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實現世衛組織消除宮頸癌的目標對死亡率的影響

2020-12-12 科學網

研究分析實現世衛組織消除宮頸癌的目標對死亡率的影響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48:11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癌症委員會Karen Canfell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詳細分析了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消除宮頸癌的目標對死亡率的影響。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月30日出版的《柳葉刀》上。

WHO正在制定一項將宮頸癌作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進行消除的全球戰略,提出消除閾值為每10萬名女性中僅有4例宮頸癌,並在2030年實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接種率90%、兩次終生宮頸篩查率70%、浸潤前病變和浸潤癌治療率90%的三重幹預覆蓋目標。

研究組評估了實現90-70-90三重幹預目標對下世紀宮頸癌死亡率和避免死亡的影響。還評估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2030年將非傳染性疾病過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可能性。

到2020年,所有78個中低收入國家的宮頸癌死亡率預計為每10萬名女性中有13.2例。與現在相比,到2030年,僅接種疫苗對宮頸癌死亡率的影響微乎其微,可降低0.1%,而增加兩次終生篩查和癌症治療將使死亡率降低34.2%,到2030年將減少30萬人死亡。

到2070年,僅加強疫苗接種便可降低61.7%的死亡率,避免480萬人的死亡。2070年還將進一步加大篩查和癌症治療的力度,一次終生篩查可將死亡率降低88.9%,避免1330萬人死亡;兩次終生篩查可將死亡率降低92.3%,避免1460萬人死亡。

到2120年,僅接種疫苗將使死亡率降低89.5%,避免4580萬人死亡。到2120年,進一步加大篩查和癌症治療的力度,一次終生篩查可使死亡率降低97.9%,避免6080萬人死亡;兩次終生篩查可將死亡率降低98.6%,避免6260萬人死亡。

根據WHO的三重幹預戰略,在未來10年內,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近三分之一的南亞可減少大約一半的死亡病例;在未來100年內,這些地區將減少幾乎90%的死亡病例。

對於過早死亡(30-69歲死亡),WHO的三重幹預策略將使2030年的死亡率降低33.9%,2070年的死亡率降低96.2%,2120年的死亡率降低98.6%。
該發現強調了立即擴大預防接種、篩查和治療浸潤前病變和浸潤性宮頸癌的重要性。

在未來10年,中低收入國家可將宮頸癌的過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向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 到下個世紀,成功實施WHO消除宮頸癌的戰略將使宮頸癌死亡率降低99%,從而挽救6200多萬女性的生命。

附:英文原文

Title: Mortality impact of achieving WHO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 targets: a comparative modelling analysis in 78 low-income 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Author: Karen Canfell, Jane J Kim, Marc Brisson, Adam Keane, Kate T Simms, Michael Caruana, Emily A Burger, Dave Martin, Diep T N Nguyen, élodie Bénard, Stephen Sy, Catherine Regan, Mélanie Drolet, Guillaume Gingras, Jean-Francois Laprise, Julie Torode, Megan A Smith, Elena Fidarova, Dario Trapani, Freddie Bray, Andre Ilbawi, Nathalie Broutet, Raymond Hutubessy

Issue&Volume: January 30, 2020

Abstract: 

