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豪言3000億市值,如今僅200億,「中國的3M」何以墜落?

2020-12-18 中國紡織網

  1月22日,位於北京望京誠盈中心7號樓的康得新大樓戒備森嚴。當天上午,約四十位債權人從全國各地趕到北京,來這裡參加債權人會議。

  債權人持有的「18康得新SCP001」超短期融資券,本應在今年1月15日兌付。

  對於這些債權人而言,這個年關難過。

  儘管康得新(002450.SZ)董事長鍾玉表示,將會在3月31日之前償還債務,並承諾提供個人連帶責任擔保,但康得新目前的亂局仍令人擔憂。

  短短數月,這家有著「中國的3M」之稱的新材料巨頭屢遭重創:債務違約、董事長傳聞失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被ST。

  自2010年上市以來,在鍾玉的帶領下,康得新在新材料領域異軍突起。

  該公司八年間成長為A股赫赫有名的「白馬股」,市值最高超千億元。四年前,鍾玉更是豪言,康得新市值將會達到3000億元。

  但過去兩個月,這家曾備受資本追捧的明星公司急速墜落,市值縮水60%。

  過去一年多,康得新股價從最高的26元,跌至1月23日的5.73元,市值蒸發逾800億元。

  康得新的困境是中國民營企業過去一年境遇的一個縮影。對陷入泥潭的實體民企而言,2018年的冬天異常寒冷。

  由於宏觀經濟環境惡化,監管層加速「去槓桿」,銀行抽貸,金融機構不再輸血,這一系列「組合拳」導致能源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百億帝國亦在瞬間崩塌。

  這一年,晨曦集團、大海集團等行業巨頭已轟然倒下;寶塔石化、永泰能源、陽光凱迪等公司仍在苦苦掙扎。

  2019年,死亡名單上的數字仍在增加。下一個倒下的,會是康得新嗎?

  危機四伏

  在債權人會議上,鍾玉承諾對債券追加個人連帶擔保,可通過應收帳款、銀行支持、引進戰投等方式,逐步償還債務。

  但對這位康得新「一把手」的承諾,部分債權人表示懷疑。

  對現年69歲的鐘玉來說,過去三個月或許是他從商生涯中最黑暗的日子。

  創業初期,他曾給自己定下一個原則:「別人做的我不做,別人做得好的我更不做,我做的是別人所沒有的,我做的就不讓別人追上。」

  20年來,在預塗膜、光學膜、碳纖維等新材料領域,這家成立於2001年的新材料巨頭曾多次突圍成功。康得新不僅讓國內頂級專家側目,更打破外資公司在這些領域長達數十年的壟斷。

  作為中關村第一批創業者,這位特種兵出身的企業家有著堅忍的意志力。

  但讓他未曾想到的是,在將康得新打造成新材料領域的巨擘之後,該公司依然逃脫不了債務黑洞。

  和其他陷入困境的民企一樣,導致康得新陷入泥潭的亦是債務違約。

  1月15日,康得新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18年度第一期、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的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正在加速回款進行資金安排,計劃近期予以兌付。

  其中,2018年度第一期債券正是「18康得新SCP001」,總額為10億元,發行期限為270天。當晚,康得新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

  六天後,另一支名為「18康得新SCP002」的債券亦未按期償付本息,構成實質違約。該債券發行總額為5億元。

  事後,康得新的解釋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宏觀金融環境及銷售回款緩慢等諸多因素影響,該公司的資金周轉出現暫時性困難。

  但這個理由無法令人信服。

  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康得新帳面期末貨幣資金約150億元,現金餘額達143.13億元。除了帳面資金,該公司帳面上還有超過42億元的可出售金融資產。

  擁有百億現金,卻無法兌付15億元到期債券,康得新的舉動令人生疑。這個謎團在1月21日得以揭開:資金被大股東佔用。

  有機構人士現場質問鍾玉,佔用資金是否達到100億元。鍾玉的回答是,沒有到100億元,具體金額等證監局核查意見為準。

  早在去年6月,康得新的危機已經開始顯現。6月1日,康得新股價遭遇閃崩,隨後緊急停牌。

  停牌期間,去年10月29日,因未披露股東間的一致行動關係,康得新、康得集團、實際控制人鍾玉及中泰創贏、中泰創展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導致康得新在去年11月6日復牌後,連續三個跌停。截至1月23日,短短兩個多月,這支「白馬股」遭遇拋售,市值從復牌時的500多億元,跌至僅202億元。

