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葛劍雄:遊戲不是歷史,一些高深的學問是快樂不起來的

2020-12-1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感謝您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看到您最近接受了騰訊的邀約,成為了《王者榮耀》的學術顧問。實際上,近年來《王者榮耀》一直在邀請知名學者擔任顧問,給網友們上文化課。您怎麼看學術顧問這個角色?學者所提供的參考意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被製作方接受,提升作品的知識底蘊?

葛劍雄:具體的顧問,情況不同。學術顧問是個通名,並不是說所有的學術顧問都做一樣的事情。我和他們約定好了,我的學術顧問工作主要是在價值觀念上幫他們進行把關,並不具體涉及遊戲的內容、形式等等,也不是去普及歷史知識,這是講清楚的。

我自己在兩年多前寫的文章裡也提到,我們不需要讓遊戲承載過多的其他任務。有些人認為通過遊戲可以學習中國歷史,這是錯誤的,遊戲永遠不可能和真正的歷史劃上等號。

我一向認為遊戲在價值觀念上面必須正確,至少要是無害的,不能突破底線。在守住底線之餘,如果能在價值觀上進一步提升就更好了,所以,我主要做的是這方面的工作。

顧問是提出意見的,但沒有決定權,也不負最後的責任。也就是說,我提出這個意見你採納了最好,你要不採納,我沒有權力來幹預。當然我如果發現自己的意見起不了作用,或者無法進一步合作,也是會及時停止的,這是我們雙方都講清楚的。我不是永久的顧問。有些網友把「顧問」和「站臺」、「代言」混淆了,這些角色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觀察者網:這件事情確實也引起了一些誤解,既來自路人網友,也有「王者」的玩家。您也在微博上解釋了顧問、學術顧問、代言、站臺的區別。

葛劍雄:依照我的理解,代言就是代表某品牌的形象和利益,他對這個品牌是充分肯定的。顧問跟他是兩回事。顧問可以提出意見、建議,但是不能夠強制人家採納,而意見一旦被採納了,顧問也是沒有責任的,因為這是當事人進行的選擇。

觀察者網:我仔細看了您剛才提到的這篇文章,您的原標題是《歷史的真實與真實歷史的傳播》。近年來,圍繞這方面展開的批評、討論其實挺多的,魔改、戲說歷史的作品不在少數,但又很能吸引大眾的興趣。您怎麼看各種藝術作品對歷史的重新建構和修改?應該如何在尊重史實和追求藝術效果、大眾傳播之間達成平衡?

葛劍雄:類似這種戲說歷史,古今中外都有,是正常現象。對於普通公眾而言,通過看一部戲說劇來休閒娛樂一下也很正常,對他們來說,劇中的故事是不是真實的歷史,又有什麼關係呢?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解,恰恰是因為我們長期不重視學習真正的歷史,或者不想學習真正的歷史,認為遊戲、影視作品應該承擔歷史教育的作用。

比如說現在有家長批評《王者榮耀》不符合歷史,我們孩子玩這個,今後都接受錯誤的歷史教育了。可正確的歷史是通過上歷史課學習的,認為遊戲是歷史,這本身就是錯誤的。現在,很多文娛節目都會講歷史,但這就是真正的歷史嗎?今天有一部戲說劇廣受好評,那也很好,可它本身和歷史、歷史學是沒有關係的。而且我們也能看到有的電視劇前會加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

把歷史泛化是錯誤的。真正的歷史只能通過嚴肅的歷史書、歷史課本來學習。這在任何一個國家、地區都是如此。我們能通過看《哈利波特》學習英國歷史嗎?顯然不可能。

《哈利·波特》劇照

對於這些歷史相關的文娛作品,我想還是要堅持底線思維。如果你的價值觀念底線守住了,傳揚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正大戰勝陰謀詭計」、「勤奮努力終會有回報」、「人類的未來是光明的」等等正確的價值理念,哪怕虛構了部分故事,這也沒什麼問題。

另外還有一點,大家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要把知識娛樂化,要把知識變得容易學,才是好的。這也是絕對錯誤的。比我們中國的歷史,其中有一部分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普及,但是有些嚴肅性的、政治性的內容是沒有辦法通過這種形式來講述的。比如南京大屠殺,比如我們的革命史,這些能通過遊戲來表達嗎?通過影視作品,又能將這些歷史全部表達清楚嗎?

