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大多數情況是前提,這成立於對學歷有嚴格要求的大企業、國企等等,你沒能力再強、態度再好,但是你學歷太差,恐怕你根本沒機會見到你的領導就在投遞簡歷被篩選的路途中鎩羽而歸——根本無法找到你的領導,所以學歷是是「是否重要」這件是的前提,你得先有學歷後才來討論他的重要度。
當然,如果你本身已經進入企業了,學歷這件事就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這時候看的是你的有態度和業績結果。
態度是立場問題,如果能力是個數值,那麼態度就是數值前面的正負號,你可以不這麼認為,但是你的領導老闆卻一定這麼認為。
態度包括你做事的態度還有站隊的立場,做事的態度代表著你做事聽不聽話好不好用,而站隊的立場則是在企業中,領導用你的時候你的觀點、立場甚至內部勢力的戰隊是否與領導一致。這兩方方面對領導而言,都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選擇與領導統一你能力越強領導越喜歡、當然能力弱但是能夠幫領導站臺即便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所以,態度就像正負號,當你和領導不統一一致的時候,態度對領導而言就是符號,你能力越強,領導越覺得你難以掌控、是刺頭、管不住。只有當你的態度相對於領導是正號的時候,和領導站隊一致,那麼你的能力發揮才對於領導而言是有充分價值的。
能力是重要程度地展現數值。如果上文所說,學歷是前提、態度是正負號,那麼能力就是本身重要程度、能力其本身價值的數值體現,你自身能力越強、越能解決問題,其本身數值體現就越大。
所以,綜上,三者誰更重要?都重要,但是重要程度體現的時機不同。當你要進入企業時候,前提(學歷)最重要,當你領導要選擇隊友、選擇同路人的時候態度最重要,當你領導手下已經整肅清晰了要出業績的時候,能力最重要。三者,誰最重要,取決於你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