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人,在飯桌上很虛偽,敬而遠之是上策!

2020-12-22 騰訊網

文章作者:琢磨君

江湖是什麼?電視劇《少帥》中張作霖的解釋最為經典:「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能應對就不容易,要是懂全了,絕對不可能! 」

簡而言之,江湖就是指人情世故!「人情」裡面有真心,也有假意;「世故」或圓滑,或狡詐。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其實,飯桌就是一個小江湖的縮影,裡面隱藏的學問很深,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

經常參加飯局,並留下觀察,大家就會發現:飯桌上,有這3種行為的人,往往都很虛偽。看透不說透,我們還是好朋友,對待虛偽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敬而遠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一味阿諛奉承的人;

《增廣賢文》中說:「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扎心,但也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因為人往往都是嫌貧愛富。生活中,像莊子那樣不慕名利的人,很少;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少之又少。

酒桌上,座位往往都有尊卑之分,人們首先敬酒上座之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某人一味阿諛奉承,討好巴結地位尊貴的人,杯杯都朝向上座,對於同桌的其他人不聞不問,則顯得過於「勢利眼」了。這種虛偽的人,我們在飯局上也是經常看見的,對他們敬而遠之是上策。

2、在飯菜裡挑肥揀瘦的人;

和他人吃頓飯,最能看出其修養和人品。比如說,看一個人對待服務員的態度,可以甄別出他是否有教養;看一個人點菜時的行為,可以判斷出他是否細心體貼,懂不懂得照顧他人。

其實,飯桌上,還有一種行為最能彰顯出一個人自私的人品。那就是在飯菜裡挑肥揀瘦,只吃好的,不吃差的。曾國藩當兩江總督的時候,一個老鄉來投奔他,想謀個差事做。但曾國藩與這個老鄉吃了頓飯後,便打發人家回去了,為什麼?因為此人吃飯時候喜歡挑菜,專吃好的。曾國藩判斷此人必定吃不了苦,容易淪為自私自利的小人。

自私和虛偽往往是一對雙胞胎,同時附著在一個人的身上。自私的人,只顧自己著想,愛慕虛榮,因此虛偽;虛偽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喜歡陽奉陰違,只為自己謀求最大利益。所以說,在飯菜裡挑肥揀瘦的人,既是自私自利之人,也是虛偽之人,對他們敬而遠之是上策。

3、飯桌上故意不吃,回家後再吃飯的人;

老實的人,也有虛偽的一面,那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他們沒有那個實力,非要裝樣子,最終苦了自己。飯桌上就有這麼一種虛偽的老實人,他們在飯桌上故意不吃飯菜,裝得很斯文,稍微吃兩口就放下筷子。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吃菜,他說「我不餓」、「已經吃過了」等話,其實是餓著肚子。一旦回家後,又讓家人給自己做飯吃,狼吞虎咽一番,好像是只有在家中才能露出真面目一樣。

這種老實人,在外面太老實,但是一點都不實在,反而盡顯虛偽、矯情。既然是大家一起吃飯,為什麼不吃飽吃好,還要回家後在偷偷摸摸吃飯呢?如果真不想參加飯局,就不要去,去了,就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一起吃好喝好,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所以說,飯桌上故意不吃飯菜,回家後再吃飯的人,屬於死要面子活受罪,非常虛偽。

結語:交朋友,關鍵在一個「誠」字。只有真誠以待,我們才能準確預測其未來行為,覺得此人靠譜,才能對他放心。而虛偽的人,讓人捉摸不透,還有一種隨著被欺騙與背叛的感覺,人人都對其唯恐避之不及。

