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都特別不好,有的是吃飯不規律,有的是吃飯特別快,導致胃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慢性胃炎。患了慢性胃炎,一般都需要吃一段時間的消炎藥,來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滋生,其實除了細菌可以誘發胃炎以外,其他因素也可以導致胃炎的發生,並不一定都需要服用消炎藥,有時可以用一些養護方法來緩解不適症狀。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慢性胃炎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在我們的胃中滋生,可見是一種非常耐酸的細菌,它釋放的毒素可以破壞我們的胃黏膜,誘發胃潰瘍的發生,如果感染了這種細菌,再加上平時不注意飲食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胃病。
2、藥物因素
如果經常服用一些藥物,也會對胃部造成損傷,常見的是非甾體類藥物,這種藥物應用很廣泛,可以解熱、鎮痛、抗炎,但是這種藥物對胃部黏膜的破壞力很強,如果長時間服用,除了會導致胃炎發生以外,還會誘發胃腸穿孔等比較嚴重的疾病,常見的非甾體類藥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等。
3、胃酸分泌的多少
胃酸分泌的多少也會影響胃腸的健康,如果胃酸分泌減少,胃裡的食物就不能被充分的消化,細菌會隨之滋生,從而誘發胃炎的發生,如果胃酸分泌過多,就會腐蝕胃黏膜,導致胃潰瘍、糜爛性胃炎的發生。
消化科醫生:慢性胃炎或許不用常服藥,學會正確的養胃方法很關鍵
1、健康的生活及飲食方式
我們的胃黏膜其實很脆弱,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都不能經常食用,胃不好的朋友平時要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來減少胃腸的負擔,除此之外,煙、酒也要儘早戒掉,否則一些有害成分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規律是對胃部最好的保養方式。
2、減少藥物對胃的損傷
慢性胃炎患者最好不要使用對胃黏膜破壞力強的藥物,如果必須要使用,也要注意保護好胃黏膜。這類藥物一般要在進食後服用,並且在服用此類藥物前要需要加用鋁碳酸鎂、果膠鉍等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的藥物。
3、醫生建議:養胃要常飲養胃茶
多喝水是一種很好的養胃方式,可以促進消化,幫助代謝,在喝水的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食材,這樣能更好的呵護我們的胃腸。
據《本草綱目》記載:丁香、大麥、茯苓、猴頭菇、沙棘、佛手等食材可以調理消化系統,幫助胃部恢復活力,呵護胃部健康,這也是很多中醫自用的小食方,部分食材的作用如下:
丁香:健脾養胃、祛溼消脹、消除口臭、緩解胃痛、胃脹
猴頭菇:增強體質,提高胃腸動力,提高胃腸抗病能力
大麥:健脾益腎、預防便秘、促進食慾、增強胃腸動力
大家平時上班都比較辛苦,想湊齊這些食材並煎煮成茶飲也是一件比較費時的事情,大家不妨嘗試養胃的茶包,茶包裡的食材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精心炮製而成的,飲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胃病可不是小病,千萬不能拖延,否則最後難受的還是自己。平時我們也要養成養胃的好習慣,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運動,常喝養胃茶,這樣胃腸才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