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頭是道】嚴重顱腦損傷患者早期氣管切開與晚期氣管切開的薈萃分析和比較

2021-02-22 古麻今醉網

按照PRISMA指南的要求,e圖1(http://links.lww.com/CCM/F309)顯示了研究的流程圖,如流程圖所示,我們檢索了4,219項研究。我們在篩選標題和摘要以及閱讀了21篇全文後,我們總共選擇了八項研究進行系統評價,其中七項研究符合進行薈萃分析的要求。 

根據NOS評分標準,納入研究的質量得分在5到8之間。大多數研究的得分大於或等於7分(7/8),具體得分如e表1所示(http://links.lww.com/CCM/F309)。沒有病例對照研究符合本次分析的資格標準。

納入研究的一般特徵列於e表2(http://links.lww.com/CCM/F309)中,包括作者在ET組和LT組分組中的多樣性,所有ET組患者的氣管切開時間介於入院至去骨瓣減壓術後10天之間。三項研究(8、9、14)描述了入院至氣管切開的平均時間(ET:5.59±0.34 d;LT:11.8±0.81 d),七項研究將其結果分為兩組:ET組和 LT組。Siddiqui等人的數據僅用於ET分析,因為他們將ET與長時間帶管的患者進行了比較。只有Alali等人提出了傾向性得分匹配來評估幹預組。

表1列出了患者的基線特徵。ET組的參與者總數為2,343名患者(男性1,757名,女性510名,性別未報告76名),而LT組的參與者總數為2,312名(1,686名男性,女性589名,性別未報告37名)。我們沒有將其結果區分為幹預組(ET和LT)的研究從特定分析中排除。Rizk等人將患者年齡分為兩組(18-50歲或> 50歲),被排除在平均年齡分析之外。此外,由於Alali等人的研究綜合報告了ET組和LT組的氣管切開時間數據,因此其被排除在相關分析之外。

納入的研究使用了多種神經學量表,它們被用於評估入院時的患者。其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存在於所有研究中。然而,一項研究並未對ET組和LT組進行分層分析。ET組和LT組的GCS平均值分別為4.2±0.01和4.4±0.03。其他評估量表包括簡明損傷量表(兩項研究採用了該種評分,ET組和LT組的平均值分別為4.4±0.16和4.3±0.10),損傷嚴重度評分(兩項研究採用了該種評分,ET組為33.8±3.40,LT組為35.0±3.59),最佳運動反應(Khalili等人的研究採用了該種評分,ET組為3.5±1.58,LT組為3.6±1.15;p=0.518)和鹿特丹評分(Khalili等人的研究採用了該種評分,ET組的平均值為2.6±1.14,LT組的平均值為2.5±0.97;p=0.586)。

大部分研究沒有系統報告患者的預後,這使得分析變得較為困難。除了在神經系統評估和ET的時間安排上存在差異外,我們在選定可納入的研究後,這些研究在VAP診斷、平均機械通氣天數、平均ICU住院天數、平均住院天數、死亡率以及ICU和住院費用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匹配結果(表1)。然而,我們發現ET組VAP確診率明顯減少(651名ET組患者中272例確診,而703 名LT組患者中379例確診)、平均機械通氣天數減少(ET組:10.4±0.28天;LT組:15.7±0.57天)、ICU住院時間減少(ET組:14.6±2.41天;LT組:21.2±2.50天)和住院時間減少(ET組:25.0±1.18天;LT組:33.02±0.61天)。

有兩項研究中未提及VAP診斷,三個研究中未評估平均機械通氣天數。Dunham等人和Rizk等人的研究沒有提到平均ICU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Rizk等人研究被排除在死亡率分析之外,因為他們沒有評估ET組和LT組的死亡率事件。由於研究中使用的評估方法的多樣性,出院時間的分析受到影響。格拉斯哥成果量表用於三項研究,但不同患者的安排差異妨礙了進一步的分析。

有三項研究介紹了費用的分析,但都不能被綜合成一個統一數據。一項研究給出了沒有SD的平均醫院費用,但未進行進一步分析。Shibahashi等人的研究分析了ICU護理期間的費用,其中ET組算為13,623.47±5,669.63美元,而LT組為21,261.25±6,294.07美元。最後,Ahmed等人進行了全面的住院收費分析,ET組為306,422.85±108,764.44美元,LT組為345,925.98±115,680.00美元。

META分析

本次薈萃分析僅限於七項研究,涉及4,606名患者。結果表明,與LT組相比,ET組機械通氣的天數顯著減少,ICU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顯著減少(分別為圖1-3)。通過涉及五項研究和1,354名患者的薈萃分析,在ET組的患者中確診VAP的病例也明顯少於LT組的患者(圖4)。在LT組和ET組之間沒有發現死亡率的統計學差異(e圖2,http://links.lww.com/CCM/F309)。

