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說服一個不可能被說服的人?

2021-02-19 羅輯思維

今天我們來解決一個問題:

怎樣說服一個不可能被說服的人?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我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關於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學會辯論》

作者:【英】阿拉斯泰爾·博尼特 

譯者:魏學明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 這個問題聽起來自相矛盾,但給你一個場景,你就明白了。這個場景就是「辯論賽」。辯論賽的規則就要求辯論雙方捍衛自己的觀點,絕對不能認同對方。你發現沒有,辯論賽辯到最後,絕對不會是某一方說「你說的比我有道理,我認輸」為結局。決定辯手能不能贏的關鍵,不是對手的態度,而是裁判和觀眾的看法。所以,這個話題本質上是,找到說服場景中擁有最高裁判權的那個人,並且說服他,從而說服一個不可能被說服的人。

2. 你也許不會真的去打辯論賽,但生活中,一定會遇到類似辯論的場景。一般人的思路是一定要在爭論雙方中分出輸贏。但這種方法在面對利益衝突的時候,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你能讓對方辯友坐下別說話嗎?真實情況是,你越雄辯,對方越是抗拒。怎麼辦呢?不妨換一條路——找到能給衝突雙方下「判決」的人,通過說服「裁判」來爭取勝利。根據場景不同,這個人可能是長輩、領導或者法官。

3. 想說服「裁判」,首先要掌握兩個原則。

原則一:表演整合。把表演融合到辯論中,博得情感上的認同感。如果問你辯論的核心是什麼?你可能會說是縝密的邏輯。但事實上,佔領人心、調動情緒,才是更大的勝利。比如,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講,就用到大量的情緒表達,他的口號「我有一個夢想」,直到今天依然深入人心。

4. 原則二:最大化展現能力。辯論中選手除了爭辯事實,展現自己運用事實的能力也同樣重要。無論裁判還是觀眾,能力的展現是很大的加分項,甚至選手可能因為突出的能力,獲得比賽的勝利。

這個原則放在我們工作中同樣適用。比如你要和多名同事競爭同一個崗位,最好的辦法不是死死盯住對手,而是最大化展現自己的能力,贏得領導的認可。

5. 很多人在表達觀點時,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使用 「燈泡式的講述方法」。燈泡能把房間全部照亮,但範圍太廣就會失去重點。舉個例子,想要說明「環保問題刻不容緩」這個觀點,用燈泡式講述就是:全世界的汙染很嚴重,陸地上都是垃圾,海裡有很多塑膠袋,空氣也越來越糟糕。這個說法有問題嗎?沒有。但它很難給聽眾留下印象。

6. 那怎樣表達才有效果呢?教你一個非常好用的技巧——探照燈式的講述。探照燈和燈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把所有的光線聚焦在一處,讓你的注意力跟著探照燈一起遊走。同樣是剛才環保的觀點,用探照燈的方式說明就是:「郊區的孩子們每天放學要花10分鐘,穿過一大片散發著臭味的垃圾場。我還看到一群學生在解救一隻剛剛打撈上來的海龜。海龜的鼻孔裡插進了一根12釐米的塑料吸管。」用這兩個細節,既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也能迅速讓聽眾明白你想表達的核心信息。

7. 避免循環論證。循環論證是條件A和條件B之間,可以互相成為彼此的原因或者結果。比如,你說我很肥胖,所以我有減肥的決心。聽上去成立,但反過來想,正因為你沒有減肥的決心才導致了肥胖,也說得通,這就是循環論證。你在和對方爭論時,如果發現了這個邏輯漏洞,可以直接指出來,讓「裁判」知道對方的錯誤,當然也要小心自己不要出現同樣的邏輯問題。

8. 明確目標,實現精準打擊。我們一般認為直接用語言攻擊對方,是不禮貌的行為。其實如果表達得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A和B兩名推銷員向你推銷不同品牌的化妝品,A直接說B是騙子,你肯定不信。但如果A對B說,你的化妝品那麼好,你本人為什麼不用?潛臺詞還是在說你有騙人的嫌疑,但這樣表達既能精準攻擊到對方,也會讓你覺得很有道理。這在對方鼓吹一個自己從不遵守的原則時很管用。

讓我們對《學會辯論》的作者阿拉斯泰爾·博尼特、譯者魏學明、出版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說一聲感謝!