我們現在經常講要快樂學習,這是片面化的。因為有些高深的學問是快樂不起來的。我們可以有趣味數學,但是學習高等數學能夠用快樂的方式進行嗎?還有比如學習哲學,我們當然可以講一些大眾的例子,但是其中比較高深的、抽象的部分,學習的過程是很艱苦的,也不人人都能學會的。所以,一定要分層次,分類型。對遊戲、影視作品提過多的要求,這是不妥當的。

也有孩子反映他打了遊戲,對歷史感興趣了,這個是沒問題的。但他如果是真正對歷史感興趣的話,那麼他放下遊戲以後還得去看正規的歷史書。還有人說,國外某款遊戲做得很好,我很多歷史知識就是這裡學來的。我要告訴你,遊戲做得再好,它反映的也是某一方面的一部分能夠為它遊戲利用的知識。有些好的遊戲固然可以開發智力,或是訓練人的動作與思想的協調性,但這不能夠代替正規的某一方面的訓練。

當然,我們也希望有一些普及性的作品,可以寓教於樂,但重點還是教而不是樂。畢竟那些讓人樂不起來的內容,也是要教的。

觀察者網: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也會邀請文史學者進行入駐,給大眾進行一些學術科普。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願意和公眾交流,分享知識。落腳到歷史學領域來說,您覺得好的歷史學科普,應該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葛劍雄:很多人也許不了解,我很早就進行了這方面的工作了。我寫這一類書至少有二三十年了。事實也證明這些書往往銷量很多,影響很大。既然是科普,無論是人文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那麼它首先要守住本身學科的底線。我寫普及歷史的書,就一定要保證跟人家創作歷史小說不同,我必須做到言必有據。

當然在具體內容的書寫上,可以進行選擇。這個選擇也必須保證價值觀念正確。歷史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有的事情的價值觀念是不對的。比如說我同樣講一個人,那麼我到底是講他的正面形象,還是講他的陰謀詭計,這個就是一種選擇。儘管一部分人也許更喜歡看後者,但是我不能這麼選擇。

所以,我想如果歸納一下的話,好的歷史科普應該做到這三點:

第一,既然你是普及歷史,那就必須嚴格地遵照歷史事實,不能去虛構。

第二,要保證價值觀念的正確,那麼就要做出選擇。我們講革命史、近代史尤其如此,要明確大是大非,不能借著「普及」的名義,迎合一些人獵奇的心態,就去顛覆大家認為正確的事情。比如不能去戲說革命英雄、先賢聖人。

第三,在文字表達上要讓人看得懂。

觀察者網:這些年,我們一直會提到「公眾史學」,您覺得這樣一種範式的流行會給傳統的歷史研究提出哪些挑戰?

葛劍雄:在我印象中,這個名詞是外來的。我們對這個名詞缺乏一個正確的定義,因為現在討論這個名詞的時候,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概念,我到現在都不太明白什麼叫公眾史學?誰是公眾?

首先如果作為歷史本身來講,它的是非標準,它的正確與否,不是公眾,不是媒體,隨便可以發表意見的。公眾可以評論歷史,但是歷史的是非標準、先進落後程度,能對這些做出評判的還是學科內的專業研究者。在這一點上應該尊重專業,對任何學科而言都是如此。比如量子力學,公眾如何評判呢?這是有門檻的。決定歷史學發展方向的是歷史專業的研究人員。它發展的對不對,好不好,往往不是公眾能夠隨便評定的。

最近,我們看到西方部分民眾把一些歷史人物的雕像拉倒了。這個其實是公眾在對歷史發表意見,至於這個人物究竟該怎麼研究,不是公眾的行動所能決定的。研究者也不能根據今天公眾的行動,就來改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在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城,明尼蘇達州議會大廈前的哥倫布雕像被民眾拉倒。

