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下基金看好A股「相對吸引力」 「內需主導」成後市邏輯...

2020-12-17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3月3日,美聯儲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首次緊急降息。然而降息並沒有挽回美股的頹勢,美國三大股指在短暫拉升之後重回下跌趨勢,截至收盤均下跌近3%。不過,3月4日A股的表現展現了自身在全球市場波動中的「抗跌性」,上證指數最終收漲0.63%,創業板指也僅僅收跌0.18%。

對於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全球降息潮開啟下的A股走勢,基金經理們大多認為,隨著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全球降息潮開啟,中國政策寬鬆的空間也進一步打開,而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復工有序推進」的背景之下,預期A股的吸引力有望進一步提升,整體A股流動性寬鬆驅動以及內需主導的邏輯有望得到強化。

"以未來一個季度的維度看,中國股票市場表現或將強於境外歐美日股市。"博時基金分析指出,對股票、商品等風險資產而言,儘管降息和貨幣寬鬆也會提振風險偏好與增長前景的預期,但正在發展的疫情及其尚未完全展現的經濟衝擊,仍將制約海外權益、商品表現。由於中國採取嚴厲防控措施,社會生產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秩序,而且已出臺對實體經濟頗為有利的金融、財稅政策和投資拉動舉措。

A股成資金「避風港」

受美股隔夜行情映射,A股早盤再現震蕩格局,避險情緒自北上資金流出開始傳導至題材股與科技股,並導致創業板午後深度下探,最大跌幅達到2.27%。不過,隨著美股股指期貨回升,北上資金臨近尾盤再度回流,創業板指接近平收。根據東方財富數據,北上資金最終淨流入15.78億元。

被稱為「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動向在某些時候總是與A股走勢「不謀而合」。而北向資金的「抉擇」似乎也印證了外資對於A股的信心。

3月1日,摩根史坦利調高了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股市評級,中國股市的評級由持有上調至增持,並表示中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股市將成為投資者的「避風港」,理由是在公共衛生緊急狀況不斷擴大和相對估值下降的情況下,市場預期將進一步刺激政策。

在諸多外資機構將A股視作「避風港」的同時,在美聯儲緊急降息之後,國內各大機構也紛紛發聲表示「A股的配置吸引力正在增強」。

中融基金認為,美聯儲此次降息會對人民幣資產形成利好。首先,中國利率相較其他國家仍處於較高水平,對資金吸引力高。其次,國內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而其他各主要經濟體仍處在發展初期,避險情緒也將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價格。

朱雀基金亦表示,A股市場無論橫向還是縱向比較,都在趨勢向好或顯露相對優勢,美聯儲降息有利於提升A股的配置價值。3月份,由於流動性消耗較大,以及海外疫情和經濟層面的不確定性,預計大盤還是以調整格局為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考慮政策組合的變化,全年A股震蕩上行的趨勢不變。

在美聯儲降息之後,全球有望迎來新一輪降息潮。對國內貨幣政策而言,當前中美利差再度回到歷史高位,進行進一步寬鬆的環境已經具備,央行會跟隨全球的步伐嗎?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短期內概率低,前期中國央行針對疫情影響,在流動性供給和利率水平等方面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當前要做的是讓政策落實到位,並觀察政策效果如何,等3月份數據出來後再評估能否完成年內統籌目標,再決定是否降息,所以3月份降息可能性較低,除非有特殊情況。

不過中融基金表示,全球市場常態化低利率運行給中國央行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近期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多家海外央行宣布降息,與中國穩增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貨幣政策方向一致,國內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內需主導邏輯將得到強化

在繼續看好A股後市的同時,多家基金公司亦對後市演繹的邏輯和主線進行了分析。

「我們認為整體A股流動性寬鬆驅動以及內需主導的邏輯有望得到強化。」招商基金表示,「一方面,外需若因疫情影響繼續走弱,國內逆周期調節政策出臺的必要性也將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國內的疫情高峰期已過,目前市場估值仍處於歷史中樞以下,市場整體不存在大幅調整的空間。」

