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雅最近情緒低落,因為上個月她剛剛第三次慣性流產。
對剛做完清宮手術的小雅來說,這不僅是巨大的身體創傷,更是難熬的心理折磨與傷痛。
小雅給我打電話時哭著對我說,我現在一想到生孩子這件事就渾身發抖,我怕了,真的很怕。因為手術室太冰冷,因為儀器在你身體裡攪動的感覺太痛。而想到那三個沒能見面就離我而去的孩子,我更是感覺自己罪孽深重。
小雅原本並不太想要孩子,但是她公婆是極其傳統的潮汕人,丈夫也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這件事,一家人都催著逼著她生孩子。結婚後,小雅頑強抵抗了一年催生,但是全家都把她當作共同敵人的感覺實在令她無法忍受,最後她妥協了,答應開始備孕。
備孕的過程極其艱難,他們夫婦鍛鍊、健身、檢查、求神問藥的嘗試了一年半才終於懷上第一胎,沒想到才兩個月就檢查出胎停。小產後不多久,公婆又來催著他們備孕,小雅說感覺自己在他們眼中仿佛自己只是個生孩子的機器一樣。沒想到後面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意外流產,醫生說她這已經是習慣性流產,非常危險。
三次流產,讓小雅身心俱疲,萬念俱灰。她和老公說,我這幾年再也不想生孩子這件事情了,太遭罪了。你要是必須要孩子,我們就離婚吧。
令小雅心寒的是,這個青梅竹馬、相守十幾年的枕邊人,居然當下面露難色,沒有寬慰她,也沒有給出具體的回答。
小雅問我,難道不生孩子的我就是罪人嗎?就理所應當的該承受他爹媽的冷眼和嘲諷嗎?我也努力了這麼多次,可是每次最後受傷的都是我,他怎麼就不能心疼下我呢?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叫做「我不生孩子有錯嗎?」
節目中的嘉賓表達了他們對此不同的看法。
陶晶瑩認為,不該輕易放棄成為父母的機會。為人父母,讓她學到更多,讓她明白該如何對待別人,讓她的心態更加謙卑。生孩子,不是為了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孩子,是作為愛的結晶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現場還有一些人堅定地表示自己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義務。
其實,有人選擇生孩子,就有人選擇不生孩子。
在自己眼裡,也許對方的選擇都會讓他們後悔,但那是他們各自的選擇,誰都無權幹涉,也無權指責。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女人因為擁有子宮,所以好像生孩子就變成了一件天生應該要去做的事。
尤其是在中國,傳宗接代的思想也深入人心。無論時代怎麼發展,社會怎麼進步,人們還是根深蒂固地認為,女人到了年齡就該結婚生子,這似乎是女人天生的本能。
可是,我們很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女人只有成為母親,才能證明她自己的價值嗎?一個母親只有敢於拿命換孩子,才能證明她是偉大的嗎?
不是這樣的。一個應該被反覆強調的常識是:生育雖是女性的生理功能,成為母親雖然是一個女性的權利,但這絕非意味著女性是生育機器,也不意味著每一個女性只有成為母親她的人生才是圓滿的。
哪怕是一個女性成為母親,撫養孩子是她的義務,但這也絕不意味著,母親才是她的唯一身份和標識,她必須為孩子付出她的一切時間和精力。她依舊首先是她自己,然後才是母親的身份。我們歌頌母親的偉大,但我們不應以「偉大」為由對母親和女性進行道德綁架。
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女性,卻被這樣的條條框框束縛著。
當你打算生孩子的時候,就是一個冒險的開始。從懷胎十月到養而育兒再到平衡家庭事業,每一關,都膽戰心驚的過,每一步,都要走得格外艱難!
紀錄片《人間世2》第二集「生日」,講述了一群危重孕產婦的故事。
節目說,產房看人性,產房看社會。
高危產婦吳瑩,在鏡頭前說的第一句話是:「我認為人生要是圓滿,就是有個孩子。都說我想不開,有些事情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你體會不到那種感受。我願意拼一把。」
25歲的吳瑩,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伴有重度肺動脈高壓。術中小孩胎盤一拿出,血壓一掉,馬上就心臟供血不足,就會出現惡性心率失常。這種情況下,懷孕生子會嚴重危及她的生命。
醫生、丈夫、父母、公婆都竭力反對,丈夫申傑說:「她堅持,又哭又鬧的,我們只有同意。」孩子在她的肚子裡28周,她和家裡也吵了28周。
剖腹產那天,肚子裡的孩子才28周,之所以提前剖,是因為孩子多在肚子裡呆一天,媽媽就多無數的風險,進手術室前,吳瑩哭泣著說:「我害怕。」
現實很殘酷,孩子是早產兒,一生下來就被送到重症監護室,吳瑩陷入昏迷,也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醫院集中了各科最好的醫生會診,掙扎了14天,最終還是沒能把吳瑩搶救回來。在生產變成母性偉大還是生命賭注時,吳瑩賭掉了生命,沒來得看拼死生下的兒子一眼,從此生死殊途。
她說,人生圓滿就是要有個孩子。
可是最後,她賭上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丟下了父母,公婆,丈夫和一出生就沒了母親的孩子。這樣的人生圓滿了麼?
社會上,總有人給女性灌輸這樣的概念:
「一個女人,不生孩子,她的生命就不完整。」「女孩都是賠錢貨,男的才能傳宗接代。」「別人都能生,為什麼你不行?」……
「沒有孩子人生就不完整」的愚昧觀念,讓多少人把女性當成了生育工具。卻沒有人告訴她們:其實,你們的生命和孩子一樣寶貴!生孩子,真的不是女人的必做題。
在《老友記》中扮演Rachel的「美國甜心」詹妮弗·安妮斯頓,之前就因為不生孩子被一直逼問和質疑:你為什麼這麼大年紀了還不當媽媽?
對此,安妮斯頓回擊道:
社會一直在給女性施加一種壓力,女人必須要成為母親,如果她們沒有生孩子,她們就會被視為沒用的殘次品。但或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是未來生育和繁衍,我還有其他的使命,還有其他我應該去做的事情。
她沒有生孩子,卻有比大多數人精彩百倍的人生。
我們不能強迫一個外人來完整我的人生,也不能因為要變得「所謂的完整」而被綁架去生孩子。成為母親和選擇不生,本來就沒有哪種選擇更偉大。
生或者不生,其實都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只要不辜負自己,就是對的決定。
我們選擇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就是身為一個成年人,所擁有的「有重量的自由」。
希望有那麼一天,所有的女性都可以自由選擇,保持單身還是進入婚姻,成為母親還是協議丁克。
每一種選擇都被尊重,才值得更多生命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