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打造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模式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2020-12-25 瀟湘晨報

泗縣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智慧學校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大力建設智慧校園工程,以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為重點,認真實施這一項民生工程,創新教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高度重視,培養創新精神。現代教育離不開創新,培養創新人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教育強國的基石。泗縣教體局高度重視智慧校園建設工程,認真制定智慧校園建設規劃,組織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工程。全縣中小學校按照泗縣教體局智慧校園建設工作要求,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工作。近日,筆者實地調研泗縣泗城一小分校,深入了解泗縣實施智慧校園工程情況,感受現代智慧教育創新教育模式,為教育提質增效。在泗縣泗城一小分校,筆者看到學校負責人黃蘇義親自指導教師郭志紅利用智慧校園設備上課。黃蘇義跟班聽課,落實智慧校園工程實施計劃,創新教育新模式,增強教師教育新理念,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科技教育設備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據了解,泗縣泗城一小利用智慧校園設備上課238節,大部分教師能熟練運用智慧教育設備上課。

配好設備,早投資早受益。泗縣加快推進鄉村、城鎮中小學智慧學校建設步伐,實現2020年鄉村、城鎮、小規模學校智慧學校建設全覆蓋。2019年,泗縣建設教學點智慧學校20所主講學校,50所接收學校,配備學生平板2925臺、教師平板189臺、無線AP199個、充電櫃103個,泗縣教學點智慧學校建有率達50%。2020年度,泗縣智慧學校建有20所主講學校,50所接收學校,配備學生平板2305臺、教師平板293臺、無線AP205個、充電櫃71個。泗縣教學點智慧學校建有率達100%。

大力培訓,掌握應用技能。泗縣高度重視智慧教育培訓工作,以培訓讓教師掌握智慧教育工作技能。2020年,泗縣教體局舉辦智慧課堂應用縣級集中培訓五場,培訓達1000人次,從課堂教學的發展歷程和智慧課堂學習模式介紹、希沃易課堂的使用、希沃易課堂教師空間使用培訓、希沃白板5使用培訓、智慧課堂的教與學、管理員管理系統使用培訓,教師運用教師空間與白板操練習等多個方面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泗縣教師智慧課堂的應用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選樹標杆,共享優質資源。泗縣創新教育新模式,以優質資源的智慧學校為引領,輻射帶動周邊學校。已建成並開展智慧課堂教學的泗縣思源實驗學校,將智慧教育項目引入智慧課堂教學系統和教學教研中,提升學校教學教研水平,最終實現教師和學生雙向培養的目的,打造成為全縣教育信息化標杆,為全縣智慧校園提供實踐方案和經驗。目前,泗縣通過網絡實現泗縣思源實驗學校主講,泗縣中學、黃圩中學接收的遠程授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泗縣大力建設智慧校園,對實施過程存在的問題認真思考、積極行動、努力解決,從各中小學智慧學校的常態化應用入手,進一步加強培訓力度、加大監管力度,積極舉辦各種智慧課堂應用賽事,建立健全機制,加快推進智慧學校建設應用工作,為推進泗縣教育現代化作出貢獻。(特約通訊員:魏霜)