細節彰顯人品,小事情可以看出大問題。飯桌上,有以上3種行為的人——「一味阿諛奉承的人」、「在飯菜裡挑肥揀瘦的人」、「飯桌上故意不吃,回家後再吃飯的人」,往往都很是虛偽,我們要小心提防,敬而遠之是上策。朋友們,您最討厭飯桌上的哪種行為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生活中,遇到這兩種人,敬而遠之是上策!
    這句話非常正確,因為患難見真情,人性真與假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會顯露出來!其實,除了生死關頭,一個對待金錢的態度也可以看出其為人如何!比如說:一個人,有這兩種行為,要小心提防,不可與之深交!生活中,遇到這兩種人,敬而遠之是上策!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心機重的人,常有這2個特徵,敬而遠之是上策
    估計這也是大家不喜歡「城府」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這種城府也不值得提倡。《冰鑑-情態篇》中也談到了城府深的表現:「眾方稱言,此獨冷笑;深險難近,不足與論情。」意思是說:在眾人言笑正歡的時候,他卻在一旁漠然冷笑,足見這種人冷峻寡情。這類人城府深沉,居心險惡,不能跟他們建立友情。這番話非常具有借鑑意義,也值得大家注意。那麼,還有哪些「城府深」的行為值得注意呢?
  • 內心極度陰暗的人,喜歡這3句話掛嘴邊,不要深交敬而遠之是上策
    和優秀人交往,會互相促進一起優秀,和差勁的人交往,只會越混越差,那怎麼識別一個人呢?想知道一個人的人品其實如何,我們可以從他的言談舉止中觀察出來。內心極度陰暗的人,喜歡這3句話掛嘴邊,不要深交敬而遠之是上策1、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些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都是城府深,奸詐狡猾,對人不誠懇、不老實的人。他們善於利用這種籠絡人心的方式,去營造自己的「人脈」。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提到《易經》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迷信,其實這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誤解。《易經》作為上古時期的著作,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字面上描述的內容,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非常喜歡在飯桌上表現自己。俗話說:酒品見人品。
  • 周易提醒你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這句話是古人根據生活經驗而得出的真理,時至今日依然正確,因為人性的亙古不變的。說話恰到好處,彰顯一個人的分寸和修養;一個人的話很多,本是一種沒有內涵和修養的表現;如果再借酒發揮,裝瘋賣傻,誇誇其談,吹噓炫耀,就更加顯得膚淺和無知了,甚至是討人嫌。所以說,「酒中不語真君子」,酒後多言的人,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是上策。
  • 人到四十九,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敬而遠之少交往方為上策
    所以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只有讀懂了《易經》,才能讀懂為人處世之道。人到中年,我們要多做人生減法,主動剔除掉那些無用的社交,與那些消耗我們福氣的朋友說再見。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交往越多,對你傷害越大,敬而遠之是上策。
  • 老祖宗的告誡:勢利小人,往往具備這三大特點,敬而遠之是上策
    對於在如何辨別小人上,老祖宗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告誡:勢利小人,往往具備這三大特點,敬而遠之是上策。01事上也,必諂以媚「事上也,必諂以媚。」這句話是說,小人對待上級時,總是使用諂媚、溜須拍馬等小人功夫。這類人總是想方設法地迎合領導,在領導面前永遠是一副卑躬屈膝的姿態,說話做事不求有用,只求領導喜歡,領導舒服,每天都在想方設法怎麼去討好領導。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就要小心了,因為他們的精力不在工作上,與這樣的人合作只會加重自己的工作負擔。
  • 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數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數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1、酒後亂語、多話,酒品差《醒世恆言·卷九》云:「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即看人下棋而能不插嘴多說的人,是個有禮貌的君子;一飲酒就愛多嘴囉嗦的人,大多數是沒有修養的小人。
  • 人到中年,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交往越多,對你傷害越大
    人到中年,吃一塹長一智,我們要多做人生減法,主動剔除掉那些無用的社交,與那些消耗我們福氣的朋友說再見。這3種朋友不值得深交,交往越多,對你傷害越大,敬而遠之是上策。如果你身邊有這3種朋友,請儘快遠離,因為他們會慢慢消耗你的福氣!
  • 內心陰暗的人,在飯桌上有這4個表現,不值得交往
    在飯桌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人會非常豪爽的大口的喝著酒,有些人則小心翼翼的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有些去飯店次數比較少的人,會在飯桌上表現出膽怯和害羞,不拘小節的人則會在飯桌上大聲的喧譁。總之百人百態,通過觀察飯桌上每個人的表現,就能對他們的生活和性格有一定的了解。內心陰暗的人,在飯桌上會有這4個表現,不值得交往。