相關焦點

  • 顱腦損傷患者有關機械通氣的十個錯誤理念
    許多作者研究了肺復張作為呼吸衰竭搶救療法以改善ARDS患者全身性氧合的作用。最近的一項薈萃分析調查了肺復張在ICU病死率和無呼吸機天數中的作用,證明了包括肺復張在內的保護性通氣策略降低ICU病死率,但不影響無呼吸機天數和住院病死率。另一項薈萃分析顯示,ARDS中的肺復張策略儘管可以降低病死率,但患者可以改善氧合而不產生負面影響。
  • 氣管切開的患者能開口說話嗎?能!
    術後患者出現氣急伴發熱,體溫最高38.9 ℃。予美羅培南1 g q8h抗感染治療1周,並行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轉來前兩周因「延髓腫瘤、T1-T3脊髓腫瘤、腦積水」在上海某三甲醫院行「腦幹腫瘤切除術+脊髓和神經根粘連松解術+腦室外引流術」,手術順利,術後病理:(腦幹)室管膜瘤(WHO II級)。
  • 氣管切開護理常規
    氣管切開後,患者很容易氣道乾燥及發生氣道感染,故須積極嚴格做好護理,以避免不良事件發生。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手術,對解除各種原因造成的喉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氣管切開在護理中要注意一下幾點: 1、
  • 家屬擔心的「割喉」叫氣管切開,醫生提醒:8類人要做,並不危險
    家屬在猶豫什麼一位65歲腦出血的患者,出現肺感染呼吸困難,考慮短期內脫不下呼吸機,建議家屬氣管切開,反覆溝通,考慮了3天,應該也是諮詢了不少人,終於同意切開了。很多家屬一聽氣管切開都十分擔心,主要原因是不了解造成的。不敢氣管切開擔心的是什麼?1、氣管切開是手術,害怕危險。
  • 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實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手術
    重慶日報消息,3月16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慶市第十二、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對一名ICU病區的患者,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這是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實施的首例氣管切開手術。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好轉中。該患者是一名59歲的男性,此前已進入ICU使用有創呼吸機約兩周。
  • 湖南援助黃岡醫療隊郴州分隊成功對危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醫生首先需要切開甲狀軟骨下緣,暴露氣管;再切開氣管前壁,迅速插入氣管套管,將矽膠內管從套管植入並固定,接上呼吸機……」這一系列精準操作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手術中。這是3月9日上午,湖南援助黃岡醫療隊郴州分隊隊長、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院長李雲峰帶領團隊在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做氣管切開手術時的場景。接受手術的這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六十多歲,且本身基礎疾病多。
  • 直擊氣管切開插管手術!70歲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獲救
    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喬莉正在為一名70歲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手術開始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齊栩向現代快報記者介紹,氣管切開手術在平時並不困難,但為新冠肺炎患者手術時,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就大了很多。
  • 以總理沙龍將接受氣管切開手術 病情依然嚴重
    新華網耶路撒冷1月15日電(記者魏建華 劉立偉)以色列耶路撒冷哈達薩醫院15日發表聲明說,為避免總理沙龍長時間使用呼吸機對身體造成危害,院方計劃當晚對沙龍實施氣管切開手術。  聲明說,這個手術首先需要對沙龍進行全身麻醉,然後在他的頸部切開一個小孔,把一根導管直接插入氣管。聲明還說,沙龍目前的病情依然嚴重,但保持穩定。
  • 被食物噎住窒息,用刀和筆切開氣管是什麼急救方法?
    幸運的是此時當地有醫學學會召開,鄰桌就坐著UCLA的醫學院教授royce johnson和paul krogstad,以及CDC主任thomas frieden。三人立刻行動,用一把小刀和筆,冷靜地做了氣管切開,救了她一命。真夠幸運的。用刀和筆所做的,是一種稱作「環甲膜切開術」或「環甲膜穿刺術」的應急手術。這種手術能在頸部氣管打開一個缺口,從而使窒息者的肺能獲得空氣,避免窒息。
