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外賣價格貴過實體店,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2020-12-12 澎湃新聞

足不出戶,美食到手。

在哈爾濱冬天,

一份熱騰騰的外賣,

是許多人的就餐選擇。

最近,很多市民發現,不少商戶線上售價竟然是實體店面售價的140%;更奇怪的,一些原來經常吃、線上銷量也不錯的一些外賣,也突然間消失了……

記者調查發現,經過幾年的發展與用戶習慣養成,外賣大佬平臺已完成線上「圈地」,當前優勢外賣平臺對線上消費者和商家的補貼力度進一步降低。不少商戶面對平臺約20%的高額銷售佣金抽成,選擇轉嫁成本,提高線上外賣價格。

更多人的疑惑是,店家線上、線下價格「雙標」,消費者是否應該有知情權?外賣平臺對此是否應該有相應告知或管控?

一碗10塊錢麻辣麵,

外賣比實體店貴了40%

「同樣一碗麻辣麵,為啥去店裡吃是10塊錢?而外賣平臺上在打包費和配送費額外單算後,售價是14.8元?」在愛建區域上班的李先生最近發現,外賣平臺上很多商家外賣價格,明顯比實體店貴不少。

為了驗證李先生的說法,記者隨機抽樣了20餘個店鋪,對兩家知名外賣平臺上商戶外賣售價進行線上與線下比對。結果發現,除少量商家線上和實體店食品單價相同外,絕大多數商家外賣標價確實比實體店標價高。

在一家外賣平臺上,一個店面的鮮面單品銷量最高的香菇雞絲湯麵,價格為16元錢,實體店價格則為14元錢;某燒餅店鋪單品油鹽燒餅價格為3元錢,而實體店價格為1.5元錢,該商家其他品類燒餅也較其實體店價格貴;月銷量5000餘份的烤肉拌飯連鎖店,招牌烤肉拌飯價格為13.8元,實體店價格為12元。

在另一家外賣平臺上,一知名傳統東北菜老店的熘肉段套餐盒飯7.29折後售價為18.8元,而去實體店價格為15元;一家新銳的牛肉飯店家食品標價每份要比實體店貴2元。一本地知名餐飯商家介紹,其外賣單品價格要比實體店價格貴2元到5元。

線上與實體店定價不一?

平臺:禁止線上價格高於門店

就商家食品線上價格比實體店價格貴現象,記者分別與兩家外賣平臺聯繫。其中一平臺方反饋:相關情況已記錄,將協調公司內部各部門了解情況。但平臺內部流程繁瑣,需要把問題反映給不同業務部門,公司暫時對此事不予以回應。

另一家外賣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對商戶店鋪價格虛高的問題有嚴格的把控流程:

第一,平臺與商戶籤訂的合作協議當中明確規定,商戶保證美團外賣的在線標註價格不高於門店價格;

第二,平臺外賣與全國大型商場、連鎖店有價格系統對接,嚴禁商家線上與線下價格不一致;

第三,如消費者發現有商戶價格虛高的情況,可以通過產品上的「商戶舉報」渠道反饋。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外賣平臺有專門的團隊專責處理商戶價格虛高的現象,一經發現問題,會按照公司《商家違規作弊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商戶進行整改甚至下線處理,保證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

既然如此,外賣平臺上大量出現商戶線上貴過線下情況,又是如何出現的?

提價扣完佣金與實體店價相同,

潛規則已成新常態

今年8月份,一外賣平臺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業績。按收入類型來看,餐飲外賣業務收入145.44億元,按經營利潤來看,餐飲外賣盈利12.53億元,同比增長65.7%,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利潤同比增長9.4%。

哈市某中型連鎖餐飲機構負責人表示,外賣平臺佣金上漲趨勢不可逆,補貼也不會回到從前,餐飲企業如果想要從外賣業務中獲利,調價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所以,外賣、堂食定價不一,其實已經成為「行業規則」,「連國際知名快餐品牌外賣價都比堂食貴,××雞腿堡和×××雞腿堡堂食價為18元,而線上價格分別為19.5元和20元。」

