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古箏 實習生 朱紅
核心提示
與茅臺類似,作為世界範圍內最為著名的葡萄酒品牌,短短幾年內,拉菲的價格像坐了火箭般一路瘋漲。作為「液體黃金」,動輒上萬的身價,拉菲的特質在國內已經很少被人提及,對於追捧者而言,「五支箭」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與其說喝拉菲,不如說是喝面子。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拉菲的盛名之下,跟風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假貨與山寨齊「菲」。無論是商家還是紅酒,只要傍上了這塊金字招牌,似乎就能從瘋狂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作為普通消費者而言,對於紅酒的識別能力有限,若想通過正常渠道從紛亂的市場中求得「真經」,確實很難。
滿城儘是拉菲酒
據業內人士表示,拉菲之所以「珍貴」,一方面在於其品質優良,另一方面更在於其產能有限而造成的稀缺。
然而,市場上的拉菲似乎與稀缺搭不上絲毫關係,更可以用泛濫來形容。在國內,幾乎所有的紅酒專賣以及進口超市,很隨意就能捕捉到拉菲的蹤影。
就鄭州而言也不例外。在某著名商場的進口食品超市,記者見到紅酒專櫃最為顯眼的位置,就擺放著不少「拉菲」。
當記者從貨架上拿下一瓶標價400多元的拉菲珍藏觀察時,一名導購便上前介紹說,「這是法國原瓶進口的,產于波爾多,目前正在搞活動,買二贈一,這樣算下來,每瓶還不到300元」。同樣,正在促銷的紅酒當中,記者又看到了兩款標價同為600元多的拉菲傳奇與拉菲傳說,皆為買二贈一。
當記者疑問拉菲為何如此便宜時,導購介紹說,這些都是拉菲系列酒,是拉菲旗下莊園所產。從這些酒的標籤上,可以看到上海聖皮爾精品酒業的中文標誌。
此外,這位導購還介紹說,如果是自己喝的,可以選擇這些酒,比較實惠。如果是為了送禮,他們店裡也有真正的大小拉菲。
記者看到擺放在貨架正中央的一瓶小拉菲,標價將近5000元,而並未見到大拉菲身影。導購介紹說,大拉菲最便宜的也得上萬,由於比較昂貴,並未在外面擺放,如果需要,可以馬上提貨。
對於此,鄭州紅酒坊總經理葉萬鑫向記者介紹說,通常所說的大小拉菲一般音譯為拉菲古堡和拉菲珍寶。而其他的一些產品則為拉菲家族或系列酒。
「就像茅臺一樣,飛天為主流產品,30年或50年陳釀可以看做珍藏版,而茅臺王子酒與迎賓酒等就是茅臺系列酒了,拉菲的情況跟茅臺類似」,葉萬鑫表示。
同時他還介紹說,拉菲所屬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國以及全球範圍內收購了許多葡萄酒莊園,這些莊園在業內被稱為二、三、四、五級莊園,這些莊園出產的酒,就是拉菲家族酒,相當於拉菲旗下的二三線品牌。
叫拉菲的公司何其多
其實,不僅產品傍名牌,且山寨產品與假貨橫行,甚至許多經銷商也在公司的名字上打起了拉菲的主意。
記者手中有幾張做紅酒生意的經銷商名片,上面赫然印著法國拉菲莊園(中國)有限公司、拉菲酒窖字樣,不僅如此,隨便在百度上輸入「河南拉菲」等字樣,很輕易就能搜索出無數打著拉菲旗號的公司名稱,比如河南拉菲酒業、洛陽拉菲酒業等,甚至就連許多不打拉菲字樣的紅酒銷售公司,都紛紛表明自己是拉菲某一區域或某一產品的總代理。
河南怎麼會有這麼多拉菲公司?它們和法國拉菲集團有什麼關係?法國拉菲集團中國分公司設在河南?
