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丨《經濟通識》、《財會通識》正式出版

2021-02-20 哈工深經管之家
《經濟通識》作者簡介

唐傑,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課程教授,同時兼任深圳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是空間(區域)經濟學、創新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低碳經濟學,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何杰,經濟學博士,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經濟委副主任、民革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主委,深圳市政協常委。

主編:唐傑  何杰

參編:鄔瑜駿、黃成、馮泓、張猛、彭珂

本書特邀指導專家

劉世錦: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鞠    芳: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風險合規部總經理助理

書籍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重點覆蓋了經濟學思想的演變過程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微觀經濟學部分從需求供給分析框架出發,分別介紹了消費者理論、生產者(廠商)理論、市場結構與均衡模型。宏觀經濟學部分首先介紹了總需求總供給均衡,之後通過對勞動力市場、價格(通貨膨脹)體系的介紹引出經濟周期理論,並從經濟周期理論延展到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最後介紹了經濟增長理論和國際經濟學的核心知識。下篇從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談起,介紹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的演變過程,特別是商品、市場經濟、經濟危機和經濟周期的思想理論。然後重點介紹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根本任務。最後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本書可作為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的複習指導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或有志於從事金融科技的人員、金融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金融科技相關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的讀者的學習資料。

前言

本書以「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的三級認證體系為基礎設計。金融科技師經濟通識教材體系重在培養考生對經濟領域核心理論和知識的理解能力,希望通過認證考試推動未來的金融科技師掌握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使其能夠理解和解釋外部經濟環境和宏觀經濟相關政策。

基於此定位,本書內容涵蓋經濟思想史、微觀經濟學理論、宏觀經濟學理論與宏觀政策(包括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等方面。

本書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適合初步接觸經濟和宏觀金融的(非經管類專業)學生學習經濟學專業知識,力求做到在邏輯體系清晰的基礎上有特色、可讀性強。

(2)本書借鑑了CFA核心知識體系中西方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知識體系,同時融入經濟學理論的演變史,並加入了相關經濟學家的介紹,以增加內容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3)本書在介紹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介紹了中國在經濟發展中的實踐、探索和思考,重點介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並融入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經濟發展的特色。

本書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唐傑教授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何杰局長擔任主編,主編提出編寫設計、編寫框架和編寫原則。上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鄔瑜駿、黃成、馮泓編寫,其中鄔瑜駿執筆第一~五章、第九章、第十章,黃成執筆第六章、第七章,馮泓執筆第八章;下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張猛、彭珂編寫,其中張猛執筆第十一~十三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彭珂執筆第十四章。全書由唐傑審核統稿。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世錦教授以及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鞠芳博士對本書框架和具體內容給出了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的大力支持,在這裡編者團隊向提供指導的各位專家和機構表示衷心的感謝。

經濟學的理論博大精深、範疇廣闊,新的領域不斷湧現,由於篇幅限制,本書並沒有能包括所有經濟學的領域,希望在後續版本中能不斷更新。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也懇請各位讀者指正。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京東購書二維碼

NEXT

《財會通識》作者簡介

吳德林,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黨委書記,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先後擔任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坪山新區管委會主任,鹽田區區長。國家863課題「深港澳電動汽車大規模示範運行」課題負責人;參與的重大項目有:(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深圳大學生運動會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項目」主要成員;(2)共同主導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所的創建和碳交易機制的設計。在《會計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出版著作(譯著)2部。

劉平生,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主   編:吳德林   劉平生

副主編:遊相華

參   編:於曉紅   王世璇   劉   彬    曹健

主   審:曲曉輝   劉運國   項有志

本書特邀指導專家

曲曉輝: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會計學科帶頭人

劉運國: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項有志: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FO、博士

書籍簡介

本書作為金融科技師了解財會領域知識的通識教材,涵蓋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三個領域,並介紹了我國會計準則及其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以及ERP、財務共享服務等技術在財會領域的應用和最新發展,還系統介紹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以及會計發展與會計改革的最新成果。

本書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本書可作為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複習指導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或將來有志於從事金融科技的人員、金融機構相關業務部門工作者以及希望了解金融科技相關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的讀者的參考用書。

前言

深港澳三地金融主管部門聯合推出的「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的背景下,順應新一輪金融科技發展潮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三地人才交流合作的重大舉措,也是三地金融界的一致共識和共同呼聲,對於推動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金融科技發展,構建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本書是為準備參加「深港澳金融科技師」一級考試的人員而編寫的財會通識教材。針對一級考試主要是強化金融和科技領域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特點,本書內容主要側重會計與財務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在使考生掌握會計與財務的基本知識,並儘可能體現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特別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和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發展在會計業務與財務創新上的影響。