該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消費者下單通常顯示的配送費,其實並不是騎手每單真正拿到的錢——實際要高於這個額度。多出來的部分由平臺補貼騎手,大概每5元配送費補貼3元。商戶提高單品售價,平臺在補貼騎手運費後,剩餘純利潤也在增加。「在高額的利潤下,平臺對商戶所謂的『監管』,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記者從多家入駐外賣平臺商家口中了到,他們提價後扣完平臺佣金,從平臺獲得的點餐費,與實體店價格基本相同。一些商家表示,外賣產品和堂食產品看似一樣,但是從商家角度看存在差異:選擇堂食的消費者不僅消費了產品,還消費了門店的環境和服務;而選擇外賣的消費者,雖然未佔用店面房租、人力等成本,但增加了物流配送、外賣包材、流量營銷等成本,而且平臺佣金已成為一項重要成本。「對外賣提價並非『潛規則』,大家都提價,已經形成了『新常態』。」一位商家說。

外賣標價比實體店貴,

商家有話說

在一外賣平臺月銷量過萬份某盒飯類商家老闆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哈市最早一批「嘗鮮」外賣平臺商家,趕上過市場紅利,現在線上盒飯業務佔整個飯店業務70%,「我已經和外賣平臺捆綁上了,即使平臺提高定價,現在想下車已經難了。」

他解釋,外賣平臺對入駐商戶一直有銷售訂單佣金抽成。他所在的平臺,一開始收取少量佣金,然後提到10%,後來從15%提到18%,如今已達到22%。「本來每單除去人工、店鋪租金、食材成本後,利潤在35%左右,如今平臺抽成22%。若不提價,每賣出100元,掙的35塊錢裡,得向平臺支付22元佣金。變成給平臺打工了。」

為了保持經營利潤,商戶選擇提高線上商品單價,這也使得平臺抽取的佣金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一家麵館經營者介紹,他們同時入駐兩家大型外賣平臺,擁金比例為20%,「大概過了20多天,兩家公司業務員來找我們,說不能選擇兩家平臺同時入駐。如果選擇一個平臺,佣金比例可以下調到18%。若堅持兩個同時入駐,比例還要進一步上調。」

也有商家受不了高比例佣金,選擇退出平臺。群力地區一家燒烤店主告訴記者,在外賣行業剛興起的時候,多家外賣平臺互相競爭,商家和消費者都享受著補貼福利,就像當年廉價的滴滴打車一樣。如今市場成熟了,幾個頭部平臺佔據了大部分市場。沒有了選擇餘地,商家入駐平臺的議價能力幾乎為零,「實體店裡有酒店水可售,燒烤行業毛利率也就50%左右。上線後酒水利潤沒了,現在平臺每單都要收20個點佣金。商家生存太艱難了,選擇基本只有漲價,要麼退出。所以我選擇退出。」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李赫

