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圍牆的大學」不應僅僅是個概念

2020-08-30 向日葵的纏綿

有媒體近日報導了長三角首個產教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大學」,指地方與一所大學共建的農業科技創新港。「沒有圍牆的大學」,既是指沒有物理意義上的圍牆的開放式大學,同時,它也是「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擬打造學校與社會深度融合的平臺。

近年來,「創新港」「沒有圍牆的大學」等概念,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青睞。許多地方都宣稱自己建設的是首個「沒有圍牆的大學」,當然,有的口氣很大,說是「全中國首個」,有的比較「謹慎」,稱是「地區首個」。去年有媒體就曾報導,中國首個「沒有圍牆的大學」迎來第一位研究生,也是指一所西部大學和地方共建的科技創新港。


事實上,現在的「創新港」概念,究竟與之前的大學科技園區概念有何不同?各地提及的「三位一體」「四位一體」與之前推進的產學研一體化存在本質差別嗎?目前看來,更多的是「提法」「概念」升級,在內涵實質上的創新還沒有顯現出來。這種傾向值得關注。


建設「沒有圍牆的大學」,核心當然不在於沒有物理上的圍牆。不設物理上的圍牆,讓校區存在於社區中,校區與社區的資源充分共享就顯得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破除觀念中的圍牆以及制度的壁壘。舉例來說,在一校之內,學院與學院之間是沒有物理圍牆的。但是,學院之間、學科之間以及同一學科不同專業間的合作,卻存在「各自為政」的圍牆和壁壘。


近年來,國家推進建立創新平臺,高校建設交叉學科,都旨在整合資源,加強創新合作。然而,這些自上而下推進的項目,在具體落實時變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資源、經費,於是在最初申請立項、制訂規劃時,各合作方「同心同德,同舟同濟」,而一旦項目到手就「同床異夢」。為此,建設「沒有圍牆的大學」,真正實現產教融合、「校區、園區、社區」一體化,就必須深化治理改革,提高現代治理能力。


就產教融合而言,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必須是現代大學與現代企業的合作。目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就存在學校由行政部門拍板合作項目,教師缺乏積極性,以及企業看重短期利益,不願意深度、長期合作的問題。以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為例,為創新集成電路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發展能力,教育部等部委於前兩年聯合出臺相關文件,提出推進產學研融合協同育人,要求各類院校要主動加強與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的合作,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促進人才培養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緊密結合。


然而,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並不多,在現實利潤的壓力下,企業更傾向於去挖有經驗的人才,而不願意花太多的精力和高校一起培養人才,結果就是優秀的人才匱乏,行業的整體發展受到影響。


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構建「現代學校+現代企業」無圍牆大學模式。在遴選合作企業、規劃合作項目與推進項目時,堅持教育標準與學術標準。對於現代企業,要重視企業現實的經濟效益,也要有企業家精神與社會責任感,要主動投入教育、關注人才培養。其實,產學研一體化根本目的在培養一流人才,通過給學生提供科研、服務社會的機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是創新的源頭活水。也只有踏踏實實走創新之路,建立現代治理結構,才能打破阻礙創新的壁壘,建成真正的「創新港」。

