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專家N條「復工」建議:讓病毒不復燃,疫情不反彈

2020-12-18 澎湃新聞

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緊的關頭。除了境外輸入形勢嚴峻,隨著全國各地大多數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聚集性傳播風險也可能導致疫情「死灰復燃」。

3月16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25個部門研究發布了《關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復工服務保障。

針對以上四個方面,《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記者採訪權威專家,給你具體可行的防疫建議,避免復工復產後疫情反彈。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副主任醫師  李侗曾

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 江越

本文編輯丨鮑捷

       

穿衣篇

不可驟減衣物,以免感冒降低免疫力

      

春季乍暖還寒,保暖禦寒很重要。李侗曾提醒,春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一旦感冒,人的免疫力會下降,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隨之升高。

因此,切不可驟減衣物,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嬰幼兒和孕產婦等人群更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做好保暖來抵禦「倒春寒」。

1.適時增減衣服

即便是在溫度已較高的南方地區,也應根據天氣適時增減衣服。需要提醒的是,穿外套、戴帽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身體與病毒的接觸機會。

2.上班備好防護消毒品

每天上班前,建議大家準備好一天要用的防護消毒品,包括口罩、消毒溼巾、75%濃度的酒精、免洗洗手液、手套等。

3.回家摘口罩、洗手、消毒

下班回到家,最好在進家門前就摘下口罩,在口罩上噴酒精消毒,再由內向外反向摺疊並裝在密封袋內丟棄。

進門後,立即換掉衣物,而後馬上洗手,並用消毒溼巾或75%濃度的酒精對手機、公交一卡通、門禁卡、鑰匙、手錶等物品消毒。

此外,在衣物消毒方面,李侗曾建議,在家裡通風處專門設置一個區域,回家後,將外套、鞋子、背包等放在這裡。

4.衣物放在陽光下暴曬

如果當天去過人員密集的地方,建議用56℃~75℃的水浸泡衣物30分鐘以上再清洗,然後把衣物放在陽光下暴曬,以殺滅病毒。

      

飲食篇

杜絕聚餐,吃飯前的最後一刻再摘口罩

    

復工後,大多數人的午飯甚至三餐都會在單位或附近解決。

李侗曾建議,疫情期間,不論是中午還是晚上下班後,都要堅決杜絕聚餐,最好獨自就餐。

1.帶飯或打包餐食外帶食用

如果條件允許,應儘量從家裡帶飯或在單位的餐廳、食堂打包餐食外帶食用,取外賣時也應儘量保證無接觸拿取。

2.吃飯前最後一刻再摘口罩

在食堂或餐廳用餐時,要注意錯峰,避免扎堆,排隊時間距應在1米以上。同時,口罩應佩戴到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再摘下。

 

摘口罩時,注意要從耳掛處將口罩取下,不要接觸內表面和外表面。

3.避免吃飯聊天

用餐時,應儘量保證一人一桌就坐,並朝同一方向落座,避免與同事面對面就餐和聊天,吃完後應儘快離開食堂。

 

4.保證膳食營養均衡

除了用餐期間注意防護外,復工人員還應注意保證膳食營養均衡,提高免疫力。

儘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關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營養建議》,保證充足營養,不可偏食,注意葷素搭配,加量攝入魚類、禽肉類、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及新鮮蔬果。

同時,烹飪時要確保食物充分加熱,讓病毒失去傳染性。

居住篇

能走樓梯不坐電梯,室內每天至少通風3次

李侗曾表示,復工復產後,每天從上班出門前直到下班回家後,防範病毒的意識都不能鬆懈。

1.上班前量體溫

上班前,建議先在家中測量體溫,如出現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等可疑症狀,切不可堅持上班。

持續高熱(超過3天)超過38.5℃需要去醫院;低於38.5℃的輕度發熱,在家隨訪觀察。

2.錯峰上班,配戴口罩

不論在單位還是家中,乘坐電梯時,應儘量錯峰,務必戴好口罩,同時儘量不要在電梯內交談。

3.按電梯避免直接觸碰

接觸電梯按鈕時,建議佩戴防護手套,或使用紙巾隔開,避免直接觸碰。此外,對於居住或辦公樓層較低的人,建議戴好口罩走樓梯,過程中不要觸摸樓梯扶手。

   

 

4.每天通風3次

不論是居家還是在單位辦公,都要注意室內通風,建議每天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要注意保暖。

5.工作期間全程配戴口罩

如果不能與同事保證1~2米的安全「社交距離」,則應在辦公期間全程佩戴口罩,並儘量採用線上溝通的方式,減少面對面交流,傳閱紙質文件或其他物品後應及時洗手。

6.定期對辦公用品消毒

儘量不要使用公用的辦公用品,自己的鍵盤、滑鼠、座機電話等辦公用品要定期用75%濃度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7.減少開會頻率

