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開啟智慧課堂,助力教育模式改革創新

2020-12-11 樂客VR

隨著網際網路、虛擬實境、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引發可產生鏈式反應的科學突破,催生一批顛覆性教育產品的誕生,引領新一輪教育科技革命和教育產業變革。VR虛擬實境技術在世界各國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前景,已經並將必然成為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

VR虛擬實境技術

VR開啟智慧課堂,助力教育模式改革創新。嶄新的VR虛擬實境技術,會帶給我們嶄新的教育思維。真實、互動、情節化的特點是VR技術獨特的魅力所在。VR將傳統的單向教育轉化為認知交互和沉浸式體驗模式,學生被帶入微觀和宏觀的虛擬世界中,身臨其境地觀察、探究,極大激發了興趣和好奇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它還將學科的複雜知識和抽象結構形象展現,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這是VR技術在教學中最吸引老師的地方。

VR教育

對於教師而言,VR教育具備以下優勢:輔助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教育研究水平提升。對於學生而言,則是提高學習興趣、增進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強對學習的主動性。通過VR教育平臺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中的真實體驗,這些在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逼真感。

VR智慧課堂

綜合來講,將VR技術應用到教育中,打破了師生間固化的授課模式同時,更是顛覆了學習與實踐二者之間的堡壘。VR智慧課堂是信息科技新時代的必然產物,助推教育產業模式不斷與時俱進,改革創新!