  •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三名危重患者氣管切開手術成功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為有效應對危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近日,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費東生與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A區主任葉明,先後成功為救治中心的三名危重症氣管插管患者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
  • 湯圓卡在老人喉嚨吞不進吐不出,醫生緊急切開氣管吸出
    今天,僑居美國的孫先生感慨道,是快速優質的急救治療救了母親一命。71歲的朱婆婆所在的小區,與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一牆之隔,老人患有帕金森病,經常在該醫院就醫。兒子、女兒都長年定居國外,今年春節,兄妹倆回國陪媽媽過年,並特意在元宵節為朱婆婆過生日。
  • 小兒氣管切開之金屬、矽膠、塑料氣切套管的區別和護理
    同時注意密切觀察病情,防止氣管切開併發症如出血、感染、皮下氣腫、脫管及氣管食管瘻等。氣切套管消毒三種材質的氣切套管都可以消毒,其中金屬的必須至少每天消毒一到兩次。矽膠套管一般也可以更換消毒使用。塑料套管一般不建議直接一次性使用。
  • 寧波女子突然耳朵流血,發燒39度,還有人氣管被切開,都因為做了這個...
    醫生檢查後發現陳女士耳朵裡面又紅又腫還在流血,耳道裡有一個很大的傷口,已感染炎症,陳女士發燒至39度,這是得了中耳炎。最終陳女士靠抗生素藥物才把炎症和高燒壓了下去。究其此次發病的原因,陳女士從醫生那裡了解到,竟然是我們很多人都習以為常的一個動作——掏耳朵。
  • 北京哪個氣管狹窄醫院好
    北京哪個氣管狹窄醫院好,當氣管切開部位過高,損傷第1軟骨環,可引致環狀軟骨糜爛、炎性病變和難於糾治的環狀軟骨下重度狹窄。  氣管切開時,切除過多的氣管前壁組織,日後可形成大量肉芽組織和纖維瘢痕組織,氣管導管壓迫氣管前壁,引致切口上方組織向內塌陷以及氣管導管外連接的管道過重壓迫氣管壁,致組織受壓糜爛,日後均可形成纖維瘢痕組織。  此外,用以封閉氣管腔的氣管導管外氣囊充氣過多壓力過高,亦可壓迫氣管壁全周,引致組織糜爛壞死,嚴重者日後形成環狀瘢痕性狹窄,甚或產生氣管食管瘻和氣管無名動脈瘻。
  • 插管後氣管狹窄的危險因素及其處理
    良性氣管狹窄常見的原因是氣管插管後、氣管切開、氣管結核及肺移植術後等,國外氣管狹窄的主要原因是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及肺移植術後,而國內氣管狹窄主要的原因是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後和氣管結核,氣管插管是良性氣管狹窄最主要的原因,約佔所有病因的 1/3。
  • 氣管插管有後遺症?
    張秀花 張平  最近,一位男患者因聲音嘶啞、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入睡而就診。最終被醫生診斷為氣管切開術後喉氣管重度狹窄,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氣管插管也有後遺症?北醫三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麗介紹,氣管插管造成喉氣管狹窄的原因比較複雜,大致有四類。  器械因素 選用的插管太粗、管芯太長,插管外套囊充氣過多,插管的質量不好,浸泡的消毒液或塗抹於其表面的潤滑劑直接刺激喉氣管黏膜等,都容易造成喉內創傷。  技術因素 技術不熟練,操作粗暴,麻醉不充分是造成喉插管創傷的常見原因。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
    我們重點關注會影響30天內術後管理的術後早期併發症(Table 1)。出血是所有類型手術共有的併發症。在顎部手術中,最常見的可能影響術後管理的嚴重併發症有呼吸窘迫(11%),需再次手術的出血(8%),以及二次入院(18%)。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再插管(1.3%)或氣管切開術(0.6%)則較少發生。有創顎部手術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於微創顎部手術。
  • 惱人的氣管疾病,究竟如何治療?
    氣管由大約 20 個氣管軟骨組成,每個氣管軟骨背面由肌肉和結締組織構成。 氣管內部有一種溼潤、光滑的黏膜組織。每次吸氣時氣管稍微變寬變長,呼氣時氣管恢復到靜息大小。
  • 男孩氣管被切開無法吃飯,見食物就往嘴裡放,被媽媽狠心奪下
    何麗敏介紹,冰冰的氣管被切開2年2個月,這幾天才終於能喝點稀粥。何麗敏家住河北省邢臺市威縣賀釗鄉西大城村,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原本想著一家5口人可以和和美美地過日子,不曾想,兒子肖維冰4個月大時開始反覆發燒,被診斷為重症肺炎。花費10多萬後,又出現呼吸阻塞、喉鳴音嚴重現象。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回顧與會議共識
    我們重點關注會影響30天內術後管理的術後早期併發症(Table 1)。出血是所有類型手術共有的併發症。在顎部手術中,最常見的可能影響術後管理的嚴重併發症有呼吸窘迫(11%),需再次手術的出血(8%),以及二次入院(18%)。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再插管(1.3%)或氣管切開術(0.6%)則較少發生。有創顎部手術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於微創顎部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