那麼如果把這個公眾史學理解成公眾參與,這也是片面的。如果公眾中的某個人已經具有了專業研究水平,並能遵守學術規範,他就不是公眾代表了,他也成為歷史學界的一員了。這個情況就和我們現在講的所謂「民科」是一回事。科學就是科學,沒有什麼民間科學家,如果他真的已經達到了專業的水平,那麼他就已經成為科學家了。

至於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持續向公眾普及知識,這個不是新觀念。這樣的實踐中國古代就有,統治階層要教化民眾,會通過宣講、書籍來普及。只不過今天,我們的媒介更發達,普及的渠道更多了。

所以,現在對公眾史學,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認為有了公眾史學或者公眾參與就能改變歷史,改變歷史學研究,這是錯誤的。

但是另一方面,歷史學家要關心民眾,要面向公眾,要聽取公眾意見。比如說如果我們發現我們的結論跟公眾認知有不同,我們就要研究是公眾錯了,還是我們錯了。如果是公眾錯了,我們就要思考怎樣積極去引導他們,去向他們說明。實際上,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史學界應該更明確與公眾的關係,我是贊成的。

那麼就算是現在的歷史普及,也有兩個傾向。一種傾向是更多地考慮可讀性、普及性。這樣的話,往往在史實選擇上面,會選擇一些有趣的內容,但是有時候從研究的角度講,也許這種有趣的記錄恰恰離歷史是最遠的。

所以我剛才也講了,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公眾參與或者面向公眾,這對歷史本身,對歷史學研究,或者歷史學的發展是沒有影響的。因為它不是歷史研究,而是歷史研究成果的運用。

科普本身不會影響到科學。我關起門來研究,跟你開門研究,結果是並不見得有本質差別。唯一的好處是通過普及,吸引大眾的興趣,也許某些人本來不喜歡歷史的,但可能從此研究歷史了,以後成為了歷史學界的一個人才。

觀察者網:我們時常會說,要更好地發揮歷史學的公用,警惕歷史虛無主義,去年的趙立新事件、精日事件都引起了很大討論。在您看來,為什麼歷史虛無主義會重新抬頭?

葛劍雄:歷史虛無主義不是一個學術的概念,是一個政治概念。有些人在這個問題上是真的糊塗,有些人是裝糊塗。

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大家,我們現在講的要批判的歷史虛無主義,主要是針對政治上那些企圖通過蔣介石來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正義性、合法性,否定中國近代史的主流,否定革命的行為。所以任何這種行為,不管你自己有意無意,都是要批判的對象,也都是要我們堅決抵制的歷史虛無主義。

比如南京大屠殺,這個早已有定論,是不容許懷疑的。如果你在這方面隨便進行無根據的懷疑,隨便去議論,這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我們樹立的革命人物的典型,英雄歷史的典型,也都是不容隨便戲說或者去懷疑的。

包括對於遊戲也是這樣,我們一方面強調,遊戲是遊戲,不要把它當成歷史,另一方面我這一次也和《王者榮耀》的團隊提出來,不要輕易去顛覆一個公眾已經形成印象的歷史形象。特別是公眾已經形成了美好的形象,我們不要輕易去顛覆它。

當然對於歷史虛無主義,我們也不要把它泛化,比如對古代史,對歷史上的某一個事件,人家有質疑是應該容許的。在這些方面,我們也要顧及到公眾的一種接受程度。

總的來說,就是學術無禁區,宣傳有紀律。如果你對有些事情有疑問的,那麼在學術範圍裡面是完全可以討論的,但是你隨便拿到媒體上,拿到網上,那就要必須嚴格地遵守宣傳紀律。

中共一大會址外景

觀察者網:您之前在微博中提到,「遊戲就是遊戲,只要價值觀念正確,具體內容和手段不防自由發揮。學歷史還得通過歷史書,不能靠遊戲。」這一點也是您剛才反覆強調的內容。那麼對於想要從事歷史學研究的莘莘學子來說,您覺得除了基本的興趣之外,還需要進行哪些準備?