原標題:《線上外賣價格貴過實體店,你的外賣在給誰買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春節過後外賣價格上調 多家餐廳線上線下兩套價格體系
    春節過後,重新吃上外賣的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買外賣的花銷有點大?如果仔細對比可能還能發現,如果多走兩步到店裡去吃,還能省下幾元錢。春節前後外賣平臺上調1到3個點抽成費用的影響開始顯現,多家餐廳上調菜品價格。
  • 再貴的外賣也是外賣 所以百度外賣只好把自己賣了
    但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卻說過,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超過54%。但無論是誰家的數據,百度外賣的掉隊似乎已經是公認的了。在市場份額掉隊的同時,專攻高端的百度外賣運營成本也居高不下——高客單價、低頻次生意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養那麼多騎手——不然怎麼照顧白領們辦公在西城,卻偏要點東城餐館的需求呢。
  • 火鍋外賣搶得了實體店生意嗎
    與此同時,新的火鍋外賣平臺也於近日上線。永發集團旗下的百天羊時尚火鍋召開外賣平臺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上線,消費者只需要在微信平臺搜索「百天羊」,就可以在平臺上訂餐享受外賣服務。北京地區誕生的火鍋外賣平臺董火鍋近期完成更名,目前集中力量發展線上火鍋品牌。  作為餓了麼的競爭對手,美團外賣近日也開始布局火鍋外賣。
  • 堂食每串5角外賣卻賣7角 外賣平臺稱不合規將...
    同一家店同一菜品,堂食和外賣兩種價格,你遇到過嗎?線上,菜品點上一定金額,可以享受滿減優惠。線下,到店消費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團購券。記者在店內消費後,店員按照0.5元每串的價格收費。隨後,記者又通過美團外賣下單,店員接單後,立即在店內堂食的同一個冷藏櫃內取菜,並沒有分量上的變化。也就是說,同一家店同一菜品串串,外賣價格要比堂食價格貴4成。此外,配送費、餐盒費都不算在內。
  • 外賣為什麼越來越貴了,還要不要再點外賣
    外賣為什麼越來越貴了,還要不要再點外賣不要以為點外賣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什麼時間點能夠在下班的時候送到?是一起點還是分開點划算?點多少錢的既可以配送又最省錢?外賣紅包怎麼搭配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現在的外賣,已經很少有20元以下的了,十幾元的幾乎是小商戶,比較知名的品牌套餐的價格基本超過30元。在美團外賣平臺,很多價格都較高。比如漢堡王外賣的起送價設定在了20元,經典安格斯單人餐在享受完折扣後還需要支付29.9元;永和豆漿的配送費也是20元起送,一份臺北滷肉飯價格在19元,包裝費用是2元,20元幾乎成了起步價,10多元的外賣已成為歷史。
  • 點外賣還能返積分?
    近幾年,外賣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快節奏的都市中,外賣成為眾多白領的剛性需求。不過,外賣在方便了眾多用戶的同時,隨著線上流量見頂,線下流量成為大趨勢,超盟U品在這個時候布局,就是為了幫助廣大實體商家打造私域流量,充分利用自己門店的人脈能力!讓人脈轉換成效益。超盟U品不單單只是一個外賣平臺。
  • 外賣每串7角,堂食每串5角 串串店為啥一菜兩價?
    該實體店的價目表  同一家店同一菜品,堂食和外賣兩種價格,你遇到過嗎?  在餓了麼外賣平臺和美團外賣平臺上,都有該店的外賣網店,與實體店登記地址一致。而麻辣牛肉、白味牛肉、魷魚、鴨腸、心肺、雞皮、毛肚、小郡肝、鳳尾、豆芽等大部分菜品,都變為0.7元每串,特色麻辣腦花變為13元每份,特色火鍋粉變為9元每份。線上,菜品點上一定金額,可以享受滿減優惠。線下,到店消費可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團購券。  記者在店內消費後,店員按0.5元每串的價格收費。
  • 網友曝光外賣潛規則!記者調查發現多數餐食外賣比堂食貴,而且…
    目前,通過外賣平臺點餐已經成了不少人的「家常便飯」。大家都覺得點外賣不僅便捷,而且還有各種優惠——點單滿減、贈送優惠券等等。然而,在對比了多家餐飲店線上、線下價格之後,記者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 同一個漢堡、同樣的套餐,外賣卻比堂食稍貴?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朱蓉 實習生 彭格欣 趙瞳銥 同一個漢堡、同樣的套餐,外賣卻比店內堂食的售價貴出幾元錢?日前,一網友發微博稱,發現某國際連鎖餐飲品牌的外賣端的套餐銷售價格,最高比店內貴了11元。
  • 同一套餐外賣比堂食貴18元! 麥當勞客服:因經營模式不同
