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失去摯愛的你:與悲傷告別必經的 5 個階段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 | 笛子

主播 | 燁磊

文字版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隨著第一批90後正式奔三,有人說,我們已經開始失去了。是的,我們已經到了要面對死亡的年紀,這種「喪失」逼著我們不得不長大。想起《我家那閨女》中,高亞麟老師說的一句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

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是悲傷的結束,而是悲傷的開始。從業25年的著名悲傷治療師朱莉婭 塞繆爾認為:「親人離世最悲傷的,並不是離世的那時候。而是後來,我們逐漸將他從生活中剝離的時候。

這種悲傷的情緒如果得不到充分的釋放,足以將一個人吞噬。

談論起這個話題,我聽到最多的悲傷,就是:遺憾。

這些無法挽回的遺憾,是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我們可能用一生的時間,都無法填補那個內心的缺口。美國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在她的《論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出了「悲傷的五個階段」。

羅絲認為,悲傷是一種複雜且難以被理解的情感,無論是一個人面對災難性的個人損失(工作、收入、自由),或是親人逝去、失戀、離婚、受騙、面臨絕症、寵物死亡等,哀傷的階段都是相同的。如果困在其中某個階段,就無法真正達成內心的療愈。

第一個階段:否認/隔離

這個階段,悲傷的人會否認事實, 認為「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把自己隔離起來,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

因為無法接受甚至意識到「失去」,我們會逃避事實,假裝那個人還在,拒絕悲傷。潛意識裡覺得:我裝作沒事發生,這件事就不會傷害到我。比如,有些人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親人、朋友,雖然內心悲傷到極點,但可能一滴眼淚都哭不出,會被人指責「太冷血」,甚至自責「不孝順」。

現實殘酷得讓他們難以承受,為了讓日子過下去,他們都選擇了迴避。

第二階段:憤怒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度過了「否認」階段時,現實的苦痛會慢慢浮現。然後把悲傷投射到他人或自己身上。我們可能會覺得命運不公平,怨天尤人,也可能會對死者感到憤怒,指責Ta們狠心離開你。甚至對自己感到憤怒,責怪自己覺得自己或他人要為親友的去世負責,恨自己無能為力。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憤怒」過後,我們會想努力挽救。於是開始和自己,或者醫生,或者自己的信仰「比如佛祖、上帝」等進行「討價還價」,以為只要改變當時的做法,就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事實上,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和命運討價還價。

第四階段:沮喪/抑鬱

這個階段,我們知道做什麼都無力回天了,痛苦會加倍地襲來,再也沒有任何理由逃避。我們會變得非常脆弱、消沉、失控,自暴自棄,就像所有的希望、對未來的憧憬全部毀滅了。

這是五個階段最難的一關,嚴重的甚至可能想自殺。

第五階段:接受

最後一個階段,我們終於接受了「喪失」的事實,學會放下,重新開始生活。

就像電影《情書》中的一個故事結局。

女主藤井樹和當年的爸爸一樣,同樣在一個飄著大雪的夜晚,由於長期感冒轉為高燒,救護車最快要1個小時才能趕來。爺爺再次決定,把藤井樹背到醫院。卻被藤井樹的媽媽攔住,她終於說出了心中對爺爺的憤怒:認為是爺爺背丈夫去醫院延誤了病情,導致了丈夫的死亡。

爺爺最終說出自己兒子的死因是病情過重,而這一點,其實媽媽心裡也清楚,只是不願意承認。直到爺爺再次背著藤井樹送到醫院得以及時救治之後,媽媽才終於接受了丈夫無法救回的事實,走出哀傷。

羅絲認為,這五個階段不一定按特定順序發生,我們也不一定會經歷其中所有階段,但是她認為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

我們了解它,只是幫助了解自己目前經歷的處境,以便更好地幫助自己或親友處理悲傷。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我們不要輕易批判一個人面對悲傷的方式。

比如親人去世哭不出來,不代表你冷血,不要責怪自己,只是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不要急,當我們接受事實,接納悲傷,和內心的「喪失」告別,才是真正的療愈。