葛劍雄:我倒是不希望大家輕易地確定這個目標。因為大家知道,全世界真正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是極少數。所以對這少數的人,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另外,大家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我曾經告訴年輕的朋友,全世界哪怕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也不是富人。所以現在有些孩子說,我將來想從事歷史研究,我倒要勸他們慎重考慮。

一般來講,在某一個科學研究,包括歷史研究上要做得很突出的話,除了客觀條件外也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你自己要考慮你的天賦,你的特長適不適合做研究。比如邏輯思維能力如何?歸納能力如何?有些人的特長不在這個上面,那何必做研究呢?

另外,我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想從事歷史研究的話,一般來講本科學歷是遠遠不夠的,碩士也是不夠的,你要準備將來至少要念到博士,甚至還要做博士後,這樣才有可能走上研究道路。可能有的人想在大學裡面做歷史教師,那麼現在的情況是,像復旦的話,我們現在連本校的專業歷史學博士,我們都不會馬上讓他們留校,也要讓他們到外面去工作,然後看到成果突出的,我們再招聘回來。

有些人說我對歷史有興趣,那麼要區分你的興趣是做研究的興趣,還是就看看歷史書作為業餘愛好的興趣,不同的目標是需要不同條件的。

那麼如果真的想將來做歷史研究人員的話,第一要做好長期接受教育的準備。第二,也要意識到研究歷史的人絕對不是社會上最富的階層,哪怕在發達國家,一個歷史學家最多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他絕對不可能像企業高管、金融人才那麼富有。

那麼最後再檢驗一下自己有沒有做研究方面的專長或者天賦。對於這個天賦,有的人會誤解,我把歷史朝代、年代都背出來是不是天賦,老實說現在這些東西檢索一下都非常容易,更多地還是看你有沒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才是重要的。用我們的行話講,看你頭腦是不是清楚。自己如果對此把握不好,可以請熟悉你的老師、同學給你客觀的評價。