招商基金還表示,板塊上,純主題性炒作的個股仍應逢高減持,同時部分海外營收佔比較高的公司也需適度迴避,而受益於逆周期政策加碼以及趕工需求的周期性板塊的估值修復機會值得重點關注,同時對於回調之後估值趨於合理、行業景氣度確定性向上的成長板塊我們將精選個股、積極參與。

「中長期而言,此輪調整有望帶來中長期的布局良機,因估值吸引力將在調整後更加明顯,且央行政策往往『易放難收』,建議投資者著眼於長遠,逢低擇優布局那些有較大政策空間和受疫情影響有限的地區、有長期成長空間與潛力的行業與龍頭,例如有較大政策空間的亞洲的科技股、高品質股票,A股中的醫藥、消費以及5G、新能源為代表的科技行業等。」上投摩根表示。

鑑於近期基建大漲和前期科技股的下跌,已有觀點認為市場即將出現「風格切換」,科技股會否就此「偃旗息鼓」?

安信策略陳果認為,當前的風格並不會切換。市場線索變化,是一種主線休整,輔線表現,適度拉近相對收益和估值,當它以輔線上漲形式出現,那麼本質是使市場主線走得更遠。而未來能代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方向的,中國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邏輯依然是科技升級製造升級帶動消費升級。

粵開策略亦提及,科技板塊短期快速上漲後面臨分化,但頭部的科技細分龍頭品種仍屬於核心資產,機構配置需求仍然較高。「我們回溯了歷次2008年以來央行的三輪降息周期,中小創明顯佔優,尤其是以成長股為主的創業板表現更為顯著。數據顯示,在歷年首次降息落地的前三個月和前六個月內,創業板指相對上證綜指超額收益率的均值分別為3.78%、29.37%。以成長股為代表的中小創公司對流動性寬鬆更為敏感,其基本面復甦和景氣度上行的趨勢亦得到年報的檢驗,在再融資政策鬆綁以及新興產業政策的加持下,科技股有望進一步延續其前期的景氣度。」