相關焦點

  • 翡翠玩家的四個必經階段,你在哪個段位呢?
    翡翠玩家的四個必經階段,你在哪個段位呢?購買翡翠的第一個階段:考慮翡翠的真假問題。翡翠玩家的四個必經階段,你在哪個段位呢?購買翡翠的第二個階段:貪便宜買了很多便宜貨。翡翠玩家的四個必經階段,你在哪個段位呢?購買翡翠的第三個階段:尋找翡翠的亮點特點來購買。
  • 心理學上講悲傷分為五個階段
    心理學上講悲傷分為五個階段每個人的生活的都會經歷一些無可避免的傷痛,遭到突如其來的不幸打擊、或者痛失所愛;悲傷的五個階段是一些人在經歷悲痛時的共同歷程悲傷 (grief) 的過程分通常為五個階段:①否認(失落) DENIAL ② 憤怒 ANGER ③ 協商(迷茫) BARGAINING ④ 絕望(消極) DEPRESSION ⑤接受 ACCEPTANCE【第一階段:拒絕/ 否認 DENIAL】在這一階段,悲傷的人拒絕相信或拒絕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他們試圖告訴自己,生活和以前一樣,沒有改變。
  • 真正失戀有三個階段,3個階段你走到哪個階段了?
    分手後,每個人必經的三個階段:情緒波動期,情緒緩和期,情緒穩定期。失戀是需要被處理的,若不好好處理,不但會形成心理的創傷,更有可能令你以後的感情生活都受影響!小編今天帶大家看看你有否好好處理不同失戀階段的情緒吧!
  • 人生必經的5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出茅廬,年幼無知你就像是一顆石頭一樣,又臭又硬。初入職場的你,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得職場潛規則,一切喜歡以自己為中心。運氣好的,遇到個願意帶你的人,可以把你從入門教到上手;運氣差點,碰到個啥事都讓你自己搞定的人,你只有靠自己才能生存下去。有時候,你會埋怨,上司憑什麼不帶我!
  • 失去親人,孩子的悲傷應該怎樣開釋
    沒有再比失去父親或母親更為悲痛的事情了,悲傷是他們的自然反應。孩子不僅會因為父母一方逝世而感到悲傷,也會因為父母一方久病或重病,或者父母離婚而感到悲傷。(即使父母離婚之後,他與父母雙方都保持聯繫,但是他也會因為失去所熟悉的家而感到悲傷)。他們還可能會因為失去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喜愛的保姆或寵物的死而悲傷。
  • 英文閱讀從啟蒙到精通的三個必經階段
    英文閱讀從啟蒙到精通的三個必經階段家庭閱讀尤其是家庭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了,所以這幾年會發現家庭英語閱讀這個話題越來越流行,但家庭英語閱讀應該是怎樣的,怎麼樣才能進行家庭英語閱讀這些問題都困擾著很多家長,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民薦書人#2013年,張嘉佳帶著自己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現,書一上市
  • 電影《百日告別》:也許它是提醒我們,給自己一個放手的期限
    放手、離別、死亡,在剩下一個人的旅程中,是否又能堅強療傷,導演林書宇和劉蔚然的共同經驗,相信也都是我們人生必經走過的階段,一場意外、愛人永隔、家人的不諒解、親人的關心,極大的痛苦與哀傷不停地在心中盤旋,當一次次的回憶湧上,想起過去美好的記憶,每一分、每一秒,時刻的想念對方、感受你曾經的存在,當一個人失去了寄託和歸屬,強大的失落衝擊感,只是一再碰撞那顆粉碎的心,沒有人能插手修補,我們都只能走出自己的心迷宮中
  • 【夏禾教育】學好英語必經的10個階段,你的孩子處於哪一個階段?
    但是學習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孩子慢慢失去興趣了,而水平似乎停在原地很難再有較大的進步。其實,這些都是學習語言必經的階段,家長們需要明白,從初學到掌握,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時孩子可能會因為語法過於複雜而想將它棄之不顧,有時又會因為能夠用這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欣喜若狂。一般來說,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都會經過以下這10個階段:1.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友誼地久天長」
    到現在落筆這一刻,我仍舊無法理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為什麼能夠拿到8億票房,但卻不得不相信它所代表的商業價值和市場導向,並只能為此送上膝蓋。《地久天長》給我的第一觀感是《活著》:很小的時候讀餘華,其實有點忍不住要去責怪作者,為什麼讓福貴失去了一切,眼睜睜看著妻子、兒女甚至孫女離開人世,這剩下一頭牛作為最後的陪伴。然而長大後重新感受,卻又發現,作者最大的仁慈,是給留下了福貴活著的勇氣。《地久天長》裡,導演的仁慈與之如出一轍。
  • 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家長要掌握方法善引導
