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和說服必須講究藝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說服效果

2020-11-20 易星看電影

文丨易小星

最近看到網上有些綜藝節目做得很用心,比如有個超級育兒師參與到家庭裡,幫助父母一起參與已經出現一定成長問題的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那裡面有很多無助的家長在萬分苦惱地等待著專業的人來拯救自己和孩子。

看到一個叫夏某某的12歲男孩居然可以和自己的媽媽對打的畫面,沒有心平氣和說話的時候,也是讓觀眾非常揪心的,看了下來,感覺那個媽媽的問題很大,才造就了現在這樣令人痛心、自己也痛苦的孩子。那個媽媽希望孩子做什麼的時候,從來不能聽到孩子自己的聲音,孩子說等會兒,她就非要孩子現在、立刻、馬上去做,孩子氣急敗壞得想要反過來控制媽媽,就也會對她揮舞拳頭,母子倆就打在一起!

這個簡直是看得人目瞪口呆。對於這麼大的孩子必須給予尊重,然後在說服和溝通中講究說服的藝術,才能讓孩子快樂地遵守規則啊。

看了那個母子之間的相處,可以感受到:說服,比你所能想像的還要無處不在,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時時刻刻都需要用到這項技能。無論你是一個堅定的語言愛好者,還是只想在紙面上、講臺上或者聊天時,贏得更多爭論的勝利,而不引起憤怒衝突,說服的藝術都是你需要學習並儘快掌握的。

《說服的藝術》是美國從業時間超過25年的資深記者傑伊 海因裡希斯,他作為新聞記者和出版業工作人員,現在全身心地投入了倡導修辭傳承的藝術,專門為世界五百強公司、常春藤聯盟大學和美國航空航天局和五角大樓等機構開設關於說服的課程。在他看來,說服的藝術是每一個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必須具備的才能。

01 全書從攻、防兩個方面抓住了很多可以在說服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節點為人們講授說服的藝術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了和別人可能意見不一致的時刻。就像這個作者,身為一個父親,也經常要和17歲的兒子喬治鬥智鬥勇,他經常以退為進實現自己的目的,這算說服嗎?當然應該算啊,不用吹灰之力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才是平心靜氣說服的最高境界了吧。

所以這本書才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堪稱媲美《溝通的藝術》《關鍵對話》的一本關於說服與辯論的經典之作!作者在書裡舉了很多例子講解了自己以修辭和邏輯為工具,贏得更多爭論的勝利,化幹戈為玉帛,讓我們在閱讀中真切感受到說服的藝術有多麼重要!

02 在說服的過程中,作者提醒我們要注意說話者是否邏輯站得住腳,這個在說服的過程中很重要

相信家有孩子的家長們很多時候要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卻無計可施。有些孩子要父母買東西時會說你看我們班同學的家長都給他們買了AJ的鞋子。他的目的在於:你是不是也得給我買這樣的鞋?

這裡面的邏輯如果按照書裡所列的就是站不住腳的壞邏輯。並不是別人怎麼樣,你就要怎麼樣。也不是說家長們就要做法完全一致。這個事件的核心點在於買這雙鞋子是不是孩子必須擁有的,應該擁有的,而不是說看別人有,我也要有。

遇到爭論,總是事後遺憾當時沒發揮好,沒能有理有據、心平氣和地說服對方?

寫公號文章、商業企劃,總是反響平平,後悔沒能完整表達自己心中所想,不知如何組織思路來展開文章?

面對網絡暴力,沒能第一時間識別對方言辭中的邏輯謬誤,想法不知不覺被帶偏,沒能分辨出真相?

與家人朋友相處,總是為了一些小事發生不愉快,誰也說服不了誰,時間久了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

應該說這本書充滿了睿智和真正的啟發,從修辭和邏輯的獨特視角展開,不僅教你如何識別日常溝通中省略的隱含邏輯,還教你如何以說服為工具,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恰如其分地與他人辯論,並進行深刻的思考。

當然這本書中傳授的說服技巧特別實用,並且很生活化,我們能看到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他手到擒來為我們列舉了大量的例子,讓讀者大開眼界,同時也學到了不少非常實用的說服的技巧。

