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到底是水多還是巖石多?算出的答案出乎意料

2020-12-16 吃喝玩樂指南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從距離咱們地球,特別遠的太空,俯視著我們生存的,這顆蔚藍色的星球,無論是站在哪個角度,我們都可以會發現,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是要遠遠的大過陸地的。

就算把地球轉到面積廣闊的亞歐大陸那一面,也是如此,5400萬平方公裡,在巨大的藍色海洋包圍中,已經難以展現出它的遼闊。倘若從太平洋的上空來看,那地球就幾乎看不到陸地,而成為一顆「水球」了。

古人說三山六水一分田,實際上,地球的海洋面積,多達地球面積的71%,剩下的29%才是陸地的面積。這還是沒有計算,陸地上一些江河湖泊的大致面積所佔的比例,如果要再統計上這些,地球上的水域面積就更大了。

然而,如果我們將地球上,這麼多的水與地球的土石方量,做一個對比的話,哪一個更多呢?這麼多的水,似乎應該是水更多啊?其實不然,這還要看我們來細細分析:

地球上的水的總體積,約為13.86億立方千米,而學過地理我們都知道,地球的總體積是1.0832073×10^12立方千米,也就是約等於10832億立方千米。這時候,就可以進行比較了,地球上除了水之外,基本都是巖石,即使是內部融合的熔巖,也是巖石的一部分,13.86比10832,也就是說,水只佔據了地球總體積的1/782,是不是挺難以想像的呢?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水,匯集起來變成一個小水球,地球就會變成上圖右邊的場景。我們如果將地球上所有的水,做成一個立方體,那麼這個立方體的邊長只有1113千米,如果匯聚成一個小水球,它的直徑大約是1200千米。上面是無水地球,和所有水匯成的小球的大小比較,可以讓我們非常直觀的看到,這兩者的巨大差別啊!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直徑是12750千米,這個小水球的直徑呢?還不到地球的十分之一!看一看圖片裡的模型比較,是不是非常小,感覺有幾分不可置信呢?所以地球上的水,相比於地球的體積來說,真的超小,是不是可以理解水資源為什麼稀缺了?

那麼,地球上水這麼少的原因,是什麼呢?事實上,水只存在於地球表面大部分的一層,經過實際測量,即使是深不見底的海洋,它的實際的深度也只有大約4.5千米,與地球12750千米的直徑相比,這樣的深度,只是在地球表面的淺淺一層,這樣的深度,能達到的總水量沒有多少,也就可以想像了吧。

太陽系中,諸如木衛二、木衛三、土衛六、冥王星等等的小星球的含水量,其實都非常多,這些星球含水量可以達到15-50%,因此他們雖然體積小,可水卻要比我們地球上都多呢。不知道大家對於我們生活了世世代代的地球,是不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呢?大家對於地球上的水的總量,是不是也更加清楚了解了呢?希望大家都可以珍惜我們水啊!

