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創業板指跌超1% A股避風港成色如何?私募機構把脈後市 投資基金該怎麼做?】3月11日,A股三大股指持續震蕩,滬指盤中衝上3000點後回落,創業板指跌超2%。同時,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跌近2%。機構指出,本輪全球資金從發達市場轉向新興市場配置過程中,全球最好的資產在中國,中國最好的資產在股市。多家百億級老牌私募機構紛紛發聲,整體來看,其對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較淡定,對於A股的整體研判相對大眾也更偏樂觀。
3月11日,A股三大股指持續震蕩,滬指盤中衝上3000點後回落,創業板指跌超2%,截止發稿,滬指跌0.87%,報2971.09點;深成指跌1.80%,報11199.67點;創業板指跌2.24%,報2100.58點。同時,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跌近2%。
機構指出,本輪全球資金從發達市場轉向新興市場配置過程中,全球最好的資產在中國,中國最好的資產在股市。金融海嘯十年以來,美國經濟、美元、美股、美債高位震蕩,全球進入「負利率」時代,全球資本面臨再配置。
多家百億級老牌私募機構紛紛發聲,整體來看,其對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較淡定,對於A股的整體研判相對大眾也更偏樂觀。對於基民而言,大部分情況下,即使贖回,也最好考慮保有一些倉位,一定程度上成為市場的參與者,幫助你感知這個市場,盲目空倉會很容易錯失突然開始的上漲或結構性行情。如果不知道何時加倉,可以選擇定投的形式。
三大利好坐鎮 專家稱中國有全球最優資產
對於目前A股市場,國內分析人士普遍信心較為充足。
華寶證券宏觀策略研究團隊表示,A股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驅動下的行情仍將持續。短期來看有以下幾個利多因素:第一,為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寬鬆政策空間仍大,尤其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總量寬鬆的政策值得期待;第二,國內疫情總體得到控制,市場對復工復產的加速有所期待;第三,當前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前提下,預計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衝擊是短期的。在經濟領域,迄今為止,政府各部門已採取了一系列針對企業的減稅降費措施,並宣布增加基建投資支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無論是在貨幣寬鬆、財政刺激,還是結構性政策方面,中國的政策空間顯然都要充裕得多。
興業首席策略分析師、策略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德倫認為,本輪全球資金從發達市場轉向新興市場配置過程中,全球最好的資產在中國,中國最好的資產在股市。金融海嘯十年以來,美國經濟、美元、美股、美債高位震蕩,全球進入「負利率」時代,全球資本面臨再配置。
首先,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經過70年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佔全球經濟份額約為20%,在新興市場中,中國經濟總量也成了領頭羊。
其次,從金融開放和制度來看,中國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人民幣加入SDR、陸股通、納入MSCI、債券通……第二輪開放的紅利在於金融市場,資本帳戶開放已經出發。這也使得海外投資中國市場,從投資無門到大門敞開。
第三,中國經濟體量比重大,股市外資配置比例低。考慮到中國GDP在全球佔比20%,現在全球資金配置中國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第四,中國股市波動性下降,未來夏普比率提升。宏觀經濟從生產周期型轉向消費服務型,經濟的波動率在下降;政策波動性下降;經歷供給側改革後,龍頭公司熨平行業周期的能力是在顯著增強的;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機構化特徵使得股票波動率是在下降的。
此外,他表示,新《證券法》實施,股市制度越來越健全和完善;中國處在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中,結構性機會較多;中國股市與其他金融市場相關係數低,配置中國是優選項;中國和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和美國市場的相關係數最小;全球負利率,中國資產受青睞等因素均支持中國股票資產在全球市場為最優。
A股凸顯「比較優勢」!淡水泉、景林、重陽投資等百億私募怎麼看?
