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福建某中學班主任要求學生給全班12名教師送教師節禮物。「不送禮物就轉班!」某學生感覺自己被強制了。此截圖被掛在網上,立即讓億萬網友匯聚成網絡熱點。
筆者並不想在此討論此事的是與非。因為有相關部門自然會去弄個水落石出。我只想試問:為什麼我們要過教師節?教師節到底給你帶來了什麼?
記得當年,教育部、黑龍江省委聯合組織的「最美教師」張麗莉事跡報告會走進中國科大,全省各地各高校同時組織師生收聽收看直播。
為什麼是「最美教師」?因為在一次交通事故發生的危急時刻,她第一時間為搶救學生被軋斷雙腿。報告會上,《麗莉,我們等你回來》、《師愛點亮人生》、《你用堅強書寫美麗》、《你就是我的唯一》和《茉莉花開》等,一次次感人肺腑的演講或感悟,讓人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是教師節的最有意義的禮物!」一名大四學生說,「我覺得這個老師很開朗很陽光,對學生好、生活態度好,才會在危險時刻能挺身而出」一位聽眾眼圈發紅,說「真心希望她能早日站起來。」
為什麼我們要過教師節?就是要讓教師收穫到職業幸福感、成就感、榮譽感,要把最美教師的那份感動轉化為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
三尺講臺,無限人生。這裡有學科教育的創新者,山村講臺的堅守者,美好心靈的塑造者。
「很幸運,我和我的孩子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一名家長對我這樣評價孩子的班主任。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這位班主任將一個班的師生融合為一個溫馨的家。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再拓展開一些,假若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那麼這個民族一定是收穫奇蹟的民族。
假若一名教師為教育事業付出了辛勞、奉獻了力量、貢獻了才智,用愛心、知識、智慧點亮學生心靈,那麼,他或她理應獲取相應的禮讚,理應受到應有的激勵,而不是連自己的薪水被任意挪用或剋扣或用一部分教師的績效去充當另一部分教師的獎金。
假若這樣的教師都不受家長或社會的待見,這樣的民族才是人類的不幸。
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會讓一名實實在在生活在都市或鄉村的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會讓一名實實在在生活在都市或鄉村的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據目前全世界,尚沒有哪一個國家,其教師的職業能夠像房地產商或某些明星一樣一夜暴富,但是如果待遇匹配不了他或她的付出,無論其師德上比聖人,他或她能收穫幸福感嗎?
提升教師素養、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到深化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經費投入體制、考試招生及就業制度……每一個名詞都可以寫一個大部頭,當從根本上說,這些舉措可保證教師更有歸屬感,對職業更有認同度,最終升華幸福感。
教師節即將來臨,你的小孩會給老師送禮物嗎?為什麼我們要過教師節?教師節到底給你帶來了什麼?這是網友一連串的試問或追問。新時代,新氣象,新聲音,但願這些都不再是縈繞你我的問題。
什麼才是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一方面,全社會共同努力,共築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的社會之風;另一方面,廣大教師是學生樹立品格、學習知識、勇於創新、奉獻祖國的引路人,那麼,不僅廣大教師更有幸福感、成就感、榮譽感,而且更是中華民族幸福來敲門的美好時刻。這樣的教師節,讓人過得才叫那個倍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