相關焦點

  • 光明時評:「沒有圍牆的大學」呼喚現代校企合作模式
    有媒體近日報導稱,南京市溧水區與南京林業大學籤訂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南林大新校區和農業科技創新港,打造長三角首個產教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大學」。而所謂「沒有圍牆的大學」,據稱既是指沒有物理意義上的圍牆的開放式大學,同時,它也是「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擬打造學校與社會深度融合的平臺。
  • 德國的大學為什麼沒有圍牆和門衛?
    剛走到大樓門口,一位企業家突然問:「這是大學嗎?」我回答:「為什麼不是?門口不是有牌子嗎?」這位企業家以不信任的口吻反問:「既然是大學,怎麼沒有看到圍牆和門衛?」我回答:「國外的大學都沒有圍牆和門衛。」他似乎在自言自語道:「沒有圍牆和門衛,那還是大學?萬一有壞人進大學怎麼辦?」他的問題令我實在無法回答。
  • 長三角首個「沒有圍牆的大學」!這所雙一流實力雄厚,值得報考
    【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上方 關注】「沒有圍牆的大學」就是指沒有物理意義上圍牆的開放式大學,它也是「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打造的是學校與社會深度融合的平臺。8月18日,南京市溧水區與南京林業大學籤訂協議,雙方合作共建南林新校區和農業科技創新港,打造長三角首個產教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大學」。
  • 打造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圍牆」的特色館意義突出。 2006年至2012年山東省內博物館數量和接待觀眾量示意圖 〉打破距離「圍牆」——多建館,建好館 博物館有沒有人氣取決於館藏物件、服務水平等多種因素,但首先一條是其要有人光顧。作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近年來將博物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山東博物館新館便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建設文化強省、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開山之作」。
  • 南京林大落戶南京溧水農高區,打造長三角「沒有圍牆的大學」
    圖片由溧水區官方提供8月18日,南京市溧水區與南京林業大學籤訂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南林大新校區和農業科技創新港,打造長三角首個產教融合的「沒有圍牆的大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南京市溧水區獲悉,南京林業大學新校區和農業科技創新港,是南京國家農高區在長三角發達地區探索「沒有圍牆的大學」的科技創新模式。
  • 西安沒有圍牆的大學,世界名牌梯隊,就在這個區域
    中國沒有圍牆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西安一流品牌大學,也是世界品牌著名大學,自2019年成立新以來,西安西鹹新區,創新港校區全面投入使用,這是中國沒有圍牆的一所著名品牌大學。西安地鐵五號線,西安西鹹新區創新港地鐵站,可直接到達校區,也連接了西安一流品牌大學老校區和新校區,地鐵可以全程直達兩座校區
  • 福州:共建共享「沒有圍牆的大學城」
    打破「圍牆」,不僅讓城市綠化美化形成「一盤棋」,還要形成文體設施資源和科研創新合作的共建共享。今年來,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打破各種有形無形的「圍牆」,實現開放共享。「這座建築就是福州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包括劇場、電影廳、藝術展廳等,建成後不僅為高校師生服務,還將面向群眾開放。」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文藝中心將以大學師生為主要服務對象,輻射周邊居民,打造大學生文藝基地、兩岸青年藝術交流窗口、文藝作品展示平臺、大學生文藝創作孵化空間。
  • 遊記:這是一所開放式大學,完全沒有圍牆
    這座屬於長老教會派的教堂,有一座含有12個塔鈴的56公尺尖塔,是但尼丁市區裡最醒目的地標。這是一所開放式大學,完全沒有圍牆,離我們的賓館僅僅步行五分鐘。校園綠意盎然,歷史性與現代的建築交錯,有著濃厚的學術氛圍。
  • 優課聯盟建起「沒有圍牆的優質大學」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各高校紛紛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成為大學生的「剛需」。由深圳大學倡導發起的全國地方高校UOOC(優課)聯盟(以下簡稱「優課聯盟」)利用聯盟優勢,打造了真正的「沒有圍牆的大學」。優課聯盟是首個全國地方高校優質MOOC課程資源共享平臺。面對疫情,聯盟積極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各高校開展在線教學保駕護航,並進入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的課程資源平臺名單。作為優課聯盟的發起單位,疫情期間,深圳大學在優課聯盟的積極配合下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工作。