相關焦點

  • 智慧課堂助力教學改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11月8日,西寧市北大街小學與科大訊飛公司聯合開展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活動,探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 「智慧課堂」 助力教育因材施教
    據悉,今年9 月,該校開啟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在初一、高一年級全面推進「智慧課堂」教學實踐改革,助力教育因材施教,這標誌著該校大踏步進入教育信息化2.0 時代。2014 年起,該校積極探索改進課堂教學行為的教學模式,構建了「三步五環三查」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法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
  • 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課改,智慧課堂引領創新教學模式
    11月23日,以「智慧教育助力課堂革命,迎接新高考新課改」為主題的2017年全國智慧教育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北京教育學會主辦,北京市豐臺區教委、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教育集團承辦,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希沃易課堂助力學校智慧課堂建設全新起航
    ——希沃智慧教育應用示範校正式落地廣州市從化區第七中學12月14日,希沃智慧教育應用示範校籤約儀式在廣州市從化區第七中學圓滿舉行,廣州市從化區教育局領導、從化區教研員、從化七中學校領導、智慧班級教師,以及希沃易課堂運營團隊共同出席本次活動,見證了學校走上信息化教育的新徵途
  • 深化課堂改革 走出智慧高效的教育新路
    近年來,遂寧衡中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課程,並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從「三重六環」的高效課堂,到「科技範」滿滿的智慧課堂,再到「個性十足」的特色課程,遂寧衡中課改的步伐走得鏗鏘有力,取得的成效令人驚嘆。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新思路指導和提升教育新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構智慧課堂,我校於4月 8日開始,舉辦了以「智慧課堂」為主題的教壇新秀、教學青優教學比賽活動。
  • OKAY智慧課堂:教育改革的正確打開方式
    2016年起,學校開始常態化應用智慧課堂,綜合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技術的支持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正在被重新構建。經過一個學期的常態化應用,許多學生的成績都提升了100多分。2017年濱州市期末統考中,韓成誠、趙星鈞兩位同學分別取得全市第1名及第5名的優異成績,其中,韓成誠同學在全市的排名提升了1千餘名。
  • 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10月24-25日,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九中舉行。「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於10月24-25日在鄭州市第九中學舉行。來自全國教科研人員與相關教育單位領導匯集鄭州九中,共同參加此次盛會。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和河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鄭州市教育局承辦,鄭州九中協辦。
  • 泗縣打造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模式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創新教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高度重視,培養創新精神。現代教育離不開創新,培養創新人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教育強國的基石。泗縣教體局高度重視智慧校園建設工程,認真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組織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工程。全縣中小學校按照泗縣教體局智慧校園建設工作要求,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工作。
  • 盤點2018教育信息化智慧課堂、智慧教室經典案例
    青鹿作為華師智慧教室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為華師智慧學習空間的整體改造提供建設思路及軟硬體支撐。青鹿助力華南師範大學建設兩個全新的學習空間,分別是礪儒·新師範創新學習空間和教師教學技能實訓中心,前者設有新創業教室、跨校區互動教室、通識課程教室和精品課程錄製教室,後者設有教學技能實訓室、教學技能研討室與觀摩室。
  • 做教育改革的實踐者:從孔子的「有教無類」到平安的智慧村教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已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率先在鄉村教育公益中推行「研學旅行+情景教育」的新模式。今年9月10日教師節,中國平安智慧村教開啟的名家情景直播第五課——「半部論語遊天下」,正是一次鄉村教育升級與改革的積極探索。
  • 智慧教育,開創VR智慧教學新模式_全影匯
    智慧教育是由學校、區域或國家提供的高學習體驗、高內容適配性和高教學效率的教育行為(系統),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態,包含智慧學習環境、新型教學模式和現代教育制度三重境界。發展智慧教育,能夠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新能力。
  • 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以智慧課堂助力因材施教
    為全面推進數字學校建設,適應數字時代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新學期引入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助力課堂教學變革。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曾說:「學校教育的變革主要發生在課堂上,課堂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而課堂變革的關鍵在教師!8月26日,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組織了高一年級相關老師開展智慧課堂使用培訓,科大訊飛校園服務人員提供全程技術支持。
  • 華為雲助力「PAD進課堂」 未來智慧課堂有多智慧?
    在教育領域,一場由網際網路引發的智慧教育變革也正在悄然興起。課堂不再是老師們 「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張幻燈片」 的 「一言堂」,一場運用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改革,正在穩步開展——PAD進課堂,已成為施強集團智慧校園的一項重要嘗試。PAD進課堂帶來了什麼?
  • 發現每位學生的個性,AiClass雲課堂助力東莞慧教育
    課題主持人雷偉澤主任作課題中期報告  陽光二小課題主持人雷偉澤在作《基於雲教學平臺下的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中期報告時表示,該課題是東莞市第四批精品課題,通過構建雲平臺下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實現精準教學,為「東莞慧教育」智慧課堂提供範例。
  • 希沃易課堂「名師聯盟+」高級研修班成功舉辦,助力寧夏智慧課堂...
    聚焦智慧課堂發展趨勢,持續探索未來教學改革重心,為實現寧夏「網際網路+教育」建設目標,提升現有智慧課堂設備使用質量,遴選信息化應用骨幹教師,做好模範帶頭作用,12月18日-19日,希沃特聯合吳忠市教育局在寧夏吳忠市朝陽小學成功舉辦寧夏希沃易課堂「名師聯盟+」高級研修班。
  • ​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以智慧課堂助力因材施教
    為全面推進數字學校建設,適應數字時代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在新學期引入科大訊飛智慧課堂,積極探索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助力課堂教學變革。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曾說:「學校教育的變革主要發生在課堂上,課堂是培養人才的主渠道。」而課堂變革的關鍵在教師!
  • 申屠祖斌:創新應用融合 聚焦智慧教育
    7月28日,2020年慧聰教育裝備行業城市系列巡展廣州站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融合·創新以科技洞見未來」為主題,全國各地從事教育裝備領域的生產商、集成商以及一線教育工作者等用戶代表同聚一堂,共話當地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用戶需求。
  • 智慧課堂 開啟未來教學新模式
    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深入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四川省組織開展 「2019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據悉,本次活動共有755件課例參與,其中,成都市第二十中學校高中青年化學教師方婕的課例《乙酸》脫穎而出,獲全省一等獎。方婕也成為成都市金牛區高中學校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
  • 賦能高校教育改革 2020千鋒教育教研中臺戰略發布會將開啟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作為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關鍵所在,一直備受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北大、清華、人大、北理工等多所高校密集公布「雙一流」建設方案,就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提出具有「建設目標清晰、加大交叉融合、瞄準前沿科技」三大特點的改革方案。而規劃高校建設目標、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也正是新基建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界所面臨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