相關焦點

  • 地球是巖石行星,這麼多巖石是如何形成的?
    那麼地球等巖石行星的巖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了解地球地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巖石類行星,而水星是最小的巖石行星,水星的質量只有地球質量的5.6%。不過,隨便一顆類木行星都要比地球大上許多。天王星是質量最小的類木行星,但其質量仍然是地球質量的14.5倍。而木星的質量就很誇張,是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了不起的自然氣象#地球的水到底在哪?地球是八大行星當中,唯一一個表面有大量液態水的行星,但實際上地球的水儲量並不算豐富,即便如此水佔地球表面也差不多達到了71%左右。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地球表面的水只佔據地球總水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這些水絕大多數都在地幔當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就要從水的起源說起。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算出來的,科學家給出的解釋讓人刮目相看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也是人類生活的家園,地球上有很多生命,而且地球能夠孕育生命也是因為地球上有足夠的空氣,水,溫度,這些能夠讓地球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根據科學家的預算
  • 一分鐘告訴你,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自然》雜誌載文稱,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對來自加拿大卑詩省塔吉胥湖隕石和地球地幔巖石樣品的同位素分析顯示,水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此前預期的要晚很多。這在很大程度上反駁了此前很多科學家所持有的「水是地球形成階段時期由隕石表面的冰層轉變而來」的說法。
  • 地球上的水是哪兒來的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上的水從哪兒來,卻始終是未解之謎。近兩年,關於地球上水的起源又有新發現…… 彗星撞、太陽風吹還是自帶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外源說」和「自源說」。所謂「外源說」,顧名思義,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地球外部。
  •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稱地幔巖石證明地球之水「天生自帶」
    地球表面超過2/3被水覆蓋,但這些水最初是從哪來的還是個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研究人員13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分析了來自加拿大巴芬島的巖石數據,發現地表水從一開始就是地球的一部分。    該校天體化學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天體生物研究所博士後利迪雅·霍利斯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離子微探測儀集中研究了巴芬島巖石裡所含玻璃內的微小泡泡,發現其中含有微量的水,這些水的氫氘比與其他地方的水很不一樣。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
  • 共同認識地球上千姿百態的巖石類型
    共同認識地球上千姿百態的巖石類型  ——變質巖  什麼是變質巖:簡單地說就是地下巖石經歷高溫或高壓之後,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形成的新巖石就叫變質巖。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大理巖,就是由石灰巖轉變而來的一種典型的變質巖。
  • 宇宙中存在比地球上大得多的海洋!充滿水的宇宙為何還沒有發現其他...
    事實證明,水行星可能是最不適合尋找生命的地方之一。Desch的團隊創建了一個與幾乎所有方面都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計算機模型:它的大小,和與類日恆星的穩定距離,不太冷也不太熱的溫度;然後他們用地球上五到七倍的水淹沒了這個虛擬行星,這足夠淹沒所有的大陸。(Desch說,如果地球上多了6個海洋的水量,就足以淹沒珠穆朗瑪峰。)
  • 不要讓孩子像我們一樣見怪不怪:地球上的水來自哪裡
    要是有人問你,水是從哪裡來,會怎麼回答呢?會不會用怪的眼神看著提問者,會不會感覺到他提這個問題很怪,好吧,無論怎麼樣,你用心想想,你的答案是什麼呢。 我一般會接著問,河裡的水從哪裡來、山上的水從哪裡來、天上的水從哪裡來、海洋裡的水從哪裡來、一般順著這個聯繫,就會回到海洋裡的水來自河流。從而形成一個閉環,也就是講水在這條線索裡,只是循環往復而已。 水到底從哪裡來,還是不清楚。
  • 地球上的水一天天增多還是減少?科學計算:地球每秒損失3千克的氫!
    眾所周知,地球是個「水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之水哪裡來卻始終沒有定論。不過在網上有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地球的總水量是保持一直不變的嗎?相比100萬年前,地球的總水量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保持不變。
  • 地球上的水一天天增多還是減少?科學計算:地球每秒損失3千克氫
    眾所周知,地球是個「水球」,表面約有71%的面積被水覆蓋。然而,地球之水哪裡來卻始終沒有定論。不過在網上有個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地球的總水量是保持一直不變的嗎?相比100萬年前,地球的總水量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保持不變。
  • 地球上的泥土,到底從何而來,是不是早在地球誕生之初就有?
    地球上的泥土,到底從何而來呢,是不是早在地球誕生之初就有?我們都知道在地球出現的這幾十億年裡,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生物,是因為它有著多種生命所需的生存條件。地球上生物的生長,除了需要這些條件之外,還需要陽光。
  • 日本航天有多厲害?首次攜帶小行星巖石返回地球,NASA高度評價!
    今年9月底,隼鳥2號搭載的小行星著陸器成功從龍宮地下採集巖石樣本並返回隼鳥二號,系全球首次,就連航天技術第一的美國也從未實現。令人激動的是,隼鳥二號即將踏上回歸地球的旅程… 經過為期一年多的探索,隼鳥2號已經於11月13日正式開啟返回地球的旅程計劃。11月18日,隼鳥2號為了擺脫小行星的引力束縛,利用其推進器將自身推離龍宮。研究人員表示,隼鳥2號返回地球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因為此時龍宮與地球的相對距離達到最小。
  •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看完你就懂了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怎麼產生的?看完你就明白啦! 關於地球上的能源有很多,那我們就說一下石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能源,更是一個國家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探尋石油的起源,石油也是我國地質勘察的主要對象之一!
  • 地球內部的水資源多嗎?儲水量可能比地表海洋還要多
    水在地球生態系統中佔據著重要的角色,地球生命的誕生跟水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水更是生命最主要的組成物質,比如人體70%的成分是水,其它的動物也是如此。沒有水地球的生命無法生存,正是如此,地球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星球,這種豐富不僅是包括地表的海洋,而且也包括地下的水資源。
  • 火星上有水,有生命嗎?地球上的隕石坑告訴你答案
    作者/冰辰學者在人類的認知中,只有地球是生命的存在。雖然其他行星上有許多生命跡象,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還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在太陽系眾多行星中,火星被認為是有可能最有生命的行星,我想帶你去了解一下火星!
  • (第六集)星友們:多看看這些地球上隨處可見的巖石太像隕石了
    很值得看看這些巖石,就是地球上隨處可見的石頭,它是固態礦物或礦物的混合物。多看看這些野外常見的巖石圖片及說明,希望對隕石愛好者們有一定的幫助。海底錳礦石結核 :黑褐色,球形,表面呈瘤狀構造,主要成分為水錳礦。產於水 深5364米的深海,通常分布於深海沉積物--黏土和軟泥中。是由錳礦 質圍繞碎屑質點,呈同心層殼生長而成。
  • 地球看起來是個水球,但其實還是一顆石球
    現實中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海洋看上去漫無邊際、深邃廣博,但實際上地球上的海水並沒有你現象的那麼多,你以為地球是一顆水球?但其實地球還是一顆石球。如果不信,就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大約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大概為4.5千米,我們不需要特別準確的數字,如此算來,地球上海水的總體積大約可以達到14億立方千米。這看起來不少。好,我們再來算算地球上的巖石總量吧,地球的直徑為12750千米,其體積大約可以達到11000億立方千米。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返回地球,月壤有多寶貴?能種菜嗎?
    你腦子裡一定蹦出兩個字「挖土」!說的沒錯,嫦娥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終極任務就是最後這一步:將月球上的土壤成功帶回到地面。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耗費十幾年時間和幾十個億的資金,最後都凝聚到嫦娥五號帶回的這兩公斤(多)土壤裡,可見月球的土壤有多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