  進入2019年,康得新的債務危機仍在發酵。

  1月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2018年12月7日裁定認為,即日起查封、扣押或凍結被申請人康得新、張家港康得新、康得集團、鍾玉價值約7564萬元的財產。

  兩天前,一則公告將這家新材料巨頭向深淵再推一把。

  1月21日,康得新公告稱,該公司22個銀行帳戶被凍結,其中5個屬於主要帳號。同時,不排除後續公司其他帳號或資產被凍結的情況發生。

  次日,康得新停牌。又次日,「康得新」變成「ST康得新」。

  擴張之禍

  面對當前的困局,鍾玉或許會想起4年前的豪言。2015年中,他曾放言,未來三年,康得新市值要到3000億。

  彼時,康得新的市值約為500億元。在當時A股市場中,AB股市值在3000億元以上的僅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中國中車等9家公司。

  在他的規劃中,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康得新未來的三大布局:3D智能顯示、新能源電動車以及新材料業務。

  如今,三年期已過,康得新深陷債務危機,市值僅剩200億元。這位中關村狂人當年的豪言壯語,成為持有康得新股票的34隻公募基金眼中的地雷。

  康得新的債務黑洞仍在擴大。倘若兩個月後未能兌現兌付承諾,這家新材料巨頭或將徹底失去資本市場的信任。

  在鍾玉發出3000億豪言之後,康得新猶如一臺裝上強勁馬達的機器,奪路狂奔。

  截至目前,康得新擁有三大主營業務,六大生產基地,全球布局九大研發中心,擁有100多個細分類別,超過1000多種產品,主要客戶超過1600家。

  它的客戶群包括奔馳、寶馬、蘋果、三星、茅臺、五糧液、GUCCI、CHANEL等知名公司。

  憑藉在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競爭實力,康得新被稱為「中國的3M」。

  3M公司成立於1902年,距今117年,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

  這家全球多元化科技企業以勇於創新、產品繁多著稱,覆蓋各行各業。在去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3M位列第376位。

  對於康得新,鍾玉對標的公司之一正是3M。此前,在預塗膜、隔熱膜等細分領域,康得新成功擊敗包括3M在內的外資新材料巨頭,實現進口替代。

  去年2月,康得新還將觸角伸向海外,發起對美國先進材料企業Boyd Corporation(寶德)100%股權的收購,價格為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億元。

  資料顯示,寶德是一家熱管理和環境密封解決方案領域的設計和製造商,提供精密橡膠、塑料、金屬、柔性環境密封和能源管理解決方案。

  該公司的客戶分布在電子工業、移動計算、醫療技術、運輸、航空航天和其他B2B以及消費關鍵型行業,在全球擁有26個生產基地。

  但7個月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收購項目在美國審批的困難程度加大,康得新宣布終止收購寶德。

  在宣布終止收購的前一天,寶德母公司Genstar Capital宣布已完成將寶德出售給高盛旗下一家公司。

  目前,康得新重點布局的領域是碳纖維市場和3D裸眼顯示領域。有券商甚至認為,在這兩個領域的率先布局,未來有望再造一個「康得新」。

  但碳纖維猶如一個吸金黑洞,「白馬股」康得新因此被拉下神壇。

  鍾玉決定布局碳纖維市場是在2013年。

  當年,作為康得新控股股東,康得集團決定入股中安信科技。後者成立於2011年,其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及民用碳纖維。

  起初,康得集團在碳纖維領域的布局,康得新置身事外。直到2017年,鍾玉決定讓康得新參與到碳纖維業務布局中。

  當年10月18日,由康得集團、康得新、榮成國資三家一起投資了康得碳谷,三家公司的出資分別是90億元、20億元和20億元。

  康得碳谷項目預計總投資500億元。這個未來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基地,計劃於2023年建成,年產能為6.6萬噸。

  不過,康得集團的募資並不順利。

  去年5月18日,康得新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中稱其20億增資款已到位,榮成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出資的20億元也已到位,唯獨大股東康得集團的90億元僅到位2億。

  此次風波讓外界對康得集團的資金實力產生疑慮。

  去年5月,康得新在《關於深交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中披露,康得集團總資產為175.58億,淨資產25.37,利潤總額僅為1.08億,對應資產負債率高達85.56%。

