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教招心理學

2020-12-13 中公教師網

一、動機的概念

動機是指激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推動力量。需要轉為動機,除了需要必須有一定的強度,還需要適當的客觀條件,即誘因。

二、動機產生的條件

1.內在條件是需要

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與需要緊密聯繫,但它又不同於需要。只有當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成為推動或阻止某種活動的內部動力。

2.外在條件是誘因

能夠引起個體動機並滿足個體需要的外在刺激,稱為誘因。凡是使個體趨向或接受某種刺激而獲得滿足的,稱為正誘因;凡是使個體逃離或躲避某種刺激而獲得滿足的,稱為負誘因。

補充:

由需要轉化為動機的兩個條件並不是絕對的,當其中一項達到滿足程度時,另一條件即使不具備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們的動機行為。所以,一般認為人的動機行為既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外界事物引起,但往往是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交互影響的結果。

例題:

由需要轉化為動機的兩個條件(需要的強度、誘因)並不是絕對的,當其中一項達到滿足程度時,另一條件即使不具備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們的動機行為。( )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動機。動機產生的條件有需要和誘因。內在條件是需要,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與需要緊密聯繫;外在條件是誘因,誘因能夠引起個體動機並滿足個體需要的外在刺激。當然,由需要轉化為動機的兩個條件並不是絕對的,當其中一項達到滿足程度時,另一條件即使不具備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們的動機行為。所以,一般認為人的動機行為既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外界事物引起,但往往是內在條件與外在條件交互影響的結果。因此本題說法正確。

【難度係數】★

【知識點】心理學-個性心理-個性傾向性-動機

三、影響動機產生的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除了需要的強度和誘因外,還有一些因素對動機的產生及動機強度有影響,而它們在事實上也或多或少通過需要和誘因發生作用。

(一)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探究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認知傾向。興趣是動機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一個人只有對某種客觀事物產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對這種事物發生興趣。而且,它在滿足某種需要的基礎上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就使原來的興趣也得到豐富和發展興趣和動機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們都起源於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現形式,都是行為的動力因素。但是,興趣是動機的進一步發展。對某一事物產生了動機,還不一定能發展為興趣,若一旦成為興趣,則必然有與之相伴隨的動機。興趣以行為結果獲得的滿足感而鞏固、加深,一個人雖有學習動機,若無學習行動,是不會產生興趣的;如果有動機也有行動,但行動結果沒有獲得滿足感,也難產生興趣;只有行動結果反饋回來獲得滿足感後,才會使學習動機得到強化,並使學習興趣隨之而生。這就是所謂的「動機行為―結果滿足一興趣」的模式。

(二)理想、信念、人生觀和世界觀

理想、信念、人生觀、世界觀是一個人的個性心理傾向中的上層部分,它們會對處於個性心理傾向中的基礎部分的需要發生調節和控制作用,於是它們也會通過對個體需要的調節和控制來影響自身的動機和行為。人人都有物質的需要,但對一筆不義之財,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人,其物質需要會自覺受到抑制,就不會出現相應的攫取動機和行為;而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人,就有可能在錯誤意識的支配下,導致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動機和行為。