相關焦點

  • 九大基金解讀美聯儲降息:美股、黃金「擺臭臉」,如何影響A股?
    基金稱黃金短期難再突破,對美股看法有分歧此前美股和黃金受益於美聯儲降息預期,而連續大漲。但在這次降息靴子落地,以及美聯儲主席偏鷹派的表態後,這兩類資產又迅速下跌,後市會如何表現呢?在全球增長乏力、股市盈利不確定的大背景下,美股或持續享受確定性帶來的溢價。至於黃金,前段時間,國際現貨黃金價格走勢強勁,也和美聯儲降息預期有關係。如今來看,基金認為短期金價難再有突破,不過在全球流動性寬鬆預期下,中長期仍看好。國泰基金分析稱,今年全球寬鬆潮支撐了金價大幅反彈。
  • 12大基金解讀滬指衝刺3000點:A股或有階段性表現 看好券商、5G等行業
    不過,對於中長期的市場表現,國泰基金認為值得觀望,畢竟目前經濟回落的趨勢未能得到徹底改善,本輪行情持續的時間還取決於這一輪反彈的力度。  以下為12家基金的詳細觀點:  一,諾德基金研究員楊雅荃:風險偏好持續提升,後市保持樂觀  展望後市,從市場風險偏好的角度而言。
  • 全球大「放水」美聯儲或再降息 業內稱避險資產看好A股
    原標題:全球大「放水」美聯儲或再降息,業內稱避險資產看好A股   應對疫情及最大程度降低其對金融、資本市場的影響,全球各國都在不遺餘力。
  • 要「降息」了?2000億「麻辣粉」明日到期,機構熱議A股走勢
    央行釋放重磅信號,機構熱議「降息」5月10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走勢成為報告關注的重點。關於貨幣政策方面,央行指出,要加強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 21家基金快評A股「黑色星期五」:短期調整可能是建倉良機
    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的觀點是,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經濟增長勢頭仍然相對向好,A股對於海外資金的吸引力長期存在,情緒衝擊過後,外資流入的趨勢仍將持續。同時,當前整體估值水平處於相對低位,市場繼續大幅下行的風險較小。在穩增長政策的支持下,企業盈利有望企穩,相對充裕的流動性也有望帶動估值提升。
  • 緊急降息來了!美聯儲12年後再次出手,又掀全球降息潮?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緊急降息來了!美聯儲12年後再次出手,又掀全球降息潮?美聯儲意外盤中宣布降息50個基點,鮑威爾稱疫情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風險。為了支持實現其最大限度的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1/2個百分點,至1-1.25%。委員會正在密切監測事態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影響,採取適當行動支持經濟。美聯儲公布決定後,美股市場巨震,道指一度從低位拉升近500點,隨後快速跳水回吐漲幅。
  • 雷根基金:全球進入「降息潮」 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
    來源:新浪基金雷根基金:央行降準、全球進入「降息潮」可利好港股打新與中資美元債ü 國內央行政策央行宣布於3月16日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l 對於美元影響本次美聯儲緊急降息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雖然短期內美聯儲降息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對股市利好,降息會推動美元的通貨膨脹,美元的貶值從而導致以美元計算價格的黃金價格受到影響,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 私募機構把脈後市 投資基金該...
    私募機構把脈後市 投資基金該怎麼做?】3月11日,A股三大股指持續震蕩,滬指盤中衝上3000點後回落,創業板指跌超2%。同時,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均跌近2%。機構指出,本輪全球資金從發達市場轉向新興市場配置過程中,全球最好的資產在中國,中國最好的資產在股市。多家百億級老牌私募機構紛紛發聲,整體來看,其對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較淡定,對於A股的整體研判相對大眾也更偏樂觀。
  • 工銀國際:全球應對政策亟需新一輪系統性變革 中國市場相對韌性有...
    對此,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和工銀國際高級經濟學家錢智俊24日共同發表報告稱,當前經濟形勢下,各國應對政策亟需新一輪系統性變革。未來,中國市場的相對韌性有望進一步夯實。  兩位經濟學家表示,面對疫情的直接衝擊和次生風險,2月中旬至今,各主要經濟體加速出臺政策應對,全球新一輪降息潮和財政擴張潮同步啟動。總體而言,這些政策行動及時有效,合力避免了全球經濟的集體休克。
  • 知名基金經理把脈2019年A股:關注逆周期行業機會
    楊明:我認為市場的核心邏輯是轉型而不是周期。周期作為核心邏輯在2015年已經結束,2016年以來基本面和股市的起伏,包括貿易摩擦,體現了中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面臨的轉型壓力、轉型摩擦。投資中應對的方式,是儘量投資於內需主導的行業或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同時在估值層面把安全邊際考慮更足一些。  譚麗:既然是黑天鵝就是高度難以預期的事件,我們認為今年已經表現得很充分了,我們在投資中只能靠紮實的個股選擇去儘量迴避這種風險,另外有些短期遇到的黑天鵝,拉長時間周期看,也不排除是市場給我們絕好的投資機會,這更加需要投資者對目標個股進行深度研究和冷靜思考。
  • 高盛詳解疫情全球影響:中美將成資金「安全港」