相關焦點

  • 專訪葛劍雄:遊戲的歸遊戲,歷史的歸歷史
    葛劍雄認為,文娛產品中的歷史,和學校教育、學術研究中的歷史,往往涇渭分明。在早前的媒體訪談中,葛劍雄質疑歷史知識的通俗化。如今他對這個看法有所補充。「當然了,這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怎麼儘可能地用一些比較通俗的辦法教育公眾,使得歷史研究走出書齋。但是我們必須明確,通俗不等於可以降低標準。」
  • 專訪︱葛劍雄:遊戲就是要好玩,它的底線是無害
    葛劍雄:通過王者榮耀難道你要傳播什麼歷史價值觀?這不是一部歷史著作,不是科研項目,也不是什麼主流宣傳產品,這些要求都太高了。我還是原來提的觀念,作為一個遊戲,它不能代替歷史,更不是學習歷史的手段,遊戲就是玩,所以它的底線就是無害。平時打撲克、下盤棋,你說一定要有點什麼意義?
  • 遊戲能否承擔歷史教育的功能?|專訪葛劍雄X劉夢霏
    比如《王者榮耀》就是一個消費遊戲,它賣的皮膚是不太影響遊戲通關的,如果你的遊戲技術足夠好,你不用花錢也能玩得很好。但賭博遊戲無論披著什麼樣的外殼,它的遊戲核心都是不依賴技巧的機率。比如一些抽卡遊戲,影響遊戲體驗的核心就是「強力的卡」而不是遊戲技巧,而且通常情況下可能你付出了時間和金錢,換來的也只是一個「概率」。
  • 上海參事葛劍雄:我不是故紙堆裡的「書呆子」,也不是媒體說的「葛...
    葛劍雄的老師譚其驤,開創了歷史地理學科一個裡程碑式的時代,他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歷史地理研究成果。葛劍雄從譚其驤先生手裡接過棒,在歷史地理研究的領域裡繼續開疆拓土。「文革」中,周恩來總理曾命一些無法正常工作的學者翻譯外國歷史、地理、人文社科著作,供幹部內部閱讀,還將中學教師也列入幹部範圍,於是我又逮著機會大量閱讀了國外的歷史、地理名著和邱吉爾、阿登納、朱可夫、李光耀等人的回憶錄或傳記,以及《光榮與夢想》《第三帝國的興亡》等書。
  • 著名學者葛劍雄談教育:英語是否深造由學生作主
    27日,著名學者葛劍雄做客齊魯大講壇,給廣大「壇友們」帶來了他關於我國教育問題的獨到見解,並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關於體制改革 體制不變,教育競爭將延伸到胎教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聽起來有點拗口。」27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葛劍雄以幽默的形式開始了他的講座。
  • 葛劍雄:國家軟實力對內而不是對外
    特約記者 葛傳紅 實習生 徐向科「一味把自己認為好的信息呈現出來,而不顧及西方語境下的釋讀,會令我們試圖傳達的信息大打折扣。」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孔慶勤博士認為,「用尊貴顯赫的社會精英詮釋中國形象,對奉行平民主義的歐美民眾而言是很難接受的。」
  •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 新的黃河文明應運而生
    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等,主編《中國人口史》《中國移民史》等。前不久,他的新著《黃河與中華文明》出版,長江日報記者為此專訪了葛先生。把中遊和下遊聯繫起來,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退耕還林,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今天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和國家的決策;但在當時,此說是新知,此文引起了不少爭議。這一年,葛劍雄17歲。1978年,他考上了復旦大學研究生,之後成了譚其驤先生的助手。1990年,他寫了一本小冊子《滔滔黃河》,他在書的結尾寫道:「黃河萬古流,黃河的兒女將不斷創建新的文明。」
  • 人文不是科學,人品和學問是兩回事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 人文不是科學,人品和學問是兩回事 葛劍雄 本文摘選自葛教授一次講座的演講內容。高校教授醜聞頻出,讓很多人質疑我國高校的學術水準。葛教授從民國人物的人品與學品出發,提到了不同的標準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對當代的一些問題具有極強的啟發意義。
  • 高等教育中的高深學問(四)——傳承與發展專門知識
    美國當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以「高深學問」開始,而且把高深學問作為貫穿全篇的核心概念。布魯貝克指出:「高等教育與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別在於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學問。在某種意義上,所謂「高深」只是程度不同。但在另一種意義上,這種程度在教育體系的上層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為一種不同的性質。教育階梯的頂層所關注的是深奧的學問。」那麼什麼是高深學問呢?布魯貝克進一步指出:「這些學問或者還處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交界處,或者雖然已知,但由於它們過於深奧神秘,常人的才智難以把握。」
  • 葛劍雄:編寫歷史教科書,不能睜眼說瞎話