(三)認知因素

認知具有動機功能。近年來,動機的認知理論成為深受人們重視的一種動機理論。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招教考試幼兒心理學概述第一節: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內容
    【知識點】一、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幼兒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心理學是研究幼兒期(3—6、7歲)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科學。三、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一)描述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幼兒心理發展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幼兒初期、幼兒中期、幼兒晚期。
  • 《動機心理學》如何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提高3個需求增加幸福感
    #心理學這本《動機心理學》主要告訴我們動機科學的起源,動機科學在不斷發展,人類動機是由生物性動機和心理性動機驅動,只有去拆解人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理解動機的重要性,了解心理需求,最終付出行動,實現目標,提升幸福感 。
  • 教師招聘備考:教綜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性質(2)
    教師招聘備考:教綜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性質(2)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備考,教師考試,教師筆試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心理學中可以利用的「需要與動機」
    心理學中的「需要與動機」是心理現象中值得認真對待的內容,很多有問題的行為都是需要和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結果,利用「需要與動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那麼什麼是心理學中的「需要與動機」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13陝西招教心理學練習題100道
    招教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考試交流官方微信:sxzhaojiao 1.在心理科學體系中,基礎學科是( ) A.實驗心理學 B.普通心理學 C.發展心理學 D.生理心理學 2.科學的反射觀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學家建立的?
  • 教育心理學丨動機理論-教育心理學知識點
    他們認為,人類的動機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快樂和最低限度的痛苦。人是理性的人,可以根據可能得到的快樂或痛苦的結果來決策自己的行動。英國哲學家邊沁(J.Bentham)認為快樂和痛苦決定人類行為的動機,人都是以快樂作為生活的目的。幸福也就是趨樂避苦求得最大的快樂。邊沁把人類動機過於簡單化了,並且把資產階級的利己本性,普遍化為全人類不變的本性。它的作用相當於動機。
  • 動機理論-教育心理學知識點
    1.享樂主義理論他們認為,人類的動機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快樂和最低限度的痛苦。人是理性的人,可以根據可能得到的快樂或痛苦的結果來決策自己的行動。英國哲學家邊沁(J.Bentham)認為快樂和痛苦決定人類行為的動機,人都是以快樂作為生活的目的。幸福也就是趨樂避苦求得最大的快樂。邊沁把人類動機過於簡單化了,並且把資產階級的利己本性,普遍化為全人類不變的本性。它的作用相當於動機。
  • 管理心理學之普心 有關動機的理論
    很長時間以來心理學家們都沒有成功的得出有關動機的完整理論。一部分心理學家關注最基礎的生存動機,例如飢餓和口渴;另一部分心理學家則嘗試去解釋歸屬,創造力,成就感等其他動機。沒有理論能夠包含所有的動機,同時與真實世界的觀察結果保持一致。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些著名的動機理論。
  • 學習動機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就如何調動學習積極性方面從(教育)心理學方面進行一個簡單的分享,即介紹一下學習動機相關心理學理論及運用。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首先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並不是呈正比關係,也就是說不是學習動機越強烈,學習效果就越好。依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是呈倒U型曲線,當動機水平處於中等強度的時候,工作效率最佳(學習效果最佳)。
  • 關於學習動機分類的幾點重要問題的考證
    《教育心理學》陳琦.北師大(2013.12)內部動機是指個體因學習過程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引起的動機。4.《心理學導論》梁寧建.華東師大(2010.8)內部動機是指個體因對活動或工作的過程感到滿足而加強其繼續這種活動和工作的內在動力。(二)外部動機1.
  • 招教常考知識點:學習動機理論
    1.強化理論這是行為主義學派的觀點,行為主義認為強化可以塑造人的行為,同時也能解釋動機的的產生,強化之後就會產生相應的動機,在行為塑造中強化是可以改變行為發生的概率的,在動機中,受到強化就會增強學習動機,反之就會減弱動機,因此在學生適當的表揚、鼓勵和考試取得好成績都能增強學習動機,減少懲罰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 奧蘇貝爾談動機
    隨著四川教招上半年考試的結束以及成績陸陸續續的公布,相信準備下半年考試的小夥伴已經躍躍欲試,著手準備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教招考試中很愛考查的一個知識點——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理論。這是四川的一個常考點,大家需要認真備考,本文在此對其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乾貨】《教育心理學》理論人物著作匯總
    招教筆試考查內容頗多、涉及範圍廣泛,考生需要複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等諸多模塊。其中,教育心理學中理論的代表人物、著作等作為常考點,考生面對眾多的外國人名,經常混淆,導致錯過了輕鬆得分的機會。現特對招教筆試中《教育心理學》常見的一些理論、代表人物以及著作進行整理,以期幫助考生更好的掌握。
  • 《動機心理學》心理學家告訴你,這3個需求,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每個人的動機都不同,我們根本無法模仿。與其模仿,不如去拆解人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這本《動機心理學》主要告訴我們動機科學的起源,動機科學在不斷發展,人類動機是由生物性動機和心理性動機驅動,只有去拆解人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理解動機的重要性,了解心理需求,最終付出行動,實現目標,提升幸福感 。作者:愛德華.
  • 心理學: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
    本號專注心理學。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動機產生人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激勵人們去活動。動機是主觀的東西,主要是從社會的現實向人提出的要求變為人的內部需要而產生的。沒有客觀現實的影響就不會產生主觀的動機。
  • 教育心理學 學習動機、策略及遷移能力提升
    從學習的動機來看,小明屬於()A直接近景動機 B直接遠景動機 C間接近景動機 D間接遠景動機解析:C 近景動機是的結果。遠景是活動的社會意義價值,與個人的世界觀是聯繫在一起的。 間接是依賴於他人的意願,直接是自己個人的想法。
  • 【心理學難點】學習動機的5大理論,你知道幾個?
    心理學中的很多知識點都需要同學們結合現實中的例子做到深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考試中解答相應的問題。那麼在心理學中會有很多難點,例如,學習動機理論。它的頻率很高,又是同學們最容易「失守」的地方,所以今天老師會結合相關的例子以及考題幫助大家理解該知識點。
  • 招教是什麼意思是編制嗎?
    招教就是招聘教師,一般官方稱其為教師招聘考試,教育機構因為稱呼方便而直接稱號為招教。招教與編制是兩個不同概念,兩者之間有聯繫也有較大區別。報考招教的老師必須要有上崗證,教師資格證就是上崗證。而非師範類學生要想參加招教考試,必須要先取得教師資格證,而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就要參加,必須加試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還需準備複習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考試或者去考自學考試相關的科目。當然並不是招教的老師就都有編制,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還有部分教師並沒有編制,而是屬於臨時聘用。
  • 動機不純,是拜錯神,反招惡果
    動機不純是拜錯神,反招惡果神拜求福,並不可以視作一個單純的「技術」。技術是純粹個人的事,唯拜神卻不是一人的事,能信的是人,所信的是神,一是主體,一是客體。另外,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都有各自的戒律,弟子遵守,就可以獲得神明祝福,不守戒則惹神明震怒。很多神底,雖然並沒有定下嚴格的戒律,規定徒眾遵守。不過,凡是神明,都必定是因善行而獲大福報的。他們定當要求弟子行善,不可作奸犯科,傷天害理,否則就是與神為敵,和神的心不相應,不得庇佑,甚至反過來招神懲罰。
  • 特崗和招教的區別有哪些
    1.招教考試各地時間不太固定,遼寧省內基本每個月都會有招教考試,每年5月-10月期間招教考試尤為集中,而特崗以省為單位統一進行,每年只有一次。  2.遼寧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是網上報名,而招教考試的報名形式不統一,有的是網上報名,也有很多是現場報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