淡水泉投資:中長期上行趨勢仍在
淡水泉投資強調,當前A股市場並無系統性高估值壓力,支持市場上行的中長期邏輯並沒有被破壞,主要體現在四大方面:
一是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與全球主要市場和自身歷史相比並不存在泡沫;二是國內貨幣政策空間明顯好於海外,政策寬鬆進一步形成共識;三是再融資新規等支持直接融資的政策導向不斷強化;四是未來對抗通脹資產的需求有望上升,在地產調控堅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權益類資產更有吸引力。
在個股組合方面,淡水泉表示,其對自身的投資組合潛力更有信心。
第一,該私募投資組合的成長性和估值合理性使組合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第二,新興成長類資產受疫情催化,一些主題成為了增量資金配置方向。淡水泉的組合保留有基本面支撐的標的,未來業績有超預期潛力;
第三,淡水泉布局的周期領域相關資產新業務發展和業績貢獻趨勢尚未得到體現,有望被市場給予成長類資產估值,享受業績和估值的雙輪驅動;
第四,細分行業尚未被重估的龍頭企業,在疫情修復過程中將展示出更多優勢。
景林資產:關注兩大確定性趨勢
針對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景林資產總經理高雲程表示,在出現恐慌性事件的時候,很多人傾向於獲得更多的信息而又缺乏篩選信息的能力,結果就是讓人變得更加焦慮、煩躁和盲目。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雲程認為,投資者「一定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看到一些信息,和能對一些問題有非常深入的理解並且做出判斷,是完全兩回事。」
具體到對A股市場的判斷上,高雲程認為這次疫情也是對企業各種內外部壓力的測試,能經受住考驗的公司才是值得投資的好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兩大確定性的趨勢值得重點關注:一是各行業集中度的快速提升,二是線上化進程的加速。
高雲程還表示,春節之後A股市場的場外資金有加速流入的跡象。比如多年不關心股票的同學會詢問購買基金的問題,市場會出現熱門基金需要比例配售。賺錢效應讓沒有進場的投資者產生焦慮,關於「一趟高速火車」(車上的隨時想著是否應該下車,但沒上車的又怕錯過財富的快車)的段子被反覆演繹。
由此,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許多投資者都會焦慮和不安,甚至會忘記一些投資的基本原則,但這些原則對選擇個股和持有標的都非常重要。用巴菲特的定義來說,這三大原則就是:未來自由現金流好的公司、信得過且有能力的管理層、以及一個合理的價格。
重陽投資:降息潮將使A股顯著受益
重陽投資表示,投資者在關注到海外市場劇烈波動的同時,也應看到全球新一輪降息潮。近期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紛紛降息,美國和加拿大降息幅度更是高達50個基點。
重陽投資認為,疫情是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宏觀上的逆周期調節需要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並重,貨幣政策中總量與結構性並重。整體而言,海外降息潮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大於實體經濟,尤其降息潮提高了權益類資產的相對價值,新興市場股票將顯著受益。
當前海外長債利率都處於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儘管股票(特別是美股)的絕對估值水平從歷史上看並不便宜,但美國、歐洲、新興市場主要股指的內在收益率相對無風險利率的差都處於歷史高位水平,即股票相對債券來說非常便宜。儘管疫情會給上市公司帶來短期衝擊,但是現金流較好的優質上市公司因利率下行所享受到的估值擴張效應將更加顯著。
重陽投資特別指出,美聯儲降息將會快速侵蝕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利差優勢,終結美元的上行周期。一旦疫情在海外得到控制,資金將大幅流入新興市場股市。中國作為在疫情中率先恢復、應對得當的經濟體,A股和港股資產都將因此受益。
現在基金該贖回還是加倉?
在決定要不要贖回之前,建議可以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如果你贖回,是基於對市場走勢的短期判斷,可能並不值得。
今年市場有兩個很重要的現象。1、成長行情起來,科技周期開啟。2、震蕩可能將成為常態。而近期的下跌,有外部疫情的催化,也有科技股中很多基本面差的公司泡沫刺破的因素。
但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本輪科技周期仍然處於開啟前期,市場經歷調整後,是有望在中長期持續展現動力的。而另一方面,中國和全球的寬鬆政策暫時也見不到終結的跡象。
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建議不要太受情緒幹擾,震蕩市裡,考慮分批進行基金布局,是比較明智的。我們始終認為,對幾周、甚至幾天的判斷,儘量不要去做,不要太過重視、也不要被嚇到。但對大的環境要有判斷和感知。
短期,國內資本市場可能維持寬幅震蕩,大概率沒有指數性系統性的大牛市、也沒有持續不斷大跌的大風險,長期來看機會主要存在於5G、新能源汽車、醫藥等板塊中。
2、你持有的基金產品,變了嗎?
要不要贖回基金,要看基金值不值得繼續持有。這時候,不用過多糾結在產品近1周、1個月表現怎麼樣上面,而主要看有沒有一些「重大變化」,如基金經理是否換人、基金投資策略是否有變、基金規模是否增長過快等會實質上影響產品未來表現的重大變化。
當初是為什麼買這隻基金?長期持有策略還是階段性止盈策略?如果基金沒有發生所謂的「重大變化」,則應根據之前商議好的策略來決定基金是申還是贖。
3、如果你的贖回,是出於自身倉位的調整,那可以考慮。
做投資,市場怎麼走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身的情況。
經過這一波上漲之後,你現在偏股資產的倉位是不是很高?有沒有突破你自己的投資偏好?
如果你的偏股倉位真的很高,即使我們認為之後股市會走強,也應該考慮贖回部分股基。因為我們對股市的預判有可能錯,而大類資產配置、各個資產的佔比健康才是做投資最重要的事,你自身的情況才是最核心的。
最後,提示一點:大部分情況下,即使贖回,也最好考慮保有一些倉位,一定程度上成為市場的參與者,幫助你感知這個市場,盲目空倉會很容易錯失突然開始的上漲或結構性行情。如果不知道何時加倉,可以選擇定投的形式。(中歐基金)
相關報導>>>
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跌近2%
巨豐投顧:滬指圍繞3000點拉鋸
三大美股指數期貨又大跌 北上資金淨流出46億!這一板塊成A股最大亮點
源達:指數維持平臺盤整 反彈格局如何把握機會?
全球市場震蕩加劇 持有的基金怎麼辦?基民可以這樣做
(責任編輯:DF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