  但此時,康得碳谷項目「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核心設備合同已籤訂完畢」,康得集團騎虎難下。

  有券商人士分析稱,迫於無奈,鍾玉決定先從現金流充沛的上市公司康得新「借用」資金。

  但大股東佔用資金的違規做法,被監管機構盯上。

  在1月22日的債權人會議上,鍾玉首次承認,上市公司和集團的資金確實存在混用情況。

  而大股東對上市公司資金的佔用,除了股票質押補倉,主要用於投資的正是碳纖維項目。

相關焦點

  • 曾經全球第一的科技巨頭墜落,如今狂欠3000億!
    曾經全球第一的巨頭,如今欠債3000億元!沒錯,這家風雨飄搖、債臺高築的公司,正是科技巨頭「戴爾」!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曾經全球最大的PC廠商,鼎盛時期的戴爾市值曾超千億美元,標準的大廠風範。近日,戴爾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 是什麼支撐起了3000多億市值的海底撈?
    眾所周知2020年的餐飲行業不太好做,受到疫情的影響,大多數餐飲品牌都在虧錢,大品牌海底撈也不例外,2020年的財報也不好看,尤其是年中財報虧損較多,加上海底撈的加速擴張戰略,資金流出很多,那為什麼海底撈的市值仍然在3000億以上?原因是資本很看好。
  •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其上市次日股價表現雖不如首日亮眼,但盤中漲過120港元,最終收於112.2港元,總市值3508.59億港元,較已上市6年的阿里健康高出近150億,1050億市值的平安好醫生更是被遠遠甩在了後面。作為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後浪,京東健康憑什麼值這麼多錢?從昨天到現在,不少人在思考這個問題。
  • 200億「撿漏」王健林6折酒店,以為大賺,如今卻負債超3000億
    如今的房子在很多房地產廠商手中已經不再是「香餑餑」反而逐漸變成了「燙手山芋」,從而出現很多房地產大佬開始打折促銷手中的房子,酒店等等。曾有知名企業200億「撿漏」萬達77家酒店,本想大賺特賺,如今卻負債3000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京東健康: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摘要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高出近150億,1050億市值的平安好醫生更是被遠遠甩在了後面。京東健康是靠壯陽藥、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  這就很可笑了。  壯陽藥、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  第一個問題,京東健康是虧損的嗎?從招股書來看,顯然不是。
  • 暴跌99%,這家公司退市了:200億市值「灰飛煙滅」
    來源:中國基金報12月16日A股收盤,凱迪退最後一個交易日就此結束,股價只剩0.15元。而12月17日,正式摘牌退市!巔峰時期,凱迪退(凱迪生態或凱迪電力)市值也曾達到過270億的高位,而今市值只剩不到6億。公司股價最後收盤僅剩0.15元,高位下來也跌去98.68%。
  • 盤古智庫副理事長單位伊利集團市值突破3000億
    來源:盤古智庫1月5日,盤古智庫副理事長單位伊利集團總市值突破3000億元。截至當天收盤,伊利股價為50.93元,上漲7.54%,達3097.88億元。自2020年7月總市值重回2000億以來,伊利股價一路上漲,截至同年12月31日收盤,伊利總市值達到2699億,全年漲幅超43%。2020年中國企業市值500強總榜單數據來源:Wind伊利是我國乳製品行業龍頭。在去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伊利再創新高,位列第5名。
  • 200億市值灰飛煙滅,兩大機構割肉...
    200億市值灰飛煙滅,兩大機構割肉出逃,8萬股東踩雷…曾經的「生物質發電第一股」如今也要退市了。今天,凱迪退迎來其在A股市場最後一個交易日。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因激進擴張,債臺高築,最終淪落至退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凱迪退股東戶數仍有7.94萬戶。
  • 暴跌99% 200億市值「灰飛煙滅」 又一昔日...
    暴跌99%,200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昔日明星公司謝幕,網友:不賣,我要看底牌   12月16日,是凱迪退在A股市場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0.15元/股,全天成交1401萬元,總市值5.89億元,凱迪退從高位下來股價跌去了98.68%。
  • 三位華人小夥在美送外賣,送出一個市值3000億的上市公司