03 小結:這本書是職場人士必備的不可多得的一本溝通經典之作

這本書對於職場中人來說,算得上是一本非常實用的經典教科書,書裡關於說服的例子包羅萬象,從亞里斯多德到林肯,從邱吉爾到辛普森,再到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運用許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算得上是職場人士在溝通方面必備的一本經典之作。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學習「說服」理論 提高「說服」效果
    從時間環境來看,說服者雖然不能製造事件、創造環境,但可以捕捉每一機會,及時利用每一次事件進行說服工作。如適時掌握1989年以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時機,對大學生進行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說服教育,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會環境可以分為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說服的內部環境主要指被說服者所屬的團體(或群體)環境。
  • 潛意識的說服讓被說服者聽著舒服,效果就會在不自知中顯現出來
    人的頭腦和心智是由意識和潛意識兩部分組成的。潛意識是無法分辨是非善惡,無論意志給它什麼樣的自信和想法它都會照單全收,而且對任何的指令都會一一得以實現,潛意識說服是連接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潛意識的語言往往揭示一個人的精神風貌和內心世界,通過潛意識的表露。
  •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談談《觸龍說趙太后》中的說服他人的藝術
    而說服他人的藝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大到國際局勢中國家博弈, 如巴以衝突,伊核問題,小工作日常到比如追求戀愛,崗位競選,產品推銷,法庭辯論。我想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談一下《觸龍說趙太后》這篇文章裡的說服藝術。
  • 說服上司時,要運用好這3個技巧,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工作中難免會碰上與上司意見不合的情況,但是作為領導他的意見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可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斷,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有心的下屬去對他們進行一些提醒和說服,這樣其實既是對上司的愛護,也是對自己工作的盡心盡責的表現。但是如果真正的想要去說服領導的話,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勇氣,只有能夠把握上下級關係的特殊性,採用一些得當的語氣和方式,才能夠收穫到預期的效果。
  • 溝通說服中的相對論和牛頓力學
    經典力學體系提到了三大定律,其中之一就是: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按照這樣的解釋,地球之所以圍繞著太陽轉,是因為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太陽吸引著地球使得地球無法離開。這一世界觀拓展到溝通說服的場景後,就會讓很多人形成推力和反推力的固有認知。
  • 從說服到感化:公益廣告傳播效果的實現機制
    關鍵詞:公益廣告;傳播效果;說服;感化 長久以來,公益廣告的製作與投放一直是媒體運作的必選項。公益廣告是說服的藝術,更是感化的藝術。公益廣告傳播效果的達成,有賴於媒體和公益廣告的製作者具備感化受眾的意識和技巧。
  • 隔空交流時如何說服內部審計客戶
    在這種情形下,說服他人已不再受歡迎,取而代之的是對抗。但是內部審計人員很清楚,要想組織產生積極的改變,一定要採取說服的方式,而不是採取對抗的方式。 換句話說,要想成為變革的推動者,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學會說服他人。
  • 為什麼父母難以說服孩子?溝通說服的好技巧—下切回應模式
    母親來了以後,花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說服孩子,最後,雙方精疲力盡後才結束。當然,這是一個相對極端一點的事情。在日常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很多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好點的採取的是說服教育,大多數是強制性的訓斥。其實不僅僅是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成人的世界裡面,我們發現,人往往是難以被說服的。有時候,我們越是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子,反而更加強化了對方原有的觀念。
  • 掌握說服孩子的技巧
    歐弗斯託原則:在說服一個人的時候,利用巧妙的說辭,讓對方不得不接受你的提議,這就是英國心理學家歐弗斯託指出的「歐弗斯託原則」。 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得說服孩子做一件事情,或是在雙方意見不一致時,父母想要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可是無論用什麼方法也說服不了她,其實,和孩子對話是一門有規則的獨特藝術,要想達到目的,以選擇題代替是非題的做法,不失為一種高明的溝通方式。
  • 記住這些心理學技巧,輕易說服他人
    所以,該篇章中也是著重介紹了外周路徑下增加說服成功率的各種手段和影響因素。以下將從說服者、說服途徑、被說服對象三個層次分別介紹。一、說服者說服是一個從說服者到被說服對象的過程,所以說服者本身也很大程度影響了說服的效果。1.
  • 我該說服自己還是說服孩子