最後,與你分享金句:

想要說服一個不可能被說服的人,核心是找到說服場景中擁有最高裁判權的那個人,並且說服他。

像這樣的好書,「羅輯思維」商城一直在為你精選。

歡迎挑選閱讀。

公眾號又又又改版了,為了不錯過推送消息,建議你按照圖片的提示,將「羅輯思維」設為星標(安卓用戶設為「置頂」)。

相關焦點

  • 學習「說服」理論 提高「說服」效果
    二、說服的基本原則    一個人的信念、價值觀念、社會態度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社會化的過程,對於其錯誤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社會態度的轉變,也需要經過持久地說服工作才能奏效,那麼怎樣說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呢?根據社會心理學家大量的實驗和我黨長期思想政治工作經驗,我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 潛意識的說服讓被說服者聽著舒服,效果就會在不自知中顯現出來
    而他對此提不起精神時,不妨從吉言著手,吉言一般是不會讓人產生反感的。有了吉言就容易造成濃烈的語言溝通氣氛。從而為說服對方打下良好的基礎,關鍵在於你應該怎樣以對方感興趣的吉言引路。達到成一種情感上的融洽氣氛,然後再切入正題。
  • 領讀筆記:如何做一個打動人的說服者?
    與此相反,說服的邊緣路徑則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人們並非依據對觀點力量的權衡和思考過程,而是不做過多思考地依據那些簡單的、往往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做出正確、錯誤或者吸引力的反應。例如,思考那些如何整治不佳經濟狀況的主張,便與中心路徑有關;而對威利-霍頓形象感到恐懼和氣憤,則與邊緣路徑有關。 同樣,如果一個人購買某品牌電腦,是因為他從廣告得知,這電腦用戶使用起來更為便利,擁有良好的運行速度,內存等。
  • 說服心理學——說服別人的6個捷徑
    (如果不一致就會引發」認知失調「)。 說服前一個小小的」協議「就有可能激活這個心裡傾向。 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是這樣的,研究者發現人們通常不願意把自家院子前的木板修理一下減少隱患,去支持「安全駕駛」的活動。然而有一個小區裡,支持這項活動的人是其他小區的4倍! 為啥?因為10天前,他們同意了一件小事——讓宣傳員把宣傳「安全駕駛」的小卡片貼在了自家的窗戶上。
  • 誘惑文案:為什麼說說服型文案,說服一個客戶,就趕走9個客戶?
    你覺得你值得擁有一個名氣,你才能顯化一個好的知名度。你覺得你值得擁有一個甜美的愛情,你才能顯化一個甜美的愛情。很多人對於值得感裡面的想要,和內在真正的值得感,會混淆。所以嘴上一直說我值得,但是實際無法擁有。
  • 《知否》祖母是怎樣說服了梁家,才同意娶墨蘭入門
    《知否》祖母是怎樣說服了梁家,才同意娶墨蘭入門最新劇情中墨蘭終於通過自己那見不得人的手段如願的嫁入了梁家,但是死活都不要墨蘭的梁家究竟是怎樣才同意墨蘭的婚事的呢,這一切都要感謝盛家老太太,當時王大娘子去梁家提親都沒成功的事,還被梁家一通羞辱,
  • 說服是什麼?
    你遲到20分鐘,並不意味著我要跟你多聊一個鐘頭,多聊一個鐘頭,也不意味著就一定會接受你的邀請吃飯。所有這些套路,不過是讓女老師願意把接觸持續下去提供一個理由,幫她清理了障礙而已。她隨時能夠喊停。這個段子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人並不需要說服;人需要的是自己邁出每一步的時候,遇到那個障礙,誰替我把它清除掉。
  • 如何說服別人?
    不管怎樣,你個人的因素與客觀的因素都得有利於你,你才有可能去說服這些人,一旦你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中的某個因素都對你不利,這個時候,你就得想方設法去改變與調整。比如,你的個人因素,別人就看不上你,這個時候難度就增大了,這個時候你就得藉助外力,這個外力一定是對那個你要說服對象有很強影響力的,否則也是白找。
  • 新聞發言人的說服技巧
    所以當發言人所發布的信息與記者的原有態度有極大差異時,更應小心發布,不要一次性地給記者太多信息,不僅重點不突出,而且記者也難以接受如此巨大的反差,容易出現歪曲的、質疑的報導。  好的做法是把信息一點一點地餵給記者,可以多次發布,每次逐步增加補充新的信息,讓記者們的態度改變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 溝通和說服必須講究藝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說服效果
    無論你是一個堅定的語言愛好者,還是只想在紙面上、講臺上或者聊天時,贏得更多爭論的勝利,而不引起憤怒衝突,說服的藝術都是你需要學習並儘快掌握的。在他看來,說服的藝術是每一個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必須具備的才能。
  • 為什麼父母難以說服孩子?溝通說服的好技巧—下切回應模式
