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門診護士長劉鷺燕
專訪嘉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門診護士長劉鷺燕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張恪忞):近年來,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全國監測數據,出生缺陷發生率由2000年的110/萬上升到2011年的153/萬,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其中25萬例出生缺陷是在出生時在臨床就明顯可見的。
我國對於預防出生缺陷,已經建立起婚前、孕前、孕中、出生後四道預防防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產科護士長劉鷺燕表示,孕期的產前檢查對母嬰健康十分重要,做到定期產檢,可以指導孕婦孕期工作、生活及健康保健;可以監測胎兒發育是否正常;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可以預防產科某些併發症;及時發現、治療疾病;幫助選擇恰當的分娩方式, 提高母嬰的生活質量。
如何把握去醫院的最佳時機?
小王和老公是從半年前開始計劃要孩子的,為此兩人做了不少準備工作,包括調整飲食結構、鍛鍊身體、儘量作息有規律,小王還去醫院做了孕前的常規檢查。婦科醫生告訴小王最好在懷孕前三個月開始服用葉酸,每天0.4毫克,一直吃到懷孕滿三個月為止,這是為了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
經過小半年的準備,小王兩口子開始實施「造人計劃」。沒出兩個月,小王期待的事情終於出現了:月經該來時沒來,早孕試紙上出現了淺淺的「兩道槓」!「是懷上了吧?!我是該現在就去醫院,還是再等兩天呢?」她聽有孩子的同事說,不用太著急去醫院,早孕試紙淺淺的「兩道槓」沒準不準,網上也說月經周期有時會推遲,還有的建議月經周期推遲一周之後再去醫院抽血才會準確。這下小王可沒了主意,到底該什麼時候去醫院呢?
產檢的時間及頻次
劉鷺燕護士長介紹說,在有懷孕打算的情況下,一般月經未如期來潮,便可前往醫院做相應的尿妊娠試驗和抽血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同醫院會根據情況有所側重,但都不外乎這兩種方式。通常情況,整個孕期產檢至少10次左右,妊娠28周前每4周一次,妊娠28--36周每2周一次,妊娠36周後每周一次。有高危因素者,比如妊娠併發症、血糖異常、B超檢測異常等,需酌情增加產檢次數。
首次產檢必備攻略
首次產前檢查的時間一般是在妊娠6—13周。劉鷺燕護士長表示,對於北京市而言,今年5月市衛計委已出臺進一步加強孕產婦保健管理的新政,其中明確,孕婦自孕6周後,須先到社區建立孕期保健手冊(即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檔案》),再到各醫院建檔。此外,各醫院根據自身情況,首次產檢要求也會有所差異,大致流程如下: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冊。(根據北京市衛生局6號文件要求,所有孕婦必須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檔案)
2、詢問月經情況。確定孕周,推算預產期。
3、評估孕期高危因素。孕產史,特別是不良孕產史如流產、早產、死胎、死產史等。孕前準備情況。本人及配偶家族史和遺傳病史。注意有無妊娠合併症,如:慢性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腎疾病等。
4、身體檢查。包括測量血壓、體重,常規婦科檢查(孕前未做者),胎心率測定(採用都卜勒聽診,妊娠12周左右)。
5、超聲檢查。在早孕期行超聲檢查:確定宮內妊娠和孕周,胎兒是否存活,胎兒數目或雙胎絨毛膜性質,子宮附件情況。在妊娠11—13+6周「超聲檢查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層厚度;核定孕周。
6、抽血檢查。劉鷺燕護士長介紹說,拿北醫三院為例,一般首次產檢的孕婦需要空腹抽7管血左右,但不同孕婦的化驗項目會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孕前已查項目等進行個體化調整。具體的化驗項目包括:(1)血常規;(2) 血型(ABO和Rh);(3)肝功能;;(4)腎功能;(5)空腹血糖;(6)B肝兩對半;(7)梅毒螺旋體;(8) HIV篩查; (9)C型肝炎病毒(HCV)篩查;(10)甲狀腺功能檢測;(11) 凝血功能檢測。
常規產檢的必查項目
1、進入產科檢查後,每次檢查都要進行尿檢、身體檢查。劉鷺燕護士長強調說,尿檢可放在每次來醫院產檢的第一項。尿檢是為了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尤其是蛋白的檢測,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出現。有問題可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如有血尿的情況下,就需進一步檢查是不是腎結石、膀胱結石等。
2、身體檢查包括血壓、體重,評估孕婦體重增長是否合理;宮底高度和腹圍,評估胎兒體重增長是否合理;胎心率測定。
3、心電圖檢查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0—32周時分別做一次。初診時,主要是了解一下孕婦的心臟功能,排除心臟疾病,有問題的話建議去心內科及時治療。
4、B超檢查在妊娠11—13+6周會有一次,是來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層厚度,並核定孕周;妊娠18—24周會進行胎兒系統超聲篩查,篩查胎兒的嚴重畸形;妊娠30—32周進行的超聲檢查是來進一步進行結構篩查並判斷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羊水量、胎位、胎盤位置等;妊娠37—41周的超聲檢查,評估胎兒大小、羊水量、胎盤成熟度、胎位和臍動脈收縮期峰值和舒張末期流速之比(S/D比值)等。
