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外賣耗費4個塑料盒 生鮮外賣火爆誰來為包裝垃圾買單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疫情期間,更多家庭主婦「買汰燒」迭代「上網」,而許多年輕人早就習慣了吃飯點外賣。省統計局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江蘇消費品市場數據」顯示: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長51.8%。針對由此帶來的包裝垃圾增多這一問題,如何在便捷和環保之間找到平衡點?

外賣火爆,生鮮快遞業務大增

每天夜晚11時許,仍然可以看到外賣騎手在大街小巷穿梭。「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南京市夜晚外賣訂單量相比4月增長35.4%。

7月28日下午6時許,在浦口區一家企業工作的高菲,又在手機上點了一份外賣。米飯、主菜、小菜、湯……一個人的餐食,耗費了4個塑料餐盒。

南京市建鄴區的家庭主婦張可,自疫情發生以來「逛菜場」幾乎全挪至線上。物美又價廉還送貨上門,她已習慣了這種採購方式,但大小包裝讓她頗有心理負擔:「在網上買3斤牛肉,包裝是一個40釐米長的泡沫保溫箱,裡面還有4個冰袋。怪不得小區垃圾桶旁邊經常堆著幾個泡沫箱——垃圾桶裡實在放不下,大家只好放在邊上。」張可記得,如果去菜場買肉,包裝垃圾僅一個小塑膠袋。

而來自南京郵政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其生鮮類「同城+省際」快遞業務量超20萬件,同比增長近4.5倍。

省統計局在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江蘇消費品市場數據」簡要解讀中說,「無接觸配送」需求大幅提升,外賣等餐飲服務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限額以上批零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834.8億元,同比增長31.7%;全省限額以上住餐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33.3%。

外賣包裝垃圾,被回收市場「屏蔽」

業務量大增,本該讓人為之欣喜,但現實中不少商家感到還有一份煩惱和無奈。一家生鮮平臺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包裝成本高已成為生鮮配送的一大負擔,像一個泡沫箱加冰袋,成本要2—3元。他們曾嘗試冷鏈車配送,結果發現成本更高,而且送快遞時若接收方無人在家還需要保溫箱。

與此同時,在一部分外賣商家看來,豪華餐盒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賣點。「餓了麼」外賣規劃師孫雲龍告訴記者,有的商家覺得餐盒做得越精緻給顧客帶來的消費體驗感越強,所以十分注重在包裝上花心思。

塑料回收本身價格低,外賣餐盒又滿是油汙,所以垃圾回收者都不願撿。「我兩三天收集一次廢品拖到收購站賣,每次大概能賣20塊錢左右。」7月28日下午,在南京七彩星城幸福裡小區,正用小拖車拖著3大袋垃圾準備前往回收點的李女士說,收購站不要泡沫盒、外賣餐盒,她即使看到也不收。

泡沫盒和紙盒回收價格差不多,由再生資源利用企業負責處理。南京志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堯化片區44個小區的廚餘垃圾、可回收物等收運,公司該片區主管趙乃霞告訴記者,不少居民喜歡網購生鮮等產品,但裝過海鮮、被汙染了的泡沫盒他們不收,除非居民洗乾淨並晾乾。

引導源頭減量,加強專業回收

塑料餐盒、泡沫盒等作為低附加值回收物,難以進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當下很多外賣塑料餐盒混入城市生活垃圾、進入垃圾處理系統,被作為普通垃圾進行焚燒等處理。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外賣垃圾問題,既要在源頭減量,也需加強專業回收處理。

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地方立法與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湯善鵬認為,首先應引導外賣商家避免餐食過度包裝,多採用可降解、環保型包裝盒。在一次性餐具提供上,外賣點餐平臺應讓顧客選擇,如果顧客不作要求,商家就不要主動提供。

江蘇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推進外賣快遞等產生的垃圾處理,需要政府牽頭、多部門協同推進,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實效。在對廢棄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完善相關補貼機制的同時,還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鼓勵其採用技術手段進行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