    生性膽小的他對周圍的一切唯唯諾諾,凡事都是膽怯,在我和媳婦的鼓勵下有所改變,但是效果不太明顯。總是害怕和大孩子接觸,有時候別的孩子欺負他,他不敢還手。每次回家後和他溝通,想聽聽他的想法,當你聽到孩子的想法後覺得娃好純。和媳婦商量後,最後決定送他去學跆拳道;首先能強身健體,其次可以保護自己!但是孩子死活不願意,給出的答案讓人哭笑不得。娃說:「不想因為學習跆拳道欺負別人」。
  • 演講:確定說服的目標,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在說服性演講中,對演講目的的清晰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當你試圖改變他人時,如果以一種好為人師的姿態出現,你很可能會遭到聽眾的排斥。明確自己演講的目的很重要,你必須為自己確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有些權威的演講家把說服性演講分成兩種,一種是為了改變人們的特定行為的演講,另一種只是試圖影響他們的信念和態度的演講。雖然態度表明了一個人對某些問題的特定傾向,但一個人具有某種態度並不保證他必然會採取與這種態度相一致的行為。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人們可能會說他們支持廢物回收,但是他們又從來不會對自己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 新聞發言人的說服技巧
    可信度越高,說服效果越好  說服者的可信度高,會產生比較好的說服效果。說服者要把自己的利益與自己所陳述的問題分開,如果讓人認為說服者會從自己所倡導的事情中獲益,其可信度將會受到質疑。  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在發言的時候,要多站在人民的角度解釋問題、闡釋觀點,強調政府政策對人民的好處,從而把自己的利益與自己所陳述的問題分開,讓政府和人民貼得更近,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越受歡迎,說服效果越好  如果發言人深受記者們的喜愛,那麼他/她的說服效果就會比較好,比較容易讓記者們改變態度。
  • 如何有效的說服他人
    一、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高超的說服或者指導一定是一個良性的互動,絕不是單方面的發號施令。對被說服者的感覺和動機要充分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引導和說服。因為,在溝通之前,對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已經做了那些嘗試,以及他們最應該優先處理那些事情,我幾乎沒有做任何調研。二、從被說服者的角度出發有效的說服和指導,重點在於為被指導者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 邀約朋友的條件和說服技巧!
    關注我們,每天都能收到這種好文章!在排名單基礎上,通過摸底電話,分類合適從事與不適合從事的人群的同時,重點尋找及篩選出符合五種條件和四種特質的人,並從中排列計劃邀約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人選。    在行業裡,心態對一切對,端正態度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虛心求學才能推宗才能推宗借力共贏發展。    4、重要條件    對現有的掙錢方式及收入不滿意,不僅抱有強烈的掙錢欲望,還有出人頭地創業成就夢想的人。    如果沒有強烈的掙錢欲望,就不可能走出家門創業,沒有成就一番事業的渴望,就不可能尋找機會拼搏。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掌握這5個說服技巧,就夠了
    在說服別人時,讓對方感到你為他考慮、替他著想,對方就會輕鬆接受你提出的方法和建議。比如,你去拜訪隔壁一對新婚夫婦,想請他們向社區的一個項目捐款。哪種方法最好?平庸的說服者往往會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結果是被拒絕。而真正厲害的說服者首先會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氣氛。
  • 說服,是個闖關遊戲
    說服一個人之所以那麼難,是因為我們彼此在溝通的時候,面前都樹著一道道看不見的高牆,每一道高牆都有大將把守,把對方拒之門外!如果你沒有「權力」這塊通行令,你就得像關羽一樣一關關打過去,才能把觀點植入對方的大腦,這個難度可想而知。而這可能還是說簡單了…說服的過程比這個更加兇險!因為不是過五關斬六將,你得過四關斬八將!
  • 人際交往,牢記這一溝通技巧,人緣會越來越好,說服也不會太難
    人際交往,牢記這一溝通技巧,人緣會越來越好,說服也不會太難;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掌握了這一溝通技巧。這一溝通技巧就是,遇事要多用商量的語氣。事實上,除了軍隊的士兵,大多數人都對命令很反感。無論是上級對下屬,還是同級對同級,誰都討厭命令式的強硬口氣。
  • 說服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才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實的,因為人們都具有同樣的天然傾向,唯有最真實的生氣或憂愁,才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憂鬱。這句話是說,說話人的感情一定要受到發自內心的充沛情感的支配,才能產生感染力、影響號力和號召力。在說服他人過程中,話語所包含的情,會在傳遞觀點、看法的同時產生語言魅力和感染作用,從而取得圓滿的說服效果。說服他人要動之以情動之以情是說服別人時極為常用的說服方法。
  • 諸葛亮說服劉備的4個步驟,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學習的四步說服法
    如何說服領導按照你的意思辦?怎麼做到?分享四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求一致 你跟領導必須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怎麼辦?不一致也要能看起來一致,在某個角度上一致。如果你一開始就和領導對立,要指揮領導按照你的意思做出決策,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