    母親來了以後,花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說服孩子,最後,雙方精疲力盡後才結束。當然,這是一個相對極端一點的事情。在日常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好點的採取的是說服教育,大多數是強制性的訓斥。其實不僅僅是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成人的世界裡面,我們發現,人往往是難以被說服的。有時候,我們越是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子,反而更加強化了對方原有的觀念。
  • 怎樣才能說服別人/如何建議才能讓人樂於接受
    如果你常常為說服不了他人而苦惱,那麼不妨參考下小編的經驗,也許能有點啟發。友善對待他人,真誠地稱讚並欣賞他沒有人不希望得到他人的真心相待,得到他人欣賞。如果他對你印象惡劣,無論你說什麼都是徒勞的。所以要想說服別人,首先就是讓他喜歡你。
  • 學會說服技巧,身邊人都聽你的
    20年來關於說服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經驗。 《說服》作者李維文通過對五萬多人的真實案例進行研究以及多年的體驗和感悟,總結出了一套詳細具體、實踐性強、效果明顯、適合任何人的說服技巧。它不僅可以讓你在購物、旅遊、商業談判、政治博弈中獲得更多利益,也可以讓你和妻子(丈夫)、朋友、親人間的關係更加和諧密切!了解並掌握這些說服技巧,能讓你在人和人溝通的過程中更加順暢,幫助你少走彎路。本書上市後,迅速引領了一波閱讀熱潮。
  • 職場英語:怎樣更好地說服別人?
    馬丁是組織行為培訓諮詢集團Influence at Work公司英國業務負責人,他向英國的一些大企業和政府機構傳授一些簡單的說服策略,教他們如何影響顧客和民眾的行為。這類策略利用的都是簡單的信息,能夠產生相當可觀的收益,而達成這種改變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掌握這5個說服技巧,就夠了
    大多數人認為,有些人天生就有說話的天賦,而另一些人則沒有。 實際上,說話並不存在天賦,說話水平高的人,無非是掌握了一些別人不具備的技巧而已,說服的道理也是如此,關鍵在於對技巧的掌握。那麼,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以下這5點把技巧說透了,精闢!
  • 從「理論徹底」到「徹底說服」 ——馬克思「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經典論斷解析
    「非神聖形象的自我異化」,是如此的不徹底甚至自相矛盾,也並不意味著資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說服人掌握群眾,儘管他們的說服人掌握群眾帶有深藏不露的剝削本質和虛偽實質。既然理論徹底未必就能說服人,說服人的理論未必實現了徹底,那麼是否可以認為理論的徹底性同其說服力沒有必然關係呢?如此一來,馬克思在《導言》中提出的「理論只要說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ad hominem]」經典論斷,會不會是一個假命題,並沒有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說服這個根本功能和基本規律?顯然不是。
  • 說服,是個闖關遊戲
    為什麼只剩下一個人了?這是誰的房間?只剩一個人怎麼會有敲門聲?敲門的是外星人嗎?等等...你好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細節到底是怎麼樣的。這叫什麼?這叫「吊胃口」。當時間有限,對方沒耐心聽你把所有信息說完時,你就可以把信息壓縮成一個大大的「為什麼」激發對方的好奇心,這樣他可能就會主動擠出更多的時間,聽你細細道來。
  • 【送書活動書籍介紹】《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
    《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涉及心理學、社會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犯罪學、傳播學適用於:讀心、攻心、高端談判、公關危機、企業管理、情感對話……  洗腦是所有公司不願意承認,卻是真實存在的公司潛規則。它不僅普遍存在,而且無孔不入。閱讀本書,你將獲悉:怎樣快速說服別人,讓人無條件相信你?如何給人完美的第一印象,培養無法抗拒的個人魅力?
  • 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
    所以我們在跟商家談的時候,必須要明確我們也能夠回報他們一定的利益。我們談了很久逐步讓利,最後共拉了三萬塊的贊助,是一家剛進入這個城市的飲料分公司,想要打開知名度。活動的很多內容也都被植入了該飲料的廣告,還有各種提高他們知名度的小活動,比如拍照發朋友圈送飲料、掃碼送水杯等等。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獲利。
  • 如何有效的說服他人
    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大家不太願意接受我的良苦用心。這麼好的主意,可為什麼就是聽不進去!這樣的挫敗感,你經歷過嗎?說服和指導,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都需要學習的必修課。無論是在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伴侶、孩子,或是在團隊組織內部、部門之間、或者面對同伴或客戶,其重要性都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