Background
WHO is developing a global strategy towards eliminating cervical cancer a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which proposes an elimination threshold of four cases per 100?000 women and includes 2030 triple-intervention coverage targets for scale-up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vaccination to 90%, twice-lifetime cervical screening to 70%, and treatment of pre-invasive lesions and invasive cancer to 90%. We assessed the impact of achieving the 90–70–90 triple-intervention targets on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and deaths averted over the next century. We also assessed the potential for the elimination initiative to support target 3.4 of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a one-third reduction in premature mortality from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by 2030.
Methods
The WHO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 Modelling Consortium (CCEMC) involves three independent, dynamic models of HPV infection, cervical carcinogenesis, screening, and precancer and invasive cancer treatment. Reductions in age-standardised rates of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in 78 low-income and lower-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s) were estimated for three core scenarios: girls-only vaccination at age 9 years with catch-up for girls aged 10–14 years; girls-only vaccination plus once-lifetime screening and cancer treatment scale-up; and girls-only vaccination plus twice-lifetime screening and cancer treatment scale-up. Vaccination was assumed to provide 100% lifetim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ns with HPV types 16, 18, 31, 33, 45, 52, and 58, and to scale up to 90% coverage in 2020. Cervical screening involved HPV testing at age 35 years, or at ages 35 years and 45 years, with scale-up to 45% coverage by 2023, 70% by 2030, and 90% by 2045, and we assumed that 50% of women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uld receive appropriate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by 2023, which would increase to 90% by 2030. We summarised results using the median (range) of model predictions.
Findings
In 2020, the estimated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rate across all 78 LMICs was 13·2 (range 12·9–14·1) per 100?000 women. Compared to the status quo, by 2030, vaccination alone would have minimal impact on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leading to a 0·1% (0·1–0·5) reduction, but additionally scaling up twice-lifetime screening and cancer treatment would reduce mortality by 34·2% (23·3–37·8), averting 300?000 (300?000–400?000) deaths by 2030 (with similar results for once-lifetime screening). By 2070, scaling up vaccination alone would reduce mortality by 61·7% (61·4–66·1), averting 4·8 million (4·1–4·8) deaths. By 2070, additionally scaling up screening and cancer treatment would reduce mortality by 88·9% (84·0–89·3), averting 13·3 million (13·1–13·6) deaths (with once-lifetime screening), or by 92·3% (88·4–93·0), averting 14·6 million (14·1–14·6) deaths (with twice-lifetime screening). By 2120, vaccination alone would reduce mortality by 89·5% (86·6–89·9), averting 45·8 million (44·7–46·4) deaths. By 2120, additionally scaling up screening and cancer treatment would reduce mortality by 97·9% (95·0–98·0), averting 60·8 million (60·2–61·2) deaths (with once-lifetime screening), or by 98·6% (96·5–98·6), averting 62·6 million (62·1–62·8) deaths (with twice-lifetime screening). With the WHO triple-intervention strategy, over the next 10 years, about half (48% [45–55]) of deaths averted would be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almost a third (32% [29–34]) would be in South Asia; over the next 100 years, almost 90% of deaths averted would be in these regions. For premature deaths (age 30–69 years), the WHO triple-intervention strategy would result in rate reductions of 33·9% (24·4–37·9) by 2030, 96·2% (94·3–96·8) by 2070, and 98·6% (96·9–98·8) by 2120.
Interpretation
These findings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acting immediately on three fronts to scale up vaccination,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for pre-invasive and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In the next 10 years, a one-third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premature mortality from cervical cancer in LMICs is possible, contributing to the realisation of the 2030 UN SDGs. Over the next century,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 elimination strategy would reduce cervical cancer mortality by almost 99% and save more than 62 million women's lives.

