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Nature: 鐵電疇壁再發正刊,調製微波器件 | 大家點評

2021-03-04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2018年8月21日,Nature(《自然》)在線發表了題為「Resonant domain-wall-enhanced tunable microwave ferroelectrics」(《疇壁諧振增強的可調製微波鐵電體》)的研究論文。署名單位為Drexel University,顧宗銓博士為第一作者,Jonathan Spanier教授為通訊作者。

不同於介電材料,鐵電材料在其居裡相變溫度(Tc)之下具有自發的電極化。自1920年被發現以來,鐵電極化在外加電場下的調控行為已被廣泛應用於驅動,儲能以及傳感等器件中。近年來,存在於相鄰鐵電疇間的疇壁被發現可以大大增強材料的物理性能。例如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疇壁的移動可以大大增強材料的介電性能;以及近來發現的鐵電疇間的電導調製行為已被視為實現新一代高速存儲器的解決方案。

現代通訊中的大容量數據傳輸對頻譜的有效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對頻率的選擇可通過調製微波電路中相應的阻抗來實現。鈣鈦礦結構的鐵電體薄膜的電容值可受外加電壓控制,從而形成對薄膜阻抗的調製,達到對頻率的選擇作用。在常用的微波通信L,S,C,X(1 – 12 GHz)波段中,鈣鈦礦鐵電體的鈦酸鍶鋇(BaxSr1-xTiO3)薄膜已被應用於微波器件,如帶通濾波器中。然而長久以來,當薄膜處於鐵電相時在相鄰鐵電疇間形成的疇壁被認為會降低微波傳輸的質量因子(Q),從而帶來信號損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個常用對策是將薄膜的居裡相變溫度降低到室溫以下,使得薄膜在室溫工作時處於順電相(薄膜中無鐵電疇)。然而,穩態順電相會顯著降低薄膜的電容調製比率n(外加電壓下,最大與最小電容的比值)。因此,在傳統鐵電體微波電容中,質量因子Q和電容調製比n總是相互制約,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應用。5G通訊技術以及物聯網的興起,對頻譜的更精細化使用和信號傳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採用傳統壓電效應工作機制的器件已經很難達到要求。

圖1:(a)Ba0.8Sr0.2TiO3關於溫度T和應力us的相圖;(j)實驗測得微波頻率下(100 MHz — 15 GHz)的電容調製比n,以及和其他最好性能的薄膜微波可調電容的比較。

為了解除Q和n的互相限制,通過選取合適的襯底對Ba­0.8Sr0.2TiO3施加微弱的拉伸應力,在薄膜中形成了90°頭尾相接的平行於薄膜平面的鐵電疇(圖1a中的示意圖所示)。在室溫下,因為薄膜被施加的應力值極小並且十分接近居裡相變溫度,電容調製比n值在100 MHz至10 GHz間,其平均值高於13,數倍於之前報導的其他鈣鈦礦薄膜的可調電容(圖1j所示)。

圖2:(a)(b)薄膜樣品在不同電極尺寸下,1 GHz至10 GHz測得的質量因子Q關於電場E的諧振譜;(c)圖a和b中在每個頻率的質量因子Q的最大值.

採用傳統壓電效應的可調電容中,質量因子Q的諧振峰均為分立,且在電場調製作用下一般只有幾百MHz的變化。作為對比,鐵電相Ba0.8Sr0.2TiO3薄膜的質量因子Q在1 GHz至10 GHz的測量頻譜內,其平均值在100至1000之間,受電場作用連續可調;並且其諧振峰不隨電極尺寸而變化,進一步驗證了其工作機制不是壓電效應(圖2a,2b所示)。

 

為了解釋試驗中觀察到的高電容比率n和連續的質量因子Q諧振譜,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了BaTiO3薄膜在微波頻率下,稍低於居裡相變溫度時的原子運動軌跡。經過計算發現,因薄膜工作溫度十分接近居裡相變溫度,導致跨越相鄰疇壁間的能量壁壘顯著降低,在微波信號的激勵下,相鄰鐵電疇中的極化翻轉引起了鐵電疇壁的諧振,而其諧振頻率可受外加電場調製,從而形成連續諧振譜。形成此疇壁諧振的關鍵在於工作溫度十分接近居裡溫度,使得薄膜處於弱鐵電相中,從而降低極化翻轉勢壘;同時,其疇壁區域因接近居裡溫度而增大,從而使得疇壁諧振的對品質因子Q的增強作用不會被薄膜中的塊體區域所掩蓋。

復旦大學江安全教授點評道:

這是理論模擬與實驗結果完美結合的典範:通過薄膜與襯底的晶格匹配應力,調控鐵電居裡溫度接近室溫附近,產生了大量的微疇,具有較高的疇壁密度;微疇壁的振動具有較低的能量損耗,馳豫時間接近了微波激勵頻率,對微波介電響應產生了巨大的貢獻;在直流偏壓的作用下,電疇長大,疇壁密度減小,同時馳豫時間延長,介電響應急遽下降,實現了電容的寬頻微波調製,同時Q品質因子接近100-1000。而基於傳統壓電效應的鐵電薄膜器件一般無法突破幾百MHz最高頻率的介電響應極限。作者從分子動力學角度,運用微疇壁振動模型很好地解釋了實驗結果,為未來鐵電薄膜器件在微波通信領域中應用鋪平了道路。

清華大學於浦教授也對此項工作做出點評:

鐵電材料在信息存儲、壓電效應、光電轉換、傳感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尤其是近年來絕緣鐵電疇璧處顯著增強局域電導,疇璧增強的巨大光電壓響應等一系列新奇功能特性為鐵電材料的應用和探索賦予了更多可能性。在該工作中,顧宗銓博士等人藉助鐵電疇璧的增強效應完美展示了鐵電材料在微波調控領域的優越特性,為鐵電材料尤其是其疇結構的應用賦予了新的活力。