5、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簡稱唐篩)可在妊娠15—20周內進行檢查,唐篩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需要明確的是,這種篩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但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另外,唐篩是分娩年齡在35歲以下的孕婦都應該進行的一項檢查,但不是在所有的醫院都完成,準媽媽如未獲通知在相應孕周做此篩查,需詢問建檔(產檢)醫院,以免漏檢。
6、糖耐量實驗(GDM篩查)在妊娠24—28周產前檢查中,會進行糖耐量實驗(OGTT),篩查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實驗(OGTT)的標準範圍是空腹血糖5.1 mmol/L,服糖水後l h血糖為10.0 mmol/L;2 h血糖為8.5 mmol/L。
7、抽血檢查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0—32周時分別做一次。這兩次都需要空腹,妊娠30—32周的血檢包括:(1)血常規;(2)肝功能;(3)腎功能;(4) 空腹血糖。
8、胎心監護(NST檢查)妊娠36—41周每周1次,通過檢查觀察胎動時胎心率的變化,以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
產檢的備查項目
1、妊娠14—19+6周產前檢查
羊膜腔穿刺檢杳胎兒染色體核型(妊娠16—21周;針對預產期時孕婦年齡≥35歲或高危人群)。
2、妊娠20~24周產前檢查
宮頸評估(超聲測量宮頸長度)。
3、妊娠24~28周產前檢查
(1)抗D滴度檢查(Rh陰性者)。
(2)宮頸陰道分泌物檢測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FN)水平(早產高危者)。
4、妊娠30~32周產前檢查
早產高危者,超聲測量宮頸長度或宮頸陰道分泌物檢測fFN水平。
5、妊娠33~36周產前檢查
(1)妊娠35—37周B族鏈球菌(GBS)篩查: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如合併糖尿病、前次妊娠出生的新生兒有GBS感染等)
(2)妊娠34周開始電子胎心監護(無負荷試驗,NST)檢查(高危孕婦)。
哪些抽血項目需要空腹?
準媽媽有沒有過這種情況,剛從門診出來,就忘記了醫生剛說的下一次的產檢注意事項,亦或忘記醫生開的藥到底該怎麼吃?總之,應了那句話「一孕傻三年」就對了!準媽媽可能還會遇到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產檢抽血啥時需要空腹?劉鷺燕護士長介紹說,一般來講,測血糖、肝功等項目是需要空腹的,具體到產檢孕周,大概有三次需要空腹抽血:首次產檢一般需要空腹、24—28周糖耐量試驗、30—32周複查肝腎功能。
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項目需要空腹:(1)肝功能;(2)空腹血糖;(3)B肝兩對半;(4)C型肝炎病毒(HCV)篩查;(4) 凝血功能檢測。(5)糖耐量試驗(OGTT)。劉鷺燕護士長強調,做唐篩不嚴格要求空腹。
尿常規單子該怎麼看?
劉鷺燕護士長指出,孕期尿常規檢查,主要是看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體,鏡檢紅細胞和白細胞,尤其是尿蛋白的檢測,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出現。也就是說,尿常規的化驗單應主要關注尿蛋白的檢測結果,如出現陽性,需加以重視。劉鷺燕護士長提示,尿蛋白呈(+),也不一定是都有問題,有可能是尿液中混有陰道分泌物等物質而造成的,因此,建議在採尿樣時留取中段尿為宜。
另外,孕早期尿中有酮體,是因為妊娠後由於妊娠反應,攝入營養不足或嘔吐,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而導致代謝異常。有此類問題的準媽媽,要及時就醫。
B超檢查的注意事項
孕期一般做3—4次B超,分別在妊娠12—13+6周,妊娠22—24周,妊娠30—32周,妊娠38周後,做以上妊娠周數的B超,不需空腹,不需憋尿。劉鷺燕護士長指出,醫師若出現未看清胎兒的某部位時,有可能讓孕婦稍事休息,起來運動一下,如散步後再行B超複查。
劉鷺燕,女,副主任護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工作。現任北京護理學會婦產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新生兒復甦項目國家級師資,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愛嬰醫院覆核省級師資等社會兼職。
1985年3月起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工作。1992年起分別任產房護士長(14年)和婦產科門診護士長。2003年獲得「醫學學士」學位,2009年7月完成北京大學護理學院護理碩士研修班的學習。2010年晉為副主任護師。一直從事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參與《危重症孕產婦病例評審指南》、《母乳餵養諮詢指導指南》、《專科護理臨床實用指導--婦產科護理》、《專科護理臨床實用指導--母乳餵養指導手冊》、《全國護士執業資格叢書--考試指導、考試指導要點精編、考試指導同步練習題集和考試模擬試卷》等書籍的編寫,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
曾在護理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過 《不同孕期孕婦抑鬱狀態的調查分析》、《婦產科護士工作壓力源及相關因素分析》、《102例孕晚期婦女母乳餵養知識狀況的調查》、 《初產婦及其配偶妊娠期壓力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電話隨訪對初產婦產褥期母乳餵養意向的影響》等論文。
【相關閱讀】
北醫三院盧㛃護士長:孕期焦慮和產後抑鬱巧應對
北醫三院趙豔護士長:辣媽如何「長胎不長肉」?
北醫三院產科專家王妍:妊娠糖尿病該怎麼吃?
北醫三院產科王學舉博士:懷雙胞胎不可小視其併發症
北醫三院產科專家王妍:前置胎盤該如何應對?
北醫三院婦產科專家王曉曄:產後避孕的四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