記者 劉 霞 白 雪

相關焦點

  • 外賣包裝越來越「華麗「 環境汙染怎麼辦
    近年來,網際網路外賣市場的蓬勃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隨之而來外賣包裝的大量產生對環境也造成了很大負擔。根據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公布的數據,這三家外賣平臺的全國日訂單量大概在700萬單左右,按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膠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
  • 山東外賣垃圾日覆蓋2.6個大明湖!山財最愛叫外賣
    若以這些包裝垃圾的鋪開面積進行粗略地平均計算,這一巨量的數字意味著,我省一天因網上外賣產生的垃圾面積,就能覆蓋2.6個大明湖。  垃圾箱裝不下,餿味不小  外賣經濟火爆的同時,由此產生的外賣垃圾也在急速上漲。  由於打包的外賣多採用一次性包裝用品,大量餐盒、塑膠袋垃圾堆積在寫字樓、校園的垃圾箱內。  在濟南市山大路上的一家數碼廣場裡,記者看到,這裡的垃圾箱基本上都被外賣餐盒佔滿了。
  • 開屏觀察|點外賣送鍋?外賣包裝「豪華」,你怎麼看?
    網友「薛詩漢」說,有遇到點外賣商家用砂鍋送的,吃完扔了覺得可惜。於是洗乾淨放在一邊,「放了幾天覺得實在沒有用處,還是扔掉了。」90後的小張告訴記者,「我想大部分人會點外賣無非就是因為不想做飯,或者不想洗碗,以前用塑料盒直接扔掉很方便,第一次點到送砂鍋的時候我覺得很厲害,但吃完問題就來了。
  • 送桌布贈砂鍋 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到底誰在為「浮誇」的外賣包裝買單?你吃過煎餅嗎?用禮盒裝的那種北京朝陽區白領陳女士某日午餐點了一份雜糧煎餅外賣,但當外賣遞到手裡時,陳女士驚呆了。「這哪是一份煎餅啊,這分明是一件奢侈品:煎餅用超大的紙袋裝著,紙袋用摸上去材質非常好的紙盒裝著,更要命的是紙盒中間居然還綁著一條彩帶,打著蝴蝶結。你說一張煎餅有必要這麼包裝嗎?」陳女士說。
  • 上海推動外賣將無餐具作為必選項,倡導生鮮企業採用綠色包裝
    上海推動外賣將無餐具作為必選項,倡導生鮮企業採用綠色包裝 澎湃新聞 2020-07-02 11:17 來源:澎湃新聞
  • 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 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
    來源:新華社農貿市場、外賣、生鮮用量大增,限塑令升級能否管住塑膠袋?新華社北京9月3日消息,農貿市場裡,每個攤位前都掛著一堆塑膠袋,幾頭蒜裝一袋,一把小白菜裝一袋,買一趟菜下來,用上十來個塑膠袋很平常;生鮮電商上買個菜,各種蔬菜被塑料網套、保鮮膜、塑料盒等包裹得嚴嚴實實……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新固廢法明確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一份不到30元的外賣餐食,產生的垃圾包括4個餐盒、2套餐具、1個外包裝袋,其中,附贈的醋、糖等在丟棄時均未開封使用。本報記者 李 婕攝  大概半小時之後,外賣順利送到了,食物連同各式包裝在眼前展開:外包裝是商家自行設計的紙質袋,打開袋子,一碗餛飩用紙碗裝著,上面有塑料封口蓋子;肉夾饃則是內面有塑料質地薄膜的紙質包裝;還有一份用紙料密封的餐具,裡面裝有木質的筷子、原木材質的紙巾、塑料白勺子、牙籤和無糖薄荷糖。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和子楊有同樣感受和困惑的外賣用戶不在少數。中新經緯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外賣包裝精細精美,甚至過度化已成普遍現象,但同時也遭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反感。外賣包裝要好看嗎?有必要嗎?到底誰在為「浮誇」的外賣包裝買單?01 你吃過煎餅嗎?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 外賣垃圾問題受關注
    以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膠袋能覆蓋120萬平方米的面積,鋪滿168個足球場。有環保組織調研發現,每單外賣平均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這意味著外賣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以每個餐盒5釐米高計算,摞起來高度相當於339座珠穆朗瑪峰。
  • 外賣餐盒帶來的環境問題 該如何解決
    當前,人們坐在屋裡只要輕點手機,半小時左右,一份熱騰騰的美食便擺在了面前。但是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外賣包裝盒造成的環境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記者 龔振  多種類型的外賣垃圾越來越多    當前,商家為了拼服務、贏好評,把外賣包裝得越來越美觀,但隨之而來的外賣垃圾也越來越多。  24歲的上班族小劉,是各大外賣平臺的常客,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做飯,再加上訂外賣方便快捷,他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靠外賣。