一定要減少面對面集中開會頻率,儘量採取視頻或電話會議形式。如必須要開會,應選擇面積較大、通風較好的空間進行,開會期間,間距應至少1米,並控制會議時長。

李侗曾提醒,開會時,最好採取實名登記制,一旦發現有疑似或感染者,可方便查找與其接觸人員及時隔離。

8.便後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由於糞便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因此不排除新冠病毒存在糞口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因此辦公樓裡的洗手間也應注意清潔、通風。

排隊如廁時應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便後應蓋上馬桶蓋再衝水,如廁前後都要認真洗手。

出行篇

步行、騎行、開私家車是最優選擇,坐公交戴口罩和手套

出行方面,李侗曾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應儘量選擇步行、騎行或開私家車。

騎共享單車應注意擦拭消毒,私家車需每日通風。

選擇計程車或網約車出行時,要戴好口罩並提醒司機也戴好,上車後保證車內通風良好。

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切記全程戴口罩,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的物品,建議佩戴手套,注意與車內其他人員保持一定距離。

李侗曾提到,隨著各行各業陸續復工,餐廳、電影院、健身房等休閒、娛樂場所也會採取限制人數或預約制等形式逐步開放,但還是建議避免前往這類人群聚集且封閉的地方。

如必須要去,應做好防護,並配合場所工作人員做好登記、體溫檢測等。

       

最後,李侗曾提醒,雖然咳嗽、發熱、胸悶、氣急等呼吸系統症狀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但一些患者可能僅出現乏力、全身酸痛、精神不振以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要做好識別、儘快就醫。即使當下全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個人也不能麻痺大意。▲