【來源:泗縣教體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泗縣:智慧校園為教育升級
    ,認真實施這一項民生工程,創新教育模式,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課堂教學提質增效。高度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在泗縣泗城一小分校,負責人黃蘇義親自指導教師郭志紅利用智慧校園設備上課。黃蘇義跟班聽課,落實智慧校園工程實施計劃,創新教育新模式,增強教師教育新理念,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科技教育設備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據了解,泗縣泗城一小利用智慧校園設備上課238節,大部分教師能熟練運用智慧教育設備上課。
  • 課堂增效學生減負教學提質 寧夏縱深推進創新素養教育
    為課堂增效 給學生減負 讓教學提質——寧夏縱深推進創新素養教育培育時代新人銀川市興慶區第十八小學的學生通過平板電腦進行課堂學習。「這個問題請哪位同學來講臺講一講?」這是目前寧夏中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節將創新素養融入課堂的課程。如何開發、養成學生創新素養,破解青少年基礎知識牢固,但創新能力相對不足的難題?2015年起,寧夏率先在部分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創新素養教育;2018年寧夏在全區初中及以下學段全面實施創新素養教育。
  • 【教師發展•智慧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建構智慧課堂 ——我校智慧課堂教學比賽精彩紛呈
    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用教育新思路指導和提升教育新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崇尚智慧、追求智慧。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與應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建構智慧課堂,我校於4月 8日開始,舉辦了以「智慧課堂」為主題的教壇新秀、教學青優教學比賽活動。
  •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2020-12-14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互動課堂增效」 重慶濱江實驗學校第四屆教育教學開放周...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0日15時56分訊(趙桂凱)從「策略增效」到「提問思辨」,從「課堂提質」到「沁德潤智」,如今,重慶濱江實驗學校又將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目光放在了「五育並舉」與「智慧互動」。
  • 新法教育科技,打造數字校園互動新體驗
    運用信息技術,變革傳統教育模式,促進教育教學提質增效,為社會培養適應資訊時代發展的創新人才,推動實現「育人過程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務個性化」,成了當下眾多高科技公司的努力方向。新法教育,就是致力把VR/AR技術融入課室,以科技及創新改善教育品質,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公司。
  • 安徽智慧教育建設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近日,通過專遞課堂智慧教學平臺,安徽省固鎮縣連城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正與蚌埠高校集團總校第三實驗小學六年級三班學生同上一堂科學課。第三實驗小學科學教師尹冠卿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骨幹教師,信息化手段不僅讓村裡的孩子們享受到了城市優質教育資源,更讓95後教師梁昌傑有了迅速成長的「利器」。「我來之前,學校沒有專任的科學課老師,科學課一般由其他科目老師代上。」
  • 神木: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智慧校園建設是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的有效抓手。近年來,神木市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以「網際網路+教育」為契機,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檔升級,不斷推動教育向現代化方向邁進。
  • 煙臺「5G+智慧校園」創新教育教學新模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5日訊 (記者 高寧 通訊員 孫德明) 智慧校園是利用雲計算、虛擬化、大數據、AR/VR、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新技術與教學教研、校園管理的深度融合與全面創新,打造智能型校園信息環境,是場景化、沉浸式、遊戲型、互動式的創新教學模式
  • 【69線上教學】雲端互動共育素養 有效教學提質增效——哈六十九中學哈西校區六年級線上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
    雖然在這個疫情還沒有終止的春天,我們不能一起走進校園共享春光,但是我們69中學線上教學的春天早已拉開了帷幕,並且生機勃勃。  4月21日69哈西初一學年開展了主題為「雲端互動共育素養,有效教學提質增效」的線上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
  • 西雙版納廣電「智慧教育」進校園,小屏幕+大數據助推教育事業發展提質加速
    」啟動儀式在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小學舉行,標誌著西雙版納廣電「智慧教育」在西雙版納州正式開通,這對於促進課堂改革、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提升全州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依託西雙版納廣電網絡智慧雲平臺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將國內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引進平臺,以名師課堂、名校課堂和專遞課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公平,通過「電視機+電腦+手機」三屏共享的直播和點播教學新模式,實現點對點、點對面的線上教育教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助力全州教育網絡化、智慧化建設,助推全州教育事業發展提質加速。
  • A.I.助力教學,南沙智慧教育區域樣板的探索
    人工智慧成為區域教育信息化的「助推器」,助力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教育樣板。 思想「活」起來,要用科學的路徑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南沙區教育局在頂層設計上明確目標,2018年印發《南沙區中小學(職中)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指導分級分類建設智慧校園實驗學校。
  • 智慧課堂助力教學改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11月8日,西寧市北大街小學與科大訊飛公司聯合開展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活動,探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 多方共探五育並舉 智慧互動課堂增效 重慶濱江實驗學校第四屆教育...
    從「策略增效」到「提問思辨」,從「課堂提質」到「沁德潤智」,今年,重慶濱江實驗學校又將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目光放在了「五育並舉」與「智慧互動」。11月10日,重慶濱江實驗學校三期課改階段性實踐成果展暨第四屆教育教學開放周正式啟幕,再次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實現研精緻思、合作共享。
  • 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課改,智慧課堂引領創新教學模式
    此次課堂觀摩採用了智慧錄播的方式,其中,2節「智慧共生課堂」觀摩課採用了友校遠程互動的方式,這種智慧課堂的互動式教學方案頗受授課教師的喜愛。十二中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創新,促進教學模式的科學優化和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北京十二中李志新老師也介紹了學校具體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舉措,以及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的實際應用效果。
  • 桓臺縣:深耕人工智慧 為教育提質增效
    制定了《桓臺縣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打造高效網絡教學環境,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目前全縣60處中小學全部通過了淄博市數位化校園建設驗收,數位化校園建設覆蓋率100%。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應用,開展了跨時空、全縣域的網絡教學。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讓智慧「燃動」課堂—宜春學院全力打造智慧課堂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
    今年暑期,學校先後投入近400萬元對第二教學樓內的34間教室進行統一改造,新建全功能智慧教室11間,改造智慧課堂23間,改造後的智慧課堂運用物聯網技術提升教室綜合服務能力,通過智慧平臺打造全過程課堂跟蹤管理,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了硬體支持。
  • 打破教育邊界,「智慧校園」重新定義教育模式
    更快更深刻洞察網際網路商業━━━━━━ 想像一下,校長在自己的辦公室就能實時掌握全校的課堂情況,進行在線巡課;信息化管理員隨時隨地就能看到所有教室的設備使用及故障信息,實現遠程設備控制;教師可以輕鬆地進行課堂錄製和課後點播,自動生成網絡課件;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等進行遠程學習和實時互動,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 改變教學模式 發展智慧教育——嵊州教育信息化發展紀略
    2017-12-18 10: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方覺銘嵊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較大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與嵊州市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逐步建設智慧教育技術環境,形成智慧教育支持服務體系,改變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全面發展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