  • 外賣、快遞包裝成垃圾新隱患 你都怎麼處理
    現象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塑料製品使用量激增12月8日上午11點左右,在蘭山區柳青街道上海街負一層的幾家快餐店裡,前來取餐的外賣員絡繹不絕。記者看到,外賣員所拿的每一份外賣基本上都是1個塑膠袋+多個塑料餐盒。
  • 每天消耗6000萬個塑料餐盒,外賣垃圾環保問題受關注!
    以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膠袋能覆蓋120萬平方米的面積,鋪滿168個足球場。有環保組織調研發現,每單外賣平均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這意味著外賣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以每個餐盒5釐米高計算,摞起來高度相當於339座珠穆朗瑪峰。
  • 外賣塑料盒身份存疑 使用時留意PP5標誌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如今,網絡成了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網上訂餐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提供外賣服務,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量日益增長。有關部門提醒,消費者使用時首先要留意有無「PP5」標誌。
  • 保障外賣食品安全就要層層包裝嗎?製作過程更重要
    收外賣像是拆禮盒「我只是點了一份砂鍋飯,沒想到還真的收到了一口鍋。」在北京朝陽區工作的範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外賣已經發展到了買一贈一的程度。例如部分燉品類的外賣,商家會直接贈送瓦罐砂鍋。「這些東西留之無用,棄之可惜,也算變相強制購物,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 每天送出外賣餐盒數千萬!我們吃出多少外賣垃圾
    大概半小時之後,外賣順利送到了,食物連同各式包裝在眼前展開:外包裝是商家自行設計的紙質袋,打開袋子,一碗餛飩用紙碗裝著,上面有塑料封口蓋子;肉夾饃則是內面有塑料質地薄膜的紙質包裝;還有一份用紙料密封的餐具,裡面裝有木質的筷子、原木材質的紙巾、塑料白勺子、牙籤和無糖薄荷糖。
  • 讓鋁箔餐盒「拯救」外賣包裝「垃圾圍城」
    6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隨後,上海作為垃圾分類政策的先行試點,7月1日起已全面開始實施,緊接著包括北京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也將全面實行垃圾分類。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王聰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約產生180萬噸塑料垃圾,與此同時,外賣也是塑料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快遞外賣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監管痛點。
  • 快遞外賣垃圾成災,盒馬鮮生:我們不一樣!
    據鳳凰網報導,盒馬鮮生今年採用了綠色物流來運輸荔枝。據盒馬鮮生採購員介紹,「盒馬在海口有一個合作種植基地,每天早晨採摘後會送到加工中心,進行預冷處理和自動包裝。盒馬的荔枝跟所有超市和電商都不一樣,是500g的小包裝。供應商專門為我們打造了一套生產線,擁有循環水冷系統和自動包裝線。
  • 外賣如此受歡迎,如何在初期就讓你的外賣做的火爆?
    近幾年來,外賣可謂是十分的火爆。一到飯點,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就在緊張的忙碌著,他們就像是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的忙碌也印證了外賣行業的火爆。那既然現在外賣做的如此的好,那麼怎樣做,才能在初期就把店內的品牌做好,獲得更好的生意呢?下面就聽我來說一說吧。第一點,就是產品口味。
  • 線上外賣價格貴過實體店,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在哈爾濱冬天,一份熱騰騰的外賣,是許多人的就餐選擇。提價扣完佣金與實體店價相同,潛規則已成新常態今年8月份,一外賣平臺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按收入類型來看,餐飲外賣業務收入145.44億元,按經營利潤來看,餐飲外賣盈利12.53億元,同比增長65.7%,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利潤同比增長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