DOI: 10.1016/S0140-6736(20)30157-4

Source: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157-4/fulltext

相關焦點

  • 消除宮頸癌,男人有責
    NEWS 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17日正式啟動《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標誌著全球各國根據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的決議,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
  • 沒有人患宮頸癌的未來:全球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
    世衛組織今天發布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其中概述了三個關鍵措施: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到2050年,成功實施這三項措施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萬相關死亡。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消除任何癌症曾經看起來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不過我們現在擁有成本效益高、基於證據的工具來實現這一夢想。但是,只有我們下定決心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使用那些工具,我們才能消除作為公共衛生問題的宮頸癌。」宮頸癌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如果及早發現並進行適當治療,宮頸癌可以治癒。
  • 世衛組織爭取全面消除宮頸癌
    宮頸癌是 30~44 歲女性人群中,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的惡性腫瘤。其中,HPV 病毒感染是造成宮頸癌的首要因素。HPV 疫苗可以預防由 HPV 病毒感染引起的宮頸癌,是世界首個具有預防癌症效果的疫苗,除了預防宮頸癌,還可以預防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等癌症。HPV 疫苗從 9 歲開始就可以接種,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最佳接種年齡是 9~13 歲,美國推薦是 9~26 歲。
  • 世衛大會首次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防控宮頸癌,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微創中心主任 段華: 我們說人體自身有防禦和抵抗病毒的能力,也就是說,病毒在我們體內通常需要8到10個月的時間,我們可以自然消除。只有當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又沒有及時去醫院去進行檢查和治療,就有可能使正常宮頸組織發生宮頸上皮內瘤變,即CIN。
  • 世衛組織如何界定「消除麻疹」?
    編輯同志:美國目前麻疹疫情嚴重,世衛組織可能要取消其「消除麻疹」地位。請問「消除麻疹」地位是如何界定的?廣東讀者     胡靜【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紐約郵報》28日報導稱,由於紐約州麻疹疫情嚴重,若麻疹病例持續增加,世衛組織有可能在10月取消美國 「消除麻疹」的疫情狀態。
  • 世衛組織的試驗質疑Remdesivir療效
    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一項研究發現,吉利德製藥公司(Gilead)的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對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
  • 喬友林:宮頸癌有望成為人類消除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啟動《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裡程碑,宮頸癌由此可能成為人類通過注射疫苗、篩查和早診早治來全面預防以及消除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 全球醫權威報導:HPV病毒最新研究——致力於全球消除子宮頸癌!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總幹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全球消除宮頸癌。2020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執行委員會要求總幹事和成員國與其他有關利益方協商,制定一項加速宮頸癌根除的全球戰略草案。 該戰略將在2020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上審議。
  • 世衛大會要消除宮頸癌?所以,你的HPV疫苗約上了嗎?
    昨天,#我國宮頸癌呈年輕化趨勢# 上了熱搜,@央視新聞 發了一條微博:近期,世衛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世衛大會首次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宮頸癌多由HPV病毒感染導致,而HPV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性活動傳播。數據顯示,約一半生育年齡女性,至少感染過一種類型的HPV。
  • 世衛組織公布:「1種湯」與宮頸癌有關,若經常喝,宮頸癌或會來
    若是宮頸黏膜受到一些病變因素影響,導致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發作,則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這種宮頸免疫系統的完整性,給女性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危害。近年來,宮頸癌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其實這跟我們平時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緊密相關的,一些不良飲食的攝入,正是導致宮頸癌發作的關鍵誘因,應該謹慎避開和做好相應防範。
  • 宮頸癌篩查對宮頸癌死亡率有什麼影響?
    核心提示:宮頸癌篩查可以預防宮頸癌,但是定期宮頸癌篩查能否影響宮頸癌死亡率?英國學者研究後得出,宮頸癌篩查和高級別宮頸癌發病率之間的關聯是十分強烈的,宮頸癌篩查可有效預防死亡!
  • 專訪世衛專家:德國死亡率為什麼這麼低?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本月13日指出,歐洲現在已經成為大流行疫情的中心,報告的病例和死亡人數超過了除中國以外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6日23時的數據顯示,歐洲國家累計確診人數已達63268人,死亡2755人。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負責歐洲地區50個國家。皮博迪當天遠程接受了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專訪。
  • 全球首次承諾消滅一種癌症,宮頸癌也許沒有未來!
    在這項戰略規劃中,世界衛生組織概述了三個關鍵措施: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世衛組織表示,預計到2050年,成功實施這三項措施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萬例相關死亡。同時這種行動必須具有戰略性,《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便由此而定。《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目標是什麼?世界衛生組織在這項《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中首先提出了一個願景,即將宮頸癌作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被消除。
  • 世衛組織首位來自非洲的總幹事阿達諾姆
    新華社日內瓦5月23日電 題:世衛組織首位來自非洲的總幹事阿達諾姆  新華社記者劉曲 張淼  來自衣索比亞的特沃德羅斯·阿達諾姆23日在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當選世界衛生組織新一任總幹事,成為該機構歷史上首位來自非洲地區的總幹事。
  • 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如何行動
    文|黃留葉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研究助理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全球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成為人類抗癌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婦女死於宮頸癌。
  • 194國共同承諾消除宮頸癌!宮頸癌早期信號你知多少?
    核心提示:世衛組織17日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全球194個國家首次承諾消除一種癌症。戰略設定2030年HPV疫苗接種覆蓋率達90%、篩查覆蓋率達70%以及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治療可及性達90%。宮頸癌是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惡性腫瘤。
  • 川普剛停藥 世衛組織就做了這樣一個決定
    次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表示,出於安全考慮,世衛組織已暫停在「團結試驗」項目中使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進行試驗。「團結試驗」是由世衛組織及其合作夥伴在多個國家組織的新冠肺炎臨床試驗研究項目,通過對比部分未經測試的治療方法,生成可靠數據,以確定哪些療法最安全有效。
  • 專家強調消除宮頸癌三大關鍵措施: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
    ,每10分鐘就有1名婦女死於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幾乎佔到了全球的五分之一,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社會負擔。12月15日是第32個強化免疫日,專家近日在於北京舉辦的相關科普活動上強調,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是實現消除宮頸癌目標的三大關鍵措施。儘早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加強一級預防,是消除宮頸癌的重要一步。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正式啟動《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是全球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
  • 宮頸癌疫苗被建議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接種寶典搶先看
    當年國際癌症統計報告亦表明,全世界約有57萬宮頸癌的新發病例,我國平均每年則約有13萬例宮頸癌的新發病例,死亡人數每年超過5萬例,並且宮頸癌發病年齡出現年輕化趨勢。10年間,我國25-39歲年輕女性宮頸癌發病率平均增加了近5倍,死亡率平均增至2倍。
  • 世衛組織公布2000-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
    根據世衛組織12月9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在2000年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4個。新數據涵蓋2000年至2019年的數據。 估計數據揭示了過去20年來疾病和傷害造成的死亡率和發病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