本期編輯:劉雲瑽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常態化,感染科護士長堅守「疫」線不鬆懈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前沿陣地,江城各大醫院的傳染科病房,白衣護士們正嚴陣以待。 近期,記者探訪武漢部分醫院的感染科,記錄下感染科護士長工作的瞬間,在繁忙的身影、美麗的雙手背後,有一個個溫暖的故事。 熟練操作各種搶救儀器,是護士們的基本功。
  • 復工後如何防病毒?日本專家提出5點建議
    復工後如何防病毒?日本朝日電視臺邀請了兩位專家來介紹他們的經驗,一位是東京池袋大谷醫院院長大谷義夫,他寫過一本書《最強的體調管理》;另一位叫「松本忠男」,他30年如一日打掃醫院,是醫院清掃專家。大谷院長介紹了在公司等公共場所預防病毒的5個關鍵方法,我給大家逐一介紹,因為我們中國各公司馬上要復工,這幾點經驗值得參考。
  • ...二波疫情暴發發背景下,青島疫情反彈有什麼不一樣?看看專家怎麼說
    令人揪心的2大熱搜消息今天關於疫情的2大消息令人揪心!第一熱搜是全球疫情大爆發,第二熱搜就是青島疫情反彈。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11日發表觀點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 【資訊】春節疫情會反彈?病毒潛伏期超過14天?專家這樣回應
    截至1月14日15時,東莞屬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有關情況,針對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的現狀怎樣?春節期間疫情是否會反彈?隔離14天後為何仍能查到病毒等問題作出回應。
  • 比起「新冠」,這4種病毒不僅擅長偽裝,還可能致癌
    別慌,病毒學家的解讀來了 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10個疑惑,專家一次性解答清楚 營養專家一份「復工帶飯攻略」,解決上班族的午飯難題 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義大利,病死率為何居高不下? 國內疫情是否會「二次暴發」?
  • 美國進行全民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專家表示:三項檢查應缺一不可
    (健康時報記者 張彥婷)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川普政府新冠疫情工作小組成員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周五在接受CNN採訪時說,美國將很快推出全民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識別先天免疫者和患病康復後產生抗體的人,而有抗體的人可以立即復工,確保不發生二次傳染
  • 劃重點:下周二,華山醫院感染科一樓,普通專家門診...
    劃重點:下周二,華山醫院感染科一樓,普通專家門診,掛號費50元 2020-06-08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大利新冠疫情反彈 報告:共有活躍病毒傳染鏈925條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義大利衛生部和高等衛生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病毒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的影響,義大利已連續兩周新增確診病例呈增長趨勢,解禁境外旅遊或使第二波疫情加速到來。
  • 在武漢的法國醫生向法媒講述中國疫情,否認中國「疫情復燃」
    法國《瑪麗安娜》周刊1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再度封城,對於武漢的法國醫生而言「這不是疫情復燃」 多人近日被確診後,河北一些地區再度「封禁」。在武漢工作的法國醫生菲利普·克萊恩對中國疫情有自己的觀察。主管武漢一家國際診所的克萊恩認為,中國當局對有關疫情的任何疑點都反應迅速。以下是我們的訪談。
  • 最近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過年能回家嗎?
    首先這是兩個問題,一是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有反彈,二是今年過年能不能回家。其實在進入冬季以來,各地疫情確實有小幅反彈的跡象,另外過年是可以回家的,但必須是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國內疫情形勢目前控制得還算穩定,但相比前幾個月來說略微呈現小幅反彈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疫情當前復工大潮開啟,哪種交通工具最合適?
    #個人出行,共戰疫情#在2020年的開端,我們正在經歷著一場劫難,疫情的動態變化牽動億萬同胞的心。雖然有一部分企業選擇了遠程在線辦公,但是仍然有很多行業和企業需要大家到崗辦公,況且還有一些朋友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 復工護膚兩不誤 聚美優品幫你避開疫情下的五大護膚雷區
    關了一個多月後,堅信「無為而治」護膚理念的姑娘們終於失去了耐心,在迎接復工的日子裡,開始搜羅和購入各種護膚美妝產品。疫情期間,其實盛行了很多錯誤的護膚方法,不但沒有阻擋病毒侵蝕,反倒「自毀容貌」。若想皮膚好,有些護膚的「雷區」千萬不能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五大護膚誤區和化解之法,快來跟著學起來。
  • 西安交大二院感染科專家提醒: B肝規範治療可以實現臨床治癒
    西安交大二院感染科專家提醒: B肝規範治療可以實現臨床治癒 2020-12-07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家對元旦、春節期間疫情作出預判:防疫情反彈,我們有信心
    專家對明年春節期間疫情作出預判:明年春節防疫情反彈,我們有信心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2020年春節期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襲擾,人們沒能踏踏實實過上個好年。不建議老年人長途春運奔波「2021年的春節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此前表示:「比如坐火車、飛機時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時要勤洗手,咳嗽、打噴嚏避免對著其他人。節日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
  • 熱點關注 | 疫情反彈,我們怎麼防?
    熱點關注 | 疫情反彈,我們怎麼防?疫情反彈,我們怎麼防?11月下旬,上海、天津、內蒙古三地同時發現本土確診疫情。多地冷鏈產品及其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產品成為傳染的主要途徑。
  • 不顧疫情出現明顯反彈,美總統為大選連任,又想出一個「好主意」
    6月20日,美國總統下令放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速度,並作出解釋稱新冠病毒檢測試一把「雙刃劍」,檢測越多確診病例就越多。此前,美國總統曾暗示不檢測,病例就會少很多了,自誇美國檢測能力優秀。最近一段時間,美國新冠疫情出現了明顯的反彈,就在6月20日當天,美國總統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市舉行首次競選集會之前的數小時,其競選團隊中的6名成員被查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隨即被採取隔離措施。
  • 疫情期間,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最好吃12種以上食物
    陽春三月,網易科技聯合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打造重磅科普知識類策劃《疫情大考,50名科學家的100條建議》,以一線專家的視角,描述在疫情之下,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明白的100條小道理。
  • 不聽專家意見,一意孤行的川普急於讓美國帶病復產復工,結局會怎樣?
    川普和他的聯邦政府不顧專家勸解,把美式霸權在國內也發揮的淋漓盡致,儘管抗疫「隊長」三次勸解川普不要盲目復工、也不要搞一刀切,然而這一切都被忽視了。5月12日,福奇在疫情應對聽證會上說「無論是城市還是各州,如果在不具備『有效果且有效率的』應對能力時就倉促地重啟經濟,疫情可能會從小幅上升演變成大暴發。」
  • 歐洲邁出審慎復工第一步,疫情下如何維持「脆弱的平衡」?
    隨著疫情在歐洲被按下了「減速鍵」,歐洲各國的復工復產也逐漸開啟了「加速模式」。近日,歐洲多國邁出審慎復工的第一步,汽車製造和零售業成為了多國首批覆工的行業。此外,中小學等學校複課和繼續保持對社交距離的嚴控成為了歐洲多國復工復產的先導措施之一。
  • 多國疫情反彈!再延長30天!二季度全球貿易額將...
    專家警告美國疫情未完全受控;德法疫情反覆,為歐洲「解封」敲響警鐘。過去24小時新增過萬,巴西新增14991例、俄羅斯新增10598例。委內瑞拉等國封鎖措施將延長30天。各國疫情大反彈,不得不再出舉措。 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 二季度全球貿易額將驟減近三成 復工復產,在艱難中前行。外貿訂單,更是回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