    24日,記者在麥當勞的微信點餐小程序「i麥當勞點餐」和「i麥樂送」上測試發現,在濟南,麥當勞外賣也比堂食貴,差價高達18元!對這一問題,記者電話諮詢了麥樂送客服,客服的回答是因為麥樂送的經營模式和麥當勞門店不一樣,其菜單也是專屬的,促銷活動和麥當勞門店也不同,所以價格會有不同。麥當勞外賣和堂食差價普遍存在 同一套餐能差18元!
  • 只做線上外賣這樣經營模式會靠譜嗎?必普為你分析優缺
    那些只做餐飲線上經營的創業會虧嗎?必普認為,答案是不一定。在如今,外賣的興起帶動了許多新品類發展。許多上班族和學生之所以選擇外賣,是因外賣快捷方便等優勢。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外賣更符合時代要求和市場發展趨勢,並已贏得新消費者靠譜認可。
  • 同一套餐外賣比堂食貴18元!麥當勞客服:因經營模式不同
    24日,記者在麥當勞的微信點餐小程序「i麥當勞點餐」和「i麥樂送」上測試發現,在濟南,麥當勞外賣也比堂食貴,差價高達18元!對這一問題,記者電話諮詢了麥樂送客服,客服的回答是因為麥樂送的經營模式和麥當勞門店不一樣,其菜單也是專屬的,促銷活動和麥當勞門店也不同,所以價格會有不同。麥當勞外賣和堂食差價普遍存在 同一套餐能差18元!
  • 「餓了麼」外賣店找不到實體店
    如今外賣網站、外賣app因方便快捷越來越受到年輕白領和學生族的喜愛。然而近日,本報熱線卻接到讀者俞先生的反映,他兒子最近在「餓了麼」外賣網訂餐,事後卻發現這家店在網站上顯示的地址根本不存在,極有可能是一家沒有正規店面的黑店。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類似的情況並非個例,食品安全令人擔憂。
  • 生活報記者走訪發現——餓了麼外賣實體店亂象叢生
    連續幾日,記者對部分餓了麼實體店進行了走訪,發現的確存在髒亂車庫裡做外賣,拒絕提供營業執照,「執照」所示地點與經營地點不符等亂象。11月23日,記者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情況,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將對轄區內實體店加強巡視監管,如發現店家有違規行為,將立即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麥當勞外賣價格比堂食還要貴15元!店家這樣解釋……
    2元,同款經典麥辣雞腿漢堡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貴6元,加上配送費9元,要多花15元。以肯德基香辣雞腿堡為例,在肯德基APP上選擇到店用餐,該產品標價為17.5元,而在小程序上選擇外送服務,該產品標價為19元,比堂食貴了1.5元,且需另付9元的配送費。
  • 線上聖母,線下「我管你是誰」
    但線下買菜時「欸,你這人怎麼這樣,不就多拿你一根蔥嗎?」「便宜我兩毛怎麼了?「」你家白菜怎麼那麼貴,隔壁家才5毛,你要賣6毛?「反正就是」我管你是誰。比如吵得比較火熱的外賣平臺,我前段時間看的一篇文章《你今天薅的羊毛,以後都要還回來》,就是闡述外賣行業的變化。我大學接觸外賣團隊,是最早的一批外賣平臺人,跟著一位學長做著網頁的外賣平臺。那時候某團和某麼還只是跟我們一樣的小團隊,還在借錢維護APP。
  • 一份外賣耗費4個塑料盒 生鮮外賣火爆誰來為包裝垃圾買單
    外賣火爆,生鮮快遞業務大增每天夜晚11時許,仍然可以看到外賣騎手在大街小巷穿梭。「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南京市夜晚外賣訂單量相比4月增長35.4%。7月28日下午6時許,在浦口區一家企業工作的高菲,又在手機上點了一份外賣。
  • 實測星巴克外賣和瑞幸外賣,究竟誰更優秀?
    星巴克的重心依舊是門店,外賣業務「專星送」最近才在十幾個主要城市全面鋪開;而瑞幸門店雖然也很多,但是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大概是由於門店選址和門店大小的原因,他們的線下門店顧客寥寥,反而是外賣業務風生水起。那麼,咖啡外賣界的新軍星巴克,和咖啡外賣界的大玩家瑞幸,究竟誰送的外賣比較靠譜?今天我們就來實測了一下。
  • 外賣抽成貴不貴,美團和商家誰更可信?
    那麼,外賣抽成到底貴不貴?商家真的無力承受了嗎?菜品漲價,餐飲商家很被動?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本來在春節期間是餐飲業最能賺錢的時候,可是現在卻每天都在賠錢。根據西貝的說法,每天的人員工資、店鋪租金的投入就是好幾個億,損失金額巨大。但總體來看,疫情屬於不可抗力的因素,餐飲商家受到影響無可避免。
  • 這樣點外賣,一周幫你省出一頓肯德基
    月末了,推薦一款吃飯能省錢的App給你,名字就叫——省點,可以對比同家餐廳,在不同外賣平臺的價格,還能1秒算出怎麼付錢最划算,01這樣點外賣更省錢幫你選出最划算的外賣平臺這款叫做「省點」的App,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綜合對比同個餐廳在多家外賣平臺上的價格和優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