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起酥麵包,小森都止不住的流口水,那種酥軟相間的口感真的是太美妙了。我們平時最常見的就是牛角包、羊角包、手撕包了。很多人都知道它們是起酥麵包,但是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丹麥麵包。
丹麥麵包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松質麵包,但是真正製作出的好的丹麥麵包很少,因為丹麥麵包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也很耗費時間與精力,所以一般需要提前 1~2 天製作,在做丹麥麵包之前,我們首先要去認識丹麥麵包。
DanishBread
帶你了解每個國家的丹麥麵包
有個標題
01
在眾多的西點麵包種類中,像丹麥麵包這種具有多樣性的產品確實少見。這是因為有多種影響製品的因素存在,包括主材料的麵粉、裹入的油脂、細砂糖、雞蛋、牛奶等配方比例的差異,以及各種製作方法之間的差異。
但是基本的製作方法和原則並不複雜,只要在基本製作方法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消費者的、有出眾風味的產品就可以了。
丹麥麵包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歐式丹麥麵包、美式丹麥麵包和日式丹麥麵包。因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味、原料狀況和市場情況,配方的比例和製作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所以產生了各式口味和形態的丹麥麵包。
不同的原料比重可使產品表現不同的特性,一般而言,中小規模的麵包店多採用歐式的丹麥麵包為主,大規模的廠商則多用美式的丹麥麵包。一般而言美式麵團的糖分較多,油脂較少,麵團質地非常柔軟,經過充分的發酵和烤焙後,產品層次並不那麼明顯,而且體積較大,就像甜麵包一樣。
相對的,歐式麵團則油脂較多,烤焙後的層次就像派一樣清晰明確,所以口感松酥也是它主要特點之一。這種麵團會比派麵團吸收更多水分,也比美式丹麥麵團更硬而結實。由於麵團中油脂量較多,因此在作業時麵團的溫度要低一些,操作溫度較美式丹麥麵團更低。
雖然同是屬於歐式的丹麥麵團,但也分為維也納麵團、德國麵團、法國麵團、奧地利麵團等,它們都各有獨特的風味,再加上餡料和烤法的變化,種類自然就非常繁多了。
DanishBread
丹麥麵包配方
3款
02
歐式丹麥麵團
前面已經談到歐式丹麥麵包有不同國家的配方,以及高成分或低成分的區別。這裡將介紹最基礎的丹麥高成分配方。
FORMULA
歐式丹麥麵團配方
高筋麵粉 60%~65%
低筋麵粉 35%~45%
細砂糖 7%
全蛋 25%~26%
牛奶 35%
片狀黃油 100%
黃油 6%
乾酵母 2%
食鹽 1%
美式丹麥麵團
美式丹麥麵包與歐式丹麥麵包相比,裹入的油脂量較小,也不會那麼重視層次感。因此製作的重點會放在發酵造成的麵包風味和體積上,攪拌時應依據配方成分充分地攪拌麵團,使麵筋得到擴展,它是比較接近甜麵包的麵團。
FORMULA
美式丹麥麵團
高筋麵粉 70%
低筋麵粉 30%
細砂糖 18%
全蛋 10%
水 42% 奶粉 20%
片狀黃油 45%
黃油 12%
乾酵母 2% 食鹽 1%
日式改良丹麥麵包
如果將美式或歐式的麵團和產品,直接引入其他國家市場,一定會存在疑問,主要是因為民族性的味覺及喜好上有差異,各國之間原料狀況也有所不同。
是以美式和歐式的丹麥麵包分別按其不同性質,巧妙地擇取其優點做出日式丹麥麵包,日本人在丹麥麵包的配方中加入重糖、重油、重蛋和奶,從而和美式丹麥麵包、歐式丹麥麵包在麵包本身的外觀、顏色、口感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
美式丹麥麵包和歐式丹麥麵包大多烤後顏色呈金黃色,而日式丹麥麵包由於加入了大量的糖分和油分烘烤後呈現潤紅色,由於配方中的糖分和油脂成分較高,在操作的溫度方面要求也很高,一般操作溫度控制在25℃以下,所以不太適合製作如60克左右小型的麵包,大多會製作 200克以上的麵包。
FORMULA
日式改良丹麥麵包
高筋麵粉 80%
低筋麵粉 20%
細砂糖 18%
全蛋 17%
煉乳 6% 牛奶 42%
片狀甜黃油 45%
黃油 10%
乾酵母 2% 食鹽 1%
好啦,看完這篇,配方有了,乾貨有了
選自《亞洲咖啡西點雜誌》,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