本書編寫組在認真研究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一級考試相關考試大綱與內容、香港銀行學會的認證考試大綱與內容、初級會計師和會計師相關考試大綱與內容,以及深入調研金融科技師人才應具備的基本財會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確定了本書內容涵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三個領域,分上篇和下篇兩部分。其中,上篇為財務會計基礎,包括會計基本理論、會計循環與記帳程序、主要經濟業務核算與成本計算、財務報表、我國與國際會計準則概述五章內容;下篇為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基礎,包括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基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本管理、全面預算及績效評價、信息技術在會計與財務中的應用七章內容。

作為金融科技師了解財會領域知識的通識教材,本書系統介紹了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以及會計發展與會計改革的最新成果,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本書編寫人員分工如下:吳德林、劉平生任主編,遊相華任副主編。主編和副主編提出編寫設想、要求和大綱,並對初稿進行總纂。具體章節編寫分工如下:吳德林執筆第二章;遊相華執筆第六章、第十一章;於曉紅執筆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王世璇執筆第一章、第四章;劉彬執筆第三章、第五章;曹健執筆第八章、第十二章。

 

曲曉輝、劉運國、項有志擔任本書主審,對全書進行了審核把關,感謝三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另外,還要特別感謝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資本市場學院、香港銀行學會等單位對本書編寫所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在編寫過程中,編者參考了大量文獻,在此對文獻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由於編者知識和經驗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我們不斷提高編寫水平。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京東購書二維碼