    為什麼現在的教材,大家還認為有些地方不符合事實呢?我想這顯然是受政治的影響。先不談近現代史,我們的古代史就存在不符合歷史事實或觀念不正確的情況。原因何在?我想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們的歷史研究比較滯後,研究的選題長期以來習慣迴避一些所謂有爭議的、敏感的問題。比如明朝的倭寇,一般認為倭寇就是日本人,就是海盜,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
  • 歷史顧問不是打遊戲擋箭牌!學習歷史,還是要回歸課堂和書籍
    一款知名遊戲近日宣布,邀請三位文史專家參與遊戲新版本的創作,其中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擔任學術顧問。著名歷史學者與流行文化中的競技手遊「同框」,鮮明的反差讓網友炸開了鍋。有人認為,專家會給遊戲帶來更準確的歷史元素,豐富的歷史背景也能寓教於樂;也有網友犀利指出,這不過是遊戲渴望披上歷史文化的外衣,即便專家把關,遊戲也無法教你歷史。資料圖,趙瑩瑩 攝遊戲公司邀請學術專家的商業動機暫且不論,單就遊戲行業的價值提升與品質保障而言,有專業學者把關遊戲文本自然有利無害。
  • 葛劍雄:歷史研究的「經世致用」
    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等。《中國國家歷史 · 叄》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微信號:zggjls)本文為本刊專訪,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中國國家歷史》(以下簡稱「中」):葛老師,您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對當今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有著深刻思考。
  • 《王者榮耀》官方首次回應:葛劍雄等三位老師新來,會給新版遊戲添...
    文/羊城晚報新媒體記者 孫磊 實習生 秦廷健近日,《王者榮耀》聘請著名學者葛劍雄作為學術顧問,讓遊戲與歷史文化的關係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葛劍雄表示,遊戲無法擔任「歷史教學」的重任,保證歷史價值觀正確即可。
  • 葛劍雄:復旦大學的「國際招牌」,他手裡握著讀懂歷史的1個秘訣
    中國的教授有很多,葛劍雄卻只有一個,他的身上有太多傳奇色彩。 作為中國培養的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葛劍雄其實是個大齡學術青年。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時,32歲的他如願進入復旦大學,師從歷史地理學大師譚其驤先生。
  • 專訪賓果頭獎玩家 快樂遊戲 獎勵無限
    8月15日,賓果封測,8月16日,賓果玩家「快樂蜈蚣」即登上當日排行榜首位,贏得了賓果大獎:愛國者MP5。在接下來的幾天,她又連續多日進入排行榜前十名。正當很多玩家都還在驚呼不會玩的時候,她已經在賓果世界玩得風生水起,熟練掌控數字間的神秘規律。但同時,快樂蜈蚣也是個很低調的人,很少在遊戲裡說話,如果不是因為領獎事宜需要與彩遊網工作人員接觸,或許我們都無從了解這個神秘的人物。
  • 論衡|葛劍雄:被高估的民國學術
    作者|葛劍雄(作者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除了個別傑出人物外,民國學術總體上遠沒有超越清朝。而今天的總體學術水平,已經大大超越了民國時期。    在社會上出現「民國(小學)教材熱」時,有記者問我:「為什麼民國時的大師會編小學教材?」
  • 葛劍雄:我經歷過的「學生政審」
    政審表格是不與本人見面的,班主任和其他教師也不能看,但對分配有一定限制的對象,會給相關教師提醒一下,不一定透露具體內容。教師往往頗感意外,甚至大吃一驚,一些最鍾愛的好學生、學生幹部就此與某些機會無緣。在這十年間,經我們之手產生的「政審材料」,更多的是使一些學生從畢業之日起就戴上了無形的枷鎖,受到種種限制和不公正的待遇,被打入另冊。
  • 葛劍雄:「抗疫」也不能對其他國家造謠,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
    葛劍雄,歷史學家,民革中央委員,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全國政協常委、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本文源自《財經》雜誌主筆馬國川的專訪。特致謝。公民自己要有理性判斷馬國川:您最初知道疫情時,有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次疫情對您個人的生活和研究有什麼影響嗎?
  • 專訪《城市遊戲》竇驍:我不是苦情男
    在專訪中,他表示這部戲拍起來很爽,另外,他還透露了自己的擇偶標準,稱喜歡有性格,又比較知性的異性。近日,竇驍接受了網易娛樂獨家專訪,暢聊戲裡戲外趣事。在《城市遊戲》裡,竇驍不再以溫文爾雅的苦情男示人,而是變成一個「性格強烈,很叛逆,很野性的角色」。他飾演的張瑋柏可謂全能選手,騎摩託車、槍戰、跑酷、滑翔、跳舞,很多動作戲都是親自上陣。在專訪中,他表示這部戲拍起來很爽,另外,他還透露了自己的擇偶標準,稱喜歡有性格,又比較知性的異性。
  • 葛劍雄教授擔任《王者榮耀》學術顧問!
    對於此次擔任王者榮耀學術顧問,葛劍雄在個人微博表示:「我早就說過,遊戲就是遊戲,只要價值觀念正確,具體內容和手段不防自由發揮。學歷史還得通過歷史書,不能靠遊戲。我同意擔任學術顧問,主要是在歷史價值觀方面提出意見,同時也希望具體情節符合歷史時期基本的邏輯關係。」他同時透露,到現在自己「還沒玩過一次遊戲,看來以後也不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