    根據該機構對高頻經濟數據的分析,在春節後,例如煤炭消費、客流量、地產交易等,都較2019年同期水平平均下行,並且目前可能恢復到低於2019年水平60%的程度。不過,由於中國最先爆發疫情,且防控措施得當,各界也認為中國的恢復也將更快。王勝祖表示, 「中國1-2月合併的進出口數據會可能受到內需和全球經濟放緩等影響,但二三季度會看到有力反彈。」
  • 這類基金成了「績優生」 投資者如何「上車」?
    這類基金成了「績優生」 投資者如何「上車」?】隨著一季報披露收官,多隻基金紛紛交出了自己一季度的成績單。雖然A股一季度表現相對抗跌,但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也分別下跌9.83%和4.49%。在此背景下,天相投顧統計顯示,已披露2020年一季報的8807隻基金當季合計虧損288.75億元。分基金類型來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虧損明顯,而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成為盈利主力。
  • A股後市怎麼走?「內循環」應該買什麼?十大券商這樣說
    發改委:細化落實擴大內需,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政策舉措。國辦發布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商業資源供給。央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7月份新基金髮行規模達到5389.4億元,創歷史新高。消息稱微軟和TikTok正在同白宮協商,避免川普全面封禁TikTok。
  • 四季度A股怎麼走?博時王俊、長信安昀、中郵國曉雯、中信保誠...
    所以當前看好新能源車方向。 另外,在製造業升級的大的背景和邏輯下,尤其是關於大化工,這個方向我們也比較認同。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藉助於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他們能夠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和業務盤,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不斷地去提升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傳統業務的盈利和回報都會有緩慢的提升。
  • 「基金牛時代」擁抱新消費傾聽「後浪」聲音!又遇A股回調 聽聽基金...
    陳建軍:短期投資追求相對受益,目前更關注短期不受疫情甚至還略受益的消費板塊,因為今明兩年業績更確定,比如農業、食品、自助小家電、衛生日用品、線上消費等。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優選長期邏輯和競爭格局也非常好的優質標的,這樣相對受益會更明顯。
  • 中金:內需股明年看好周黑鴨、頤海國際及農夫山泉等
    來源:新浪港股中金髮布研究報告表示,內需板塊有望長期受益於內循環加速和消費升級趨勢,展望未來三至五年出現傳統行業龍頭強者恆強,高成長行業與新消費品牌崛起等中長期趨勢。至於明年為後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建議優選具備核心競爭力,未來三至五年邏輯清晰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個股。
  • 華安基金顧昕:四因素導致黃金下跌 中長期仍看好
    我們也看到,昨夜美股由於受到周末美聯儲緊急降息和QE財政刺激計劃的影響,周一的市場也是出現了大幅波動,昨夜美股也是千股跌停,市場下跌的幅度非常深。在市場普跌的背景下,我們看到,與此同時黃金也出現了較大回調,上周黃金的跌幅是在8.59%的水平,昨夜黃金還是相對比較平穩的。在這裡就會有投資者說,黃金不是有避險功能嗎?為什麼在金融市場如此大的波動之下,在金融動蕩的背景之下黃金沒有起到它應起的避險作用呢?
  • 全球央行聯手穩定市場流動性 公募首席解讀:內需為主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編小Q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內需為主 上周,歐美疫情與油價大跌衝擊國際市場,包括美股在內的多個股市觸發熔斷,市場進入流動性衝擊模式上周,MSCI全球股指下跌12.39%,發達市場的歐盟日本股市跌幅達-15%以上,新興市場的俄羅斯、巴西股市跌幅-18%以上,A股港股相對抗跌。境外債市受流動性衝擊而顯著回調,美債市場代表性ETF下跌約5%,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反彈20bps至0.94%。國內國常會強化降準預期,資金利率維持在近期低位,債市受寬鬆預期支撐而繼續上漲,利率債表現強於信用債,銀行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報2.68%。
  • 張蓓蓓:下半年看好利率債與中高等級信用債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資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中短債基金這一產品受到投資者歡迎,相關產品今年以來密集發行。近日,中泰資管基金業務部副總經理張蓓蓓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資管新規落地後,隨著報價型產品逐步退出市場,居民理財需求需要對接。
  • 海富通陳軼平: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 看好美元債投資機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王炯業)隨著匯率市場的雙向波動,投資者對於境外資產的配置需求也與日俱增,可對衝匯率風險的美元債及相關基金產品更是受到市場關注。在海富通固定收益部副總監陳軼平看來,今年美元債基金已獲得了一些匯兌收益,而美聯儲未來仍可能繼續降息,這將支撐美元債繼續走牛。