本文轉載自」機工高數「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通識讀本「聯姻」通識教育
    讀書日前夕,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哲學系主任、科學哲學教授薩米爾·奧卡沙在南京大學作了一場講座,這也是「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的首場講座。
  • 為國內通識教育打造一套優秀讀本
    牛津大學出版社以培育人文精神為目的,1995年推出了「牛津通識讀本」(VSI)系列,內容囊括文學、物理、生物、歷史、地理、經濟、藝術與設計、戲劇、媒體等知識領域。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重點項目,叢書隨後不斷擴展品種,在幾年內成長為一套涵蓋廣泛的通識性、思想性讀物。
  • 深圳大學發布最新通識教育教材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王若琳 紀盈 梁柏詩 10月22日,深圳大學舉行通識教材新書發布會,正式發布由該校知名教授團隊編寫出版的通識教育教材《人文社科經典文選導讀》《自然科學經典文選導讀》。
  • 深圳大學發布最新通識教育教材 為本科生必修課教材,注重多學科...
    10月22日上午,深圳大學舉行通識教材新書發布會,正式發布由該校知名教授團隊編寫出版的通識教育教材《人文社科經典文選導讀》《自然科學經典文選導讀》。依託該套教材,深圳大學精心打造本科生 「領航講座」,作為本科生「創新創業類課程」必修課。
  • 「牛津通識讀本」背後的故事
    近日,有個微信公號發文,特別推薦「牛津通識讀本」系列。文章寫道:「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重點項目,該叢書英文版自1995年起陸續面世以來,在全球範圍內已被譯成近五十種文字。叢書主題廣泛涵蓋宗教、哲學、藝術、文化、歷史、商業、經濟、法律、政治、社會、心理、科學等領域。
  • 我們為什麼需要通識教育?
    在現代教育界,進入20世紀後,通識教育已經成為歐美名校的一類必修科目。194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指出「通識教育關係到國家高質量人才的成長「。如書中所言,通識教育著眼於學生身體、道德和智力的和諧發展,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全面、視野廣闊、教養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
  • 武大要為大一學生出版論文集,通識教育讓「神作」頻出
    楚天都市報10月17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蘇德超 吳江龍)在不少人吐槽本科生畢業論文成為「雞肋」的今天,武漢大學卻即將出版一本集納大一學生作品的論文集。記者今日從武漢大學首屆基礎通識課優秀論文獎頒獎儀式上獲悉,該校2018學年通識教育兩大經典導引(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經典導引)結課論文中佳作頻出,其中百餘篇代表作將合編為《何以成人,何以知天》出版。
  • 香港「通識教材」裡,夾了這些私貨!
    更有專家認為,反對派綁架「通識教育」是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港媒舉例指出,學校「通識教育」存在漏洞,教材渲染「毒素」,涉嫌灌輸仇警、鼓吹「佔中」、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恐成「政治宣傳品」。據香港《文匯報》8月21日報導,特區推行10年的高中通識科持續引發爭議。
  • 南京大學與譯林社共推「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
    本報訊(記者王洪波)4月20日,南京大學和譯林出版社戰略合作項目——「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啟動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教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張建康董事長等出席儀式。
  • 什麼是通識教育?
    、最終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的通識教育,並在美國大學一百多年的改革和實踐中,通識教育的體系得以日趨完善。中國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中庸》提出,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論衡》也提出:「博覽古今者為通人」、「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 【熱點發布】關於通識 | 伴你大學四年的「必修」通識教育中心
    在張家界學院四年的學習和生活中,同學們一定會遇上通識!你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什麼是通識教育?為什麼要接受通識教育?學院為了適應社會新的發展趨勢,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總體要求下,於2010年7月成立通識教育部(2018年5月更名為通識教育中心)。在「大通識」理論場域中,通識教育泛指專業教育以外的一切教育,它以廣博、高雅、因材施教為目標。
  • 大學通識教育方興未艾
    日前,復旦大學召開了主題為「通識教育: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實踐」的第二屆通識教育研討會,來自120多所高校的近400人參會。從與會者在研討中的熱情投入可以看到大家已經將通識教育看作一項共同推動的事業。
  • ...丨王萬良:人文社科大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通識課程...
    THE END掃描下方二維碼申報加入數字經濟志願者服務隊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小程序了解更多點擊圖片查看往期精選杭州數字經濟聯合會簡介全國首家打造「開放型、平臺型、樞紐型、生態型」的數字經濟品牌組織,是由杭州市數字經濟學會聯合體(由24
  • 西華大學召開通識教育課程座談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雪梅)6月16日,西華大學召開了通識教育課程座談會,該校黨委書記邊慧敏,副校長費凌,人事處、教務處、計財處、學工部、教師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通識核心課和通識必修課共7支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及團隊成員代表參加會議。座談會由費凌主持。
  • 哈佛大學改革通識教育
    2018年秋季,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新框架正式啟動,旨在幫助學生在當今世界智慧地生活做好準備,使他們成長為深思熟慮、富有貢獻的社會成員。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的使命是培養世界公民和領導者,通識教育是核心塑造力量。通識教育是本科獲得學位必須學習的課程,是哈佛大學課程的中心。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刪「毒」換新顏
    ,以「今日香港」單元修改最為明顯,該單元是香港高中通識教育六大單元之一,涵蓋有關香港法治的議題內容。如齡記出版有限公司的《高中新思維通識》就加入了「內地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港人提供大量機遇,以『香港人』的身份參與國家的發展,香港居民是同時認同『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等內容。
  • 什麼是東方通識教育?
    關於東方通識教育,或者說崇賢館的通識教育是一個什麼樣的特色?我們先分析一下國外的通識教育,然後我們再來講東方的通識教育,這樣也可以形成一個對比。像歐巴馬總統這樣一個具有通識之學的人才,這就是學校的榮譽,就是通識教育的成功樣板。國外的通識教育後來也被集合成另一個名字,叫博雅教育。所以我們在談到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他們雖然會有源流的差別,但總的說來是一致的。
  • 香港多本通識教材作出修訂,刪除「煽暴」等表述
    此前,香港通識教材多次被批存在偏頗內容,誤導、煽動青少年。香港教育局於去年推出專業諮詢服務,準予出版商把通識科教科書送交教育局,由專業團隊提供意見。據香港東網、文匯報等港媒報導,8月17日,多家接受香港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陸續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其中「今日香港」單元的修訂最為明顯,包括刪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訂多幅諷刺漫畫等,並指出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
  • 香港通識教材裡夾帶的這些「私貨」都刪了
    經過10個月的檢閱及與覆檢後,本港有6間出版社、共8套通識教材參加計劃,具體修訂內容昨日(17日)出爐。資料圖據了解,具體包括香港教育圖書、時信出版(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以及雅集出版社等六家書商對此,教育局重申研究通識教育科課本送審的可行性,考慮加強該科質素保證的措施。「今日香港」單元修訂明顯「今日香港」是香港高中通識教育六大單元之一,其中涵蓋有關本港法治的議題。
  • 通識教育的實質是價值觀教育
    最近,一篇題為《美國通識教育的精髓在於思辨與表達》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傳甚廣。文章作者認為,為了支持以服務業為主的創新型社會,美國教育經歷了通識教育的轉型,從幼兒園開始實行人文、通識教育,通過課堂表述和辯論以及科學方法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這篇文章引起不少讀者反思中國教育,也讓很多人對美國通識教育抱有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