    DoorDash已經躋身美國最大的外賣公司,其上市也成為今年以來美國最大IPO之一,按發行價計算其市值達到390億美元。上市後,其股價暴漲,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約合3200億元)。按目前3000億市值計算,其身家都在百億元以上。外媒評價他們是移民實現美國夢的代表。平均年齡30歲,送外賣實現財富自由這三位創始人的故事確實勵志,尤其是身為CEO的Tony Xu。他原名徐迅,1985年出生於中國南京,小時候就隨父母移民美國。
  • 暴跌99%,200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昔日...
    12月16日,是凱迪退在A股市場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0.15元/股,全天成交1401萬元,總市值5.89億元,凱迪退從高位下來股價跌去了98.68%。這家曾經市值200億的上市公司,因激進擴張,債臺高築,最終淪落至退市。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凱迪退股東戶數仍有7.94萬戶。
  • 暴跌99%,200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昔日明星公司...
    每經編輯:杜宇 12月16日,是凱迪退在A股市場最後一個交易日,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0.15元/股,全天成交1401萬元,總市值5.89億元,凱迪退從高位下來股價跌去了98.68%。這家曾經市值200億的上市公司,因激進擴張,債臺高築,最終淪落至退市。
  • 逾200萬股東炸鍋!近900億市值解禁洪流將至
    數據寶統計顯示,不含科創板公司,下周共有41股面臨解禁,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885.4億元。按一季度末股東數據來看,這32股合計股東達到209.6萬戶。2股解禁市值均超百億從單只股票解禁規模來看,15股解禁市值均在10億元以上,分別是中際旭創、三隻松鼠、移遠通信、中國長城、基蛋生物等。
  • 禁售期結束,Snowflake市值一周蒸發200億美元
    自一周前創下紀錄高位以來,Snowflake已下跌約16%,市值蒸發了近200億美元。12月15日是Snowflake的第一個限售解禁日期,該公司員工可以出售高達25%的既得期權和股份。截至7月31日,這代表著11,295,695股Snowflake股票。
  • 上市20個月,小米換掉CFO:市值比美團少3000億
    上市20個月,小米一年營收超2000億,利潤也有上百億,但市值卻遠遠遜色利潤還不到50億的美團點評。截止2020年4月13日16:00,小米市值為2438億港元,而美團點評總市值達5659億港元。換言之,一個美團市值大約抵上兩個多小米。
  • 負債超3000億!由北京大學創辦的中國最大「校企」,如今宣告倒閉
    方正集團在IT業站穩腳跟後,又開始多元化發展,涉及IT、房地產、金融、保險、醫療醫藥等多個領域,並且產業都欣欣向榮,其中的領域有六家上市公司,公司總市值高達上千億元。但是這樣的一家多元化集團,如今卻負債超3000億,並在今年2月份突然宣布破產重組。
  • 數字支付公司Square市值突破500億美元,比肩美國大型銀行
    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 數字支付公司Square Inc (NYSE:SQ)過去幾個月的暴漲,令其市值躋身美國大型銀行之列。自4月份以來,Square股價上漲127%,目前市值約為550億美元,超過了Truist Financial Corp (NYSE:TFC)以及KBW銀行指數中除四家銀行之外的所有銀行。
  • 周鴻禕點名的這家美國企業安全公司今日市值破200億美元
    周鴻禕指出,Crowdstrike的收入只有賽門鐵克的5%,但市值超過了賽門鐵克,360做的事比Crowdstrike做的事大多了。上市兩個月,市值突破200億美元據雷帝網了解,CrowdStrike是一家提供網絡安全服務的初創公司,代碼為 "CRWD",今年6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 痛失3000億市值寶座!忙著解釋澄清後,「眼科茅臺」仍逆市跌落,本周...
    開盤後,公司股價仍大跌逾10%,此後略有回升,截至午盤痛失3000億市值寶座,半日蒸發1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愛爾眼科對於新年第一個交易日的「股價滑鐵盧」似乎早有預料。4日清晨,董秘吳士君便在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使股價短期有波動應該也不會改變長期趨勢,眼科賽道仍坡長雪厚。3000億市值寶座沒了3000億市值得而復失,只隔了一個元旦假期。
  • 每日時尚要聞:Under Armour走向時尚化 太平鳥市值200億
    Etro全球通信副總裁Jacopo Etro表示,如今的產品需要做減法,合併男女時裝系列是強化Etro品牌形象的最佳方式,有利於統一男女線的風格與連貫性。據悉,Etro合併男女裝後的2018年春夏系列將於9月在米蘭時裝周期間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