  • 內心陰暗的人,在飯桌上有這4個表現,不值得交往
    在飯桌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人會非常豪爽的大口的喝著酒,有些人則小心翼翼的看著別人的臉色行事,有些去飯店次數比較少的人,會在飯桌上表現出膽怯和害羞,不拘小節的人則會在飯桌上大聲的喧譁。總之百人百態,通過觀察飯桌上每個人的表現,就能對他們的生活和性格有一定的了解。內心陰暗的人,在飯桌上會有這4個表現,不值得交往。
  • 曾仕強識人術:牢記這二句口訣,教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因此,我們若能多學習一點識人、觀人的技巧,對於做人做事都會起到很大幫助。曾仕強先生是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他還是一位非常擅長「識人術」的高手。他曾在演講時傳授給大家2句識人術口訣,他認為,對於這兩種「虛偽」之人,敬而遠之是上策。
  • 飯桌上經常有這四種表現的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
    飯桌,能給人帶來一種輕鬆平和的交流環境,只要留心觀察,總能透過現象,看得到一個人真實的一面。正所謂,飯桌上見人品,有的人即使平時再怎麼掩飾,在一頓飯的過程中也能看出平時難以察覺的細節。正常的社交,繞不開飯桌文化,用好了往往事半功倍,有以下這四種表現的人,都不值得深交,別不信。
  • 虛偽的人,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文章作者:琢磨君古代的先哲聖賢們把人分為兩類:君子和小人,這就好比是互相對立的陽與陰、白與黑一樣。讀孔子的《論證》,我們就會發現,裡面有許多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的總結話語,比如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等等」。
  • 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都是小人,儘量遠離,才是上上策!
    有些人選擇陷入泥潭,而另一些人跨過泥潭。如果你想擺脫困境,就必須努力變得出色。俗話說,有知己的人很少,有一個或兩個親密的朋友會給生活帶來很多好處。事實上,身上有這3種特徵的人,往往都是小人,儘量遠離,才是上上策。
  • 飯桌上,經常有這5種表現的人,往往都沒什麼本事
    安哥認為,飯桌上經常有以下5種表現的人,往往都沒什麼本事。一、不擇主題,亂言亂語飯桌上,雖然可以自由交流,但也要注意言行。如果以為別人請你吃頓飯,你就可以「暢所欲言」,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特別是在喝酒之後,就更不可以亂說了。
  • 低情商的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這3種表現,父母要留心
    由此可見,培養情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期,如果你想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否是「低情商」,那麼從孩子在飯桌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低情商的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這3種表現1)在飯桌上亂說話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經常帶他們去串門,難免會在朋友家吃飯,如果這時孩子在飯桌上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就會引起別人家的反感。
  • 人到中年,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怕你結交了這3種所謂的「朋友」
    朋友,能夠在你有難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能夠在有好機會的時候帶上你,一起發財;當你意氣風發、狂妄自大的時候及時地給你「潑冷水」,讓你冷靜下來,不至於得意忘形、樂極生悲。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成為你的好朋友,其實,人到中年,可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怕你結交了這3種所謂的「朋友」,他們會把你害得更慘。一、借錢不還或者拖延的人。
  • 職場中,情商越高的人,越虛偽,這3種人最可怕
    如今職場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個智商,情商,逆商高的人,所以在與同事交往時,但凡有情商高的人,都會受到同事們的追捧與厚愛,都想與這樣的人交朋友。可事實證明,情商太高的人適合用來做事,用來做朋友和夥伴就比較危險了職場中,情商越高的人,越虛偽,這3種人最可怕1、做事帶腦子情商越高的人,越喜歡換位思考,他們做事理智,不衝動行事,是公認的做事帶腦子的人。
  • 飯桌上看人品,在飯桌上有這三種表現的人,不要走太近
    在我們講究民以食為天,中華飲食,在這自古為禮儀之邦,飲食禮儀自然成為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很多老人的經驗之談,飯桌上是可以清楚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可以清楚的知道這個人的為人究竟如何,合不合適深交,飯桌上有著這幾種表現的人,人品不好,不要走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