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必須嚴懲

2020-08-28 魯東散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解釋】本條是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規定,以及因徇私舞弊,犯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如何處罰的規定。共分兩款。

  第一款是關於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及其處罰的規定。

  本條所稱的「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濫用職權或者超越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其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

  濫用職權行為和玩忽職守行為是瀆職犯罪中最典型的兩種行為,兩種行為的構成要件,除客觀方面不一樣以外,其他均相同,在實踐中正確認定和區分這兩種犯罪具有重要意義。

  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一)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侵犯的客體均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雖然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行為往往還同時侵犯了公民的權利或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但兩罪所侵犯的主要還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因為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從其引起的後果看可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引起人身傷亡,或者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但這些都屬於這兩種罪的社會危害性的客觀表現,其本質仍然屬於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二)兩罪的犯罪主體均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這裡所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根據解釋的規定,下列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也依照刑法關於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1.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2.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3.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三)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行為只有「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才能構成犯罪。是否造成「重大損失」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標準,未造成重大損失的,屬於一般工作過失的瀆職行為,可以由有關部門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所謂「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主要是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包括使公共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也包括使公民合法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兩罪在客觀方面有明顯的不同:

  濫用職權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或者超越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而使用手中的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濫用職權的行為,必須是行為人手中有「權」,並且濫用權力,與危害結果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如果行為人手中並無此權力,或者雖然有權但行使權力與危害結果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則不能構成本罪,而應當按照其他規定處理。

  玩忽職守罪客觀方面表現為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玩忽職守的行為,必須是違反國家的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的行為,通常表現是工作馬虎草率,極端不負責任;或是放棄職守,對自己應當負責的工作撒手不管等等。

  根據本款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裡的「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造成公民死亡或者多人重傷的特別嚴重後果的;造成特別嚴重政治影響的,如嚴重損害國家信譽、形象、威望、地位等情形。

  本款還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是指除本條的一般規定外,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情況,對於本法另有特別規定的,一律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按本條定罪處罰。如本法第四百零三條關於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或者股票、債券發行、上市申請,予以批准或者登記的濫用職權的規定;第四百條第二款關於司法工作人員由於玩忽職守的行為,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脫逃的規定等等。