Drexel University的顧宗銓博士與Jonathan Spanier教授設計了研究工作。整個項目得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Lane Martin教授,Bar-IIan大學Ilya Grinberg教授,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Robert York教授,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Peter Davies教授團隊的大力協助。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查看原文連結。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缺陷對鐵電材料疇壁傳播影響研究獲進展
    由於在固體電子學領域顯示出的廣泛應用前景,鐵電材料已成為凝聚態物理和相關領域研究中的熱門課題之一。
  • 華南師範在鐵電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具體內容如下:圖1 論文發表信息(1)鐵電納米島的額疇壁電導態研究《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近年來,鐵電疇壁的新穎物理特性和「疇壁電子學」引起了一陣研究熱潮。鐵電疇壁是分隔相鄰極化電疇的界面,可以看作一種二維拓撲缺陷。
  • 科學家揭秘鐵電材料的光電機制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揭開了鐵電材料在光照條件下產生高壓電的秘密。該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鐵電材料是指具有鐵電效應的一類材料,它是熱釋電材料的一個分支。鐵電材料及其應用研究已成為凝聚態物理、固體電子學領域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
  • Nature Materials社論丨鐵電材料一百年簡史:裡程碑事件回顧
    壓電vs鐵電鐵電材料是一類特殊的壓電材料。對於壓電材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一方面,在應力作用下,壓電材料能產生電荷;另一方面,在電場作用下,壓電材料能產生應力。日常生活中,壓電現象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醫用超聲波和打火機火花的產生都用到了壓電材料。
  • 新研究或讓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原標題:新研究或讓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 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研究人員通過國際合作,在鐵電材料中發現了通量全閉合疇結構以及由順時針和逆時針閉合結構交替排列構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陣列,並發現了閉合結構核心處存在巨大彎電效應,有望使鐵電材料實現超高密度信息存儲功能,相關成果4月16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
  • 今日Nature封面: MIT趙選賀團隊列印磁性智能軟機器 | 大家點評
    現有的活性軟材料和軟機器包括介電橡膠 、水凝膠、形狀記憶高分子、液晶高彈體以及氣壓或液壓軟機器等,但是他們都有各自的局限。例如介電橡膠通常要千伏高電壓驅動,水凝膠、形狀記憶高分子、液晶高彈體響應速度一般較慢,而氣壓或液壓軟機器需要外加泵和導管。另外,如何製造可編程的、複雜機構的、對外界刺激做出智能響應的軟機器仍是本領域一大挑戰。
  • sci到底難發不難發,有什麼玄妙招數?
    俗話,搞材料好發論文,換個參數燒一次,打磨一下,電鏡一照就是一篇sci。其實施一公的結構生物,也是這個套路,照一次一篇nature/science/cell。其實這些東西對中國工業幫助都是0。曾經有個高校一篇sci獎勵一萬,有一個材料高手,幾年刷了一百多篇。
  • NSR專訪:多鐵材料的前生今世 | 尚鬱
    不才感佩多鐵性物理研究歷程,隨筆而寫。弓壺~有銘文的酒器,喻指對酒當歌。廿~nian去聲,表示二十。多維~時間、空間維度,喻指多鐵性物理牽涉到的各種維度。對稱~多鐵維度的對稱性。Cheong:20世紀60年代,有科學家發現在低溫條件下,某些鐵電材料同時也具有磁性,這可以算作是多鐵性材料研究領域的起源。歐洲和俄羅斯的幾個研究組跟進這一成果,並且發現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多鐵性材料:鉍鐵氧體(BiFeO3)。在這之後,多鐵性材料領域沉寂下來,直到21世紀初兩個重要發現的出現。
  • 28歲任武大教授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2篇Nature,35歲榮獲傑青......今年9月,他還入選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他就是集多數榮譽於一身的鄧鶴翔教授!
  • sci增刊與正刊有什麼區別
    發表是sci論文,有的是刊登在增刊上,有的是刊登在正刊上。sci增刊與正刊不是一回事,發表的sci論文也有差異。那麼,sci增刊與正刊有什麼區別?1、定義不同。sci正刊就是指正常出版的sci期刊,就像月刊、半月刊、周刊等,出版的期刊都是連續的有規律的,會標明第幾期期刊。而sci增刊是在期刊正常出版刊期外因為某些特定原因而額外增加的刊期。比如某本sci期刊一年下來正常刊期是6期,結果出版了8期,那多餘的兩期就是增刊。2、刊期和備案有差異。每種期刊每年可以出版兩期增刊,且出版增刊前要申請備案,否則會有處罰。
  • 他讀博期間連發3篇Science,28歲任武大教授後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
  • 第18屆全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微波器件和光電器件學術會議徵文通知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半導體與集成技術分會、電子材料分會   承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電科55所、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國電科13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   會議時間:2016年10月下旬
  • 可以含著的乳鐵蛋白 加護高乳鐵蛋白調製乳片新鮮上市
    乳鐵蛋白(英文縮寫是LF)是哺乳動物乳汁中天然存在的一種蛋白質,而它的被發現和被重視,經過這麼多年的食品工業和醫學領域的研究,有確定的諸多益處。近日,廣州美素力旗下推出新品——加護高乳鐵蛋白調製乳片,不僅營養豐富,口感香醇,好吃不黏牙。
  • 加護高乳鐵蛋白調製乳片,行走的營養補充品
    乳鐵蛋白作為蛋白質家族非常重要的成員之一,也被譽為「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在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時,可以適當的給他補充一定的乳鐵蛋白,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這裡推薦加護高乳鐵蛋白調製乳片,一款行走的營養補充品。
  • 看過這19篇Science和10篇Nature正刊再說!
    2019年4月22日,Nature雜誌發表觀點文章,從近年來包括5篇Science及多篇Nature系列在內的多項前沿成果進行闡述,並重點點評了最新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的熱固性塑料的循環回收利用新技術。
  • 兒童乳鐵蛋白哪個牌子好,goodhealth乳鐵蛋白調製乳粉健康之選
    近期,有越來越多的媽媽關注到「乳鐵蛋白」那麼乳鐵蛋白對寶寶的成長有什麼好處,兒童乳鐵蛋白哪個牌子好,如何選擇可以讓寶寶提高免疫力? 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母乳餵養一直被權威專家所推崇,是因為母乳餵養兒具有天然的、獨特的、更好的免疫力。而乳鐵蛋白作為母乳中的核心免疫蛋白,也被消費者譽為「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及「奶黃金」。
  • Ceder最新Nature Mater.、二維材料Nature Mater.丨頂刊日報20200520
    :SnS材料面內鐵電性能研究二維範德瓦爾斯鐵電材料目前在納米電子學領域展現出具有較好的應用潛力,雖然目前在低至單層二維材料的面外(out-of-plane)鐵電轉換材料中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出單層二維面內(in-plane)鐵電材料。
  • 加速布局細分市場,人之初推出諾葆力乳鐵蛋白調製乳粉,原料純度...
    日前,人之初對外宣布,公司旗下品牌諾葆力乳鐵蛋白調製乳粉上市,乳鐵原料甄選自美國希爾瑪Hilmar集團,助力提升免疫力。 以諾葆力乳鐵蛋白調製乳粉為例,乳鐵原料甄選自美國希爾瑪Hilmar集團,大約14kg牛奶才能提取出1g的乳鐵蛋白,為此乳鐵蛋白也被譽為「奶黃金」。 資料顯示,諾葆力乳鐵蛋白調製乳粉的乳鐵蛋白原料純度達到了95%,每100克含乳鐵蛋白200mg、免疫球蛋白lgG900mg、N-乙醯神經氨酸60mg和脂肪球膜蛋白800mg。
  • 各位帶娃老爸老媽,你們都給孩子喝乳鐵蛋白調製乳粉嗎?
    我也不好意思再綁架父母幫我帶孩子了,況且也帶不了了,孩子長大了也不好帶,平時寫作業也輔導不了出去溜達腿腳也跟不上了,和我們一起生活老人也有些不自在,想的特別多。所以就讓二老回老家自在了。我去年利用人際關係在我們小區裡開了個母嬰店,這樣能自由點方便照顧孩子,因為我畢業後一直做的銷售,現在市場不好。我就想守著家順便發展下副業,兩條腿走路嘛也得為以後考慮啊,也想穩定點。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June 2016
    有好的論文想推薦給大家?快來加入《環球科學》實習生團隊吧!詳細招募信息,請點擊這裡。Intrinsic ferroelectric switching from first principles源於第一性原理的內在鐵電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