  • 小小說:學校的圍牆應多高才不出事
    事因圍牆不夠高/外門雜役弟子學校的圍牆,每出事一次,加高一次;每加高一次,出事一次。因此,事兒發展到現在,那圍牆都不知道加高了多少次,出了多少事兒。這次歸責於校長的「無知」後,希望算是最後一吧。希望如此。希望而已。
  • 譽為東方劍橋的浙江大學,豪車遍地是不是真的沒有圍牆沒有校門
    99%的學生是來不了浙江大學的。浙江大學一校把浙江所有的文運佔盡,導致浙江現在除了浙江大學之外竟然沒有一所211院校了,是不是連一所雙一流也沒有不是我所知道的,在記憶中好像是沒了。校園夜色浙江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我差點就信了。浙江大學是個很開放的大學,像劍橋一樣沒有圍牆,是不是呢?
  • 《沒有圍牆的學校:體制外的天空》圍牆之外,是教育的境界
    白天,農家瓜果飄香十裡;入夜,曼陀羅花搖出白色神秘的鈴響……在這海拔五百五十米的坡地上,有一座沒有圍牆、沒有校門的開放式學校——那就是「全人學校」。這個世外桃源般的體制外學校,旨在培養自由深刻的靈魂與個人價值的學校,從此隱居之地開始了它顛覆傳統教育的旅程。
  • 中國沒有圍牆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
    西安一流品牌大學,也是世界品牌著名大學,自2019年成功新以來,西安西鹹新區,創新港校區全面投入使用,這是中國沒有圍牆的一所著名品牌大學。西安地鐵五號線,西安西鹹新區創新港地鐵站,可直接到達校區,也連接了西安一流品牌大學老校區和新校區,地鐵可以全程直達兩座校區。校園內部的環境非常的漂亮,建築以現代和歷史風格相結合,非常的霸氣。這裡就是中國西部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校區,這是校園環南路主入口的位置。
  • 導師掠影:他的人生沒有圍牆 | 訪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林振宇
    他的人生沒有圍牆,有的是向著心之所想,從容面對著更多的變化。林振宇收學生的時候,總會問:你為什麼要念研究生?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若是真摯地問出來,同樣蘊含著叩問心靈的力量。      他曾遇到一個保研的學生,面對這個問題時良久地沉默著。末了,那學生說自己確實沒有想好,放棄了保送的資格。他也曾遇到學生直白地告訴他,讀博就是想將來回老家,找個學院或師專工作。
  • 平潭引進臺灣社區治理經驗 打造沒有「圍牆」的社區大學
    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是由平潭兩岸國學中心、上井村村民委員會聯合成立的上井村社區大學。今年8月揭牌成立至今,三個月的時間裡,嵐臺兩岸的講師已開設六堂課,收穫了各個社區居民的肯定與讚揚,但這對上井村社區大學而言,僅僅是一個開始。
  • 沒有圍牆的藝術
    沒有圍牆的藝術,是大多數人對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第一印象。這裡不設圍牆,沒有大門,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出,與藝術和智慧生活來一次親密「邂逅」。隨著時間的沉澱,「藝術生活化」愈發成為駁二藝術特區的標籤,這裡不僅是世界各地藝術家進行文創實驗的藝術特區,也發展為一個文化觀光景點,將當代藝術親切而平易地滲透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從而「點亮」了整座城市的文化底蘊以及生活之美。
  • 校園與圍牆文化
    教師節餘音未了,許多事有些飄突,渾渾噩噩閒逛中,碰到教師路人甲,沒有問及詳情,只知道深圳學院,明年才能夠搬家。三句不離本行,說護照歸組織部,外出交流不方便,校園圍牆的文化,容易形成新壁壘,隔斷與社會關聯,如何才學有所用。還有社會的分配,如何更公平合理,聊聊數語之間,意境大致明朗,只是差拆掉圍牆,讓校園更加陽光?中午下班很匆忙,來不及細細思量,分道揚鑣忙走路。
  • 密涅瓦:沒有圍牆的「世界大學」
    密涅瓦大學的「翻轉課堂」早已讓學生習慣線上的互動式學習,四年、七個城市的模式,也讓學生熟練了跨國異文化場景下的溝通和遠距離工作。 這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學生多元,大學期間前往全球7座大都市學習、工作、生活。
  • 中國最自由大學:沒大門也沒圍牆,曾被《色戒》取景卻排亞洲第五
    自古以來學校都是十分神聖的地方聖地,而就現在來說咱們國家的大學雖然相對開放了很多,但有一點卻是沒有改變的,那就是對於大門和圍牆的執著。似乎咱們國家大部分大學都是有自己的大門和圍牆的,哪怕沒圍牆也會用鐵柵欄隔開,這是一種保護,更是屬於一座學校的標誌,也像是一種傳統,但有今天要說的這座大學卻例外。這裡被稱之為中國最自由大學,它就是香港大學。
  • 長春市朝陽區法院成功調解57萬元圍牆維修款爭議
    A公司拒絕修復的情況下,C公司委託了四家公司對小區圍牆進行了維修,在支付維修總價款57萬元後要求A公司給付該款項。工程承包方A公司認為維修款應由該項目的綜合管網及瀝青道路工程承包方B公司承擔,故A公司向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B公司支付該筆維修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