料、紙,而乾淨塑料和紙是可回收物,所以很多人以為塑料外賣盒也是可以被回收的,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外賣盒在裝食物時已經受到汙染,失去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因此屬於其他垃圾。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6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隨後,上海作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先行試點,7月1日起已全面開始實施,緊接著包括北京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也將全面實行垃圾分類。
  • 餐飲行業增長勢頭受疫情阻礙,外賣市場成餐飲商家破局關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消費者居家防疫,整個餐飲行業遭遇重創。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疫情期間中國餐飲外賣市場商戶專題研究報告》主要針對疫情期間餐飲外賣市場的發展環境、外賣商戶的行為認知、以及第三方外賣平臺對商家的幫扶舉措進行案例分析,並對外賣市場未來趨勢進行展望。
  • 睿思一刻·浙江:一年快遞垃圾=1.5億成年人體重?是時候讓快遞包裝...
    快遞量幾何級增長的同時,快遞包裝所需的包裝箱等物品消耗量也十分驚人。按業內每個快遞包裝0.2公斤的標準計算,一年將產生1600萬噸的「天量」固態垃圾,相當於1.5億個成年人的體重。在你買到心儀商品的同時海量的快遞包裝也將塞滿你的垃圾箱,隨之而來的浪費和環保問題更讓城市壓力驟升。雖然拆快遞的感覺無可替代,但是時候給快遞包裝也減減負了。
  • 上海垃圾分類倒逼外賣瘦身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上海無需餐具的環保訂單環比增長達471%從7月1日開始,上海外賣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筷子、刀叉等餐具。這些政策對上海的外賣市場已經產生了影響。白領王小姐每次在點外賣的時候都會備註一句「無需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