本案中正是由於政府工作人員私挖他人土地,造成農婦維權不成,而當眾喝農藥自殺抗爭,而在場的政府工作人員並未積極施救,而造成農婦身亡,所以此案政府工作人員構成玩忽職守罪及瀆職罪,而且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後果,所以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嚴懲腐敗犯罪 護航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職務犯罪審判工作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嚴懲腐敗的態度和決心一脈相承。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鄧小平同志提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這兩手都要硬;反對腐敗是長期的、經常的鬥爭,不搞群眾運動但必須緊緊依靠群眾;反腐敗要靠制度、靠法制。
  • 職務犯罪偵查挑戰與機遇並存———談律師法的修改對職務犯罪偵查...
    這是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必須回答並認真研究解決的新課題。■樹立新觀念,迎接新挑戰修改後的律師法在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法庭言論責任豁免權、舉報作證義務豁免權、拘捕後通知權等六個方面擴大了律師的權利。對於律師充分行使辯護權做到「三維護」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太原市嚴懲這類違法犯罪
    9月2日,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太原市人民檢察院、太原市公安局聯合發布《關於防範和打擊盜竊、破壞電力設備犯罪的通告》。通告明確太原市將嚴懲盜竊、破獲電力設備犯罪,凡是實施盜竊、破壞電力設備犯罪的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一切違法犯罪活動。自本通告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10月31日,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此規定期限內拒不投案自首的,將依法從嚴懲處。
  • 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 此類犯罪必須嚴懲!
    該指導案例對各地檢察院依法準確把握性侵未成人犯罪案件證據審查判斷標準和適用姦淫幼女「情節惡劣」「公共場所當眾」實施猥褻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規定提出明確指導意見。該指導案例一是明確了虐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屬於自訴案件中「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的情形,檢察機關應及時提起公訴。二是指出結合犯罪情節,檢察機關在提出量刑建議時,可有針對性地向法院提出適用禁止令的建議。三是強調對於不適宜繼續擔任撫養人的,檢察機關可建議、支持相關單位和個人提起變更撫養權,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 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
    有時候也會在新聞上聽到國家要大力打擊職務犯罪的講話,那什麼是職務犯罪呢,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職務犯罪屬於什麼類型的犯罪?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相對於大家熟悉的人身犯罪、財產犯罪,職務犯罪是由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比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行為方式是濫用自身權力,利用自身職務上的便利實施損害國家公信力的犯罪,是嚴重的腐敗形式。
  • 職務犯罪年輕化 20歲年輕人跨入職務犯罪行列
    貪腐年輕化:最小蛀蟲才22歲  打擊職務犯罪·形勢  記者昨天從南京檢方了解到,目前退休前撈一把的「59歲現象」已經不再突出,取而代之的是,職務犯罪的年輕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一些剛剛走出大學校門,剛過20歲的年輕人,跨入了職務犯罪行列
  • 最高法: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最高法強調,要深入實施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堅決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殺人、拐賣、強姦等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的重大犯罪,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的要毫不手軟。最高法要求,要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依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案件。加快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推動健全防範家庭暴力、保護人身安全的制度機制。
  • 「碰瓷」違法犯罪將嚴懲!
    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對此專門作出部署,要求依法嚴懲此類犯罪。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
  • 打防結合 突破預防職務犯罪"瓶頸"
    職務犯罪是一種嚴重危害國家廉潔政治、破壞黨政群關係的「毒瘤」,是最嚴重的腐敗現象。在嚴厲打擊職務犯罪的同時,預防必須同時跟進,以此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然而,在職務犯罪高發的高壓態勢下,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方法手段創新不夠,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的存在,導致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陷入「瓶頸期」,難以突破取得大的成績。
  • 嚴懲
    法院審理後認為,劉某以暴力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其行為以構成妨害公務罪,鑑於其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依法從輕處罰,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兩高一部:嚴懲襲警者!2019年12月,為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維護民警執法權威,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以強化對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快速處理、準確定性、依法嚴懲。
  • 不可饒恕,必須嚴懲,對罪惡女子勞榮枝犯罪心理的兩點看法
    在視頻中,勞榮枝一直強調自己當年是無知的,不是主動故意的犯罪,而是受法子英的誘惑,不得已而為之。從她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她認為她也是受害者。曼君認為,這是站不住腳的第一點,在新聞報導中多次提出勞榮枝曾經在多個歌舞廳做坐檯小姐。
  • 淺談職務犯罪偵查措施之完善
    職務犯罪隱蔽性和案件偵查被動性的特點,使職務犯罪客觀上存在「犯罪黑數」,同時,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涵蓋目前司法實踐中需運用的所有程序,因此,為有效地減少和最終消除「犯罪黑數」,切實履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就必須針對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職務犯罪案件特性,結合司法實踐中的實際情況,從立法上相應地完善職務犯罪偵查措施
  • 最高檢網絡訪談:懲治和預防職務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發揮職能作用,嚴懲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背後的職務犯罪,為全面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提供法治保障。當前,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人民群眾對腐敗問題特別是發生在群眾身邊、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腐敗反映強烈,要求依法嚴懲腐敗的呼聲很高。為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要求,2013年初,高檢院部署開展為期兩年的查辦和預防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專項工作。
  • 「碰瓷」違法犯罪將嚴懲!
    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對此專門作出部署,要求依法嚴懲此類犯罪。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
  • 「碰瓷」違法犯罪將嚴懲
    為此,公檢法機關將「碰瓷」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之一。但在案件辦理時,需要更為明確的規範性文件加以指導。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對此專門作出部署,要求依法嚴懲此類犯罪。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近日以「兩高一部」名義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
  • 職務犯罪案件的證據審查標準
    職務犯罪案件的證據審查標準 冬雪聽音13小時前 · 遼寧中信德源律師事務所律師職務犯罪案件的證據審查標準證據是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審查確認證據則是審判工作的基礎和重心,把好證據審查關是確保案件審判質量的關鍵。
  • 涉嫌職務犯罪的,什麼情形下會被留置?
    編輯:楊琴《監察法》出臺後明確規定了對於職務犯罪,有關機關基於案件需要可以將犯罪嫌疑人留置在特定場所,調查有關問題。留置作為一種重要的調查措施,會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那在什麼情形下會被留置呢?如果被調查人涉嫌貪汙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監察機關在已經掌握其部分違法犯罪事實及證據的情況下,仍有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監察機關依法審批,可以將其留置在特定場所:(一)涉及案情重大、複雜的;
  • 嚴懲暴力犯罪,守護平安吉林
    刑一庭 付琳賀為守護吉林地區安全穩定,充分發揮刑事審判的震懾作用,9月23日、24日兩天,吉林中院刑一庭對4起嚴重暴力犯罪一審案件進行集中宣判。飯店內喧譁滋事,發生口角造成一死一傷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9月,被告人張某甲、被害人姜某、張某乙分別與同事和朋友在同一飯店聚餐。雙方因小事發生口角。
  • 嚴懲暴力犯罪 守護平安吉林
    為守護吉林地區安全穩定,充分發揮刑事審判的震懾作用,9月23日、24日兩天,吉林中院刑一庭對4起嚴重暴力犯罪一審案件進行集中宣判。法院認為:被告人張某甲持刀刺被害人姜要害部位數刀,非法剝奪姜某生命並將被害人張某乙刺傷之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應依法嚴懲。懷疑猜忌成心魔 光天化日接連殺害兩人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王某甲猜疑妻子與被害人王某乙及被害人韓某有不正當關係,產生報復心理。
  • 淺談職務犯罪中的「間接正犯」
    在職務犯罪當中是否存在間接正犯,從另外一個角度即身份犯是否可以構成間接正犯,卻有著不同的觀點和聲音。  所謂的間接正犯,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作為犯罪的行為工具,來實施構成要件行為的犯罪。從形式上來說,間接正犯是通過利用他人的行為實施了符合構成要件的實行行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