    作為家長要抓住說話的關鍵階段,引導孩子開口說話。作為家長要知道,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很多家長覺得,大多數寶寶都是從1歲左右才開始學說話。但是事實上,寶寶從一出生開始時就開始做學習語言的準備了。語言學家把嬰兒出生到說出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詞,這一整段時間稱為"前言語發展階段",這大約為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年。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我喜歡你,有那麼難麼?
    你你們最近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了嗎?根據朋友圈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的反饋,這是一個跟名字名副其實的關於悲傷的愛情電影,去看電影之前,請自備好紙巾!因為好多人看了這部電影是梨花帶雨的悲傷痛哭啊!我就在想什麼電影劇情能讓你們這般傷心呢?
  • 心理學:要想活得通透,你必經這四個階段
    人的一生發展其實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生發展是一個馬拉松長跑,一個成熟與睿智的人必然有這四大必經階段,你在哪一個階段?心理學:通透2、第二階段:徵服人心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我們慢慢懂得徵服人心的階段。
  • 佛教:福德因緣深厚的人,必經這4個階段,有你嗎?
    信念永存,福德無量文/佛光山永富法師 有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思考:當你每年抽出時間,做功德超薦先人,是否思考過,歷代祖先、往生的親人會不會來參加法會?凡世間一切含識有情,只要有出生就會面對死亡,從佛法而言,我們要更深層的探討生命的意義,星雲大師曾經開示,生命要經歷4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訴求與收穫,當一個人完整經歷這4個階段之後,福德無量、智慧充滿,看看有你嗎?生命第一階段,我們要求的是平安、安全,生命不能受到傷害。
  • 如何正確的處理內心的悲傷?推薦你3步策略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失去。有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告別,就要說再見。記得小時候,我養的一隻貓,有一天她就那麼離開了,再也沒回來。記得高考前,老師和我們說:現在你們是同學,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了,最近這幾天好好珍惜。
  • 「出軌者」必經的四個心理階段,把握不好,你的婚姻就難了!
    首先,你需要了解,背叛者必經的四個「心理階段」:「背叛者」大致會經過四個心理階段;第一個階段、愧疚期:這個階段的背叛者,他(她)們的內心是帶有比較強的愧疚感以及強烈的自我譴責、自我批評。這個階段是婚姻修復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積極尋求治療,對於挽回婚姻,修復情感創傷容易達到理想效果。第二個階段、逃避期:很多時候,遭遇背叛的一方會因為創傷和不安全而出現陣發性崩潰,陷入攻擊指責、焦慮抱怨之中。他們隨時隨地出現情緒爆發,導致對方的愧疚感在這種反覆發作中被消耗,喪失了最佳的修復機會。
  • 悲傷是一種對待「失去」的情感反應
    悲傷是一種對待「失去」的情感反應 【編者按】茱莉婭·塞繆爾(Julia Samuel),悲傷心理治療師,倫敦聖瑪麗醫院婦幼保健先驅人物,英國喪親兒童基金會
  • 做父母的難捨難分,與孩子必經的幾個「告別時刻」,看了都會淚目
    父母與孩子必經的幾個「告別時刻」第一次看著孩子轉身上學的身影,你忍不住哭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想法在你腦海中爆炸,但也只能狠狠心,讓孩子學會獨立。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天,當孩子從幼兒園裡出來,衝進你懷裡的那一刻,你覺得自己被治癒了,一股暖意湧上心頭。
  • 心理學家:90%的離婚是可避免的,感情必經這三個階段
    導讀:心理學家武志紅:90%的離婚是可避免的,感情必經這三個階段文|逗麥說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心理學家武志紅:90%的離婚是可避免的,感情必經這三個階段!
  • 致,我今生的摯愛
    感謝你,我今生的摯愛,讓我在最美的時光裡遇見了你。感謝你,我今生的摯愛,茫茫人海中,是你,為我灑下金色的陽光,播下愛的種子。與你在一起的時光,是那樣的刻骨銘心,是你的欣賞與愛戀,牽動著我們彼此的心。是你,那深情的眼眸,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讓我深深地,痴情的愛著你。感謝你,我今生的摯愛,是你的陪伴,是你的關愛,讓我成為了世界上,那個最幸福的人。是你,用真愛的陽光,灑滿我們彼此思念,彼此愛戀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