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傑,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課程教授,同時兼任深圳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空間(區域)經濟學、創新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低碳經濟學,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何杰,經濟學博士,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經濟委副主任、民革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主委,深圳市政協常委。
主編:唐傑 何杰
參編:鄔瑜駿、黃成、馮泓、張猛、彭珂
本書特邀指導專家
劉世錦: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鞠 芳: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風險合規部總經理助理
書籍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重點覆蓋了經濟學思想的演變過程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微觀經濟學部分從需求供給分析框架出發,分別介紹了消費者理論、生產者(廠商)理論、市場結構與均衡模型。宏觀經濟學部分首先介紹了總需求總供給均衡,之後通過對勞動力市場、價格(通貨膨脹)體系的介紹引出經濟周期理論,並從經濟周期理論延展到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最後介紹了經濟增長理論和國際經濟學的核心知識。下篇從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談起,介紹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商品、市場經濟、經濟危機和經濟周期的思想理論。然後重點介紹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根本任務。最後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本書可作為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的複習指導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或有志於從事金融科技的人員、金融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金融科技相關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的讀者的學習資料。
前言
本書以「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的三級認證體系為基礎設計。金融科技師經濟通識教材體系重在培養考生對經濟領域核心理論和知識的理解能力,希望通過認證考試推動未來的金融科技師掌握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使其能夠理解和解釋外部經濟環境和宏觀經濟相關政策。
基於此定位,本書內容涵蓋經濟思想史、微觀經濟學理論、宏觀經濟學理論與宏觀政策(包括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等方面。
本書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適合初步接觸經濟和宏觀金融的(非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經濟學專業知識,力求做到在邏輯體系清晰的基礎上有特色、可讀性強。
(2)本書借鑑了CFA核心知識體系中西方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知識體系,同時融入經濟學理論的演變史,並加入了相關經濟學家的介紹,以增加內容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3)本書在介紹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介紹了中國在經濟發展中的實踐、探索和思考,重點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並融入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經濟發展的特色。
本書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唐傑教授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何杰局長擔任主編,主編提出編寫設計、編寫框架和編寫原則。上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鄔瑜駿、黃成、馮泓編寫,其中鄔瑜駿執筆第一~五章、第九章、第十章,黃成執筆第六章、第七章,馮泓執筆第八章;下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張猛、彭珂編寫,其中張猛執筆第十一~十三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彭珂執筆第十四章。全書由唐傑審核統稿。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世錦教授以及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鞠芳博士對本書框架和具體內容給出了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力支持,在這裡編者團隊向提供指導的各位專家和機構表示衷心的感謝。
經濟學的理論博大精深、範疇廣闊,新的領域不斷湧現,由於篇幅限制,本書並沒有能包括所有經濟學的領域,希望在後續版本中能不斷更新。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也懇請各位讀者指正。
目 錄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京東購書二維碼
NEXT
吳德林,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黨委書記,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先後擔任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坪山新區管委會主任,鹽田區區長。國家863課題「深港澳電動汽車大規模示範運行」課題負責人;參與的重大項目有:(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深圳大學生運動會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項目」主要成員;(2)共同主導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所的創建和碳交易機制的設計。在《會計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出版著作(譯著)2部。
劉平生,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主 編:吳德林 劉平生
副主編:遊相華
參 編:於曉紅 王世璇 劉 彬 曹健
主 審:曲曉輝 劉運國 項有志
曲曉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會計學科帶頭人
劉運國: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項有志: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FO、博士
本書作為金融科技師了解財會領域知識的通識教材,涵蓋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三個領域,並介紹了我國會計準則及其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以及ERP、財務共享服務等技術在財會領域的應用和最新發展,還系統介紹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以及會計發展與會計改革的最新成果。
本書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本書可作為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複習指導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或將來有志於從事金融科技的人員、金融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金融科技相關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的讀者的參考用書。
深港澳三地金融主管部門聯合推出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的背景下,順應新一輪金融科技發展潮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三地人才交流合作的重大舉措,也是三地金融界的一致共識和共同呼聲,對於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金融科技發展,構建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本書是為準備參加「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的人員而編寫的財會通識教材。針對一級考試主要是強化金融和科技領域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特點,本書內容主要側重會計與財務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在使考生掌握會計與財務的基本知識,並儘可能體現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特別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和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在會計業務與財務創新上的影響。
本書編寫組在認真研究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一級考試相關考試大綱與內容、香港銀行學會的認證考試大綱與內容、初級會計師和會計師相關考試大綱與內容,以及深入調研金融科技師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財會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確定了本書內容涵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三個領域,分上篇和下篇兩部分。其中,上篇為財務會計基礎,包括會計基本理論、會計循環與記帳程序、主要經濟業務核算與成本計算、財務報表、我國與國際會計準則概述五章內容;下篇為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基礎,包括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基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本管理、全面預算及績效評價、信息技術在會計與財務中的應用七章內容。
作為金融科技師了解財會領域知識的通識教材,本書系統介紹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以及會計發展與會計改革的最新成果,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本書編寫人員分工如下:吳德林、劉平生任主編,遊相華任副主編。主編和副主編提出編寫設想、要求和大綱,並對初稿進行總纂。具體章節編寫分工如下:吳德林執筆第二章;遊相華執筆第六章、第十一章;於曉紅執筆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王世璇執筆第一章、第四章;劉彬執筆第三章、第五章;曹健執筆第八章、第十二章。
曲曉輝、劉運國、項有志擔任本書主審,對全書進行了審核把關,感謝三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另外,還要特別感謝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資本市場學院、香港銀行學會等單位對本書編寫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參考了大量文獻,在此對文獻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由於編者知識和經驗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我們不斷提高編寫水平。
本文轉載自」機工高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