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林海雪原
作者/李新剛
到牡丹江來,在很大成分上,是受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的影響,因為這裡,就是那些故事發生的地方。作為一名文學信徒,這裡自然而然成了我嚮往的地方。
昨夜,還在哈爾濱某旅館時,我就花了半夜的功夫,上網重新閱讀了一遍小說《林海雪原》。今早,就乘大巴來到了牡丹江。雖然已經是暮春時分,內地已是暖意融融春暖花開,可這裡依然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溫度還在零下十度左右,到處都是一派銀裝素裹原弛蠟象的情景。
來這裡的目的很明確,一是觀賞林海雪原,再就是去滑雪。
早晨10點,我們從牡丹江出發,坐的士前往海林。海林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東麓。這裡山高林密,現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紅松母樹林面積297公頃,平均有400年樹齡,樹高3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為64%,山頂終年積雪不化,遍生高山偃松、嶽樺。積雪期達7個月之久,平均雪深可達兩米。
從車窗望去,路兩旁,林海雪原,蒼茫無際。一棵棵光禿禿的樹上,上掛滿了雪朵,好似臘月的梅花。一陣冷風,掀捲起一層雪皮,雪塵便在樹林中瘋狂。皚皚白雪在風的作用下,形成千姿百態的雪蘑菇。
望著車外的滾滾松濤,再看看一望無際的皚皚白雪,不禁想到,這不就是《林海雪原》中描寫的情景麼。確實如此,《林海雪原》中的很多情景就是直接取材於此。想到此,小說裡電視裡那些英雄的戰鬥情景,又蕩漾在心中,一時頓覺激情澎湃豪情萬丈。
不久,我們來到了亞布力滑雪中心。這時,又落雪了。這東北的雪,就如南方的雨,說到就倒。片刻,如席的雪片就密密匝匝地落下。
亞布力滑雪場地處亞布力鎮西南23公裡處,位於長白山系餘脈張廣才嶺西麓的大鍋盔山腳下,滑雪場地處中溫帶,屬溼潤性季風氣候。亞布力白天氣溫 -16℃左右。年積雪期 150天,從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下旬均可以滑雪。
當我來到雪場,只見寬寬的雪道從森林中斜穿而下,零星的滑雪者從那裡迴轉著滑下來,動作舒展優美。
我們來到新開闢的免費教學區,聽教練詳細的講解,什麼兩腳開立,成內八字,膝蓋併攏,重心靠前等等。可自己一動作,很快啪就摔了一跤。站起來,再來。再摔倒,再站起,繼續重來。反覆很多次,總算可以顫微微地滑行那麼一點點了。
這時,《林海雪原》中的情景又浮現在了我的腦海裡。在小說中,首長少劍波是這樣教他的戰士滑雪的。他提出猛、快、巧的口號,並詳細講解了猛、快、巧的要求:要猛,必須大膽勇敢,不怕摔跌。要快,必須猛中加力。有了大膽,再加上力氣,自己就能快!要巧,就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苦練生熟,熟了自然就能巧。我們巧得像一隻小鳥,什麼路都能滑,什麼障礙也擋不住,什麼樣的密林灌木叢,要像穿梭一樣地穿過去,什麼樣的山溝,我們也要像燕子一樣地飛過去。
是的,我們的滑雪教練只講給了我們滑雪的技巧,而《林海雪原》中的首長少劍波他則給我們貫穿了一種精神。
在這種精神的支配下,不到半天,我們已經可以在初級雪道上滑行了。這時,只要雙腳扣好滑雪板,雙臂撐起雪杖,只聽見風在耳邊呢喃,所有的一切,都在雪道上隨著身體而飛馳。那一刻的感覺,仿佛身體不是自己的,一種靈魂出殼的快感油然而生,平俗生活的壓抑和煩惱統統被丟進風裡。
雪場上,更開心的是孩子們,他們等不及換上雪鞋,衝進厚厚的雪地裡。
我想:當年滑雪奇襲威虎山剿滅土匪的英雄們,如果看到今天滑雪的幸福人群,一定會綻放出欣慰的笑容!
只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渾身疼痛,尤其是上臂,原因是摔跤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