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國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商ASC精品酒業正式成為拉菲集團的指定獨家進口商。這就意味著,除了拉菲集團旗下的拉菲古堡(包括大小拉菲)、拉菲貴族甜、杜哈特米隆古堡、拉菲樂吉爾堡這幾間酒莊為開放市場之外(所謂開放市場,就是不設代理的酒莊,通常頂級名莊都為開放市場),其他眾品牌已全權由ASC精品酒業獨家代理,包括拉菲波爾多系列之拉菲傳奇、拉菲傳說、拉菲尚品、巖石古堡,杜哈磨坊、卡瑟天堂古堡;拉菲智利系列之巴斯克、巴斯克十世、巴斯克花園等。
對此,鄭州紅酒坊總經理葉萬鑫表示,由於2~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紅酒,整個拉菲酒莊年產量控制在2萬~3萬箱。這些酒對於全球市場而言,是稀缺品,根本不夠賣,所以根本不用找代理商。而正是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造成目前拉菲基本上賣的都是期酒。這就意味著,想要拉菲就得提前預定,以至於明年的葡萄可能還未見蹤影,而當年的拉菲就被預訂完了。
業內人士表示,河南省根本沒有拉菲省級代理商,很多打著拉菲旗號的公司,其實並非法國拉菲集團在中國的分公司,與法國拉菲集團也沒有什麼關係,純屬搭車行為。
假拉菲和山寨拉菲泛濫
有業內人士開玩笑說,如果小拉菲算是「兒子」的話,那麼這些拉菲家族酒就是拉菲孫子輩的了。
如果說諸如拉菲尚品、拉菲花園以及拉菲傳奇、傳說等品牌雖非嫡傳,但依然有血脈相連,尚屬拉菲旗下產品的話,那麼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各種「變異拉菲」,則實屬假貨與山寨產品。
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家紅酒專賣和超市,除以上幾款產品外,還能見到不少諸如拉菲帝國、拉菲特、拉菲神話等諸多品種。
據之前媒體報導,在今年成都糖酒會期間,就有眾多打著所謂拉菲旗號大張旗鼓進行宣傳造勢的廠商。
正是因為這些鋪天蓋地的宣傳,作為外行人的普通消費者,很容易迷失在紛亂的拉菲迷局中。
而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這些與拉菲扯不上半分關係的產品,似乎傍上了這塊金字招牌,也能「雞犬升天」。
這些專家眼中的「中國式拉菲」零售價格一般從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就其寥寥的成本而言,利潤十分可觀。
據了解,許多所謂的拉菲經銷商,非但不具備外貿資質,其自稱從海外進口的拉菲酒,大多是由河北昌黎、山東煙臺等地的勾兌灌裝廠非法生產,相關海關單據、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等都系偽造。
據媒體不久前披露,廣東某酒業公司每年仿冒法國名牌葡萄酒的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當地工商局所搜集到的證據顯示,這些所謂的法國進口葡萄酒的採購價格在20元~60元之間,而零售價則在200元~2000元。一來一去,翻了幾十倍。
面對如此暴利,難怪業內人士稱,國內市場上90%以上的拉菲都是假的。初聽似乎有些令人震驚,但大量的事實表明確實如此。難怪如今一個拉菲空瓶就能賣到2900元的天價。
消費者難辨真假拉菲
其實,山寨拉菲與山寨代理商之所以充斥市場,很大程度上是由近幾年國內對於拉菲的過度追捧,以至於瘋狂痴迷導致的。
數千元的小拉菲,動輒上萬乃至數萬一瓶的大拉菲,其不菲的價格並未嚇退追捧者的熱度,金錢在拉菲面前,似乎已經不是問題。
據業內人士介紹,拉菲在國內的主要消費群體無外乎企業家與政府官員。隨著拉菲風的盛行,似乎也只有拉菲才配得上「家底殷實」者的個人喜好或者是成為商務或政務接待檔次的「參照物」。據統計,僅2009年浙江人就喝掉了將近10萬瓶小拉菲,而這種酒的年產量也不過30萬瓶左右。
而這些酒又是如何進入中國市場的呢?據業內人士透露,正規的渠道應該是通過海關從原產地進口,而海關所提供的單據、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則很大程度上成為辨別拉菲真假的「身份證」。
但過高的相關費用似乎為拉菲進入中國市場開闢了新的渠道。許多紅酒經銷商坦言,國內的拉菲大多是通過非正規渠道引入的,說白了就是走私。都是通過「菲客」或者其他物品夾帶入境的。而香港似乎成為目前拉菲進入中國市場一個不小的中轉站。
業內人士表示,拉菲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最便宜的一瓶也得一萬多元,如果通過海關進口,關稅等各種費用相加,拉菲的零售價格在目前的基礎上還得再乘個1.3或1.5。
正牌拉菲如此,更何況還有更多的假貨和山寨產品。於是,就造成了市場上本是高端乃至奢侈品的拉菲變得魚龍混雜。作為專業知識匱乏的普通消費者,若想辨別其中真偽,難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業內人士,也不一定能夠完全辨別。據悉,市場上有的「假冒」大拉菲,造假者為了追求更加逼真的效果,甚至不惜血本用小拉菲來灌裝。在特性相似的情況下,也許只有大師級人物才能辨其真偽。
那麼,如何辨別真假拉菲呢?據悉,ASC成為拉菲集團代理商後,會在其代理的拉菲葡萄酒瓶上加貼防偽背標,購買者可以通過電話方式,查詢到每瓶酒每個防偽背標所帶的編號,加以認證真偽。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拉菲酒瓶身上,有著一個紅色的中文「八」字。據稱,這個中文「八」字最重要的意義之一,是為了紀念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簡稱拉菲集團)2008年在中國籌建酒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